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曉慧 申建秀

摘 要: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方針指引下,山東省積極傳承泰山文化,推動建設泰山文化傳承發展示范區,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仍存在一些問題。為此,本文提出相應對策,以期推動泰山文化傳承與發展。
關鍵詞:“兩創”;泰山文化;傳承發展
山東省在“兩創”方針指引下開始建設泰山文化傳承發展示范區。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大力號召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017年,山東省委印發《山東省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我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中當好排頭兵”。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即“兩創”方針。在此背景下,山東省出臺了《山東省推進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十四五”重點項目規劃〉工作方案》,并圍繞泰山文化內涵與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關系、泰山文化在新時代的價值等內容進行研討,編制了《泰山文化保護傳承總體規劃》。泰山文化的保護傳承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戰略高度,建設泰山文化傳承發展示范區,成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激發文化創新活力、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載體,也是政策落地生根、深入百姓生活的具體舉措。
文化“兩創”的目的在于通過詮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方式,更好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喚醒群眾的文化自信。泰山作為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重要載體,寓意著國泰民安,寄托著中國人民天人合一的思想,象征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開放包容的精神。泰山文化作為齊魯文化的核心,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學說、經驗智慧,我們要根據現實需要不斷重塑、提升、創新性傳承,這對于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文化自信、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歷史意義。
筆者對泰山文化傳承發展示范區建設進行理論研究,有助于為區域文化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論支撐,從而凝聚成泰安經濟騰飛的精神內核,這也是繁榮山東文化事業、挖掘齊魯文化資源、引領齊魯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內容和有力支撐。
一、研究現狀
在中華文明的延續與傳承過程中,齊魯文化占有重要地位。泰山文化作為齊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立足于齊魯文化陣地,吸收先進的經驗模式,著力解決短板不足,發揮自身優勢,打造泰山文化傳承發展示范樣板,形成文化高地。
近年來,泰山文化傳承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如下問題。
(一)文化價值定位不夠明確,泰山文化普及不足
泰山文化歷史悠久,因帝王封禪、文人墨客題刻、廣大民眾高度參與,其文化地位變得十分獨特。泰山封禪、泰山石敢當、東岳廟會、泰山碧霞元君等在全國范圍內享有盛名,作為一種信仰,具有地域廣泛性?!胺€如泰山”“國泰民安”“泰山北斗”等詞語又彰顯了泰山在中華文化及精神領域的巨大影響。
在文化研究者的心目中,泰山是一座寶山、奇山、神山;而對于普通民眾來說,對泰山的認識還停留在專家學者的著述中,民眾對泰山的內涵、價值認識還遠遠不夠。造成民眾認知局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未能針對普通民眾多方位普及泰山文化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傳播定位核心不明,傳播資源合力尚未形成
傳統媒體和快速發展的新媒體,成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的重要渠道和平臺。如山東廣播電視臺推出了《中國面孔》《國學小名士》等優秀文化類電視節目,有《脈動泰山》《三孔春秋》《大泰山》等大型紀錄片,也有《山東之美·手造》等文化類短視頻。在新媒體日益發展的當下,山東也形成了一套對外發聲的傳播模式,繼“好客山東歡迎您”這一名片出名之后,2022年又推出“好客山東,好品山東”的宣傳語,并在2022年推介會上向世界展示了煙臺蘋果、濰坊核雕、“國信1號”養殖工船、國網公司5G智能電力巡檢機器人、泰山體育碳纖維自行車等5款山東產品,令全國為之矚目。
