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養老金收支平衡視角下延遲退休的激勵性政策研究

2024-06-12 00:00:00于文廣何畏黃玉娟
財經理論與實踐 2024年3期
關鍵詞:延遲退休

作者簡介:"于文廣(1977—),男,博士,山東日照人,山東財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保險與社會保障、人口老齡化;黃玉娟(1977—),女,博士,山東濰坊人,山東交通學院理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金融統計。

摘"要:以城鎮人口結構預測為基礎構建精算模型,對多種情況下養老金的收支平衡進行測算并設計兩種優化政策,研究不同的優化政策實施力度與延遲退休落實效果之間的關系,測算兩種政策對養老金收支平衡的影響。結果顯示:兩種優化政策對于推進延遲退休進程均有積極作用,對于養老金收支平衡的影響存在差異。基于此,建議盡快推行延遲退休政策,增加相關配套的激勵性政策;針對財政收支狀況和老齡化程度實施不同的收入端和支出端優化政策。

關鍵詞: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延遲退休;政策優化;養老金收支平衡

中圖分類號:F840.6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7217(2024)03.0044.08

一、引言與文獻綜述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根據世界其他老齡化嚴重國家對養老制度改革的經驗,在制度改革的初期,法定需延遲退休的老年勞動者以及面臨延遲退休的中老年勞動者繼續工作的動力不足,在法定延遲退休期限內產生提前退休等現象,因此制度的推行會面臨較大的阻力。如何優化相關政策以減小延遲退休政策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的阻力,以及相關政策會對養老金收支平衡造成何種影響,已經逐漸成為當前研究的重點。

養老金收支不平衡是老齡化對我國財政養老壓力的主要影響之一,人口結構的老齡化導致老年撫養比上升,養老金收入與支出之間的差距隨之增大,養老金收支不平衡的程度逐漸加深。而延遲退休政策使老年人在延遲退休時繼續繳納養老保險的同時減少了領取養老金的年份,政策若得到有效落實可以極大程度緩解未來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養老金收支不平衡問題。鑒于我國未富先老的國情,至2030年左右,仍以低齡老年人增長為主,這是建立和完善養老保險制度及老齡化應對體系必須抓住的機會窗口期 [1]。需要注意的是,養老保險制度的實質公平性與可持續性直接影響群眾滿意度和制度有效性,并且養老金的收支平衡與養老保險的可持續性息息相關[2]。因此,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針對延遲退休政策與養老金收支之間關系的研究是極其重要的。

關于延遲退休政策實施必要性的研究,已有多位學者進行了分析。在統籌賬戶方面,鄧大松和楊晶對城鎮職工基礎養老金統籌賬戶的收支平衡狀況進行研究后發現,全國統籌條件下延遲退休政策的實施確實能夠有效緩解城鎮職工基礎養老金收支失衡問題[3];在個人賬戶方面,龍朝陽和李昱坤研究發現,在不實行延遲退休時,女性職工養老金凈財富更低,若延長退休年齡則會增加男女職工個人賬戶養老金凈財富[4];在政策實施方面,曾益和陸穎進行相關研究后得出,全國統籌政策在長期內不能有效降低財政負擔,在此基礎上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能夠有效降低財政負擔[5]。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其他國家推行延遲退休政策改革的經驗,在政策實施初期,由于老年勞動者缺乏繼續工作的意愿,會產生提前退休等“道德”風險問題,使政策的推行受到一定的阻力,最終使政策實施的效果距理想狀態會產生較大的差異[6]。因此,應對政策實施效果以及政策相關的優化方案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范維強和楊華磊對延遲退休與個人養老金財富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后發現,國家在推行延遲退休方案的同時需要出臺配套性政策,以減少延遲退休對個人養老金財富的負面影響[7]。張熠等通過對養老保險的制度設計的研究得出結論,我國應該實行更具彈性的養老保險制度,當前最具價值的改革是提升老年勞動者在延遲退休工作期間的待遇,提高延遲退休工作期間的收入水平[8]。郭秀云對城鎮職工退休激勵制度的研究表明,現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對延遲退休缺乏正向激勵,政府在優化退休年齡體系的過程中,應從構建基礎的單向激勵方案著手,并重視養老金調整方法對促進延遲退休所產生的影響[9]。

