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借助超星平臺和學習通APP開設線上藥理學虛擬實驗課,作為線下實驗課的有益補充和延伸;開設線上藥理學課程思政微課,與線下課堂同向同行,協同育人,深化藥理學線上教學改革。在治療抗菌藥和糖尿病藥物教學中探索課堂引導下的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模式,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使其把所學知識轉變成臨床治療疾病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臨床競爭力和綜合素養,擴展藥理學一流課程建設的內涵,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自主探究;藥理學;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4)09-0-04
0" 引言
本文提到的藥理學課程是2020年遼寧省線上一流課程和遼寧中醫藥大學線上線下一流課程。課程建設緊密圍繞《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2019〕8號)的精神,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與個性化學習。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各種教學輔助平臺的建立對教學工作的促進作用日益顯現。如濱州醫學院進行基于“智慧樹”平臺的藥理學混合教學模式研究。其他醫學院的案例教學、病例討論、翻轉課堂聯合PBL教學、課程思政元素融入等都為藥理學一流課程建設提供了可借鑒的寶貴經驗。
在疫情防控期間,藥理學課程主要依托超星平臺和學習通APP構建線上教學體系,這也為疫情后線上與線下混合新教學模式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藥理學教學內容中線上課程所占比例已經接近總學時的30%。如何做到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同質等效”,如何在線上教學中圍繞立德樹人教育之本,都是教師需要思考和解決的新問題。本研究借助超星平臺深化線上教學改革;線下課堂深入探索自主探究學習的教學模式,引領學生進行探究式與個性化學習。
1" 線上依托超星教學改革
1.1" 藥理學理論課程線上教學改革
線上學習章節的選擇和安排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例如,總論中影響藥物作用的因素;傳出神經系統藥理中膽堿受體阻斷藥和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中樞藥理中抗癲癇與抗驚厥藥、抗帕金森病藥;組胺與抗組胺藥等。一般線上學習內容比較簡單,知識體系相對完整,且有前期課堂教學引導和鋪墊,后期教學效果的跟蹤與檢驗,力爭做到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同質等效”。線上課堂一般建有教材、視頻、課件、章節測驗四個基本教學模塊,供學生在線學習。并輔以討論、問卷調查、課堂測驗等課堂活動。以第四章影響藥物作用因素為例,教學流程分為課前發布討論(作為醫護人員,你覺得應如何行動以使藥物發揮最好療效?),運用PBL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啟迪引領學生思考醫護人員的價值;精心設計2個問卷(如何理解兒童年齡的界限?護士應對哪個因素施加影響以提高藥物療效?)。課中要求學生看教材、聽視頻、用課件記筆記,完成學習任務點。課后要求學生完成章節測驗和討論(提燈女神南丁格爾精神),教師收集教學效果反饋與答疑。線上課程學習計入平時成績,在藥理學總成績中占20%~25%。
課堂教學潤物無聲、春風化雨般融入思政元素,如緒論中新藥的研制,介紹抗瘧疾藥青蒿素的發現者屠呦呦的攻堅克難的科學精神,使學生感受到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增強民族自豪感;講授鎮痛藥嗎啡時談及鴉片戰爭,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視頻展現毒品的危害,使學生自覺拒絕毒品珍愛生命。線上課程中藥理學專業課教師也應與時俱進,運用新媒體技術適當進行課程思政,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潛移默化地發揮藥理學課程思政的作用。教師充分利用線上教學優勢,深入挖掘藥理學課程中所蘊含的人文關懷、家國情懷、科學精神等思政元素,實現對學生的精神引領和情感共鳴。做到與線下課堂同向同行,協同育人。線上課程中,如講授膽堿受體阻斷藥阿托品時,從阿托品臨床應用談醫者仁心,播放醫護人員為搶救把敵敵畏當飲料喝了的農藥中毒女孩一夜之間手掰8 000支阿托品安瓿的視頻,培養學生的醫者仁心、救死扶傷的敬業精神。又如在講授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普萘洛爾時,先要求學生觀看普萘洛爾的發現史,讓其體會工匠精神和創造精神。在講授抗驚厥與抗癲癇藥時,從20歲女生長期熬夜致癲癇發作病例報道,討論癲癇發作的誘因,喚起學生珍愛生命,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微視頻是課程思政融入很好的載體,更易引起學生共鳴。
1.2" 藥理學實驗課程線上教學改革
1.2.1" 虛擬實驗課程
藥理學實驗課是藥理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驗不僅能驗證藥理學的重要基本理論,使學生掌握藥理學實驗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還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使學生初步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可以培養學生對科學工作的嚴肅態度、嚴謹和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護理專業實驗課學時為12學時,相對于西醫院校藥理實驗課學時少。開設常用實驗動物基本操作、不同給藥途徑對藥物作用的影響、藥物的鎮痛作用3個實驗。
