成葉
【摘要】中國共產黨堅持自我革命的百年實踐經歷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三個階段,以思想建設開啟黨的自我革命、以制度建設接續黨的自我革命、以政治建設深化黨的自我革命,積累了諸多堅持自我革命的經驗啟示,依據不同歷史時期的任務開展自我革命,樹立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形成刀刃向內的強大魄力,使之成為確保黨長期執政的內生動力。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經驗啟示
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談及跳出歷史周期率的“窯洞對”。毛澤東同志給出了第一個答案,即民主監督。而今通過新的實踐,自我革命成為了第二個答案。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是我們黨在百年奮斗中得出的成功之道,也是我們黨繼續成功的重要遵循。
一、中國共產黨堅持自我革命的百年實踐
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將自我革命作為保持自身先進性、純潔性的重要遵循,并一以貫之地將其落實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偉大實踐中,在不同歷史時期體現出不同的實踐主題和實踐方式。
(一)“站起來”階段:以思想建設開啟黨的自我革命
1.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自我革命實踐通過思想建設迅速萌發。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以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己任,將自我革命作為思想法寶。國共第一次合作失敗后,針對黨內存在的妥協退讓的右傾思想,黨提出“槍桿子里面出政權”論斷。針對教條主義,毛澤東提出“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論斷,倡導從實際出發工作作風,力戒務虛思想。本著“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初衷,1941年全黨開展整風運動,以“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團結同志”為方針,糾正主觀主義、宗派主義、黨八股。1948年,土地革命宣傳出現“左”傾錯誤,“發揚成績,糾正錯誤”成為糾偏、矯正的思想指南。解放戰爭進入奪取全國勝利的決定性階段,“兩個務必”的提出體現出深刻的警省意識。
2.新中國成立后,以思想建設引領黨的自我革命的實踐持續推進。為直面執政新挑戰,黨持續開展“整風整黨”運動。抗美援朝期間,“三反”(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運動火熱開展。1952年,黨中央發布指示,提出要加強黨員“八項標準”教育。1957年,立足黨內外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中央決定從整頓黨的作風入手,克服官僚主義、宗派主義和主觀主義,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由此,全黨馬克思主義思想水平得以提升,工作作風得以改進,更能適應社會主義改造與建設的需要。面對文化大革命,中央一方面采取果斷措施粉碎“四人幫”、結束文化大革命,挽救了黨和國家;另一方面適時糾正“兩個凡是”錯誤方針,通過改革開放實現從“以階級斗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偉大歷史轉折。
(二)“富起來”階段:以制度建設接續黨的自我革命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的自我革命實踐進入了以制度建設為主的新階段。為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在思想建設基礎上,以制度建設接續黨的自我革命加速推進。
1.從制度上打破領導干部特權現象。把黨的建設納入制度化軌道是黨的自我革命的創新體現,通過制度建設可以破解發展難題、賡續自我革命。這一時期,通過大力整治官僚主義等現象,在黨的建設上逐漸科學化、民主化。《中共中央關于喪失工作能力老同志不當十二大代表和中央候選人的決定》《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規則》等標志著領導干部職務終身制的廢除。
2.一些制度化的條例、規定等相繼出臺。在改革開放推進過程中,黨的制度建設主要圍繞黨內民主制度、監督制度等方面展開。《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定》《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程序暫行條例》《關于查處黨員違紀案件中收集、鑒別、使用證據的具體規定》《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等文件、規定、條例相繼出臺,是制度化治黨運用于黨的自我革命的現實寫照。
3.以制度建設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取得實效。制度治黨是改革開放后黨的自我革命的顯著特征,修訂黨章、出臺紀律處分條例、制訂黨內法規等都是制度建設的體現。“黨的先進性建設”科學命題被提出,黨的建設成為了“新的偉大的工程”。針對市場經濟帶來的利益侵蝕權力現象,十六字的反腐倡廉戰略方針被提出。在健全中央集體領導制度、完善民主集中制、推動干部隊伍建設等方面的新探索,為黨的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強起來”階段:以政治建設深化黨的自我革命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走向以政治建設為重點的深化階段。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新的偉大的工程”,是深化黨的自我革命的新時代方略。
1.黨的政治建設更加緊迫。面對國內外的深刻變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發揚使命和擔當精神,以政治建設為關鍵,全方位推動黨的自我革命;以“打鐵還需自身硬”的精神整治黨內突出病癥,練就“自我排毒”的內功,以真抓實干呼應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新要求。面對黨內“老問題”反彈、“新問題”出現的風險,面對“四大考驗”和“四大危險”,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為切入點,以“反四風”為突破口,廣泛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等相繼開展,主動出擊、主動應變、主動糾錯成為風尚。
2.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政治建設關乎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關乎廣大黨員對黨的忠誠程度。黨的十八大以來,旗幟鮮明講政治,增強政治意識,把準政治方向,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成為重中之重。在有案必查、有腐必懲,堅定不移“打虎”“拍蠅”“獵狐”的過程中,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以政治建設為重心,黨的自我革命強化了使命擔當、凈化了黨內風氣、樹立了良好形象、改善了黨群關系。
3.做到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立場于政治導向是明確的、一貫的,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鮮亮底色。提升黨員干部的政治能力是政治建設的重要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補足理想信念之“鈣”來預防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等問題蔚然成風。黨員干部擁護核心、跟隨核心、捍衛核心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不斷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不斷提升,黨員干部堅決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對黨忠誠、為黨分憂、對黨盡職成為行動準則。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培育健康黨內政治文化、嚴格選人用人標準等黨內政治生態持續向好。