人口老齡化的相關研究同樣表明,相關政策設計有必要對城鎮職工延遲退休行為進行激勵。鄒鐵釘指出,公共養老保險體系發揮作用的首要前提是人口結構保持年輕化[10],但老齡化的壓力逐漸削弱了公共養老金的作用,城鎮職工延遲退休意愿較弱。王樹等的研究也表明,人口老齡化總體上抑制了居民的消費,若此種情況不進行政策干預,則會影響經濟的可持續增長[11]。因此,許多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國家起步較早,已推行延遲退休政策,同時制定相關配套政策,提升老年勞動力延遲退休的積極性。例如,美國所實施的政策為彈性延遲退休政策,對于退休年齡高于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者提供獎勵機制,且退休時間越晚激勵程度越強[12];日本在推行延遲退休的過程中,實行了相應的配套政策,對于雇用老年人的企業在稅收方面進行減免,并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奧地利、冰島、挪威等國,同樣設置相關政策以提升老年勞動者工作的積極性,例如對不同年齡階段所領取養老金的份額進行細分,增加延遲退休期間老年人雇主繳納的養老保險比例等。

已有研究表明,推行延遲退休及完善優化相關政策是十分必要的。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同樣指出,一些國家在這項改革上經歷了波折,我們要合理把握改革方向、節奏、力度,加強輿論引導,最大限度凝聚全社會共識和合力,推動這項改革任務平穩落地。若想順利推行延遲退休政策,需要在實行強制性延遲退休政策的同時配套相關激勵性政策,以增加老年勞動者的繼續工作意愿,但激勵性政策的財政支出又可能導致財政養老負擔加重,形成兩難的局面。因此,關于如何應對此“兩難”困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將自愿延遲退休年限作為研究媒介,分別利用經濟學模型和精算模型將自愿延遲退休年限與政策實施力度、養老金收支差額相掛鉤,使不同的政策實施力度可以直接反映對養老金收支的影響,有助于對政策推行力度與養老金收支平衡間關系的研究。

二、研究設計

人口老齡化的程度顯著表現在人口結構的變化,因此為測算未來人口老齡化對養老金平衡狀態的影響,首先利用隊列要素法對城鎮人口結構進行預測,以此作為測算的基礎。

(一)人口結構預測

現有的人口學理論表明,當某一區域的人口達到較大規模時,不同性別、年齡組人口的出生、死亡、遷移等的變化都會達到相對穩定的狀態,隊列要素法即利用這一性質以基期數據進行迭代計算,利用相關變化率對未來人口數量與年齡結構進行預測。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我國2020年新生人口的性別比為111.3(女性為100),2010年的新生人口性別比為118.1,總體呈下降趨勢,并且會對養老金收支預測產生影響的為2020—2030年的新生人口,其性別比相對2020年變動幅度較小。因此為使預測更加貼近現實,結合張震和馬茜的預測將新生人口的性別比設定為110[13],最長壽命設定為100歲,且不考慮預期壽命延長所造成的生存概率提升、遷移率與城鎮率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假定生育模式不變且城鎮人口與全國人口的生育模式相同,相較于總和生育率,終身生育率更具有穩定性,因此引用王亞楠和鐘甫寧所設定的生育模式及終身生育率預測,計算得到下一年的出生率及新生人口數量[14],再結合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所公布的中國第三套保險業經驗生命表(《中國人身保險業經驗生命表(2010—2013)》)中各年齡的死亡率,以此類推得到2022—2050年的人口結構。

為驗證此種預測方法的可靠性,采用相同的設定與預測方法,以《中國統計年鑒2012》中2011年的城鎮主體繳費人群數據為基礎進行測算,得出2021年的城鎮人口結構,并與《中國統計年鑒2022》中2021年的真實數據進行比較。利用相對誤差(rerr)與均等系數(EC)對預測方法進行精度分析。相對誤差(rerr)能夠較好地反映誤差的大小,而均等系數(EC)作為預測效果的主要評判標準,能夠較好地反映預測數據與真實數據的擬合程度,其取值范圍為0,1,越接近1表明擬合程度越高,預測越準確。相對誤差(rerr)與均等系數(EC)的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i為年齡,Di,pred為各個年齡的預測值,Di,real為各個年齡的真實數據。利用所得數據結合式(1)和式(2)進行計算,得出驗證數據的相對誤差為6%,均等系數為96.9%,表明預測數據與真實數據的擬合程度較高,即此種預測方法可靠性較高。

