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賽事作為體育產業的核心業態,其直播方式的變革直接影響高質量發展進程,研究直播對于體育賽事的影響作用,有利于擴大體育賽事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同時又例如促進體育與其他業務相互融合的新業態。通過文獻分析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探究4G與5G直播的基礎上,結合體育直播的三大發展優勢,分析得出4G直播對體育賽事的四大舊困:對體育賽事成本控制有限;對體育賽事技術提升不夠;對體育賽事版權開發乏力;讓體育觀眾觀賽體驗不好。對應提出5G直播對體育賽事破困的四大新舉措:擴大體育觀眾容量,開源節流;促進賽事技術迭代,轉型升級;優化賽事版權開發,擴大效益;滿足觀眾觀賽體驗,增加黏性。
關鍵詞:體育產業;體育賽事直播;4G與5G;舊困與新措
From 4G to 5G: Old problems and new measures of live broadcast of sports events in China
Wang Lei1,Dai Chunling2*
(1.Public Courses Department of Wuh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Wuhan 430065, Hubei Province, China. 2.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bei University, Wuhan 430060, Hube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Sports events as the core form of sports industry, the change of its live broadcast mode directly affects the process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live broadcast on sports events is conducive to expan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of sports events, and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other business new formats.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logical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exploring 4G and 5G live broadcasting, combined with the three development advantages of sports live broadcasting, the four old problems of 4G live broadcasting to sports events are analyzed: limited cost control of sports events;Insufficient technical promotion of sports events;Lack of copyright development for sports events;It's not a good experience for sports audiences.Four new measures of 5G live broadcasting for sports events are proposed: expanding the capacity of sports audience, increasing source and reducing expenditure;Promote the event technology iter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Optimize the copyright development of events to expand benefits;Meet the audience's experience of watching games, increase the viscosity.
