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關鍵詞:學校體育;改革力度;體育強國建設;研討會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D"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4)05-0005-01
為明確體育強國建設的新內涵、促進中國特色體育學科發展、破解當前學校體育領域所面臨的一系列重要理論和實踐問題,加速學術研究成果轉化及更好地服務于教育教學實踐,由《首都體育學院學報》編輯部、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學校體育分會、中國教育學會體育與衛生分會聯合主辦的“加大學校體育改革力度 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系列研討會”第一期于5月18日在浙江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科學學院舉行。
在“加快推進體育強國的邏輯理路與實踐框架”研討環節,武漢體育學院教授趙富學作了題為“加快建設體育強國的歷史基礎與時代標志”的主報告。報告從體育強國的歷史考察、體育強國建設的歷史進程、體育強國探索的歷史經驗、加快建設體育強國的標志性內容等幾方面進行系統闡述,并以“三大球”青少年后備人才的培養為例作思考與探索。
在專題報告環節,武漢體育學院教授黃莉以“體育強國背景下體育文化的高質量發展研究”為題,從體育文化高質量發展的理念與主要內涵、特征、方式等方面進行闡釋,并介紹了我國體育文化建設在新時代取得的成績,同時分析了發展中的不足之處;上海體育大學教授黎涌明以“體育強國建設中訓練科學的使命與擔當”為題,關注到了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中的“運動中的人+人的運動”,探析了訓練科學的四大學科特征、訓練科學探究的科學問題等內容,并提出了訓練科學面臨的挑戰以及使命與擔當;北京體育大學研究員包大鵬以“自然科學視角的運動訓練學研究再認識”為題,詳細分析了基于自然科學視角下的運動訓練學研究六要素,即研究范疇、內容邊界、研究類型、對象樣本、實驗分組與研究問題(導向與聚焦),從微觀視角對運動訓練學研究進行了系統闡釋。
在“新時代學校體育自主知識體系建設與實踐路徑探索”研討環節,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教授汪曉贊作題為“國際體育教育的發展趨勢與中國鏡鑒”的主報告。她表示,體育教育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塑造健康個體和社會的重要力量,梳理了我國體育教育從“三維學習目標”到“核心素養三個方面”、從“三無”到“三有”的發展脈絡,并從發展現狀、現實挑戰、未來趨勢等幾個方面介紹了體育教育的國際發展情況。結合國際體育教育未來發展的新方向和新趨勢,提出了我國體育教育發展方向及路徑,助推中國體育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在專題報告環節,浙江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科學學院教授邵偉德作了“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推進中需重點關注的問題”的主題分享,提出了課程標準“基層推進”的五個核心問題,即課程理念、課程內容、教研主題、教學方式和教學評價,對此進行剖析并給予實踐應對措施;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尹志華作了題為“持續推進課程改革的六大重點任務”的匯報,以新時代持續推進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三維價值展開論述,提出了課程改革要聚焦的六大重點任務和五大保障路徑;河南大學教授周珂以“體育與健康大單元教學設計:橫向與縱向邏輯”為題,梳理了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層次邏輯,指明大單元教學的縱向邏輯是核心素養的內容化、橫向邏輯是專項運動技能學習的課程化,并以實際案例進行具體闡釋;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中小學體育教研員余立峰作“浙江體育與健康課程高質量發展的思考”的主題分享,回顧了浙江省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改革歷程,介紹了具有浙江特色的學校體育改革經驗,同時也提出了改革實踐中面臨的新挑戰與新思考。
本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體現出首都體育學院期刊部“主動辦刊”“協同辦刊”“立體化辦刊”的發展理念,多渠道、立體化擴大學術思想和成果的傳播效果,從而惠及更多讀者,更好地指導體育實踐。未來,《首都體育學院學報》編輯部將持續關注體育領域的前沿、焦點問題,為系列研討活動添加新議題,進一步將理論成果快速轉化為服務體育強國建設的工作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