(二)養老金收支平衡的精算模型

根據《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和《國務院關于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2005〕38號)中的規定,同時結合相關已有研究,本文將城鎮職工繳費人群劃分為“老人”“中人”和“新人”三類,其中“老人”指1998年前退休的城鎮職工;“中人”指1998年前參加工作,且1998年后退休的城鎮職工;“新人”為1998年后參加工作的城鎮職工[15]。

在我國統賬結合的政策背景下,個人賬戶本身具有穩定性,其變動對養老金收支平衡的影響較小,因此僅研究政策對統籌賬戶的影響。其中“新人”與“中人”的基礎養老金的計算方法相同,“中人”統籌賬戶的養老金為基礎養老金加過渡性養老金。“老人”統籌賬戶的養老金遵循“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原則。由于本文研究養老金收支平衡的年限為2022—2050年,“老人”所領取的養老金在整體研究期限內所占的比例逐漸降低,對整體養老金收支平衡的影響較小,因此將“老人”所領取的統籌賬戶養老金設定為平均養老金。

基于上述設定并借鑒劉學良所做的模型設定[16],構建如下精算模型進行精算模擬。不實行延遲退休時,政府在第t年所收取及支出的統籌賬戶養老保險的保費為:

其中,Pt為政府在第t年收取的統籌賬戶養老保險費用,Bt為政府在第t年支出的統籌賬戶養老保險費用,a0為最初繳納養老保險的年齡,an為停止領取養老金的年齡,a1為男性停止繳納養老保險的年齡,a2為女性停止繳納養老保險的年齡,N(a,m,t)為第t年年齡為a的男性城鎮居民人數,N(a,f,t)為第t年年齡為a的女性城鎮居民人數,C為統籌賬戶養老保險繳費率,W(a,t)為年齡為a的城鎮居民在第t年的收入,t-1為t-1年全國平均工資,F為繳費年限指數。

若實行延遲退休政策,且不針對延遲退休實行相關的激勵性政策,則政府在第t年所收取及支出的統籌賬戶養老保險的保費為:

其中,a3為實行延遲退休男性停止繳納養老保險的年齡,a4為實行延遲退休女性停止繳納養老保險的年齡,x為延遲退休年限所對應的記發百分比。

根據國際優化政策的設計思路及國內已有研究[8],本文設定相關激勵性政策,增加延遲退休期間老年勞動者的待遇,以提升城鎮居民延遲退休的積極性,提高延遲退休政策實施的效率。具體來說,可從養老金的收入端與支出端入手,設置以下兩種激勵性政策:

1.政策一:收入端激勵性政策。對延遲退休期間的城鎮職工所繳納的統籌賬戶養老保險進行減免,減免比例為φ(0≤φ≤1),則政府在第t年所收取統籌賬戶養老保險的保費變動為:

2.政策二:支出端激勵性政策。城鎮職工在延遲退休期間,開始以一定比例ζ(0≤ζ≤1)領取部分養老金,退休后正常領取養老金,Zt為第t年城鎮職工平均養老金,則政府在第t年所支出的統籌賬戶養老保險的保費變動為:

(三)參數設定

1.社會平均工資。

關于社會平均工資的計算,現有文獻主要采用的方式為:設定某一固定增長比例,工作年限每增加一年,工資增加固定比例;或設定工齡工資,工資隨工齡等額增長 [17]。在此類設定下,年齡與工資之間的關系與現實有一定差異,當年齡結構發生變化時,此類設定同樣會使養老金的收支與現實情況產生較大差異。為貼近實際情況,本文選取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數據庫作為樣本來源,選取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城鎮職工20~60歲的年工作收入為樣本,共選取有效樣本16529個,利用相關數據分析方法,對樣本數據進行擬合。結果顯示,收入與年齡之間擬合程度較高的關系并非以某一固定比例增長,而是呈現多項式關系。因此,利用《中國統計年鑒》中所記錄的2012—2018年工資增長率,將前三組數據同步至2018年,求出四組數據的平均值后進行多項式擬合,得出較為符合現實的收入年齡函數,并結合收入增長率得出2022年收入年齡分布,以2022年為基數年對未來城鎮人口的工資收入進行預測。