Key words: Sports industry; Live broadcasting of sports events; 4G and 5G; Old difficulties and new measures
前言
體育賽事是體育產業的核心業態,目前政府對于體育賽事的發展越發看重,一方面體育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另外一方面體育賽事在體育產業中起到引領消費的作用。2019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提升體育服務業比重,支持推動體育賽事職業化[ ]。這意味著體育賽事的可持續發展和高質量發展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未來發展的空間和潛力較大。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穩步提升,人民群眾的體育需求被釋放,體育賽事迎來了高速發展時期,但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眾多體育賽事宣布停賽與延期。面對疫情帶來的巨大挑戰,體育賽事發展如何破局倍受關注。
從近代開始,體育賽事經歷了從線下舉辦線上觀看,到線下舉辦,雙線一同觀看,再到如今線上線下混合舉辦,雙線參與觀看的基礎模式,線上觀看模式得益于信息技術的進步。在之前體育隨著4G時代的到來,讓體育賽事能夠實現轉播,體育賽事的社會與經濟效益不斷放大。但隨著技術的革新與社會與人的需求發展改變,而近年來隨著融媒體的快速發展,4G時代的傳統直播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需要。5G新一代通信技術的進步帶動了直播行業的興起,其更高速率和移動性、更低延遲與功耗會極大促進直播與其他業態的融合發展。5G時代的直播模式將會改變甚至顛覆傳統的體育賽事,這是對體育賽事的全面升級,對于積極實施“互聯網+體育”和實施“體育+”行動有重要作用,能更好地促進體育產業與新業態融合發展。
1 "體育賽事直播的三大優勢
直播是指在全球通信技術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獨特的視頻觀看模式,體育賽事直播即對體育比賽現場的音視頻信號進行壓縮,以流媒體的形式,同步傳輸至客戶端服務器的播放模式[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體育賽事直播也因用戶規模、政策頒布和技術迭代三大優勢不斷發展進步。
1.1體育直播用戶規模龐大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體育直播的用戶規模為1.38億,占網民整體的13.9%[ ],這表明,體育流媒體直播現如今已逐步成為消費者日常參與、觀看體育賽事的重要媒介形式。根據表1可以看出整體來看我國互聯網用戶基數逐年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培育了體育直播的市場運用土壤,增加體育賽事運用直播效益,擴大了體育賽事的影響力,而在2020年以前,隨著互聯網用戶的增加,體育直播用戶也在不斷激增,從2017年12月的1.77億達到2019年6月的1.94億,其中在互聯網中的占比也穩步提升。且2018年的6月中國體育直播用戶規模在2.23億人左右,達到近幾年的峰值[ ];而隨著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各大體育賽事相繼停賽,我國2020年3月份體育直播用戶規模任然為2.13億,占整體網民的38.1%。這無異于體育直播帶來的利好作用。而隨著疫情防控得當,賽事重新舉辦,在2021年期間,東京奧運會都選擇線上視頻觀看,極大提高了體育直播用戶占比。體育直播有效解決空間和時間的兩大難題,滿足一定的觀賞體驗和疫情防控需求。而從疫情放開之后,2020-2023年體育直播用戶雖增速放緩,但是整體規模在不斷增加。
