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開 劉灃迪


摘? ?要:高新區產業鏈建設是促進高新區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經過多年努力,延安高新區產業鏈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缺少產業鏈建設專項規劃指導、產業鏈建設整體效果差、缺少關鍵種企業、產業鏈條短等突出問題。因此,應充分發揮優勢,優化油服產業鏈,規劃建設光伏和風電等新能源產業鏈,加快紫砂陶土產業鏈建設,以期促進延安高新區及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發展。
關鍵詞:延安高新區;產業鏈建設;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F426?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4)09-0046-04
高新區是各級政府批準成立的科技工業園區。大力發展高新區經濟對于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發展壯大園區經濟,離不開優勢產業集群的培育和打造,并形成若干產業鏈[1]。近年來,延安以能源工業為主的單一經濟結構弊端逐步顯露,保持經濟快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由此,通過規劃建設產業鏈,促進延安高新區發展,進而優化延安經濟結構,形成新的發展動能和新的增長極,引領延安經濟轉型升級發展成為現實選擇。經過多年努力,延安高新區產業鏈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由于延安高新區在發展過程中受到遠離創新要素聚集區、環境承載能力低、土地開發成本高等先天性因素制約及一些具體因素的影響,導致延安高新區在發展和產業鏈建設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為此,研究延安高新區如何充分發揮優勢,形成若干產業鏈建設策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延安高新區簡介及產業鏈建設取得的成效
(一)延安高新區簡介
延安高新區于2003年開始籌建,2005年正式動工建設,規劃建設面積92.4平方公里。2010年被授予陜西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2014年3月被省政府批準為省級高新區,2019年12月被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批準為第三批國家應急產業示范基地,2020年6月被列入首批陜西自貿區協同創新區。目前延安高新區正在積極申報國家高新區,已通過科技部驗收。
“十四五”期間,延安高新區將立足打造延安創新發展先行區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目標,緊緊圍繞“國家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國家陸港型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等國家戰略,計劃實施216個項目,總投資1 303.8億元,其中產業類項目150個,總投資642.87億元(能源科技產業類項目61個,總投資301.71億元;應急安全產業類項目11個,總投資37.61億元;綠色循環產業類項目10個,總投資22.57億元;文化旅游產業類12個,總投資203.73億元;現代服務業類項目56個,總投資77.25億元);基礎設施類項目55個,總投資580.69億元;民生類項目11個,總投資80.23億元。
(二)延安高新區產業鏈建設取得的成效
1.產業鏈建設頂層設計已然完成。一是形成了清晰的產業鏈建設規劃思路。延安高新區在延安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積極響應省、市有關高新區發展指導思想,制定了延安高新區“十四五”發展規劃。規劃中明確了“十四五”期間延安高新區產業發展的思路是求新,確立了“122”產業發展體系,并要求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堅決打好特色產業集群培育戰。要加強補短板,加快優化產業結構,完善產業鏈。要以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為重點,以四大產業為支撐,以央企龍頭為核心,開展建鏈、延鏈、補鏈、強鏈。