必須承認的是,在新媒體環境下,泰山文化傳播未能形成新的傳播理念,文化產品、文化創意等方面未能推陳出新,文化節目缺乏足夠的吸附力,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大多局限于表象化的符號演繹或輔助性傳播,缺乏具象化傳播、精細化的受眾分析和自主性的內容生產。泰山文化應該憑借“好客山東,好品山東”這股東風,在傳播文化、推動“兩創”的實踐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找到自身的價值導向,從而確立自己的獨特優勢。
(三)泰山文化資源挖掘不夠充分,文化IP孵化滯后
新時代的傳承創新,變化的是時代語境和傳播方式,不變的是傳統文化內涵。受多因素影響,當前受眾對蘊含豐富文化內涵的高層次精品文化資源的需求呈現出上升趨勢。泰山文化資源豐富,但傳播渠道有限,文化特色不夠突出,文化品牌形象塑造不足。泰山文化特色在泰山旅游中沒有得到充分展示,文旅結合度不高,文化產業生產能力不足。
泰山故事作為泰山文化的重要載體,可以與不同的景點和旅游線路相結合,打造精品,通過手造、語音導播、故事講解等不同形式來展現,這樣才能傳播深遠,達到預期的傳播效果。泰山故事在文化挖掘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對文化內涵和精神價值的挖掘與提煉。要想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兩創”,必須打造文化IP,做好宣傳,擴大影響,激發傳承活力。
(四)文旅產業同質化,難以持久吸引民眾
自2018年山東省精品旅游促進會成立以來,為促進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山東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動。然而泰山旅游業發展仍存在同質化嚴重的現象。首先,“購”的產品缺乏創意,景區及周邊文旅產品品類不足,尤其是中低檔產品不能體現泰山的特色,未能與泰山文化產生關聯;其次,“娛”的項目嚴重匱乏,除了“登泰山,保平安”的登山項目外,其他旅游項目相對缺乏,未能有效借助泰山形成規模,無法充分調動周邊旅游經濟發展。
每年一度的東岳廟會是展現泰山文化的良機,但是在東岳廟會上,主辦方未能發揮泰山文化及地域優勢,以致市場潛力沒有得到充分挖掘,泰山文化在傳播策略、路徑等方面存在嚴重同質化現象。
泰山文化的傳承,忽視了對受眾的個性需求、接受心理和認知要素的分析,必然無法達到預期的傳播效果,也難以產生預期的經濟效益。在推動泰山文化“兩創”的過程中,重中之重是對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挖掘與創新,探究文化底蘊,挖掘精神內涵,準確定位受眾心理,這樣才能在保持自身文化個性的同時,更好地順應時代要求,贏得年輕人的青睞,實現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
(五)人才隊伍利用不足,文化發展支撐乏力
目前,推動泰山文化“兩創”的科技人才、領軍人物和高端學者相對匱乏,很難適應產業發展的需求。從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的民間組織和團體基本處于自發、分散狀態,理論素養和專業知識水平有限,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部分非遺項目面臨傳承人斷檔的窘境,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文化產業向新興領域發展。有關部門要廣泛調研,調動創新創業人才、實用技能人才以及復合型人才的積極性,使人才各展所長,形成合力,為泰山文化的傳承發展貢獻力量。
二、主要對策
(一)以“兩創”為指引,深入挖掘泰山文化,提煉泰山文化精神
國家提出了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兩創”方針,為中華傳統文化在當代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泰安市應該放眼世界、立足中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的指示精神,著力聚焦泰山精神、挑山工精神、石敢當精神,提升泰山文化精神內核,弘揚泰山文化。
文化宣傳和管理部門應加強考古挖掘研究和文物保護利用、古籍整理編纂、文化記憶記錄、文藝精品創作等,組織編纂《泰山文化》《泰山故事》等,更深入地推進泰山文化的學術研究和轉化應用。
(二)借助網絡媒體陣地,傳承發展泰山文化
相關部門應依托公共服務手段,借助數字網絡和融媒體技術,進一步拓展泰山文化的網絡陣地,群策群力,找準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的契合點,推出適合不同人群尤其是青少年觀看的網絡文化作品,將其打造成國民品牌,形成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精神標記,讓年輕人了解、愛上并且致力于傳承泰山文化。
在此基礎上,相關部門還應辦好數字文化應用產品交易大會,培育壯大網絡視聽產業、沉浸式游覽等新興網絡旅游娛樂形式,形成更完備的產業鏈條。
(三)多層面有機融合,有效促進泰山文化多角度滲透
