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瑜
【摘要】作業作為教學環節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但現階段初中英語作業常常出現內容和形式單一、忽視拓展延伸、缺乏單元意識、未體現育人價值等問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無法提高初中生的思維品質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诖?,文章重點探討了初中英語作業設計的策略,旨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生成。
【關鍵詞】初中英語;核心素養;作業設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4)11—0097—03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教師應深入理解作業評價的育人功能,堅持能力為重、素養導向。作業的設計既要有利于學生鞏固語言知識和技能,又要有利于促進學生有效運用策略,增強學習動機?!币虼?,教師要充分發揮作業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實現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但目前初中生的英語作業存在一系列問題,如作業內容枯燥,缺乏趣味性;作業層次較淺,缺乏思維的深度等,這不僅會增加學生的作業負擔,導致英語學習興趣降低,更無法實現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因此,以落實學生核心素養為導向,設計多樣化的英語作業就顯得尤為重要[1]。
一、設計綜合性作業,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標是以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的發展為基礎,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對此,教師在設計英語作業時應注重學生聽、說、讀、寫等能力的訓練,采取多種方式將其結合起來,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1.布置“聽”的作業,不斷培養學生的語感。“聽”不是單純地播放音頻,讓學生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帶領學生沉浸其中模仿跟讀錄音,加強精準的口語表達,次日在課堂上隨即播放學生的作品,評選班級口語小達人。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班級舉辦配音秀活動,發布英語對話表演作業及講英文故事、英語笑話等,逐漸提升學生對詞匯和句型的理解能力,為以后的聽力測試及交流打下堅實的基礎[2]。
2.布置有聲作業夯實學生“說”的基礎。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無疑是極為關鍵的一個環節。然而,僅僅依靠傳統的書面作業,往往難以切實有效地提升學生“說”英語的能力。為了更好地夯實學生說英語的堅實基礎,有意識地布置有聲作業是一種十分重要且必要的策略。首先,有聲作業能夠給予學生直接練習口語表達的契機。當學生面對有聲作業時,他們需要切實地動口去說、去讀、去模仿,如此一來,便能逐漸適應英語的發音規律和語調特點,進而增強口語的流利程度與準確性。通過一次又一次地反復錄制有聲作業,學生能夠不斷地進行自我糾錯,及時發現并修正自己在發音和表達上的不足之處。其次,布置有聲作業能大大提升學生說英語的機會和時間。加強學生的口語訓練,是英語學習的基本要求和需要。但實際調查中我們發現,在初中英語課堂上只有少部分學生愿意“說”,更多的學生則是被動地聽,學生“說”的能力得不到發展和提升。而通過科學、有效地布置“說”的作業,能更大程度地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學生可以選擇一些錄音軟件或APP進行錄制,通過一遍遍地回放來不斷練習,然后和標準發音進行對比,從而改善發音[3]。
3.布置閱讀作業提高學生“讀”的能力。在學生英語學習的路上,保證大量的英語輸入是前提,是基礎。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才能提高學生“讀”的能力。對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英文材料,如小說、雜志等進行閱讀,同時注意詞匯積累和語法分析??梢赃x擇與自己水平相適應的閱讀文本,通過閱讀理解練習,提高詞匯量、語法和閱讀技巧。
4.布置書面作業提升學生“寫”的水平。在教學實踐中,有的教師把書面表達當作聽說讀的課后附屬作業,常常要求學生課后完成,并把學生的初稿當作學生書面表達的成品,批改不及時,即使是及時評改,學生也難以從評改中受益[4]。要提高初中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除了學生日常的積累運用外,英語教師還必須定期安排專門的寫作練習課,重視學生的寫作過程,對學生的思維、情感進行全方位的指導和訓練,并培養學生寫課后反思回顧的習慣。
二、設計探究性作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設計探究性作業是一項極具意義和價值的舉措,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對此,教師在英語作業設計中應強調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生活實際問題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或合作討論為學習的形式,運用探究式的科學學習方法來促進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高,最終實現英語學科育人的目標。
