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文



【摘要】 目的 探討人文關懷護理在剖宮產產婦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按隨機數字表法將2020年1月—2021年12月玉山縣中醫院收治的剖宮產產婦68例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干預基礎加用人文關懷護理,均持續干預7 d。比較2組術后康復情況(切口愈合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干預前和干預7 d后心理狀態[焦慮狀態問卷(state anxiety inventory,SAI)]和生活質量[健康調查簡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評分、患者護理滿意度。結果? 2組干預前SAI、SF-36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康復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干預后SAI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干預后SF-36中生理職能、情感職能、心理健康等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中基礎護理、健康宣教等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人文關懷護理能夠減輕剖宮產產婦負性情緒,促進生活質量提高,對于術后康復具有積極意義,有助于提升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 剖宮產;人文關懷護理;術后康復;心理狀態;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
文章編號:1672-1721(2024)16-0128-04? ? ?文獻標志碼:A? ? ?中國圖書分類號:R473.71
剖宮產手術治療可有效保障母嬰健康,但部分產婦由于缺乏分娩知識和擔心產后恢復、身材走樣等,常伴有消極的心理狀態,不利于分娩[1-2]。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減輕產婦消極心理狀態,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人文關懷護理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從心理疏導、生理護理、同伴支持等方面給予產婦照護,為產婦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護理服務,可改善產婦身心健康[3]。基于此,本研究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玉山縣中醫院收治的68例剖宮產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將人文關懷護理應用于剖宮產產婦中,探討其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按隨機數字表法將玉山縣中醫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8例妊娠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例。對照組年齡22~37歲,平均年齡(29.89±2.23)歲;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27~32 kg/m2,平均BMI(28.95±0.22)kg/m2;初產婦15例,經產婦
19例;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48±1.02)周;產次1~3次,平均產次(1.95±0.25)次;受教育程度,小學
4例,初中6例,高中10例,專科9例,本科及以上5例。觀察組年齡23~36歲,平均年齡(29.86±2.21)歲;BMI 27~32 kg/m2,平均BMI(28.99±0.24)kg/m2;初產婦
18例,經產婦16例;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46±1.04)周;產次1~3次,平均產次(1.98±0.23)次;受教育程度,小學3例,初中7例,高中9例,專科10例,本科及以上5例。2組孕周、教育程度、BMI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獲玉山縣中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
納入標準:均接受剖宮產手術;年齡大于等于20歲;產婦簽署知情書。
排除標準:臨床資料不全者;存在嚴重認知、交流障礙致無法正常交流者。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介紹剖宮產相關注意事項,協助產婦完善各項檢查;發現產婦生命體征和胎兒胎心異常變化,立即匯報處理;營造安靜、舒適的住院環境,保持病房溫度在24~26 ℃,濕度在50%~60%;予以產婦高維生素飲食攝入,避免刺激性食物攝入,依據產婦具體情況給予母乳喂養指導。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人文關懷干預。(1)術前人文關懷。健康指導,詳細講解手術過程、體位、麻醉配合等相關知識,列舉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重點講解手術安全性和醫療技術水平,告知產婦手術不會對形體造成改變;對產婦提出的疑問進行耐心解答,減少產婦不必要的擔心。環境干預,病房內擺放鮮花、綠植等植物,每日開窗通風30 min,保持病房空氣良好;為產婦提供書籍、報刊、電視等娛樂設施,避免大聲喧嘩,減少噪音、強光線刺激,保證病房干凈、安靜,營造溫馨友愛的住院環境。心理疏導,全面評估產婦心理狀態,加強與產婦家屬溝通交流,講解不良情緒對身體恢復的影響;囑家屬給予產婦關心和照護,緩解其緊張情緒;發現產婦異常心理變化,立即聯系醫護人員。(2)術中人文關懷。術中醫護人員密切配合,執行各項護理操作時注意動作輕柔;采用親切、溫和語氣與產婦交流,指導產婦行深呼吸練習;采用握手、輕撫肩膀等方式,安撫產婦緊張情緒,減少產婦不必要擔心;采用保溫毯覆蓋產婦裸露部位,注重保護其隱私;及時告知產婦新生兒狀況,幫助產婦整理衣物。(3)術后人文關懷。放松訓練,定時按摩產婦受壓部位,講解疼痛產生的原因;指導產婦行冥想訓練,采取舒適臥位,保持全身放松,雙眼輕閉,依據指導語從頭部開始依次放松胸部、背部等全身肌肉,感受肌肉緊張、收縮的狀態,訓練過程中可依據產婦個人喜好播放輕柔、舒緩音樂,囑產婦依據音樂節奏行有規律深呼吸;引導產婦幻想美好的未來生活,幻想嬰兒分娩后的幸福生活,15~20 min/次,1~2次/d。同伴支持,每周舉行1次病友聯誼會,鼓勵患者和家屬積極參與,鼓勵患者間相互交流、溝通;采用視頻等方式,介紹術后恢復成功病例,鼓勵術后恢復良好患者分享康復經驗;給予產婦個性化指導和幫助。