山東省打造泰山文化傳承發展示范區,重點要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產出“兩創”成果并且“落地生根”。這就需要專家學者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素材,提煉時代所需的文化題材,把泰山文化與時代有機融合。然后各個部門從多個角度進行精耕細作,深入推進,建立多個泰山文化傳承發展示范區中的示范點,把泰山文化與城市精神文明建設、青少年教育、大學生德育教育、基層社會治理、文旅融合、鄉村振興等內容有機結合,力爭以泰山文化精神提升泰安城市文化品質與生態風貌,真正做到傳統文化“生活化、當代化”。每一個領域都需要決策者摸準脈搏,做好規劃,精準定位,認真研究而后付諸行動,使泰山文化真正成為大眾所熟悉的文化。
以融入日常生活為抓手推進文化“兩創”,能夠進一步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互融通,打破傳統與現代之間長久以來存在的隔閡。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倡導樹立“不畏困難、誠信利他、勇于攀登、節儉綠色、共建共享”的健康生活理念,推動泰山文化融于學校、家庭、社會、網絡等領域,形成全方位立德樹人的文化環境。
(四)打造文化交流平臺,推陳出新,拓寬泰山文化傳播途徑
首先,泰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既要融入生活,把握好現有陣地,又要積極構建新的話語平臺。相關部門應借鑒成功經驗,促進不同地區甚至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互鑒,積極舉辦國家級乃至世界級泰山文化論壇和研討活動,讓泰山文化得到廣泛關注,實現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的目標。要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和國際社會認可的話語體系介紹中國文化,促進文化交流,保持文化交流的主動地位和話語權。
其次,相關部門應以建設中華文化體驗廊道為抓手推進文化“兩創”,大力推進泰山文化公園建設,以故事演說、文化傳承、活態展示為特色,打造泰山文化體驗主題公園、博物館、泰山文化片區等,形成文化“兩創”和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最后,相關部門應以實施重點產業項目為抓手推進文化“兩創”,以具有泰山特色的創意手工藝品開發等為契機,設計深受年輕人喜愛、富有精神引領作用的文創產品,突出產品時尚化、生活化的特點,加快培育產業集群,讓傳統手藝贏得年輕人的關注和喜愛。
(五)建立合理人才工作機制,充分發揮人才功能
泰安市應做好人才引進和培育工作,根據泰山文化發展目標,制定人才政策,建立合理機制,做好資金支持等,吸引文化領軍人才、專業人才入駐山東,并充分調動人才積極性,充分發揮人才專業優勢,為文化繁榮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形成聚天下英才、潛心開展泰山文化研究與傳播工作的有利局面。
三、結 語
泰山文化傳承發展示范區建設是新時代重大文化工程,在“兩創”方針指引下,泰山文化的傳承發展遇到難得的歷史機遇。我們期望找準文化傳承發展的痛點,對癥下藥,推動泰山文化傳承與發展,促進泰山文化精神融入普通民眾生活,豐富中華民族精神寶庫。
(泰山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陜西省文化館)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度泰安市社會科學重點課題(編號:22-ZD-018)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趙秋麗,李志臣,馮帆.山東廣播電視臺:深挖傳統文化富礦,助力“兩創”蓄勢破圈[N].光明日報,2022-12-26(9).
[2] 蘇銳.山東:優秀傳統文化憑借“兩創”歷久彌新[N].中國文化報,2022-03-25(2).
[3] 涂可國.推動山東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J].人文天下,2020(22):8-13.
[4] 董光強.媒體融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傳播路徑創新研究[J].廣電傳媒,2022(2):94-96.
[5] 陳泉,張浩,王文嘉.齊文化的當代價值與“兩創”路徑研究[J].山東干部函授大學學報,2022(8):55-58.
[6] 王海亮,姚佳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內涵與實踐遵循[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2(12):10-13.
[7] 徐晨光,肖菲.論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方針的雙重維度[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6):164-168.
[8] 郭麗瑾,肖周錄.習近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邏輯理路[J].學術探索,2022(10):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