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慢性阻塞性肺疾?。–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應用氧氣驅動霧化聯合BiPAP呼吸機無創通氣治療的價值,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核工業四一七醫院收治的10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為對照組[50例,給予雙水平無創正壓通氣(Bi PAP)呼吸機無創通氣治療]與觀察組(50例,給予氧氣驅動霧化聯合Bi PAP呼吸機無創通氣治療),分組方法為隨機數字表法。比較兩組患者療效、血氣指標、肺功能指標[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炎癥因子[C反應蛋白(CRP)、降鈣素原(PCT)和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和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療效優于對照組(Pl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氧分壓(PaO2)和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水平均升高,二氧化碳分壓(PaCO2)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PaO2和SaO2水平的升高幅度均大于對照組,PaCO2水平降低幅度大于對照組(均Plt;0.05)。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FEV1、FEV1/FVC水平均呈升高趨勢,且觀察組的升高幅度更大(均Pl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CRP、PCT和IL-6 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更低(均Plt;0.05)。與對照組對比,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更低(Plt;0.05)。結論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應用氧氣驅動霧化聯合BiPAP呼吸機無創通氣治療可取得較優的效果,改善血氣指標和炎癥反應的效果較優越,且能減少不良反應發生。
【關鍵詞】氧氣驅動霧化;無創通氣;慢性阻塞性肺疾??;呼吸衰竭
【中圖分類號】R5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07.0078.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07.026
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發生可能與長期吸煙、空氣污染和職業暴露等因素有關,主要表現為氣流持續受限,并持續進展,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1]。呼吸衰竭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肺通氣和(或)換氣功能嚴重障礙,導致低氧血癥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癥的發生,進而引發一系列病理和生理改變的綜合征,COPD是臨床上引發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2]。無創通氣是治療呼吸衰竭的主要方法,通過口鼻面罩或鼻罩等無創方式將空氣壓入肺部,對肺部行正壓通氣支持,可輔助或替代患者的呼吸功能,減輕患者的痛苦和不適感[3]。氧氣驅動霧化可起到緩解支氣管痙攣、降低炎癥因子水平的作用,有研究發現,將其與呼吸機聯用可濕化呼吸道,更利于呼吸道暢通,減少氣道刺激[4]。基于此,本研究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應用氧氣驅動霧化聯合BiPAP呼吸機無創通氣治療,觀察其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核工業四一七醫院收治的10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0例,分組方法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齡56~82歲,平均年齡(68.91±7.62)歲;COPD病程5~23年,平均COPD病程(14.67±3.73)年。觀察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齡58~79歲,平均年齡(68.45±7.31)歲;COPD病程3~26年,平均COPD病程(15.45±3.67)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和COPD病程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⑴符合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診斷標準[5-6];⑵均經X線、CT等影像學檢查確診;⑶無免疫系統、血液系統疾病者;⑷無肺部手術史或氣管插管史者。排除標準:⑴合并消化道出血者;⑵合并認知功能異?;蚓窦膊≌?;⑶具有機械通氣禁忌證(如大咳血、張力性氣胸和肺大皰)者;⑷因肺結核等疾病導致的肺功能不全者;⑸合并惡性腫瘤、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本研究經核工業四一七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雙水平無創正壓通氣(Bi PAP)呼吸機無創通氣治療,采用呼吸機(偉康加利福尼亞股份有限公司,國械注進20163085139,型號:V60)調整呼氣壓力、呼吸頻率和吸氣壓力參數,分別為4~8 cmH2O(1 cmH2O=0.098 kPa)、16次/min、16~25 cmH2O,根據患者自主呼吸與氧合狀態調整無創通氣治療時間。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氧氣驅動霧化治療。依據患者意識清醒程度選擇坐臥位或側臥位,清除氧氣濕化瓶中水分后設置氧氣流量為6~10 L/min,將2 mg布地奈德混懸液(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03063,規格:2 mL∶1 mg)和2 mL異丙托溴銨(山東京衛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4025,規格:2 mL∶250 μg)配置的藥物溶液經可調式氧氣霧化吸入器(重慶科斯特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渝械注準20202080276,型號:KST-KT-L)吸入,10~20 min/次,2次/d。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7 d。