2組均持續干預 7d。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對比2組術后康復情況,記錄切口愈合、肛門排氣以及住院時間。(2)采用SAI[4]從感到安全、安逸、感到舒適等20個條目評價產婦干預前和干預7 d后焦慮情緒。SAI采用1~4分評分法,總分20~80分,得分與焦慮情緒呈負相關。該問卷Cronbach's α系數為0.862,重測效度為0.865。(3)采用SF-36[5]評估產婦干預前和干預7 d后的生活質量。SF-36有軀體功能、軀體疼痛、生命活力、情感職能、社會功能、生理職能、總體健康、心理健康8個維度,共36個條目,各項滿分100分,得分與生活質量呈正相關。該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866,重測效度為0.864。(4)采用醫院自擬的護理滿意度評價表調查產婦滿意度。向產婦解釋調查的目的,指導填寫調查表。該調查表有服務態度、基礎護理、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導4個條目,各條目均采用5級(1~5分)評分法,得分與滿意度呈正相關。該調查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859,重測效度為0.867。現場發放調查表68份,回收68份,有效率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觀察組術后恢復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2組SAI評分比較
2組干預前SA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干預后SAI評分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2組SF-36評分比較
2組干預前SF-36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SF-36各維度評分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3。
2.4 2組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
觀察組各項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3 討論
人文關懷護理應用于剖宮產產婦中,能夠減輕產婦焦慮情緒,促進生活質量改善。剖宮產手術對產婦生理和心理影響較大,加之手術疼痛、醫療費用等多種因素影響,進一步加重產婦負性情緒,影響疾病康復[6-7]。采取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以減輕患者不良情緒,成為目前關注的重點問題。
人文關懷護理更加注重產婦的身心照護,從產婦角度出發,提供個體化、人性化照護,使產婦在住院期間獲得更加精心細致的照護。本研究中,觀察組干預后SAI評分較對照組低、SF-36各維度評分較對照組高(P<0.05),表明人文關懷護理能夠減輕剖宮產產婦不良情緒,改善生活質量。采取人文關懷護理,提供溫馨的病房環境,能夠保證產婦休息充足,有助于改善產婦生活質量,對手術順利進行和術后康復具有積極意義。術中注重隱私保護,給予產婦充分理解、尊重和關懷,能夠增加產婦安全感和舒適度,有效緩解產婦緊張、焦慮情緒,降低生理應激反應水平,為術后康復奠定良好基礎[8-9]。
常規護理措施較為單一,忽視對產婦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護和幫助,導致產婦多樣化護理需求未及時滿足,難以達到理想的護理效果[10]。人文關懷護理應用于剖宮產產婦中,能夠促進剖宮產產婦術后康復速度,提升護理滿意度。以往研究表明,人文關懷理念以患者為中心,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理念,為患者提供針對性護理服務[11]。本研究中,觀察組術后康復情況優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較對照組高(P<0.05),表明人文關懷護理應用于剖宮產產婦中,能夠促進術后康復,促進護理滿意度提升。宋楊等[12]研究表明,在剖宮產產婦圍術期中采取人文關懷護理,可緩解產婦焦慮情緒,促進產婦術后康復,與本研究結果相似,進一步證實人文關懷護理的應用效果。采取人文關懷護理,術后通過靜坐冥想等放松訓練,分散產婦注意力,減輕術后疼痛,利于產后快速恢復。開展病友聯誼會,能夠使產婦獲得積極同伴支持,不僅能夠減輕患者不良情緒,還利于產婦積極主動參與疾病護理,有助于術后康復,從而提升產婦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人文關懷護理應用于剖宮產產婦中,進一步豐富護理內涵,有助于提高護理工作質量,能夠緩解產婦焦慮情緒,促進產婦生活質量改善,促進產婦術后快速康復,提升產婦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紅利,劉靜.手術室舒適護理對剖宮產術產婦應激反應及疼痛的影響[J].貴州醫藥,2020,44(6):1007-1008.
[2] 靳寶蘭,劉亞玲,魚海,等.心理護理干預對孕產婦的妊娠結局及產后抑郁狀況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7,44(2):301-303.
[3] 陳丹,徐小女.初產婦剖宮產護理中人文關懷對產婦不良情緒產生與疼痛癥狀的影響[J].貴州醫藥,2020,44(9):1489-1490.
[4] 田彥英,楊東,DING C,等.簡版狀態焦慮量表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效度和信度[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8,32(10):886-888.
[5] 何燕,趙龍超,劉丹萍,等.SF-36和SF-12在人群生命質量調查中的性能比較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7,44(5):852-862.
[6] 房佩娣,蘭潔容,葉優春,等.醫院-社區-家庭一體化護理模式在剖宮產初產婦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護理與康復,2021,20(10):78-81.
[7] 成小俠,姚巧燕.風險護理管理在剖宮產產婦中的應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6):1051-1052.
[8] 尹春霞,葛憲立.基于人文理念的全科護理對剖宮產初產婦母乳喂養主動性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2,41(1):102-105.
[9] 韋妹愛,黃曉莉,李惠菡,等.基于人文關懷的細節護理對門診患者就醫體驗及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21,18(21):169-172.
[10] 李佳,關晉英,王云瓊,等.分級心理護理模式對患者人文關懷體驗的影響研究[J].成都醫學院學報,2019,14(2):225-229.
[11] 阮仕珍,劉宏艷,段文娜.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在前置胎盤剖宮產術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0,17(1):105-107.
[12] 宋楊,李凱,王萍萍.術前人文訪視在初產擇期剖宮產孕婦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7,25(6):41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