就讀于學校本溪校區的護理專升本學生受到實驗條件的限制,無法開設離體器官經典實驗。為解決實驗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在護理專業實驗課中探索以線下課堂教學為主、線上教學為輔的教學模式。在線下實驗課學時、教學內容不減少的情況下,在超星平臺開設線上虛擬實驗課堂,作為課堂實驗教學的有益補充和延伸。
1)3D虛擬仿真實驗。3D虛擬仿真實驗是實驗課教學改革的新趨勢之一。筆者所在教研室與重慶華教聯合開發完成傳出神經系統藥物對家兔離體腸管平滑肌的影響3D虛擬仿真實驗。通過對護院專升本20級1~3班92名學生對開設3D虛擬仿真實驗的態度調查,88%的學生贊成開設3D虛擬仿真實驗。在2022年,給護院專升本21級1~3班學生開設線上實驗課,教學內容包括藥物對家兔離體腸管平滑肌的影響3D虛擬仿真實驗,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疫情過后,回歸課堂教學的同時,利用3D虛擬仿真實驗也可以為對離體器官實驗有興趣的學生打開一扇門,尤其是為就讀本溪校區的護理專升本的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資源,使學生對離體器官實驗有所了解。
2)視頻學習資源。教師搜集實驗素材,錄制實驗操作關鍵技術、示教實驗的視頻。例如,制作小鼠捉拿、稱重、灌胃、皮下注射、腹腔注射關鍵實驗技術,鎮痛實驗中觀察指標小鼠扭體反應,不同種屬動物對組胺耐受的差異示教實驗等視頻,解決課堂上教師示教時部分學生由于空間阻擋不能很好掌握教學內容的問題。同時,學生可以在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實驗課的教學內容。將移動智能終端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延伸課堂,亦創新性地解決實驗課教學難題。虛實結合不僅可以改變傳統課堂模式,更能優化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有效性。
1.2.2" 藥理學實驗課程思政微課
藥理學實驗要使用大鼠、小鼠、豚鼠、家兔等動物,這些實驗動物為人類醫學事業奉獻出寶貴的生命,因此,“實驗動物倫理道德教育和尊重生命、感恩奉獻教育”應該作為大學藥理學實驗課程教學的必修內容。在實驗中也必須開展嚴謹、探索的科研精神教育及對待實驗結果的誠信教育。疫情防控期間教師挖掘實驗課中蘊含的尊重生命、科研誠信、科學精神等思政元素,自制含思政元素的微課。在超星平臺開設藥理學實驗課程思政微課,將其設為學習任務點,納入學生平時成績考核中。對護院專升本21級1~3班82名學生發放實驗課程思政的滿意度調查問卷,不滿意學生占0%,一般占3.7%,滿意學生占96.3%;對護院中外合作201、202班56名學生進行實驗課程思政微課滿意度調查,不滿意學生占0%,一般占3.6%,滿意學生占96.4%。問卷結果都顯示絕大多數學生對實驗課程思政微課教學滿意,達到了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
2" 線下探索自主探究學習的教學模式
自主探究學習的教學模式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應以學生需求為導向,兼顧學生現有水平和能力[1]。
為擴展藥理學一流課程內涵,突出教學方法創新性與互動性,選取總論藥物代謝動力學及各論中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和抗菌藥作為切入點探索自主探究學習的教學模式。
1)選取護理專業大學二年級學生,在胰島素與口服降糖藥章節探索課堂引導下的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模式。學生具備解剖學、生物化學、生理學、免疫與病原微生物學等藥理學相關學科知識,具有通過網絡、圖書館、APP等多種途徑獲取學習資源的能力。課堂教師按降糖藥分類講授胰島素、口服降糖藥、其他降糖藥,但這幾類降糖藥在臨床應用與不良反應中有交叉重疊,學生容易混淆。同時臨床治療糖尿病時藥物選擇是以糖尿病臨床分型為依據,因此,探索以糖尿病臨床分型為主線,學生自主探究整合降血糖藥的知識體系,再以糖尿病的臨床病例為載體,學生制定給藥方案,以培養學生臨床思維,將知識內化的能力,提高畢業學生的臨床競爭力。
2)中醫學(5+3)184、185班學生已具備病原微生物學知識儲備,在抗菌藥5個章節課堂講授的內容基礎上,利用各種學習資源,以病原微生物為主線整合和重塑抗菌藥的知識體系,使學生從另一個視角掌握抗菌藥。學生為臨床常見感染性疾病如急性扁桃體炎制定給藥方案,提升治療感染性疾病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促進其知識內化。
3)藥理學總論藥效學、藥動學和影響藥物作用因素章節中引入思維導圖。
這三個章節的知識點零散,課堂平鋪直敘地講授,學生有可能只記住幾個概念,難以形成理論知識體系框架。如果教師直接將思維導圖給學生,學生可能通過背誦來掌握,缺少獨立思考和知識的內化過程。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求學生自己制作思維導圖,以便其形成長久記憶。學生制作思維導圖,可培養其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有利于提高其綜合素養。教師也能及時發現學生學習的不足和缺陷,給予個性化指導。
2.1" 教學設計
筆者以治療糖尿病藥物為例進行教學設計,見圖1。
2.2" 教學步驟
2.2.1" 學生分組并完成研究報告
以治療糖尿病藥物為例,教師在課堂講授胰島素與口服降糖藥章節教學大綱要求的內容,學生自愿分成小組選擇1型或2型糖尿病的藥物治療作為研究主題,通過課堂所學以及通過圖書館、網絡獲取其他教學資源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完成研究報告。回答(以1型糖尿病為例)治療1型糖尿病藥物有哪些?這些藥物降血糖機制是什么?用藥時注意的不良反應有哪些?