2.工資增長率。

選用平均實際收入指數測算收入增長率,由《中國統計年鑒》計算可得,2010—2020年我國平均收入增長率為7.5%,結合本文所做的測算并借鑒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的預測進行修正,經濟增長率至2030年線性變化至5.5%,2040年線性變化至4.3%,2050年線性變化至3.5%。

3.統籌賬戶養老保險繳費率。

現行規定中企業、機關等用人單位其職工統籌賬戶繳費率為16%,靈活就業人員統籌賬戶繳費率為12%,根據2021年勞動力調查數據,靈活就業中城鎮職工為1.59億人,約占城鎮職工的30%,通過加權計算修正,設定統籌賬戶養老保險繳費率為15%。

4.繳費等級。

根據現行統籌賬戶養老保險制度的繳費規定,繳費工資基數的下限、上限分別為社會平均工資的60%和300%,工資低于社會平均工資60%或高于300%均按照最低、最高繳費基數繳納養老保險。基于此,設定三個繳費等級對應三類繳費人群,分別為0.6倍、1倍和3倍社會平均工資,所對應的個人繳費指數為0.6、1和3。

5.繳費年限。

不實行延遲退休的情況下,設定男性自20歲參加工作至60歲退休,繳費年限為40年。根據《關于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1〕20號),女性靈活就業者參加職工社保的法定退休年齡為55周歲,女性管理(技術)崗位的退休年齡也為55周歲,工人崗位的退休年齡為50周歲,因此根據人數比例設定女性平均退休年齡為52歲,繳費年限為32年。

6.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過渡系數。

在“中人”的過渡性養老金計算中,假設自1997年開始繳費,設定自參加工作至1997年的年份為視同繳費年限,設定視同繳費指數為1。各省(區、市)對于過渡性養老金采用的過渡系數不同,其中過渡系數為1.3的省(區、市)最多,人數占比也最大,因此設定過渡系數為1.3。

7.各繳費等級人群占比。

根據CFPS中選取的城鎮職工有效樣本計算,低于最低繳費標準的樣本占比在20%~30%之間且呈現下降趨勢;高于最高繳費標準的樣本占比在5%~10%之間,且呈現上升趨勢。根據計算結果及未來經濟發展和人口結構變化,假定最低繳費人群占比為0.2,最高繳費人群占比為0.1,其余按照平均社會工資繳納。

8.延遲退休年齡設定。

根據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所提出擬推行的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設定男性、女性在2050年退休年限同步延遲至65歲;同時為便于計算,設定延遲退休年限最短變化時長為一年,其中男性平均每6年延遲一歲,女性每2.5年延遲一歲。

(四)測算結果與分析

根據式(3)~式(6)及上述參數假定進行精算模擬,計算結果顯示,不實行延遲退休政策時,2050年養老金的收入為22.82萬億元,支出為61.94萬億元,養老金缺口為39.12萬億元;推行延遲退休政策的理想狀態下,2050年養老金的收入為31.58萬億元,支出為47.40萬億元,養老金缺口為15.82萬億元。由計算結果可以看出,在我國不實行延遲退休的狀況下,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逐漸加重,養老金支出上升速度遠高于養老金收入的增長,致使養老金缺口逐漸擴大。而在推行延遲退休政策的理想狀態下,養老金支出端增長減緩,而收入端增加,因此養老金缺口相較于不實施任何政策的狀態顯著減小。

三、政策優化效果分析

理想狀態下的延遲退休政策對于減輕財政養老負擔的作用是十分顯著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延遲退休政策的實施必然會面臨一定的阻力,強制性政策實施可能面臨提前退休等“道德”風險問題,導致老年勞動參與率不足,政策實施達不到預期效果。因此,有必要對延遲退休政策優化的效果及優化政策對養老金收支平衡的影響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一)經濟模型設定

鑒于政策實施效果與理想效果之間可能產生的差異,本文借鑒張熠等所給出的模型設定[8],建立簡化的經濟模型,把政策實施效果引入模型中進行計算,衡量延遲退休年限與優化政策實施力度之間的關系。假設現有經濟體中存在兩代人,分為年輕期與老年期,年輕期無彈性地供給1單位勞動力。對于個人而言,其一生的效用函數為:

