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郭金貴老師長期從事基礎教育體育教學工作,四十年來,他始終堅持“以生為本、健康為要”的工作理念,不斷探究體育教學工作規律,注重培育學生體育興趣,深度發掘學生內在潛能,真心關愛青年教師成長,以不忘初心、砥礪以行的精神,深耕教學、愛生如子的行動,愛崗敬業、傾囊相授的境界,在一線教師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關鍵詞:體育教學;學校體育;體育課;學生;郭金貴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D"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4)05-0064-02
郭金貴老師從事小學體育教育工作四十載,以對體育教育事業的無限熱愛,長期扎根首都基礎教育一線,從一名鄉村體育教師成長為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海淀區、北京市體育學科帶頭人,北京市優秀教師,全國優秀體育教師,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學校體育。他用執著的信念、勤奮的工作、創新的理念、多元的教法和“頭雁”的精神立德樹人、為師為學、帶好團隊,在實現自己職業理想的同時,成就了學生和后來人。
一、任教鄉村,讓山里孩子插上夢想的翅膀
1983年,郭金貴老師懷著終身為教的理想和對家鄉的眷戀,回到海淀區北安河中心小學,成為一名體育教師,在這里,他一干就是15年。
那時候,村里的辦學條件十分艱苦,連校舍都很簡陋,就更談不上購置體育教學用具和建設運動場地了。看著學生們那一雙雙渴望上好體育課的眼睛,他下定決心一定要盡快改善課堂環境,他拿起鋤頭、草筐,扛著鐵鍬、耙子,除草去石、平整河灘,硬是一點點地開辟出一大片土地作為學校的“體育場”。經費不足,他就自己研制各種教學用具,開發體育器材,使體育課手段更新穎,內容更豐富。“在當時那種環境下工作會不會覺得苦呢?”面對筆者的提問,他爽朗地笑著說:“我把干活當成一種學習,把教學當成一種職責,怎么會覺得苦呢。家鄉培養了我,我也要把我的所知所能回報給父老鄉親們。”
在保證體育教學的同時,郭金貴老師還注重培養有運動天賦的學生。每天清晨,他都準時帶領學生進行長跑訓練,為了確保訓練效果和學生安全,他常年住在學校傳達室,天天堅持跟跑九公里。當冬日的清晨還是漆黑一片,天寒地凍之時,也不能阻擋他帶隊訓練的腳步。在不懈努力下,他帶領學生先后在海淀區長跑比賽中獲得個人前三名、團體總分第一名,在北京市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比賽中獲跳遠比賽第一名、第三名,并有多名學生被保送到北京一零一中學、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等名校,使這些孩子改變了命運。
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郭金貴老師帶著山里的娃娃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多年之后,當這些學生再次見到郭老師時,紛紛感激感慨于他當年的勇氣和執著。
二、深耕教學,用先進理念激發學生對體育的熱愛
1998年,郭金貴老師調入北京市中關村第三小學,環境變了,身邊同事變了,學生們轉換了,不變的是他對體育教學的鐘情和對學生的熱愛。
他以“玩兒中學、學中樂,在快樂中健康成長”作為體育課的教學理念,讓孩子在游戲的愉悅中接受教學內容。
他始終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提高學生的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為目標,貫徹“兩操、兩課、兩活動”原則,堅持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利用大課間活動帶領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健身活動,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他認為,低年級的學生善于模仿,喜歡表現自己、喜歡受表揚,對教師的講解注意力不足理解不深。于是,他將教學內容以游戲的形式貫穿課堂始終,輔以兒童化的語言教學,從而牢牢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使之喜歡上體育課。而中年級是體育教學一個關鍵期,會起到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這個階段的學生要比低年級認知水平高,在用游戲教學法進行授課的同時,也要加入規范性的訓練,注重培養他們的規則意識。對于高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的理解能力更強了,但他們的個性也更加鮮明,不會再像中、低年級的學生那樣對教師“言聽計從”。因此,他在課堂上采用更加靈活的教學模式,做好每一次示范,充分發揮直觀教學的作用,在學生中樹立威信。