二、中國共產黨堅持自我革命的經驗啟示
百年奮斗歷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自我革命的決心和信心,領導中國人民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證明了勇于自我革命是黨攻堅克難、永葆青春活力的強大力量。
(一)依據不同歷史時期的任務開展自我革命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黨帶領人民奮斗的“中國夢”,也是黨堅持自我革命的實踐依據。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以馬列主義為指導深入開展思想建設,糾正“左”傾錯誤和右傾錯誤,以思想建設引領自我革命從理論走向現實,全黨在思想上達到空前統一和團結。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通過整風整黨運動、“三反”運動、糾正“兩個凡是”錯誤方針等,以思想建設引領黨的自我革命的實踐持續推進,“建設一個新世界”有了基礎和前提。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在“制度問題不解決,思想作風問題也解決不了”的深刻認識中,黨內民主制度、監督制度等制度治黨的實踐深入開展,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不斷增強黨的拒腐防變能力兩大歷史課題被提上日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走向以政治建設為重點的深化階段,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的工程”成為黨的自我革命的新舉措。
(二)自我革命重在樹立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
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會面臨不同的風險和隱憂,在憂患意識指引下推進黨的自我革命至關重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世情上,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情上,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新變化;黨情上,黨內存在“四大考驗”“四大危險”等問題。所以,樹立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打造和錘煉黨進行自我革命的主動性、積極性、徹底性、持續性、全面性,才能在歷史發展中避免“溫水煮青蛙”的命運隱患。只有始終保有憂患之思,只有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個大局”,只有全面認識黨的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只有堅定不移地在新時代把黨的自我革命這個艱巨使命落實在應對巨變、應對風險、應對挑戰的不確定性中,才能掌握歷史主動、把握歷史機遇,才能在不確定性中把握確定,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成功。
(三)自我革命必須形成刀刃向內的強大魄力
中國共產黨在推進自我革命過程中形成的刀刃向內的強大魄力,是確保黨的自我革命行穩致遠的顯著優勢。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始終以直面和解決問題的態度審視自身,堅持刀刃向內、剔除痼疾,這是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的關鍵所在。在黨的自我革命歷程中,反腐倡廉一直是重要任務之一,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面對勁敵時的堅強斗志,還是和平年代面對自身問題時的“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決心,都體現出黨在自我革命過程中立足自我、正視自我、提升自我的問題意識、反思意識、糾錯意識和發展意識。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著眼新時代的痛點問題,從戰略高度加強監督體系的整體設計,使黨內監督走向完善。“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打虎、拍蠅、獵狐”成為刀刃向內的生動說明。從本質上看,形成刀刃向內的強大魄力,體現的是一種強大的主體意識和自覺的實踐意識,是黨的自我革命有廣度、有力度、有成效的重要原因。
(四)自我革命是確保黨長期執政的內生動力
自我革命是確保黨長期執政的內生動力,自我革命從根本上講是為了保證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由此獲得人民信賴,實現長期執政。人心向背是實現黨長期執政的群眾基礎和輿論基礎。中國共產黨孕育之時就以保障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目標,“小米加步槍”“不拿群眾一針一線”“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不負人民”等體現了黨和人民的魚水關系與緊密聯系。新中國成立后,提出“對于人民的來信或要求見面談話,均應熱情接待,負責處理”等論斷,體現出對人民群眾的重視與關懷。走好新的趕考路,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緊扣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黨員干部應牢記黨的性質和宗旨,踐行黨的初心和使命,堅持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為人民謀幸福,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中國軍轉民
參考文獻
[1]《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
[2]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二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
[3]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N].人民日報,2021-11-17(01).
[4]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三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
[5]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十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
[6]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十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
[7]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讀(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8]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9]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0]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1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作者單位:華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