其中,Cyt=(1-τ)Wy表示年輕期的消費,Wy為獲得的工資收入,τ為養老保險繳費率,繳納養老保險費后收入為(1-τ)Wy;老年期的消費分為延遲退休工作期與退休期,消費函數分別為Cjt+1=(1-τ)Wjo和Crt+1=Pt+1,Wjo為延遲退休工作期間所獲得的工資,養老保險繳費率不變,退休后領取的基礎養老金為Pt+1=δWjo,δ為養老金替代率。自愿延遲退休時長為Φ,則人一生的工作時長為1+Φ,β為主觀對于現期消費偏好的折現率。V(·)為勞動負效應函數,用來衡量工作給個人帶來的負擔。對于年輕期的個人而言,無彈性地提供1單位的勞動,其勞動負效應為V(1),老年期延遲退休時工作所帶來的負效應為V(Φ)。設效用函數u(·)滿足u′gt;0,u″lt;0且滿足稻田條件。勞動負效應函數V(·)需要滿足的條件為V′(·)gt;0,V″(·)gt;0,即邊際負效應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增加。本文設定效用函數為對數函數,勞動負效應函數為二次函數,系數為2,即V(Φ)=2Φ2。

本部分主要關注優化政策與自愿延遲退休年限之間的聯系,因此對退休年限Φ求偏導可得個人效用最大化,其效用最大化的一階條件為:

把設定的效用函數、勞動負效用函數及消費函數代入式(10)得

若衡量政策一對延遲退休年限的影響,則延遲退休期的消費為Cjt+1=[1-τ(1-φ)]Wjo,其效用最大化的一階條件為:

若衡量政策二對延遲退休年限的影響,則延遲退休期的消費為Cjt+1=(1-τ)Wjo+ζPt+1,效用最大化的一階條件為:

下面將基于上述模型設定及推導結果進行敏感性分析和精算模擬。

(二)參數設定

1.期限設定。

假設男女為同質個體,根據前文的退休年齡設定及景鵬和胡秋明的研究設定,假定不實行任何政策時男女平均退休年齡為56歲,20歲開始工作,則一期的年限為36年[18]。由于模型中男女為同質個體的假定,因此所計算出的延遲退休年限為平均退休年限,具體計算養老金收支時,延遲退休年限按目標延退年限的比例分別在男性、女性正常退休年齡上增加。

2.養老金替代率、繳費率、工資水平。

通過精算模型計算養老金替代率并取其平均值,則養老金替代率設定為0.42,繳費率依據精算模型設為15%,工資水平設定為1單位。

根據式(12)和式(13),代入上述參數,進行敏感性分析。當φ=0和ζ=0時,為延遲退休期間不實施任何政策,即為老年期延遲退休期間正常繳納養老保險,且不提前領取任何養老金。我國延遲退休的目標年齡為65歲,平均延遲退休年限為9年。由計算結果可得,在不實施任何配套政策時,老年勞動者自愿延遲退休年限為6.34年。以自愿延遲退休年限與目標退休年限之比衡量有效率,則有效率為70.44%。當政策一最大限度實施時,自愿延遲退休年限為7.8年,有效率為86.67%,提升了16.23個百分點。與政策一不同,政策二在實施過程中,當養老金提前發放比達到0.7時,自愿延遲退休年限可達到9年,即延遲退休政策有效率可達到100%。由此可得出結論:政策一與政策二對于延遲退休年限的增加均具有顯著積極作用,且政策二具有更大的可行性空間。

在考慮配套政策對于延遲退休年限增加的同時,也應考慮政策對于養老金收支平衡的影響。根據上述敏感性分析結果,以及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限的設定,不同參數下各年份退休年齡設定見表1。

結合表1中各參數條件下延遲退休年齡的設定,利用式(7)和式(8)可得出各政策實施力度對養老金收支平衡的影響,將不實行任何政策時的養老金缺口定為基準狀態,具體差異呈現在圖1和圖2。

由圖1可以看出,在政策實施初期,不同參數條件下的政策與基準狀態相比較都能夠小幅度減少養老金缺口;而在實施后期,影響與基準狀況相比差異較大。當φ=0.5時,即老年勞動者在延遲退休期間僅需繳納50%的養老金時,政策一能夠較大程度減少養老金缺口,但對于增加平均延遲退休年限的積極作用較小;當φ=1時,即免除老年勞動者延遲退休期間統籌賬戶養老保險的繳費義務,養老金缺口較基準狀態小幅度有上升,但能夠較大程度推動平均延遲退休年限增加。