郭金貴老師依靠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悉心的教導,帶領中關村三小的小運動員獲得海淀區田徑比賽團體第一名,跆拳道團體蟬聯海淀區冠軍,北京市一等獎,全國個人三等獎等諸多令人贊嘆的成績。
三、愛生如子,以仁心真情灌溉學生心田
從教四十年來,盡管郭金貴老師早已從一名普通的體育教師成長為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但是他依舊說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情是在操場上和學生們在一起,最放心不下的是一批又一批的學生。
當下課鈴聲響起時,學生們習慣于排起長隊與他擊掌道別。每到這時,他都不忘語重心長地提醒學生解散之后要注意安全,不要打鬧猛跑。孩子們也會依依不舍的齊聲回應“老師再見”。有一次,一個可愛的小女孩跑到他面前,拉著他的手說:“老師我特別喜歡你,你就像爸爸一樣,我可以親你一口嗎?”得到了應允,她認真的親吻了郭老師的手背,開心地跑開了……像這樣感動而又充滿溫情的畫面在郭金貴老師課堂上還有很多。
“孩子是夸出來的”,郭金貴老師如是說。在教學中,他以表揚樹立榜樣的力量。他認為,喜歡別人贊美是人的天性,教師對學生一次表演的認可,一次練習的贊許,乃至一點及時響應,都會引起積極的反響。他經常根據學生的上課表現,對學生進行適時適度的表揚,并讓他們在展板上為自己貼一個“紅星”,別看這些小紅星只是一張紙片,可在學生心中印上的卻是老師沉甸甸的認可。
他常年帶領學校體育代表隊進行訓練,幾乎所有的寒暑假、節假日都是在訓練中度過。有一次,他為了帶領校隊備賽某次市級比賽,自己的孩子發高燒,卻仍然堅守在體育場,耽誤了孩子就診,險些危及生命。至今提起這件事,他仍對孩子懷有深深的愧疚。
正是有了他對學生無私的愛和對事業的不懈追求,多年來,中關村三小學生的身體形態和身體機能、身體素質三項均值明顯高于北京市小學生的平均水平,在全區名列前茅。
四、潛心鉆研,將寶貴經驗化作育人的智慧和力量
早在二十年前,郭金貴老師在參加海淀區體育示范課評比過程中,就將亞運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融入到教學中,這也是現在國家大力倡導的課程思政的教學方式。他以超前的眼光和獨特的教學方式,在那次評優課中獲得了海淀區一等獎第一名。
他堅持自學《體育理論》《兒童心理學》,撰寫的《技巧后滾翻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獲全國論文評比一等獎。他的《立定跳遠》一課,在全國首屆“中小學體育教學觀摩展示活動”中被評為二等獎,他編寫的教案被評為“優秀教案”,被編入海淀區中小學體育優秀教案集,至今仍被很多青年教師推崇。
身為海淀區及北京市體育學科帶頭人,郭金貴老師采取建立師徒關系、共同鉆研教材、一起備課和上示范課、共同編寫體育教學計劃、指導或合作撰寫體育教學論文等形式,培養出了多名青年體育骨干教師,多人多次在全國、市區體育評優課、論文評比中獲獎。他指導的李兵、王駿芳老師在2006年海淀區體育評優課中獲海淀區一等獎第一名,并獲得北京市體育教學評優課二等獎;指導的姚斌老師在2008年北京市體育評優課中獲一等獎并獲全國體育評優課二等獎;指導的李兵、康永亮老師于2010年獲北京市體育教師基本功比賽一等獎;指導的應鵬、康永亮老師的論文分獲全國一、二等獎。
在筆者訪談的最后,問及他最大的心愿是什么。郭金貴老師由感而發地說:“我一心一意地熱愛著體育教學,更喜歡跟我的學生們在一起,對此我終生無悔。我要用我的知識和汗水,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學生和青年教師,這是我今生不變的追求”。
如今,每當提起他心愛的體育教育事業,郭金貴老師的眼神中都閃耀著堅定而熱忱的光芒,兢兢業業、執著追求、無私奉獻是他的真實寫照。他對筆者說,自己將繼續扎根體育教學一線,努力在建強體育師資、開發優質課程、服務青年教師、關注學生成長等方面盡到一些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