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階段的動物疫病預防控制管理體系當中,獸醫實驗室檢測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發現新疫病,加強流行病學調查,明確病原種類,切斷病原傳播渠道,保障動物健康生長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前隨著動物養殖規模的逐漸擴大,傳統養殖模式之下各類傳染性疾病呈現出高發流行的態勢,已經成為影響畜牧養殖安全的重要因素,針對這一現狀就需要充分發揮獸醫實驗室檢測的技術作用。通過構建完善的疾病診斷方案,能夠及時發現疫情,及時處置疫情,將疫情控制在萌芽階段,避免造成更為嚴重的危害。本文主要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探討了獸醫實驗室檢測技術在畜禽疫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希望通過研究對廣大同行有所幫助。
關鍵詞:獸醫實驗室;檢測技術;畜禽疫病防控;作用
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家對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視程度逐漸加強,尤其是近年來以非洲豬瘟為代表的重大傳染性疾病在基層廣泛傳播流行,對我國生豬養殖業構成了毀滅性的打擊。通過加強畜牧獸醫實驗室檢測,能夠及時發現新型疫情,明確傳染性疾病的發生流行動態、流行特點,并以此為基礎構建完善的處置方案,將各類疾病的發生流行率降低到最低程度。加大獸醫實驗室建設以及提升檢測技術能力能夠為動物疫病的監測預警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在全新歷史時期,需要充分認識到當前動物疫病的種類呈現逐漸增多的態勢,疫情的防控形勢日益嚴峻,需要結合當前的疫病,發生流行新特點,綜合應用科學化的技術手段,更好地解決疫苗防控中所存在的一些制約和技術壁壘。而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充分發揮基層實驗室檢測技術能力,保障畜牧養殖安全。
1 獸醫實驗室的概述與工作內容
1.1 獸醫實驗室的概述
獸醫實驗室是專門從事動物疾病診斷、病原體檢測、藥物殘留檢測、免疫學檢測以及研究和監測動物健康的機構。這些實驗室通常由獸醫學院、獸醫研究機構、農業農村部門或私營企業設立和運營。獸醫實驗室提供動物疾病的診斷服務,通過對臨床樣本(如血液、組織、排泄物等)進行分析和檢測,幫助獸醫確定疾病的類型和病因,并為制定治療方案提供依據。另外獸醫實驗室能夠檢測和鑒定各種動物病原體,如病毒、細菌、寄生蟲和真菌。這包括使用分子生物學技術、細菌培養、血清學檢測等方法來確定感染的病原體。通過開展動物組織、乳汁和動物產品中的藥物殘留檢測,以確保食品安全和合規。借助現代化的儀器設備進行動物免疫學檢測,包括血清學檢測、抗體檢測和細胞免疫學檢測,用于評估動物的免疫狀態和免疫反應。此外獸醫實驗室參與疫情監測和疫苗鑒定工作,通過對采集的樣本進行檢測和分析,幫助監測疾病的傳播和流行趨勢,并評估疫苗的有效性。最重要的是獸醫實驗室還為動物健康領域的科研項目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同時也為獸醫學生和從業人員提供實驗技術培訓和教學支持。
1.2 獸醫實驗室監測內容
獸醫實驗室可以進行多種內容的檢測,包含以下幾方面:①病原體檢測。獸醫實驗室可以對動物身體內的病原體進行檢測,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等。常見的檢測方法包括培養、PCR檢測、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等。②血液檢測。獸醫實驗室可以通過血液樣本檢測動物的血液參數,如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水平、血小板計數等。這可以幫助獸醫了解動物的健康狀況和診斷某些疾病。③組織病理學檢測。獸醫實驗室可以對取自動物體內的組織樣本進行病理學檢測。這可以用來診斷腫瘤、炎癥、感染和其他病理變化,并為治療和預后評估提供依據。④免疫學檢測。包括抗體檢測、細胞免疫檢測等。獸醫實驗室可以通過檢測動物體內的抗體水平,來判斷動物是否感染了某種病原體或曾經接種過疫苗。⑤藥物濃度檢測。對于接受藥物治療的動物,獸醫實驗室可以檢測血液或尿液中藥物的濃度,以確保藥物在適當的范圍內使用,避免過量或過低的用藥。