由圖2可以看出,與政策一不同,政策二在不同參數下對于平均延遲退休年限的推動作用逐漸增加,但養老金缺口較基準而言變動幅度較小。不同政策參數下在政策實施初期都能夠部分減少養老金缺口。當提前領取養老金比例在15%時,養老金缺口在政策后期也能夠持續降低,隨著養老金提前領取比例增加,養老金缺口較基準狀態而言有所增加,且領取比例為40%與70%時,養老金缺口差異變動幅度較小,但平均延遲退休年限上升幅度不變。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延遲退休政策實施后是否能夠達到理想狀態,以及實施后城鎮職工養老金收支平衡的變化,受到多方面的影響。本文經研究后得出以下結論:

1.至2050年,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上升,城鎮人口年齡結構由靜止型轉變為收縮型,總城鎮人口呈現負增長趨勢,財政養老負擔逐漸增加,因此延遲退休政策的施行是極其必要的。若延遲退休政策的實施能夠達到理想狀態,可以極大地縮小城鎮職工養老金缺口,減輕財政養老負擔,但政策推行所遇到的阻力可能使延遲退休政策的實施效果與理想狀態有一定差距。

2.根據測算,當延遲退休政策沒有任何配套政策時,政策實施有效率僅在70%左右,因此對于延遲退休政策進行優化具有必要性,政策的優化可以通過在養老金的收入端與支出端增加配套政策進行。在收入端設定配套政策時,在政策推行初期可以部分減少養老金缺口,改善養老金財政狀況。當減免繳費比例在50%時,在政策推行后期仍可以較大程度減少養老金缺口,但對于增加延遲退休年限的推動作用有限。免除養老保險繳費義務時,后期養老金缺口有小幅度增加,延遲退休年限增加比例不變,延遲退休政策有效率最高提升至86.67%。在支出端進行政策優化時,與收入端政策優化類似,初期仍可減少部分缺口,后期僅在政策實施力度較小時(延遲退休期間提前領取15%的養老金)可減少養老金缺口,其余均會小幅度增加養老金缺口。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優化政策實施力度的加大,延遲退休年限增加速度不變,但對養老金缺口造成的影響減小,且能夠推動平均延遲退休年限增長至理想狀態。

基于上述研究結論,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1.盡快推行延遲退休政策,增加相關配套的激勵性政策,并對延遲退休政策進行優化。我國老齡化日趨嚴重,漸進式延遲退休是積極應對老齡化的重要舉措,盡早推行延遲退休政策能夠在推行期間減少政策遇到的阻力,抓住改革機會的窗口期。單一強制實行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可能會面臨老年勞動者的道德風險等問題,使政策實施達不到預期效果。應借鑒國際經驗,對于延遲退休政策進行優化,推行相應的配套政策,以提升老年人的就業積極性。

2.斟酌實施支出端與收入端的優化政策。我國各省(區、市)地區財政狀況具有較大差異性,應靈活地根據當地具體情況設定配套政策,不能“一刀切”式制定統一的延遲退休標準。對于財政收支狀態欠佳或老齡化程度增長較慢的地區,可以以較小力度實行收入端政策優化,小幅度推動延遲退休年限增長,改善財政收支狀況;對于財政收支狀況較好或老齡化程度較深的地區,可以適當增加財政支出,在支出端進行政策優化,或在支出端和收入端同時實施相關配套政策,加快延遲退休政策實施進程,使平均延遲退休年限盡快達到理想狀態。

參考文獻:

[1]"葛延風,王列軍,馮文猛,等.我國健康老齡化的挑戰與策略選擇[J].管理世界,2020,36(4):86-96.

[2] 張寧,李曠奇.養老保險實質公平:基本內涵、障礙瓶頸與實現路徑[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2,51(5):70-76.

[3] 鄧大松,楊晶.全國統籌條件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統籌基金的精算評估[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8(3):133-143.

[4] 龍朝陽,李昱坤.城鎮職工個人賬戶養老金財富的性別差異研究[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37(3):54-60.

[5] 曾益,陸穎.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漸進式延遲退休與基金可持續[J].財經理論與實踐,2023,44(1):19-25.

[6] 楊良初,李桂平,盧娜娜.延遲退休政策:國際經驗與中國道路[J].地方財政研究,2021(10):72-79.