1.2 政策促進體育直播發展
國家政策對行業來講不有利于行業長期健康可持續發展,與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要求是一致的。政策對技術支持也會吸引資本不斷加大投入,使其不斷迭代更新,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一方面,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開放體育賽事版權,引入市場化機制[ ]。《意見》發布之前,體育賽事版權為央視一家獨攬,因此導致了央視一家獨大及轉播權價格偏低與體育產業發達國家相差甚遠并難以提升的現象。《意見》發布后,賽事轉播權逐漸放寬,隨著體育賽事直播政策如《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于改進體育比賽廣播電視報道和轉播工作的通知》《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8—2020 年)》等相繼出臺,眾媒體平臺相繼逐鹿優質賽事資源。以騰訊、蘇寧為首的新媒體迅速加入體育賽事版權爭奪戰并相繼構建體育直播生態,賽事 IP 價值因供求關系變化而提升,賽事轉播權價格也隨之激烈上漲。另一方面2019年我國綜合考慮了各方面的影響因素和自身的技術水平,提前頒發了5G的商用運營牌照,讓我國提前進入了5G時代,表明國家充分意識到5G的重要性。從2017年在《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到“5G”,到2019年《“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推進方案》中5G應用從移動互聯網走向工業互聯網[ ],再到2020年的《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相關文件多次強調“加快5G商用步伐”[ ],最后到2021年加快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加強完善5G基站建設,促使用戶普及率達到56%[ ]。這表明政府十分重視移動通信網絡這個基礎設施,接連發布一系列相關政策,為5G產業的發展消除政策體制上的阻礙。由5G技術形成的5G直播與體育賽事進行產業融合,更加完善“5G+體育”的發展模式,借著5G的政策東風,使5G直播模式對體育賽事進行優化,充分發揮體育賽事的經濟價值和娛樂價值。
1.3 5G相對于4G的技術升級
從1G到4G,有兩個基本的特征:第一,網絡速度更快,流量更大,資費更便宜,帶來市場規模的倍數擴大。第二,新技術帶來新應用,從語音、文字、圖像、視頻,升級迭代。5G升級從包括4個方面的技術特點:速度更快、流量更大、延遲更短、連接更廣。速度方面,5G的通信速率峰值可以達到20Gbps,是4G的20倍;流量方面,5G的帶寬可以達到100-400MHz,是4G的50至100倍。這兩方面主要帶來的是娛樂方式的升級,“5G+8K”技術對大型體育賽事進行遠程超清直播,將會給觀眾提供身臨其境的現場參與感,發揮巨大的商業價值[ ]。延遲方面,相較于4G網絡 30~70 ms,5G的時延將低于1ms,比4G縮小了10倍[ ];連接方面,5G的同時連接終端數可以達到110億個,比4G提升10-100倍。這兩個方面才是革命性地升級。
5G通信技術是在4G通信基礎之上實現“萬物互聯”為目的一種創新。實現萬物互聯需要借助5G通信技術,并將手機作為移動終端的特殊中介聯系身邊的萬物,5G技術不僅能夠放大體育賽事在4G時代已經形成的優勢,還可以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應用時候迎來更大量級的爆發,使體育賽事資源分布更加精準化和公平化,充分發揮體育賽事價值。
2 "4G時期體育賽事直播的舊困
目前人們的體育需求呈現多元化和多層次的特征,體育賽事直播的發展也必須與時俱進,4G時代依托固定寬帶開啟了體育直播的熱潮,但是由于4G本身條件有限,有時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無法進一步促進體育賽事的發展。
2.1 4G直播對體育賽事成本控制有限