1.3 觀察指標 ⑴比較兩組患者療效。顯效:呼吸困難、氣促等癥狀均消失;有效:上述癥狀均明顯改善;無效:上述癥狀均無變化或甚至加重[5]。⑵比較兩組患者血氣指標水平。采集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橈動脈血3 mL,采用血氣分析儀(麥迪卡公司,國械注進20162222276,型號:EasyBloodGas)測定氧分壓(PaO2)、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和二氧化碳分壓(PaCO2)。⑶比較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水平。采用肺功能儀(CHEST 株式會社,國械注進20162210797,型號:HI-105)測定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水平,并計算FEV1/FVC(測定時間均為治療前與治療后)。⑷比較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采集患者治療前后的空腹肘靜脈血3 mL,采用離心機取血清(轉速2 500 r/min、時間10 min和半徑5 cm)后,測定C反應蛋白(CRP)、降鈣素原(PCT)和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測定方法均為酶聯免疫吸附法)。⑸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排痰困難+氣道黏膜干燥+咽喉刺激+鼻黏膜出血)發生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或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以(x)表示,行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療效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血氣指標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PaO2、SaO2和PaCO2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兩組患者治療后PaO2和SaO2水平均升高,PaCO2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PaO2和SaO2水平均更高,PaCO2水平均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FEV1和FEV1/FVC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兩組患者治療后FEV1和FEV1/FVC水平均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CRP、PCT和IL-6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兩組患者治療后CRP、PCT和IL-6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4。
2.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排痰困難+氣道黏膜干燥+咽喉刺激+鼻黏膜出血)總發生率比較,觀察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5。
3 討論
近年來,COPD發病率持續上升,該病多發于中老年人群,且隨著氣道和肺實質慢性炎癥不斷加重,肺功能持續下降,患者在勞動甚至簡單日?;顒訒r都可能發生呼吸困難、胸悶和喘息等癥狀,進而引發呼吸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安全[6]。氧氣驅動霧化治療是目前臨床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的常用方法,其利用氧氣作為動力源,將藥物通過霧化器轉化為微小顆粒,并通過氧氣流帶動藥物顆粒進入呼吸道,具有高效和安全等優點,越來受到臨床關注[7]。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療效優于對照組,且血氣指標和肺功能指標水平均優于對照組,這提示在無創通氣治療基礎上,加用氧氣驅動霧化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更利于改善患者通氣功能與肺功能,促進呼吸通暢。分析原因,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吸氣時胸內產生負壓,吸氣力量較弱,更易發生呼吸肌疲勞。對于患者而言,無創通氣屬于被動呼吸,可有效緩解呼吸肌無力等癥狀,且呼吸機還可通過調節呼吸頻率,增加肺泡中的含氧量、潮氣量,提高SaO2,以此改善肺功能[8]。而氧氣驅動霧化治療可在無創通氣基礎上進一步維持正常的氧合狀態,可使藥物形成均勻穩定的氣霧,使藥物更容易到達肺部深處,迅速發揮治療作用,以此提高治療效果[9]。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各項炎癥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更低,且不良反應總發生率較對照組更低,這提示氧氣驅動霧化治療聯合Bi PAP呼吸機無創通氣可有效降低炎癥反應,且安全性好。分析原因為,氧氣驅動霧化使用的高純度氧氣可有效濕潤呼吸道,提高痰液的排出效率,可降低體內炎癥因子水平。有研究發現,氧氣驅動霧化治療可避免外界細菌或污染物進入患者呼吸系統,減少感染風險[10],將其用于臨床治療更為安全可靠,且氧氣驅動霧化治療是將藥物局部用于肺部,與其他治療方法比較,全身不良反應較少,安全性更高。
綜上所述,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應用氧氣驅動霧化聯合BiPAP呼吸機無創通氣治療,能有效改善血氣指標和炎癥反應,顯著優化臨床療效,減少不良反應。
參考文獻
龍瀛,羅曉斌,李蓉,等.遂寧地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支氣管擴張流行病學特征及危險因素[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2023, 34(5): 141-144.
李慶旭.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PCT、ChE、CA125、FIB的表達及與預后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 2021, 18(25): 166-170.
周露茜,關力理,鄭則廣,等.無創通氣在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應用:已知的證據和未知的探索[J].廣東醫學, 2020, 41(7): 668-673.
黃正壯,顏懷興,李耀飛.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聯合呼吸機對急性心力衰竭的救治效果及血氣指標炎癥因子的影響[J].河北醫學, 2020, 26(4): 553-558.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J/CD].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 2014, 6(2): 67-80.
嚴重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急診治療專家共識組. 嚴重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急診治療專家共識[J]. 中華急診醫學雜志, 2018, 27(8): 844-849.
孟浩,杜永亮,趙杰,等. Bi PAP呼吸機無創通氣聯合氧氣驅動霧化吸入對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療效[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20, 20(20): 3915-3918.
王平,劉渝鵬.無創通氣聯合進階式早期肺康復鍛煉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及對肺功能的影響[J].大醫生, 2022, 7(20): 124-126.
周艷華,鄭穎妮.無創呼吸機聯合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觀察[J].貴州醫藥, 2021, 45(3): 376-378.
楊雪.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聯合無創呼吸機治療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22): 81-82.
作者簡介:鹿曉煜,大學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呼吸系統疾病的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