[7] 范維強,楊華磊.延遲退休對個人養老金財富的影響研究[J].財經理論與實踐,2021,42(6):52-58.

[8] 張熠,張書博,陶旭輝.中國退休制度設計:基于激勵、保險和再分配效應的研究[J].管理世界,2022,38(7):90-108.

[9] 郭秀云.彈性退休制度下的養老金激勵機制研究[J].統計與信息論壇,2023,38(10):91-101.

[10]鄒鐵釘.生育抑制、耕地拋荒與家庭養老[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59(6):9-18.

[11]王樹,張峻康,蘇杰.內循環視域下老齡化對居民消費的動態影響研究[J].統計與信息論壇,2023,38(1):105-115.

[12]Zwan N V D. Financialisation and the pension system: lesson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Netherlands[J].Journal of Modern European History,2017,15(4):554-584.

[13]張震,馬茜.中國出生性別比轉變的人口老齡化后果:前景與對策[J].人口研究, 2022,46(1):3-18.

[14]王亞楠,鐘甫寧.1990年以來中國人口出生水平變動及預測[J].人口與經濟,2017(1):1-12.

[15]薛惠元,王雅.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隱性債務與轉制成本測算[J].保險研究,2020(4):112-127.

[16]劉學良.中國養老保險的收支缺口和可持續性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14(9):25-37.

[17]于文廣,李倩,王琦,等.基于年齡與工資水平差異的延遲退休對我國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平衡的影響[J].中國軟科學,2018(2):54-67,102.

[18]景鵬,胡秋明.生育政策調整、退休年齡延遲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最優繳費率[J].財經研究,2016,42(4):26-37.

(責任編輯:厲亞)

猜你喜歡
延遲退休
延遲退休年齡政策的研究
東方教育(2016年13期)2017-01-12 22:43:25
延遲退休政策實施的障礙分析及相關保障機制的完善建議
人間(2016年30期)2016-12-03 19:46:34
延遲退休政策對企業員工工作動機影響的分析
智富時代(2016年12期)2016-12-01 15:45:23
關于我國延遲退休年齡問題的探討
商情(2016年40期)2016-11-28 12:15:25
淺析延遲退休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8:43:15
淺談人口老齡化、延遲退休與基礎養老金財務的可持續性
商(2016年23期)2016-07-23 14:16:53
如何解決延遲退休與就業困難之間的矛盾
商(2016年22期)2016-07-08 13:37:51
基于我國延遲退休背景下養老保險的探究
中國市場(2016年24期)2016-07-06 16:16:41
延遲退休政策與養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人民論壇(2016年14期)2016-06-21 11:51:02
青年就業、社會保障與養老問題
人民論壇(2016年5期)2016-03-24 22:11:40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色网址手机国内免费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网站| 亚洲第一成网站|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免费| 专干老肥熟女视频网站|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3| 99视频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你懂的| 欧美丝袜高跟鞋一区二区| 免费一级毛片完整版在线看| 国产男女XX00免费观看| 久久伊人操| 三上悠亚在线精品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欧美日韩| 久久五月天国产自| 国产精品私拍99pans大尺度| 狠狠五月天中文字幕| 午夜精品区| 亚洲男人天堂久久| 91久久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 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性69交片免费看| 欧美午夜小视频| 青青网在线国产|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不卡视频| 91麻豆国产精品91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午夜精品| 亚洲综合二区| 免费毛片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国产毛片手机小视频|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 亚洲最大看欧美片网站地址|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999国内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伊人91在线| 国产91久久久久久| 1769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成人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免费观看| 国产免费看久久久| 青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91在线国内在线播放老师|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免费jjzz在在线播放国产| 国产人前露出系列视频|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资源在线视频| 大香网伊人久久综合网2020| 国产一级在线播放| 国产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色综合中文| 色婷婷在线播放| 福利在线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只有这里有| 亚洲免费播放| 国产99视频在线| 曰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最大在线观看| 青草娱乐极品免费视频| 亚洲91精品视频| 99re热精品视频中文字幕不卡| a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午夜三级在线|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2023| 天堂在线www网亚洲|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 国产精品私拍99pans大尺度 |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园内精品自拍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第一页亚洲|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日韩av在线播放|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国产欧洲精品路线久久| 国产97区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深爱婷婷激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