現場觀賞體育比賽是一種獨特的觀賽感受和視覺體驗,也是目前最好的觀賽方式。據統計,高水平的職業體育俱樂部的賽事門票收入占俱樂部總收入的30-40%左右[ ],可見體育賽事的現場觀賽門票的收入,對于體育職業俱樂部的經濟有著重要影響。但現場觀賞體育比賽存在一定的條件限制,由于體育賽事場館的容納率較低,比賽的場地和空間有限。為了提高體育賽事轉播率,以謀求更大的經濟效益,體育賽事運營機構會通過增加機位和各種設備來轉播比賽,但4G時代體育賽事直播往往需要鋪設大量光纜,動用大批設備,這就必然導致時間、金錢和人工成本都居高不下[ ]。例如:2018年CBA總決賽體育館現場增加了十個轉播機位,籃筐上也增加了機位,這無疑則增加了設備支出和人力成本[ ];而在2021年的NBA夏季聯賽中,ATamp;T協助聯盟用5G技術支持的替代廣播,僅用6部三星手機,夏季聯賽就完成了現場直播內容的產出。不僅減少辦賽成本同時還增加體育賽事內容、擴大收益。擴大了賽事運營方的支出,同時對賽事運營主體的管理水平要求也很高,無法提高體育賽事的運營效率。最后歸結一點運營的成本過高的核心原因在于4G直播無法滿足市場龐大的需求,無法進一步擴大用戶容量,才導致成本居高不下。
2.2 4G直播對體育賽事技術提升不夠
由上述可知,當體育賽事現場觀賽門票一票難求,無法滿足人們的現場觀賽需求時,人們則會轉移使用直播進行觀賽。但長期以來應用在體育領域的網絡技術由于網速等因素的限制,使得體育直播用戶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且滿意度較低[ ]。4G直播對體育賽事技術提升不夠主要體現在:第一,由于4G通信技術的局限,傳統的4G視訊媒體對體育賽事的傳播效果不佳。例如:傳統的4G(LTE-AWiMax)的下載速度能夠達到100M bit/s,僅僅滿足日常生活觀看視頻,但是利用4G直播觀賞體育賽事時,往往會因為4G通信技術的局限性導致直播視頻卡頓、畫面不清晰、緩沖時間長,導致體育賽事觀賽效果不佳;第二,當前智慧場館設施的發展水平總體滯后[ ],體育場館設施作為賽事舉辦的重要載體,新技術在體育場館設施中的運用水平不高,無法完全發揮其體育賽事的具體價值。如今在全國承辦CBA及中超級別賽事的眾多大型體育場館里,都存在著在賽事期間賽場場館網絡條件不佳的問題,因為人群密度和接入設備的大幅增加,網絡連不上、常斷開以及網速卡慢三大4G網絡信號問題,導致現場觀眾用社交媒體的需求達不到滿足;另外“路人王”一系列的籃球賽事,由于中小型的比賽場地和場館的所提供的網絡條件有限,使得體育媒體人需自帶網卡進行體育直播。再者就是現有4G移動直播有著嚴重的技術限制,進而使得直播質量欠佳,視頻常卡頓、畫質不清和音畫不同步等現象時有發生[ ]?,F有的4G移動體育賽事直播的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不足以支撐體育迷的觀賽需求,對體育賽事的技術的提升不夠。
2.3 4G直播對體育賽事版權開發乏力
信息技術的革命性創新使得新媒體在體育賽事傳播領域的地位逐漸超越傳統媒體,各大體育賽事也越來越重視新媒體的傳播渠道。隨著政策促進賽事版權的進一步放寬,我國體育直播平臺已經形成了基本的運作架構[ ],但是在市場化的背景下,“互聯網+體育”成為趨勢,互聯網企業針對大型且重要的體育賽事的新媒體轉播權競爭也愈發白熱化[ ]。其中就以騰訊和蘇寧不惜重金收購歐洲五大年聯賽的新媒體版權,兩者基本壟斷了足球和籃球版權(見表2)。一方面壟斷會產生高昂的版權費同時也不利于體育賽事發展,破壞了市場公共秩序。另外一方面國內大部分新媒體對體育版權的開發尚處于探索階段,遠未達到實現穩定運營變現的水平。高昂的版權成本與較差的運營變現能力成為當前國內體育新媒體公司普遍面臨的重難題,4G時代如何操作來收回成本并實現盈利,如何推廣擴大賽事的影響力,如何找到合適的市場出口也變成國內體育新媒體亟需解決的共同問題。例如: 2018 年俄羅斯世界杯新媒體版權由央視、咪咕視頻、優酷視頻三大平臺獲得。卻存在版權開發受限,營銷時間較短;無版權平臺通過各種衍生節目稀釋版權價值;平臺用戶留存率低與轉化路徑單一;缺乏大型賽事轉播經驗的問題[ ]。
2.4 4G直播對體育觀眾觀賽體驗不好