2 獸醫實驗室檢測技術在畜禽疫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2.1 病原體鑒定與監測
獸醫實驗室利用先進的分子生物學技術、細菌學和病毒學等方法,對畜禽體內的病原體進行鑒定。通過對樣本進行提取和擴增,可以確定疾病的病原體種類,比如細菌、病毒、寄生蟲等。這對于及時診斷和治療疫病非常重要,同時也有助于制定有針對性的預防和控制措施。實驗室可以進行病原體監測工作,通過定期采集和檢測畜禽樣本,了解病原體的流行情況和變異趨勢。監測的對象可以是已知的病原體,也可以是新出現的病原體。這有助于及早發現和掌握疫病的傳播規律,及時采取相應的預防和控制措施,以防止疫情的蔓延和暴發。
2.2 疫苗研發與評估
獸醫實驗室能夠鑒定和篩選出引起畜禽疾病的病原體,包括細菌、病毒、寄生蟲等。通過準確鑒定病原體,有助于確定需疫苗開發或針對該特定病原體的預防措施。在疫苗研發中,獸醫實驗室還可以進行對特定病原體所需的抗原的制備和篩選。這些抗原可能來自病原體本身的部分或全部成分,也可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制備。在實驗室內部可利用動物(如小鼠、兔子、雞、豬等)進行疫苗免疫試驗。通過對免疫動物進行接種疫苗,觀察和確認疫苗的免疫效果,包括抗體產生情況、細胞免疫反應等,從而評估疫苗的保護效果和免疫機制。在此基礎上能夠對疫苗的安全性進行評估。通過動物實驗和細胞培養等方法,觀察疫苗是否存在副作用、毒性或致病風險,并評估其在應用過程中的安全性。獸醫實驗室可組織并參與疫苗的野外試驗和效果評估。通過在實際養殖場的試驗,觀察疫苗在實際使用條件下的效果,包括預防和控制疾病的能力、生產性能改善等[1]。通過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收集疫苗使用后的數據和信息,判斷疫苗的有效性、持續性以及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調整。
2.3 流行病學調查與追蹤
獸醫實驗室能夠對疫病的病原體進行檢測與鑒定,包括病毒、細菌、寄生蟲等。通過分離和鑒定病原體,可以確定導致疫情暴發的具體病原體,并分析其流行病學特征。通過對動物樣本的采集和檢測,開展針對性的疫情監測工作,及時掌握和監測不同地區、不同種類動物的疫情信息。通過將這些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可以提前預警和控制疫情的擴散。在疫情發生或流行期間,獸醫實驗室可以協助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工作。通過采集和分析相關的樣本(如血清、組織、排泄物等),了解疾病的傳播途徑、病原體的傳播范圍和密度,從而為制定針對性的防控方案提供科學依據。獸醫實驗室還可以對流行病學調查中所獲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識別疫情的相關因素,尋找流行規律和趨勢。通過向決策者和相關機構提供準確的數據和分析結果,支持疫情防控決策和制定政策。
2.4 監測耐藥性和藥物殘留
在實驗室內部通過分子生物學方法,如PCR和基因測序等技術,檢測病原體是否對某些抗生素產生了耐藥性。這有助于了解耐藥性的程度和范圍,評估抗菌藥物的使用合理性,并提供科學依據制定合適的抗菌藥物使用政策[2]。耐藥性監測能夠及時發現和預警耐藥性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防止耐藥性的蔓延。借助色譜法、質譜法等分析技術,對畜禽產品中的藥物殘留進行檢測。這有助于保障畜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確保藥物殘留不超過國家和國際標準。藥物殘留監測也有助于監督和指導獸藥的使用,防止激素、抗生素等藥物濫用和不當使用,減少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潛在風險。對收集到的監測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和評估,識別潛在的公共衛生風險和獸藥使用問題。通過建立數據庫和風險評估模型,可以及時預警和應對可能的疫情暴發、耐藥性擴散和藥物殘留風險等。這有助于提高監測和管理的效率,保障畜禽產品的質量和食品安全。