二是具備了產業鏈建設功能空間。近年來,延安高新區按照“122”產業體系,狠抓打基礎、謀長遠的工作,將延安高新區規劃面積由原來的60平方公里擴大至92.4平方公里,綜合承載能力不斷提升,極大擴展了高新區產業群和產業鏈建設的物理空間,為規劃建設光伏產業鏈、風電產業鏈以及陶土產業鏈提供了功能空間。三是優化了產業鏈建設服務環境。近年來,延安高新區以優化產業鏈建設營商環境為總的工作重心,不斷在管理服務、財稅、金融、人才引進等方面進行政策創新,服務園區企業,取得了突出成效。四是積極探索減輕企業負擔的新做法,積極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有效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同時積極推進生產要素直供服務,通過電廠和用電大戶之間直接交易模式降低企業用電成本。五是積極為企業爭取優惠政策,協助中慶能源等公司開展了企業所得稅、貸款貼息、在延運營期間獲得的發明專利等優惠兌現工作。支持石源、嘉盛、延昌等一批傳統石油裝備制造企業實施技改,爭取國家技改獎補資金,成倍提升技改后產值總量。
2.建設形成了油服產業鏈。近年來,延安高新區結合延安油氣資源優勢,圍繞油田開采配套服務做文章,積極規劃建設油服產業鏈。高新區根據規劃先后引進了延安嘉盛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延長油田豐源石油助劑有限公司、延安延昌裝備制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延安石源工貿有限責任公司、陜西延長石油鉆井工程有限公司、延安守山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企業。圍繞引進的相關油服企業,初步形成了油服產業體系,并依托油井業務的鉆井、測井、錄井、固井、射孔、采油,以及后續增產的壓井等業務活動建成了產業鏈,產生了比較好的經濟效益。
3.引進了光伏產業鏈關鍵種企業。作為新能源產業,光伏產業未來發展前景十分樂觀。延安高新區于2017年引進了彩虹集團延安光伏玻璃生產線項目,該項目主要生產高透光超白光伏玻璃,目前,延安高新區正在促進彩虹集團二期項目落地建設。玻璃是光伏產業鏈中游產品,也就是說,延安高新區已經引進了光伏產業鏈的一家關鍵種企業,后續可以此為基礎,建設光伏產業鏈條。
4.引進了風電產業鏈關鍵種企業。風電作為一種清潔能源,與太陽能一樣,將是未來能源結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風電產業鏈建設方面,延安高新區也已經邁出了重要一步,于2021年引進了中車集團風電裝備生產項目,重點生產風機輪轂,屬于風電產業鏈的中游企業,為后續建成風電產業鏈奠定了基礎。
5.陶土產業鏈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鑒于延安陶土資源優勢,延安高新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秉承服務高新、打造卓越園區運營商的宗旨,按照延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整體規劃,已于2018年開始建設延安綠色建材循環利用產業園,并申請成立“延安市陶土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規劃建設科技研發服務中心、年產1 500萬塊仿古磚生產線。延安高新區依托延安綠色建材循環利用產業園的陶土產業鏈建設已經取得實質性進展。
二、延安高新區產業鏈建設存在的問題
盡管延安高新區產業鏈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由于延安高新區在發展過程中受到遠離創新要素聚集區、環境承載能力低、土地開發成本高等三大先天性因素制約,以及高新區建設處于發展初中期,產業發展環境較差,當地高新技術和優勢產業既落后又缺乏等原因,導致延安高新區在產業鏈建設方面依然存在諸多突出問題。
(一)沒有形成具體的產業鏈建設專項規劃
如前所述,延安高新區已經有產業鏈建設的頂層設計,但依然沒有制定清晰具體的產業鏈發展專項規劃,只是確立了產業發展體系,對于高新區內到底要建設哪些產業鏈條不是很明確,對于現有產業鏈條應該如何優化也不是很明確,對于基于循環經濟理論的生態產業鏈建設也沒有明確規劃。如在新能源發展方面,只是確立了要發展新能源,形成了新能源產業發展體系,但具體光伏產業如何發展,關鍵種企業和龍頭企業是誰,是引進還是在現有入駐企業中培育,產業鏈條中上下游要發展幾個環節,這些企業是引進還是培育,最下游是誰,市場在哪里等等,都沒有進行專項規劃,也就對高新區建設具體產業鏈沒有具體明確的指導作用。