現場觀賞體育賽事的人數是相對固定的,賽場之外的觀眾若想要觀看體育賽事的比賽情況,則需要借助現代傳媒技術手段。當前體育賽事直播以電視直播和網絡直播兩種傳媒技術手段為主,且都屬于平面2D的傳統直播方式。4G時代雖然開發了直播市場,但是其可靠性、容量和資費價格仍然無法滿足視頻直播的工作人員和體育用戶的需求[ ]。對于追求更高觀賽體驗和有社交需求的用戶而言,仍存在現場感不足,交互方式單一,觀看視角小、視角不自由、位置不佳等不足。4G直播的技術條件無法滿足高清視頻的正常傳輸,特別是高峰時期的網速擁堵,直播觀眾直呼體驗極其不佳。因此受制于4G網絡條件的限制并不能夠發揮直播的所有潛能,最終觀眾只能夠通過視頻直播中的“上帝視角”觀賞體育賽事,在原來的直播中給比賽鏡頭時受眾就看不到現場觀眾的反應,聽不到主持人的解說,在體育賽事的直播過程中無法一直關注自己喜愛的運動員在比賽場上的表現[ ]。固定寬帶雖然開啟了體育直播的熱潮,但是由于本身條件有限,有時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例如:2016年VR直播先后在NBA比賽、奧運會、世界杯等重大體育賽事中采用了VR直播技術,但出現了網絡帶寬不足、時延大、VR頭顯分辨率低、體積大或有線纜等問題。這導致了畫面不夠清晰、實時、流暢,時有卡頓,甚至有眩暈感和束縛感等痛點,用戶實際體驗不佳。
4 "5G直播對體育賽事發展的創新舉措
4G時代的體育賽事直播只打開了體育賽事直播觀賞的終端市場,并沒有真正打開體育賽事直播的起始段的市場,而5G時代將帶領體育賽事直播發展走向高潮,從技術層面解決了4G時代直播觀看直播視頻卡頓、視頻畫質差、分辨率低等問題。5G直播在5G技術輔助下,為體育賽事重新注入活力與內涵,在內容生產、產品形態、用戶體驗、營銷方式等層面實現傳播范式轉型。
4.1 5G直播擴大體育觀眾容量,開源節流
5G直播將不受比賽現場座位的限制,可吸引大量場外觀眾觀看,同時節約辦賽成本。目前我國互聯網用戶中線上觀看體育賽事人數規模不斷增加,體育賽事資源與新媒體直播平臺相互結合后,能夠創造出更優質的體育直播內容,進一步發揮體育賽事價值。在2021年底,我國累計5G基站數量將達140萬座。加快5G網絡規模化部署,用戶普及率提高到56%,推廣升級千兆光纖網絡[ ]。加大5G基站建設,降低5G流量的費用,解鎖偏遠地區的體育直播用戶,從手機終端不斷擴大體育賽事的觀眾數量。第一,采用5G直播模式,用戶能自由選擇位置和角度近距離觀賽,現場感更強,有身臨其境的觀賽體驗,從而獲得更多的網絡用戶容量,減少體育賽事在運營過程中的管理費用;第二,需要在體育賽事場館在建設過程中融合5G,5G直播的100萬個/km2 的連接密度、10Mbps/m2 的流量密度可以滿足高清攝影機多機位同時拍攝,不再需要大量的機位和一些設備,有利于降低體育場館的建設成本,疫情防控和人員管理的成本也相應縮小。基于5G直播模式的視角來看,解決體育賽事運營管理的成本較高的問題,核心是利用5G直播增加體育賽事的觀眾容量,從而優化體育賽事運營管理成本。
4.2 5G直播促進賽事技術迭代,轉型升級
5G直播擁有最顯著的“大帶寬、廣連接、低延時”等特點,隨著5G手機移動終端硬件設施的不斷升級,未來5G用戶在體育賽場就可以通過自己的5G手機或者其他5G終端進行體育賽事直播,基于技術的進步體育賽事直播的清晰度將會比現在做得更好,從而促進體育賽事各方面的新技術運用,使得體育賽事的發展更前衛、水平更高?!冻咔逡曨l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中強調要積極探索5G應用于超高清視頻傳輸,促進兩者協同發展[ ]。首先在體育賽事的移動直播中,“5G+4K”的技術運用讓視頻行業向超高清方向發展,且擺脫光纜條件限制,有效降低直播成本,穩定、可靠地提升直播效率[ ]。促進體育賽事直播的技術迭代:一是加強運用5G網絡技術對體育比賽進行現場直播,完善體育賽事的傳播技術的升級;二是帶動體育場館的科技升級,改建智慧體育場完成體育場的技術革新。其次5G最大核心優勢是高質量數據傳輸速率,體育賽事企業或者公司利用5G技術幫助運營管理提高效率,完成賽事公司升級轉型。一是實現體育公司數字化轉型,增強數字化業務溝通效率,實現各賽事運營部門零距離、低成本的溝通;二是提高體育賽事公司管理效率,通過大數據來實現數據化分析、制定決策等,推動智慧化轉型升級;三是5G技術滿足體育賽事直播中的VR和高清轉播要求,使5G直播提高體育賽事技術水平[ ]。需不斷加強5G技術的全面升級和探索5G直播模式在體育賽事上的運用,借助于5G直播和5G技術的優勢來實現體育賽事的技術升級,從而使體育產業與5G產業融合加深加快。
4.3 5G直播優化賽事版權開發,擴大效益
