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肉羊產業作為我國畜牧業的支柱產業之一,其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個畜牧業的發展。而肉羊產業的發展又受到較多因素的影響,一些影響因素可以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來改善,如品種改良、育肥方式等;一些影響因素很難通過技術去改善,如自然因素。因此本文重點闡述了種羊品種改良與育肥方式創新對肉羊產業發展產生的影響,并提出了解決建議,以期能夠促進肉羊產業的發展與繁榮。
關鍵詞:品種改良;育肥方式;肉羊產業;影響與問題;解決措施
2022年我國羊只出欄量、年末存欄量分別為33 624、32 627萬只,羊肉產量為525萬t,與2021年相比,雖然均在持續增加,但是增長速度有所放緩;2022年的羊肉進口數量為35.8萬t,進口金額為20.8億美元;2022年人均羊肉消費量為3.97 kg。這些數據說明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羊肉成為消費者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且我國將逐漸擺脫依賴國外進口羊肉及相關產品的情況,大力發展國內羊產業[1]。但是隨著禁牧政策的實施,肉羊養殖必須由放牧散養逐漸轉化為舍飼,且如何選育、培育適合舍飼的肉羊品種也是廣大養羊人重點關注的問題。因此本文對優良肉羊品種改良以及創新的育肥方式對肉羊產業產生的影響進行了闡述。
1 種羊品種改良
種羊品種改良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能夠擺脫依賴國外優質種羊品種的現狀發展我國本土的肉羊產業,培育出因地制宜的國內肉羊品種,保護優質的遺傳資源;而且能夠提高羊肉產量、質量,提高廣大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常見的種羊品種改良技術主要為雜交改良,通過使用不同品種的肉羊進行配種從而獲得雜交后代。而雜交改良又可以分為經濟雜交、級進雜交、育成雜交、導入雜交等。
1)經濟雜交(包括二元雜交、三元雜交等),主要是利用不同品種肉羊的雜交優勢,獲得生長發育速度較快、適應性較強、飼料轉化率較高的雜種羊,從而提高肉羊的生產水平。
2)級進雜交是指利用各代產生的雜種母羊用改良公羊交配,直至3~5代后,其所產的雜種后代的生產性能逐漸接近改良品種為止。
3)育成雜交是指利用兩個及以上的品種進行雜交,然后獲得新品種,再利用兩個品種雜交從而培育出新品種。應用此技術時,為了保證所產生后代的生產性能、對環境的適應性應該使用科學方式選用改良品種。
4)導入雜交應用于改變已有優質肉羊品種中某個缺陷的條件下,在應用此技術時應該明確被導品種、導入品種之間生產方向相似,即被導品種和導入品種均為肉用羊,或者均為毛用羊[2]。
2 育肥方式
常見的育肥方式可以分為放牧育肥、放牧+舍飼育肥以及舍飼育肥三種。
1)放牧育肥方式是我國較為傳統的養羊模式,即將羊只驅趕到固定的草場任其自由采食,在草場固定的位置放置飲水池供其飲水。此種育肥方式適用于草場條件較好、牧草資源豐富的牧區,其優點是:①廣大養殖戶不需要為羊只提供額外的飼草料,不需要專門的工作人員進行飼喂,節約了飼草料成本和人員及管理成本;②放牧條件下的肉羊體格強壯,不易發生疾病,且該模式下生產的羊肉更受消費者的歡迎;③適當的放牧可以改善土壤性質,羊糞尿等可以作為土地肥料。但是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羊肉及相關產品的需要量不斷增加,放牧條件下羊只生長速度較慢,不能滿足消費市場的需要。另外,廣大養殖戶為了追求個人利益,過度放牧,羊只數量超過了規定的載畜量且羊只的踩踏、采食等導致草場被嚴重破壞,水土流失,破壞了草原生態系統。隨著國家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禁牧政策的實施,放牧育肥的方式逐漸被其他育肥方式替代。
2)放牧+舍飼育肥方式是在放牧季節的白天將羊只驅趕到規定的草場進行放牧,晚上將羊只收回圈舍,并為其提供一定數量的精飼料和青貯飼料,在禁牧的季節羊只進行舍飼。這種育肥方式的優點是:①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保護草場,且在禁牧季節和晚上給草場足夠的恢復期,能夠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②此種育肥方式既能保證羊肉肉質,還能夠保證羊只較快的生長發育速度,提供更多的產品。故此種方式目前還較多地應用于牧區。
3)舍飼育肥方式是將肉羊全部圈養在圈舍內,每天定時提供充足的精飼料、干草、青貯飼料,不需要放牧。主要優點是:①受自然環境,尤其是草場情況的影響較小,避免了傳統育肥方式導致的羊只“夏肥冬瘦”的情況;②符合國家現在的生態環境保護政策,避免羊只踩踏、啃食草場,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草場沙漠化;③舍飼條件下,廣大養殖戶能夠提供營養全面、適口性良好的飼草料,滿足羊只生長發育需要,保證羊只有較快的育肥速度,提供更多的產品,縮短出欄時間,養殖戶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但是全舍飼育肥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首先廣大消費者認為舍飼肉羊的肉品質較差,在食用過程中質量安全得不到保證,故在購買時更傾向于選擇放牧條件下的羊肉;然后是舍飼成本較高、投入較大,需要為羊只提供充足的圈舍、營養全面的飼料,且需要由專業的養殖人員每日進行飼喂和管理,增加了養殖投入;最后是由于肉羊在舍飼條件下,飼養密度相對較大,運動空間有限,故羊只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較低,容易患病,且一旦患病很大程度上會造成全群感染,造成羊只的死亡,尤其是容易暴發一些傳染性疫病[3]。但是全舍飼是肉羊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將逐漸代替放牧和半放牧的育肥方式。
