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教學改革要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可作為重要手段,著力形成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三全育人”格局。教學改革實踐證明,在專業教學中研究構建突出服裝專業特色,融入三全育人、以賽帶訓創新教學與實踐模式,將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入服裝與服飾教育教學活動中,加大、加快完善服裝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步伐與力度,促進了學校教學工作與專業創新實踐質量提升,在學校教務處統一課程教學安排下,通過專業教學中優化課程結構,確定教學內容和方向,并將創新思維理論、比賽與制作技能實踐相結合,以此為課程導向,探索賽教兼容的方法,運用系統科學的研究方法,研究并綜合協調服裝設計實踐的各個環節因素,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推進創新教學改革。
關鍵詞:三全育人;服裝設計;以賽帶訓;創新;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069(2024)09-0100-03
Abstract:The teaching reform in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and improv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Thre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can be an important means to focus on forming a “Thre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pattern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omposite talents in the field of clothing and fashion design.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reform has proven that in professional teaching,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lothing profession, integrate the thre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and innovate teaching and practice models through competition and training, deeply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clothing and clothing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increase the pace and strength of accelerating the improvement of clothing design course teaching reform, and promote the quality improvement of school teaching work and professional innovation practice. Under the unified curriculum teaching arrangement of the school academic affairs office. By optimizing the course structure in professional teaching, determin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direction, and combining innovative thinking theory,competition, and production skills practice, we aim to explore methods that are compatible with competition and teaching. We use systematic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s to study and comprehensively coordinate various factors in clothing design practice,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abilities, and promote innovative teaching reform.