2020年初新冠疫情使得全球的體育比賽被迫暫停。這時需要加快5G直播與體育賽事融合,改變比賽模式,開創體育賽事的空場比賽。一方面不僅降低體育比賽中的風險,還照顧到了體育賽事的社會效益,同時5G直播下的窗口付費模式剛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空場直播體育賽事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體育賽事采用5G直播,將會讓高水平的體育賽事在人口規模相對較小的城市進行成為可能。為改善中國體育賽事的盈利模式,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第一,需要利用5G直播平臺加大網絡門票的售賣輸出,高效的利用體育賽事轉播權,調整體育賽事收入構成使其合理化。第二,為了更好地滿足體育賽事相關者的利益需求,需要加強5G直播模式與賽事一些特定類型的贊助商融合創新更多的內容,帶來相當震撼的營銷效果,擴大收益。第三,借助5G直播的便利,體育賽事主辦方整合觀眾直播機位和賽事主辦方直播機位進行多方位、多角度、全覆蓋的5G視頻共同直播,觀眾直播機位通過共同統一直播窗口進行賽事直播,場外觀眾可以通過窗口付費的方式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觀賞角度觀賞賽事直播,形成點對點的P2P直播模式。將在一定程度上打破體育賽事直播權的長期壟斷,有利于挖掘體育賽事轉播過程中存在的附加產值。
4.4 5G直播滿足觀眾觀賽體驗,增加黏性
由于5G 直播滿足了超高清畫質傳播的數據流量要求,毫秒級的延時讓比賽畫面傳播更流暢,可以對體育賽事直播觀賽不佳進行優化,增加用戶黏性。第一,利用 5G 技術提升體育賽事的傳播效果,其中“5G+4K/8K”技術的逐步成熟能給用戶帶來極致視覺體驗增強用戶黏性、擴大用戶規模。利用云技術加工處理,為體育觀眾提供多角度的觀賽視角和自由選擇感興趣的觀賽對象,擺脫傳統視訊媒體傳播的局限帶來的觀感不佳,吸引邊遠地區的體育粉絲[ ]。第二,在體育賽事現場設置5G高清攝像機,用于時刻捕捉運動員的運動軌跡,讓觀眾自由選擇感興趣的運動員視角。利用5G技術,促進體育賽事的高清畫質、高分辨率,滿足體育粉絲不同視角和維度的觀賽體驗。首先,觀眾與親人、朋友或球友共同觀賽,并在“現場”氛圍下、虛擬環境中互動社交,如招手示意、交流賽況、歡呼慶祝等,使直播具備了社交屬性,趣味性、娛樂性更強。其次,通常由2C、2H、2B三種終端用戶的觀賽場景或混合場景,一般個人用戶可在5G網絡覆蓋良好的室內外觀看,家庭用戶可在開通千兆家寬的室內觀看,行業場景的消費用戶可在線上VR體驗店、酒吧、VR影院、球迷俱樂部等固定場地觀看,觀看場景多樣。最后,5G直播利用5G移動技術為體育賽事的統計數據愛好者帶來了實時信息,避免賽后數據分析等待的苦惱;5G直播把更多的賽事內容與粉絲實時連接在一起,增加了體育場內球迷的忠誠度與獲得感。
5結語
在未來,觀眾需要的是更精致的體驗式服務,5G直播模式的優化升級將會進一步消除體育賽事與大眾之間的壁壘。5G直播不僅會打破當前體育賽事直播過程中的網絡卡頓、單機位、體驗效果不佳等一系列問題,更強調的是對體育賽事進行優化。增加體育賽事觀眾容量,擴大經濟收益同時節約賽事運營成本,使體育賽事管理風險降低,經濟效益全球化,合理化運營;完成體育賽事的技術升級,打造智慧賽事,結合5G新技術從內到外完成技術升級,形成高校科技化的體育賽事。高效化運作,高質量發展;滿足體育粉絲觀賽體驗,增強體育賽事的觀賽效果,觀眾與比賽的互動,甚至是身處不同地區的觀眾與觀眾的親密互動;加大體育賽事版權開發,促使體育產業的賽事直播科學化合理化公平化發展,不再局限于地域,時間和觀眾席,減小了社會因素與自然因素對賽事的影響。加快5G直播與體育賽事相結合將會吸引更多的直播愛好者和體育愛好者的參與,吸引更多的觀眾,帶給觀眾使用時長的增長和體驗的全新升級。在未來,5G直播將屆時使體育賽事直播將會進入一個良性循環,從而取得更大的發展。
參考文獻:
[ ] 中央人民政府.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EB/OL].(2023-10-11)[2019-09-17]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content_5430555.htm.
[ ] 潘順磊,劉江波,楊俊剛.體育賽事網絡直播的發展趨勢探究——以騰訊體育為例[J].傳媒,2020(22):59-61.