1.情境模擬,促進學生理解能力。初中生由于自身條件的局限,對事物的認知程度低,過于深入的英語知識會使其很難理解,進而形成對英語學習的消極心理。但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如能創造真實的語言環境或模擬情景,能促進學生語言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全面發展。比如,模擬在商店購物的場景,學生能直觀地理解如何用英語對物品的顏色、尺碼、價格進行詢問;學會靈活使用購物用語,包括買賣物品、挑選商品、討價還價、付款等,達到能用英語進行購物交流,培養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目的[5]。
2.生活實踐,促進學生應用能力。學生平常學英語,很多時候是前學后忘,原因之一是只把英語當作一種任務來學習,其實學習英語的本質是為了應用。為了更好地掌握英語,就應該把英語放在實踐中來學習。首先,生活實踐為學生提供了真實的場景和情境,讓他們能夠將所學的知識直接運用到實際中。比如,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英語交流、完成實際的任務或解決實際問題,這能使學生深刻體會到知識的實用性和價值,從而激發他們更積極主動地去應用所學。其次,通過參與生活實踐活動,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鍛煉和提升。他們不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而是要面對各種現實的挑戰和情況,學會運用知識和技能去應對和處理,這種實際的歷練能讓學生的應用能力快速成長。最后,生活實踐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當學生成功地運用知識解決了實際問題或完成了一項任務時,他們會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從而更加堅定地相信自己能夠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這種信心會進一步推動他們不斷提升應用能力。
三、設計分層作業,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1.作業層次分層。每個學生的英語基礎、學習能力和接受程度都不盡相同。通過層次分層布置作業,可以更好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需求。對于能力較弱的學生,主要布置以強化基礎知識為主的作業,且量相對較少;能力中等的學生,安排適中難度和量的作業,注重知識的應用和拓展;能力較強的學生,提供具有挑戰性和開放性的作業,鼓勵他們進一步提升和創新。比如,基于知識難度分層:(1)基礎層作業:側重于基本詞匯、簡單語法的鞏固練習,如單詞拼寫、簡單句式轉換等。(2)提升層作業:包含一些較復雜語法的運用、語篇理解等內容,如短文填空、閱讀理解等。(3)拓展層作業:涉及高級詞匯、復雜句式、英語文化等深入探究的任務,如英語寫作、英語演講準備等。
2.作業量的分層。對于基礎較弱的學生,可以適當減少作業量,比如布置3~5道簡單的詞匯練習、短句翻譯等任務,確保他們能夠集中精力掌握基礎知識,避免因作業量過大而產生畏難情緒。對于中等水平的學生,作業量可以適中,例如安排5~8道包括詞匯、語法運用以及簡單閱讀理解的作業,讓他們在鞏固基礎的同時,有一定的提升和拓展。對于能力較強的學生,則可以增加作業量,如布置8~12道涵蓋較難語法、深度閱讀理解、英語寫作或話題討論等任務,以充分激發他們的學習潛力,滿足他們對知識的更高需求。同時,在設計作業量分層時,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做好動態調整。應根據學生在不同階段的學習情況和進步程度,及時調整作業量的分層,確保其適應性。二是做好靈活搭配。即使是同一層次的學生,作業量的構成也可以靈活多樣,如包含一些必做和選做項目,讓學生有一定的自主選擇空間。三是關注個體差異。即使在同一層次內,個別學生可能仍有特殊情況,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微調。四是質量優先。無論作業量多少,都要確保作業的質量和有效性,避免單純追求數量而忽視質量。
總之,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作業設計是一項綜合性、創新性的工作。它需要教師充分理解和把握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與要求,緊密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精心策劃和設計作業任務。通過多樣化、個性化、實踐性的作業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同時,要注重作業的評價與反饋,及時調整和優化作業設計,以持續提升作業的質量和效果,促進學生在英語學習中不斷成長和進步,為他們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曹瑾.有效設計初中英語作業培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J].中學教學參考,2020(11):72.
[2]方曉波.“雙減”政策背景下廣州市優化作業設計基本思路與實施路徑[J].教育導刊,2022(01):12-22.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4]郭翔.凸顯思維能力發展的英語報刊閱讀課作業設計[J].教學與管理,2022(01):52-55.
[5]羅雪連.基于單元學習任務的初中英語作業設計策略[J].校園英語,2021(12):29.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