Keywords:Thre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Clothing design; Training through competition; Innovation; Practice
習近平主席在全國大學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培養具有良好道德品質和能力的人才放在首位,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整個教育教學中,實現全面的人才培養,促進我國大學的發展。“三全育人”的做法也受到了廣泛認可,并且表現出了良好的活力。高校應該致力于培養具有良好道德品質、身心健康、能夠適應未來的人才,并通過“三全育人”的教學模式來提升人才的專業化水平,擔當起培育未來國家領導人的責任,共同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一)成立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組,開展《“三全育人”理念下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以賽帶訓教學模式的探討與實踐》項目研究意義如下:
1. 著力形成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三全育人、以賽帶訓相融合專業特色教學模式
結合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教學與課程內容,深入落實學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建設方案,以“三全育人”為核心,將立德樹人的理念貫穿于專業教學的全過程,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宗旨,努力實現“三全育人”,當好“育人者”,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服裝專業創新教學與實踐過程,著力形成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三全育人”格局,在理論結合實踐教學中,培養具備藝術與技術全面素質的服裝專業人才,貫徹學校“大思政”宗旨,注重立德樹人與服裝專業課程教學內容更加契合與完善。
2.將大賽作為文化傳承的紐帶,著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的高素質人才
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通過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文化,培養大學生具備良好道德、豐富的學識、深厚的文化底蘊、精湛的技藝和出色的綜合素質與能力,與高校教學改革方向及教學研究成果目標有機結合,教師運用新的授課方式,采用實踐性教學法,使民族傳統文化與時代特色相結合,把學生看作是充滿活力的知識探索者而不是知識被動接受者,通過將專業大賽實題引入課程,積極引導學生主動進行創造性學習,在靈感素材收集階段,引導學生自發接觸社會信息,挖掘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將當今流行趨勢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有機融合,創作作品不斷推陳出新,著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的高素質人才。
3.重組服裝設計類課程體系,“實題真做”夯實綜合素質培養,助推培養學生成才
以“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為指導,在專業技能培養同時,必須著重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包括政治思想、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的融會貫通,以達成合格、優秀、卓越的人才培養為目標,重組服裝設計類課程體系,著力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專業技能、綜合素養的復合型創新設計人才,以期達到社會的認可。
以賽促學是為了滿足學校和專業教師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著眼于專業教學整體規劃和發展,以師生面對課程內容實情為出發點,以具體拓展為真題實做的實踐方式為落腳點,在學校教務部門的直接指導下,由學院領導、專業教師、學生共同參與的教學改革項目,旨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促進師生共同發展而開展的教學研究項目。
(二)應用前景
近年來,學校在服裝專業教學專項建設力度上不斷增大實力,大思政教育貫徹始終,使服裝學科教學改革、實踐應用方面邁出重大步伐,已取得相應的培養成果,得到國家、省級、市級有關部門的肯定,育人成果與教學案例的數量與質量逐步提升,鼓勵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為服裝設計教育付出心血和努力。