[ ] 中國政府網.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2023-10-11)[2021-02-03].http://www.gov.cn/xinwen/content_5584518.htm.
[ ]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EB/OL].(2023-10-11)[2023-08-28].《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http://www.cnnic.net.cn/hlwfzyj/
[ ] 中國政府網.中國政府網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EB/OL].(2023-10-11)[2014-10-2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content_9152.htm.
[ ]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印發“5G+工業互聯網”
512工程推進方案的通知[EB/OL]. (2023-10-11)[2019-11-22]. https://www.miit.gov.cn/zwgk/zcwj/wjfb/txy/art/2020/art_e8b88b9a937a47e2ad7c902f0287f9c9.html.
[ ] 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EB/OL].(2023-10-11)[2020-03-24]. https://www.miit.gov.cn/zwgk/zcwj/wjfb/txy/art/2020/art_ffd918abf3e848efbb2a6225dbe266db.html.
[ ] 中央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EB/OL].(2023-10-11)[2021-03-13]
http://www.gov.cn/xinwen/content_5592681.htm.
[ ] 杜航.5G商用下先鋒產業的發展與創新[J].商業經濟研究,2020(14):96-99.
[ ] "HOFFMAN C.What is 5G,and how fast will it be?[EB/OL].(2023-10-11)[2019-06-17]. https://www.howtogeek.com/340002/what-is-5g-and-how-fast-will-it-be/
[ ] 史鳳云,武國政,姜長勇等.2010年亞運會籃球比賽門票定價的理論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32(08):30-33.
[ ] 田香凝,劉沫瀟.美國體育賽事直播中5G應用的經驗與啟示——以??怂贵w育臺為例[J].電視研究,2019(04):18-20.
[ ] 杭州網-都市快報.CBA總決賽來了 體育館里增加了十多個轉播機位[EB/OL].(2023-10-11)[2018-04-15]http://zjtyol.zjol.com.cn/tyjsb/201804/t20180415_7028707.shtml.
[ ] 高綠路,郭子萌,邰峰.“體育+5G”:基于共生理論的產業融合發展機制和路徑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20,36(02):26-32.
[ ] 王雪莉,付群,鄭成雯.中國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現實挑戰與路徑探索[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0,43(01):1-15.
[ ] 田香凝,劉沫瀟.美國體育賽事直播中5G應用的經驗與啟示——以??怂?/p>
體育臺為例[J].電視研究,2019(04):18-20.
[ ] 王真真,王相飛,李進.我國網絡體育直播平臺的發展現狀及趨勢[J].體育文化導刊,2017(6):21-24+30.
[ ] 張玉超.我國體育賽事新媒體轉播權市場開發的回顧與展望[J].體育科
學,2017,37(04):20-28.
[ ] 柯嫦女,邱麗,王相飛等.我國媒體平臺對俄羅斯世界杯新媒體
版權的開發及啟示[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9,38(05):20-26.
[ ] 王君月,陳建群.5G與直播行業的突破[J].青年記者,2019(23):8-9.
[ ] 李嶺濤,李皓諾.全現場:場景轉移趨勢的詮釋與展望[J].現代傳播(中國傳
媒大學學報),2021,43(03):6-9.
[ ] 中央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EB/OL].(2023-10-11)[2021-03-13]
http://www.gov.cn/xinwen//content_5592681.htm.
[ ] 工業和信息化部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三部門關于印發《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的通知[EB/OL]. (2023-10-11)[2019-03-01]. https://www.miit.gov.cn/zwgk/zcwj/wjfb/dzxx/art/2020/art_dceb82f571cc4303a355167539d2b5e9.html.
[ ] 蘭鑫,王雪梅.5G時代視聽產業發展的識變、應變與求變[J].傳
媒,2020(15):35-37.
[ ] 付群,王萍萍,陳文成.挑戰、機會、出路:我國體育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9,34(01):44-51.
[ ] 逯陽,連桂紅,劉建剛.“5G+體育”推動體育賽事網絡傳播的全面升級[J].
湖北體育科技,2020,39(11):990-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