2.2.2" 共享研究成果
課堂上教師隨機選擇4個小組用PPT報告研究結果,學生與教師討論,提問與答疑,交流與互補,形成1型或2型糖尿病藥物治療的研究報告。可通過超星平臺和學習通或微信群共享研究成果,實現學生以糖尿病臨床分型為主線重構降血糖藥物的知識體系的教學目標。
2.2.3" 分析臨床病例
給出糖尿病臨床病例,學生制定給藥方案。回答選藥依據,用藥時注意事項、不良反應的監測等問題,以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能力。
2.3" 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分為過程性評價和階段性評價。1)過程性評價是根據學生PPT匯報、課堂提問和回答問題參與情況、個人的研究報告、制作思維導圖等進行賦分,計入學生平時成績,推動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2)階段性評價,一方面將學生制定臨床病例的藥物治療方案進行賦分,計入平時成績;另一方面是使用相同期末試題,將傳統教學班與融入探究式自主學習的教學班期末藥理學結業成績相對比。中醫(5+3)184、185班比中醫(5+3)181-3班期末考試成績有顯著提高[2]。
3" 教學思考
3.1" 教學效果
線上虛擬實驗課程是后疫情時代對線下藥理學實驗課的補充與拓展,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更多資源與選擇,也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達到線上思政微課與線下課堂同向同行、協同育人的目標。線上思政視頻更易引發學生思考,引起學生共鳴。幫助學生在掌握本課程知識的同時,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正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通過線上藥理學理論課教學改革,培養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探究學習模式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激發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獨立學習和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在抗菌藥研究中學生以病原微生物為主線探索整合和重塑抗菌藥的知識體系,從兩個維度掌握抗菌藥物。培養學生用所學到的抗菌藥知識治療感染性疾病的能力。在降血糖藥教學中從糖尿病臨床分型的藥物治療新角度重塑降血糖藥章節的知識體系,具有挑戰性。從學生個人的研究報告、課堂PPT匯報及討論、教學病例藥物治療方案制定等情況分析,大多數學生達到教學目標,一定程度上具有用學到的知識治療臨床疾病的能力。在此過程中,學生也可能在交流與合作、PPT制作、獲取學習資源途徑等方面有所收獲。對其他章節的學習也有潛在的積極影響。
3.2" 教學實施可能遇到問題與對策
開展自主探究學習的教學需要占用較多學時,無論是抗菌藥章節教學還是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章節都要占用更多課堂教學時間,這是教師需要應對的問題。可能要縮減其他章節的課堂教學時間來補充。因此,教師在課堂要精講教學大綱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其他內容可借助超星平臺、學習通APP、雨課堂等其他線上教學平臺完成。
無論是借助超星平臺和學習通APP進行線上學習還是自主探究學習都需要學生花費較多時間和精力,極少數學生不愿嘗試新的教學模式,因此,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要采用多種評價方法,記入學生的平時成績。這對推動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很重要。與此同時,教師也要關心學生,做學生的領路人和陪伴者,多與學生交流,促進其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素養的提高。
4" 參考文獻
[1]段正秀.信息化教學環境下醫學類課程自主探究學習教學模式的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20):6-8.
[2]王卉,王慶峰,王昊然,等.基于自主探究學習教學模式的藥理學課程設計與實施[J].衛生職業教育,2021,39(22):76-77.
*項目來源:遼寧中醫藥大學2022年度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超星+自主探究學習護理專業藥理學教學研究與實踐”(基金編號:LNZYJG2022087);教育部高等學校中西醫結合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2022年度教育研究課題“基于遼寧‘六地’紅色文化資源構建特色中西醫結合學科——專業一體化思政育人體系”(基金編號:2022-YB16);遼寧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研究一般項目“基于‘點—線—面—體’相融合模式構筑有溫度的《生理學》課程”(基金編號:2021-541);中西醫結合學科專業課程群課程思政體系構建與實踐(基金編號:2021-542)。
作者簡介:王卉,博士,副教授;李楠楠,講師;王昊然,助教;劉慧慧,通信作者,博士,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