本項目應用前景如下:
1.拓寬創新實踐與實訓廣度,促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發展
在服裝傳統教學的基礎上,引進現代設計與工藝技術,順應專業發展潮流,以“三全育人”結合創新設計教育從本質上改善和處理好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的傳承與紐帶,確立嶄新的三全育人思政建設格局下以賽促教模式創新教學理念,加強專業理論與設計實踐的對接,優化人才培養效果,提升教學質量與實踐成果。
2.在設計與工藝課程教學中,理論教學結合大賽實訓,形成全流程的訓練和育人模式
本項目緊緊圍繞我校對三全育人工作提出的“宏觀有頂層設計,中觀嚴抓貫徹落實,微觀有措施辦法”的目標,在教學流程中引入合適的比賽項目,通過比賽實題訓練,讓學生較為全面地掌握服裝產品從設計到制作的全過程,是服裝設計專業全流程的訓練和育人模式,落實學校要求的“教育教學更有溫度、思想引領更有力度、立德樹人更有效度的育人機制”。
3.本項目實施課程與實訓內容改革,有利于促進本專業教學與實踐評價機制的完善
為培養優秀服裝與服飾設計人才提供保證,引導完善專業課程教學中日常評價與考試評價綜合成績的公平與公正,為加快全方位大思政與專業教學緊密結合的新型培養人才改革打下堅實基礎。
4.明確“以賽帶訓”與服裝人才能力培養的關系,構建“以賽帶學”教學階段化模式
在教學實踐環節,授課內容重視服裝賽事的分類、特點及要求,并將相應的比賽實題安排到從基礎課程到核心課程的各個課程相關實踐環節,以便引導大學生掌握并熟悉如何針對實際項目,開展流行趨勢元素采集、創意構思、方案實施、主題表達方式等比賽要素、比賽流程,形成階段化教學,從而有效地培養優秀服裝專業人才綜合技能。
服裝設計行業在經濟發展以及審美觀念發展的背景下,其行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三全育人”思政格局在服裝設計課程中的以賽帶訓應用思路及教學實施構建,著重圍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力,加強理論與實踐的有效對接,使學生在接受知識過程中,能夠以大賽項目為目標,探究與拓展設計實踐,學習提升自身的創新實踐應用能力,體現全程育人理念。
(一)優化服裝設計課程,深挖理論與課題實踐契合點
在專業教學與課程實踐中,教師通過專業理論知識、實踐拓展與真題銜接、文化思想方面的教學,對學生進行全方位指導,探討教學與實踐實訓內容的修改與完善,創新合理地將以往日常專業課程單元訓練與考試的虛擬命題,轉變為“真題實作”的參賽項目,實現深挖服裝設計課程理論與課題實踐契合點,使以賽帶學變為現實。例如:服裝與服飾相關專業課程教學前與進行中,均可隨時通過搜集與整理國際、國內服裝設計大賽資訊,在課程中針對設計命題進行相應賽事分析,使“以賽帶學”與時俱進,真正帶動課堂教學與服裝行業、市場相接軌。
(二)構建教學內容階段化模式
根據服裝課程的循序漸進教學特點,深入探究“立德樹人”的思想政治要素,將其融入“三全育人”教學改革,并將其融入各門課程,以此來加強提升學生在服裝與服飾設計實踐技能及綜合素質培養,利用各種實踐性教學環節,分析大賽征稿要求、征稿主題,倡導愛國、理想、正義、道德等正能量內容的理解,加深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使其在思政結合專業比賽教育的指導下,更好地融入課題作品創作之中。
1.指導大學生開發優秀創意作品參加大賽實踐:賽教兼容模式的課程任課教師,必須在授課前仔細研究專業比賽的分類、等級、特征、組織機構的要求,以及歷屆獲獎作品的優勢,在講解理論同時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布置與課程內容匹配度較高的大賽項目,更好地提升課程實踐價值,輔導學生把握意識形態,將思政內容結合專業創新創意,開發優秀設計作品參加大賽實踐。
2.擴展校內外產學研項目合作模式:探討在設計課程實訓環節中突出思政教育勞動實踐育人特色,創立特色產學研一體化教學,將設計與工藝課程進一步聯手互動,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觀教育同頻共振的育人功能,在課程理論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教師指導學生入圍專業大賽后,通過校內外產學研合作育人,合理轉化教學實踐成果,多方建立合作,與大賽主辦方、行業協會、面料廠家、共同研發大賽獲獎作品的市場轉化,擴展校內外產學研項目合作模式。
3.培養教學團隊,體現全程育人教學改革理念:積極提升教師實力,更新專業課教師教學理念,為了更好地培養教學團隊,以更新教學觀念為核心,探索“以賽促訓”如何有效地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教學過程,并且讓專業課教師認識到“思政”和“育人元素”之間的差異,以及“思政”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科學化、有序化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在參加比賽、討論、探究和實踐活動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從而實現三全育人的目標,體現全程育人教學改革理念。