(二)產業鏈建設整體效果差
近年來,延安高新區產業鏈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總體效果比較差。一方面是延安高新區處于二次創業規劃初期,園區發展規劃本身處于不斷完善中,“十三五”“十四五”期間有了較明確清晰的園區發展規劃,但發展時間短,建設效果還沒有顯現出來。另一方面,由于沒有產業鏈建設規劃的具體指導,園區產業鏈建設整體上方向不明確,建設目標不明確。加之整體招商引資困難的實際情況,延安高新區近年來工作重心是以能引商為主,很難做到選商,導致出現高新區產業鏈建設整體效果比較差的局面。
(三)缺少關鍵種企業
關鍵種企業就是指處于產業發展核心位置,能夠帶動產業集群發展的企業,或者是指那些處于產業鏈條中間,承接上下游環節的補鏈企業。缺少關鍵種企業,也就缺少對上下游環節企業的吸引力,也不可能把企業“鏈”起來,企業散就不可能形成具體的產業鏈條。延安高新區在整體上缺少關鍵種企業,目前園區在光伏和風電這兩個產業鏈條建設方面基本上是各引進了一家企業,這兩家企業實力較強,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關鍵種企業。但在光伏和風電產業鏈上有實力更強的關鍵種企業,如光伏產業鏈上的隆基、風電產業鏈上的發電機企業和控制系統企業。延安高新區正是缺少這些實力更強、“鏈”接能力更強的關鍵種企業。
(四)產業鏈條短
延安高新區整體發展速度比較慢,到目前為止,在產業鏈建設方面雖然有所突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總體來講效果并不好,表現為建成的產業鏈條少,而且已有的產業鏈條也比較短。以油服產業鏈為例,目前引進的幾家企業同質化太強,基本上圍繞油田作業中的鉆、測、錄、固、井下作業和采油環節引進相關企業,但油井修理、原油儲運、煉化等環節并沒有引進企業。再以光伏和風電產業鏈為例,僅僅是引進了關鍵種企業,上下游企業基本上沒有引進,產業鏈條基本沒有形成。
三、延安高新區產業鏈建設的優勢及建設策略
(一)延安高新區產業鏈建設的優勢
延安高新區在發展中存在一些制約因素的同時,也具有著明顯的優勢。近年來,延安明確了深化改革開放先行區、產業轉型升級引領區、西部現代科技轉化示范區、革命老區創新創業新高地的“三區一高地”發展定位。同時,延安是“中華民族圣地、中國革命圣地”,具有獨特的政治文化優勢;延安地處國家“三西兩東”能源基地規劃中央、鄂爾多斯盆地“能源金三角”核心區,疊加用電用氣指標優勢,以及豐富優質的陶土資源,具有能源資源和天然資源優勢;延安是國家布局的100個高鐵站點樞紐之一和國家陸港型物流樞紐、以及國家級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具有區位優勢以及全國退耕還林第一市、林草覆蓋率達81.3%的生態優勢;延安還具有交通便利優勢,210國道、包茂高速、延延高速、包西鐵路、浩吉鐵路穿境而過,延安火車北站位居其中,高鐵站也將在高新區選址建設。這些優勢的存在,必將為延安高新區發展開創廣闊空間,為延安高新區產業鏈建設帶來直接和間接的有利條件。
(二)延安高新區產業鏈建設策略
1.優化油服產業鏈。油服產業是指以油田為主要業務場所,為石油及天然氣勘探與生產提供工程技術支持和解決方案的生產性服務業,廣義上的油服產業還包括石油裝備和器材的制造業務。延安高新區應充分利用好延安及周邊油氣田開采的產業優勢,全產業鏈引進油服企業,形成油氣田勘探服務、鉆探、井下作業、采油、儲運、煉化服務油服產業集群,延長和優化現有產業鏈。具體來講,需要通過招商引資方式引進高新技術勘探服務企業,與延長石油、長慶油田建立合作關系,引進儲油罐等集采設備生產企業;引進鉆井設備生產、套管生產、抽油機生產、油管油桿生產、儲油罐生產所需鋼材和材料的供銷企業;引進壓裂液、壓裂砂等經銷企業,并延長和優化形成新的復合型油服產業鏈,見圖1。
2.規劃建設新能源產業鏈。按照依托原料和現有產業優勢、能源供給優勢、發展新能源市場資源優勢發展產業體系這一根本原則,延安高新區應圍繞光伏產業體系、風電產業體系,樹立只要存在兩個或以上的“環節”,同樣也是產業鏈[2]的理念,規劃建設光伏產業鏈和風電產業鏈。
一是規劃建設光伏產業鏈。延安及陜北地區有發展光伏產業的市場資源優勢和電、氣等能源資源優勢,應在現有彩虹集團的基礎上,引進適合在延安安家落戶的光伏裝備制造相關企業,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集群。具體來講,延安高新區應依托引進的彩虹集團延安光伏玻璃生產線項目,發揮陜北傳統能源基礎和新能源主戰場優勢,疊加延安新能源建設指標,擴大光伏玻璃生產規模,加快推進彩虹集團二期項目落地建設。并在此基礎上向上游拓展,利用同省的地域優勢,引進陜西隆基公司,主要生產光伏硅片。同時要考慮規避延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不足的實際情況,不可能引進技術含量和生產工藝特別高且已經形成協作關系的高新技術企業。因此,在延安高新區內不可能引進光伏全產業鏈上每個環節的企業,應將重點放在引進下游支架、水泥樁生產企業,以及電站、配套生產和服務的企業上,形成局部產業鏈。