3 對肉羊產業的影響
肉羊品種的改良以及育肥方式的創新對肉羊產業有積極的影響也存在一定消極的影響,故在養殖過程中應該繼續傳承積極影響,通過各種先進的科學技術改善消極影響。
3.1 積極影響
1)利于肉羊產業的規模化。通過種羊品種改良,可以培育出更適合我國國情和自然條件的肉羊品種,并做好種質資源保護,擺脫對國外的依賴;通過舍飼育肥方式的創新,能夠在養殖過程中實現飼料配方標準化、飼喂程序固定化、設施設備科學化,根據羊只體重適時出欄等,這樣有利于提高整個養殖場的周轉速率,使全部的養殖場朝著標準化、規?;⒁幏痘较虬l展。
2)提供更多的產品。通過種羊品種改良,可以培育出多胎羊、生長速度較快、環境適應性強、飼料利用率高的肉羊品種。如由云南省畜牧獸醫科學院培育出的肉用山羊新品種——云上黑山羊,其成年公羊、母羊的體重分別達75.79、56.49 kg,初產母羊、經產母羊的產羔率分別為181%、232%,6月齡以上公母羊的屠宰率均高于53%,說明云上黑山羊能夠提供更多的羔羊、更多的羊肉[4]。通過使用全舍飼的育肥方式,能夠充分發揮肉羊的生產潛力。包斯琴高娃等[5]研究了放牧與舍飼對淘汰絨山羊作為肉羊進行60 d育肥后屠宰性能的影響,發現在舍飼條件下,絨山羊母羊的全期日增重、干物質采食量、飼料轉化效率等均顯著提高,且對飼料中總能、消化能、粗蛋白、鈣、磷等營養物質的表觀消化率也顯著增加;在屠宰性能方面,舍飼條件下,絨山羊的胴體重、屠宰率等指標均顯著提高,這些結果說明舍飼條件下淘汰絨山羊作為肉羊進行育肥能夠獲得更好的育肥效果。
3.2 消極影響
1)盲目追求經濟效益。在種羊品種改良和創新育肥方式時,對肉羊產業也存在一定的消極影響。廣大養殖戶為了追求更多的經濟效益,使用精料比例高達80%的日糧進行育肥,只重視羊只的增長速度而忽略了羊只的健康情況;高強度舍飼育肥時,羊只生產的環境較差容易引發一些疾病,在治療過程中隨意使用抗生素、隨意加大劑量,未達到規定的休藥期即出欄屠宰,造成抗生素在羊肉及相關產品中的積蓄,人類食用后威脅其健康。
2)不符合動物福利。肉羊舍飼育肥不符合動物福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由于舍飼場區面積有限、經濟投入有限,導致羊只活動空間、運動量達不到相關標準的要求;②育肥羊只飼養密度較大、圈舍空氣質量較差;③高強度育肥導致羊只本身的健康情況處于亞健康狀態。
3.3 解決措施
1)加強宣傳教育。通過科學技術普及、實地調研等,使廣大養殖戶端正思想,使其正確衡量效益和產業發展之間的關系;通過專家指導,提供優質配方等,在保證羊只健康、符合動物福利要求的前提下,充分發揮羊只的生產潛力;通過專業牧場設計、規范日常管理等,為羊只提供干凈、清潔、通風良好、活動空間充足的圈舍,在保證羊只健康的情況下才能獲得更高的效益。
2)完善政府相關政策。一方面要完善政府支持政策,通過擴大政策普及范圍、設置先進設施、設備專項資金等措施來為養殖戶提供資金支持,保證其能夠在育肥過程中做好各項工作,既保證羊只的健康又可獲得合理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要加強屠宰檢疫、市場監管等體系,對于達到出欄體重即將上市的肉羊,在屠宰之前一定要檢查其用藥記錄查看是否達到規定的休藥期,達到休藥期之后才能進行屠宰,在屠宰過程中進行隨機采樣,避免含有藥物殘留的羊只流入消費市場;對于市場監管部門,要隨時抽查羊肉及相關產品是否有檢疫合格的蓋章、是否在保鮮期內,嚴禁變質、不合格的羊肉被消費者購買,保障消費者的健康,提高消費者對舍飼育肥羊肉的認可程度。
4 小結
肉羊品種改良是發展我國肉羊產業的必要措施,而舍飼育肥的方式是生態環境保護政策下的產物,也是養殖業的必然發展方向,且有利于對肉羊產業的發展。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是通過加強宣傳教育、完善政府相關政策等方式可以解決。通過肉羊品種改良以及應用創新的育肥方式能夠促進我國肉羊產業長期可持續發展,并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優質羊肉。
參考文獻:
[1] 李軍,金海.2022年我國肉羊產業發展概況、未來趨勢及建議[J].中國畜牧雜志,2023,59(3):294-299.
[2] 馬莉梅.肉羊品種改良技術及推廣應用[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22(12):124-126.
[3] 李奇.不同育肥模式對蘇尼特羔羊生產性能、肉品質及瘤胃菌群的影響[D].內蒙古農業大學,2022.
[4] 云上黑山羊[J].云南畜牧獸醫,2021(5):2.
[5] 包斯琴高娃,荷花,閆素梅.舍飼與放牧育肥對絨山羊成年母羊育肥和屠宰性能的影響[J].飼料工業,2018,39(1):41-45.
作者簡介:康術美(1976.10— ),女,山東諸城人,本科,高級獸醫師,主要從事動物防疫、檢疫、獸醫技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