(三)項目實施
項目實施以來,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多門課程已先后開展以賽促訓教學實踐,項目組在相關課程如:服裝設計大賽、服飾搭配設計、女裝設計、服裝設計、圖案設計基礎、中外服裝史、服裝設計與制作、服裝創意設計、手工印染、服飾品設計與制作、服裝材料設計等十幾門課程教學與實踐中,共組織1000人次以上參加專業比賽,具體實施情況如下:
1.專業課程教學以禮服設計表現技法練習,項目組共組織參加2022第二屆、2023第三屆華服大賽,2021第五屆、2022第六屆敦禮為衣禮服設計大賽,參加實踐154人次。
2.專業課程教學以服裝效果圖表現技法練習與自擬服裝與服飾主題設計為目的的參賽訓練,項目組共組織參加首屆遼寧省服裝設計效果圖大賽,參加實踐210人次。
3.專業課程教學以休閑裝設計表現技法練習與主題設計為目的的真維斯、常熟杯休閑裝大賽等參賽訓練,參加實踐49人次;
4.專業課程教學以服裝表現技法練習與書籍與閱讀主題設計為目的的閱讀與美服裝與服飾設計大賽參賽訓練,參加實踐164人次;
5.專業課程教學以服裝設計表現技法練習,結合中華少數民族服飾文化、色彩文化與主題設計為目的的少數民族服裝設計大賽參賽訓練,參加實踐30人次;
6.專業課程教學以創意裝設計表現技法練習與主題設計的“中國·東方”文化創意大賽參賽訓練、光山羽絨服設計大賽,參加實踐32人次;
7.專業課程教學以運動裝表現技法練習與主題設計為目的的運動服飾設計參賽訓練;等。
(一)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以賽帶訓”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分析
1.在“三全育人”理念下,通過課程思政教學融入專業課程的創新改革,增強審美意識與動手能力,助力大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通過項目團隊艱苦努力,服裝設計“以賽帶訓”的教學改革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教學改革與比賽實踐活動在學院全面展開,服裝設計實踐教學效果顯著提高,在廣泛的服裝設計參賽與交流中,師生的設計水平不斷提高,學生的設計實踐與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學生設計作品在各級服裝設計專業大賽、展示交流活動中頻繁獲獎。

2.結合中華傳統服飾文化、色彩文化與主題設計為目的的華服大賽參賽訓練,通過比賽的真題訓練,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與素材的積累,運用創新思維與工匠精神呈現設計作品,鍛煉學生較為全面地掌握服裝產品從設計到制作的全過程,塑造服裝設計專業全流程的訓練和育人模式通過挖掘服裝與服飾專業課程中的傳統文化、行業精神、銳意創新等思政資源,在課程教學中開展思政教育,構建“三全育人”的模式,以提升思政教育的實際效果,建立專業課與思政課相互促進的課堂教育體系,全力推動育人工作,以實現服裝與服飾專業的發展與進步。
(二)項目成果
大連藝術學院服裝學院通過“三全育人”理念下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以賽帶訓教學模式教學改革,多位師生在各級專業大賽獲獎,是對師生專注專業學習與研究,尤其對當代大學生勤奮好學、廢寢忘食鉆研創新設計方法的肯定,也激勵所有學生積極向上,已相繼獲得2023東方杯?女裝設計大賽、 2022 第六屆敦禮為衣中國國際禮服設計大賽、2022 第二屆中國國際華服設計大賽、2024魅力東方·中國國際居家衣飾原創設計大賽、2023 遼寧省服裝與服飾設計協同創新中心成果匯報展、2024第九屆“濮院杯”PH Value中國針織設計師大賽、2022-2023“閱讀與美”服裝服飾創意設計大賽、第一屆國際時尚合成革創新創意設計大賽、2022 遼寧省效果圖設計大賽等 20 多項賽事的金、銀、銅、優秀獎項 100 多項,多位同學服裝參賽作品入圍國家級專業大賽決賽,按照大賽組委會要求, 項目團隊不畏艱辛,線上線下、夜以繼日指導入圍學生制作比賽成衣作品,并已在上海、浙江柯橋、山東濟南、廣東深圳、江蘇盛澤、浙江麗水、河南光山、大連藝術學院等多個線上、線下服裝周、服裝專業大賽、畢業設計聯展多項舞臺上進行展演與展示,項目教學支持與幫助大學生獲得優異成績,為學校學院取得多項榮譽,為紡織服裝行業培養優秀服裝人才,教學項目已經獲得了一定的改革與人才培養成果。
當前,中國服裝行業正處在轉型時期,服裝設計專業的設計類課程改革要以實踐教學為出發點,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適應社會對人才實踐能力的要求為動力,以促進富有時代特征的多樣化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為推廣。教學改革深挖理論與課題實踐契合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傳承中華傳統服飾文化,提倡將傳統文化、現代技術、時尚審美有機統一,為創新實踐參賽作品藝術審美與創新形式保駕護航:
1. 2022“閱讀與美”服裝服飾創意設計大賽名師講座進課堂