二是規劃建設風電產業鏈。延安及延安高新區規劃建設風電產業鏈與光伏產業鏈具有同樣的優勢。從風電產業鏈上游來看,對于葉片的生產,由于體積太大,延安基本上沒有條件生產;對于結構膠、樹脂、增強纖維等材料,由于高化工技術含量,延安也基本上沒有條件生產。因此,延安高新區應在引進中車集團風電裝備生產項目的基礎上,重點規劃建設風電產業鏈的中下游產業鏈。如在中游引進主機的發電機生產企業、軸承生產企業、齒輪箱生產企業、控制系統生產企業,在下游重點引進塔架生產及運營技術服務企業。
3.加快紫砂陶土產業鏈建設。鑒于陶土資源優勢,延安高新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應秉承服務高新,打造卓越園區運營商的宗旨,按照延安高新區整體規劃,在延安綠色建材循環利用產業園建設的基礎上,加快紫砂陶土產業鏈建設。
一是盡快建成科技研發服務中心。延安高新區應盡快建成科技研發服務中心,充分發揮人才資源、技術資源、市場資源聚集優勢,逐步形成以科技研發為向導,以綠色生態裝飾制品研究、陶土類紅色紀念品為前期主要技術的研究領域,對紫砂陶土資源開發利用并可形成大宗工業固廢循環利用產業等課題進行研究為依托,以仿古磚示范線為生產試驗基地,實現三級聯動,為延安高新區陶瓷產業鏈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二是盡快建成延安陶土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延安陶土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已由延安市科技局批準成立。中心建成后,將成為產學研用聯合平臺,整合引進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研資源,并以當地豐富的陶土為主要原料,研發新工藝、新產品,打造集生產、試驗、化驗、研發、產品檢測、銷售、觀摩、職業培訓、職業資格認定、社會實踐為一體的中心。從建設延安高新區紫砂陶土產業鏈的角度出發,應盡快建成延安陶土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三是盡快建設投入仿古磚項目。應盡快建成生產高檔陶土燒結制品示范生產線,主要建設全自動化生產線、大師工作間、陶藝館、社會實踐基地、工藝品燒結梭式窯等設施。項目建成后,在滿足高檔仿古青磚、清水墻磚和廣場道路磚等產品需要的同時,將獲得大量銷售收入和利潤,為后續產業鏈條各環節的建設奠定基礎。
四是規劃建設紫砂建筑材料(產品)項目。該項目建成后,將采用當地豐富的紫砂陶土為主要原料,利用當地煤礦開采的煤矸石固廢為主要原料,發電廠的粉煤灰固廢為輔助原料,加上其它原料,生產紫砂建筑材料系列產品。具體可規劃建設仿古青磚、清水墻磚、路面磚項目,主要應用于仿古建筑的維修,新建的仿古、仿舊建筑,民俗村,客棧的建筑裝飾材料,城市人行道路、廣場鋪貼等方面,市場前景良好,經濟社會效益明顯。規劃建設干掛空心陶瓷板項目,陶瓷干掛板具有性能穩定、保溫節能、不老化、不退色、效果古樸、便于干掛等特點,可替代大理石、玻璃幕墻裝飾材料,市場前景良好,經濟效益顯著。規劃建設發泡陶瓷隔墻板項目,該產品具有保溫、隔熱、輕質、體薄、隔音吸音、抗震、防水防潮、防火、無機、無毒、無輻射、搞風化、高強度、可釘可掛、無熱工衰退、薄抹灰、快速安裝、綜合造價低、與墻基層和抹面層相容性好、安全穩固性好、可與建筑物同壽命等優勢于一身的革命性墻體新材料。
五是規劃建設紫砂類工藝美術產品項目。具體可建設紫砂工藝美術陶瓷制品系列,結合延安紅色旅游,革命圣地旅游特色,研究、開發、設計紫砂歷史人物雕塑,革命故事浮雕,具有特定意義陶瓷掛板(盤)紅色文旅工藝品,制造具有歷史時點的紫砂工藝美術品、禮品及黨建標志性工藝品等。研究、設計、開發民用紫砂日用陶器制品,如紫砂陶瓷茶具、酒具、文旅掛件產品、紫砂陶瓷花盆、紫砂泡菜壇、紫砂陶瓷儲物罐等。
以上項目建成后,將在延安高新區形成以延安紫砂陶土以及煤矸石和粉煤灰等為原料的復合型陶土產業鏈,具體如圖2所示。
參考文獻:
[1]? ?張戈.黨建賦能產業鏈助力園區經濟提質增效[J].社會主義論壇,2023(4):21-22.
[2]? ?趙鵬.產業鏈合作視角下區域循環經濟發展路徑研究:以南京六合高新區為例[J].商場現代化,2023(11):53-55.
[責任編輯? ?劉? ?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