3 發揮獸醫實驗室檢測技術,推動畜禽疫病防控的工作措施
3.1 建立健全監測網絡
畜牧獸醫實驗室應與農業部門、動物衛生監管機構、養殖戶、獸醫服務機構等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通過明確各方的責任和職能,形成快速響應和協作的機制。建立畜禽疫病數據共享平臺,實現各實驗室間數據的實時共享和交流。同時,與其他相關部門共享數據,包括養殖戶報告的疫情信息、動物衛生監管機構的監測結果等。這樣可以形成全面、及時的疫病監測系統,有助于預警和防控工作的開展。與其他實驗室共享技術設備和人員資源,提供技術支持和培訓。通過開展技術培訓和交流活動,提高各部門的實驗室技術水平,推動畜禽疫病監測工作的規范化和標準化[3]。加強與疫苗生產企業合作,聯合開展疫苗研發工作,并將研發成果應用于畜禽疫病的防控。這樣可以提高疫苗的療效和安全性,為畜禽疫病的預防和控制提供更加可靠的手段。通過與地方實驗室、大學實驗室等建立合作關系,形成畜禽疫病檢測網絡。通過分工合作,實現病原體的快速檢測和診斷,提高疫情監測的效率和準確性。
3.2 推廣應用快速病原體檢測技術
一方面開展針對獸醫師、養殖戶和相關從業人員的培訓和教育活動,介紹并推廣使用動物疫病快速檢測技術。培訓內容可包括技術操作、樣本采集與處理、結果解讀等。提供充分的培訓和教育能夠提高參與者的技術水平和認知,增加他們在實際工作中應用快速檢測技術的信心和能力。另一方面利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平臺開展宣傳,傳播快速檢測技術的信息。通過發布技術文章、演示視頻、案例分享等方式,向廣大獸醫師、養殖戶和相關人員介紹快速檢測技術的原理、優勢和應用范圍,激發他們的興趣并促使其采用這些技術。再一方面提供經濟實惠且易于操作的快速檢測技術,降低使用門檻。這包括減少檢測所需的設備、耗材和人力成本,優化樣本采集和處理方法,增加檢測速度和結果解讀的簡便性。最后一方面政府可以制定支持動物疫病快速檢測技術推廣的政策和措施,鼓勵行業和從業者使用這些技術。這可以包括提供獎勵、補貼或減免相關費用,促進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3.3 加大技術設備更新換代
獸醫實驗室內部應建立先進的基礎設施,包括安全實驗室、無菌室、冷藏庫等,以確保疫病樣本的安全保存和實驗操作的準確性。定期評估和更新核心設備,如PCR儀、光鏡、高通量測序儀等,以確保技術的敏感性和準確性。此外,應關注迅速診斷技術的發展,如實時熒光PCR、電子微觀鏡等。要為獸醫實驗室應提供多樣化的診斷工具,以適應不同疫病的檢測需求。例如,引入快速檢測試劑盒、免疫組化試劑盒等,以提高病原體檢測的效率和準確性。構建信息化管理系統,對實驗室的設備使用情況進行記錄和管理。通過數據分析,可以及時發現設備的使用問題和老化情況,為設備更新換代提供科學依據。積極爭取政府和相關部門的資金支持,用于獸醫實驗室技術設備的更新換代。同時,可以與疫苗生產企業等合作,共同開展研發工作,并獲得技術和經費支持。
4 結語
總而言之,在開展動物疫病防控過程中,需要綜合運用更加科學合理的檢測技術,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合理性,不斷提高疫病防控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另外,還需要結合當前疫病的發生流行特點,不斷完善基層實驗室的建設,投入更多的資金,加強技術的更新換代,進一步提高疫病檢測的準確性和高效性,從而充分發揮獸醫實驗室的檢測能力,為保證畜牧養殖安全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 李桂榮.抗體檢測技術在動物疫病防控中的應用分析[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3,29(6):49.
[2] 周玉蓮.淺析抗體檢測技術在動物疫病預防中的應用[J].中國畜禽種業,2015,11(1):48-49.
[3] 詹文輝.獸醫實驗室考核評審中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J].福建畜牧獸醫,2016,38(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