優化服裝設計、女裝設計等課程,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講座中知識點,對中外文學名著、詩詞好書進行閱讀分析入手,引導與啟發同學從中提取文學藝術元素將文學與服裝服飾進行設計轉化,作品展現和表達集實用性、時尚性、藝術性為一體的服裝或服飾設計創意。例如,張紅宇副教授在騰訊課堂,作題為《服裝服飾設計中的文學藝術靈感創作實踐》的學術講座直播,講座由全國紡織服裝信息研究會主辦,閱途集團(設計師之家數字圖書館)、《設計》雜志承辦,講座從閱讀選題分析、元素與靈感、設計創意與生活、國潮與國風等設計步驟與設計元素進行探討與闡述,并以師生參賽優秀作品為全國參賽師生提供文學靈感與服裝設計的啟發與點撥,得到中國美術學院、北京服裝學院、大連藝術學院等院校師生的好評。
2.傳承中華傳統服飾文化為參賽作品保駕護航:服裝學院大三學生陶博軒入圍多項專業大賽,并獲得國家級金銀大獎
在教學改革帶動下,服裝設計大賽、女裝設計、男裝設計、中外服裝史、手工印染、服飾搭配設計等諸多課程中實施賽教融合教學改革,細化教學內容與專業知識結構,深入分析中華傳統服飾文化、色彩文化知識,學生的服裝系列設計創意度高,面料與色彩、款式、工藝技巧的方案越來越完善,20級陶博軒同學在2021年第五屆敦禮為衣中國國際禮服設計大賽參賽作品《丹之云裳》獲得金獎后,系列華服作品《八仙過海》一舉入圍第二屆中國國際華服設計大賽,2022年12月30日晚,在該項大賽總決賽中,經過激烈角逐,斬獲該項大賽銀獎。2023年,在服裝設計大賽課程指導中,該同學設計參賽作品《屢變星霜》又一次入圍東方杯·2023中國女裝設計大賽,并取得優異成績,師生的共同努力,正在實現用獨特的廓形和精湛的工藝詮釋服裝,讓世界看到中國服裝的浪漫。(圖1)
3.體現全程育人教學改革理念:第六屆敦禮為衣——宋韻時尚禮服設計大賽總決賽
在女裝設計、服裝創意設計等課程教學中,教師必須將課程內容精心設計,采用實例化教學方法,選取優秀作品進行創意風格的講解與分析,闡述服裝審美價值、實用價值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結合理論內容進行教學實踐命題設計,以該“實例”設計方案中出現的問題為動力,以綜合實用能力培養為主線,逐步深入,全面展開課程教學,提高學生綜合技能。
首先,在服裝設計理論階段充分引導學生如何選取素材獵取設計靈感,在授課中融入宋服飾傳承代表典籍《宋服之冠》內容,然后,根據比賽征稿要求,結合宋韻服飾布置設計實踐環節創新設計命題,指導多位同學入圍第六屆敦禮為衣——宋韻時尚禮服設計大賽決賽,成衣制作階段通過項目團隊工藝制作與專業指導,最終指導學生奪金攬銀,陳夢瑤、謝穎希、趙亭然分別榮獲金銀銅獎。(圖2)
本文闡述三全育人理念下的服裝與服飾專業創新教學改革模式,通過研究,旨在建構具有突出服裝專業特色,融入三全育人、以賽帶訓創新服裝與服飾教學模式,激勵學生專業課堂理論結合實踐,我們不斷努力優化課程結構,確定教學內容和方向,研究探討賽教兼容教學模式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即在教學實踐中運用系統科學的研究方法,將創新思維理論、比賽實題與制作技能實踐相結合,以此為課程導向,在三全育人理念核心思想的有效指導下,樹立所有教師教書育人、無私奉獻的崗位職責理念,所有專業課程授課都要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觀教育同頻共振的育人功能,從教學制度建設、團隊建設、教師培訓,引導專業課教學承擔育人職責,構建專業課與思政課同向同行的課堂教育體系,聚力推進育人工作,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全面發展。
我國紡織服裝行業的迅速發展,對就業人才綜合素質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鞭策高校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每位教育工作者通過教學改革,進一步完善課程與積累教學成果。提出實施“三全育人”理念并通過“以賽帶訓”的創新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設計實踐和創新能力,本項目教學研究理論成果指導教學,獲得大量優秀實踐成績,項目研究以期對促進高校服裝與服飾創新教學發展,提供重要的指導和借鑒價值。
教學改革項目名稱:2022年“三全育人”“五育并舉”教學改革專項
參考文獻
[1]張紅宇.構建融合工作室教學的時尚專業校企合作育人平臺設計. 2015(05):142-144.
[2]唐文. 高職“54321”三全育人培養體系構建與實踐[J].工程教育. 2019(21):199-200,238.
[3]劉明燕 曾秉旋. 踐行“三全育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J].教育信息化論壇.2021(3).93-94.
[4]陳銀. 高職院校“三全育人”路徑的創新性探索[J].科技風.2020(34):165-166.
[5]陳鵬. 高校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動態化課程體系建設[J].紡織服裝教育.2017(5)):391-394.
[6]熊陽陽.三全育人視角下高校文化育人的特色研究[J].理論觀察.2021(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