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孟恩 朱愛敏
作者簡介? ?張孟恩,新疆財經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朱愛敏,新疆財經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基金項目?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新疆縣級融媒體中心協同縣域社會治理實踐研究”(項目編號:21XXW008)階段性成果。
【摘 要】以呈現家庭微沖突為內容的正能量情景劇,具有社會微批評功能,對家庭、社會的建設性作用意義重大??h級融媒體中心通過劇情類短視頻內容生產,將普通人生活、工作中司空見慣的家庭微沖突及糾錯過程劇情化傳播,以其幽默諷刺的輕監督屬性,實現正能量的大流量傳播,強化社會倫理規范,促進縣域社會治理。本文通過對新疆和田地區、喀什地區所屬8個縣級融媒體正能量情景劇的各項傳播力指標進行實證分析,探析縣級融媒體正能量內容獲取大流量傳播的內在規律。
【關鍵詞】情景?。欢桃曨l;縣級融媒體;正能量
自媒體視域下短視頻內容生態存在較為激烈的“流量”之爭,縣級融媒體作為協同縣域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其如何更好發揮輿論引導與協同治理功能,提高自身傳播力成為一項重要議題。以社會基本單位“家”為切入,構建正能量情景劇內容成為縣級融媒體的有益實踐探索,從內容生產、傳播及受眾交互層面實現大流量的傳播熱度是其重要組成之一。
一、研究緣起:因何及何以構建短視頻傳播力
(一)專業化內容生產下的縣媒競爭
短視頻平臺生態下,用戶具備生產者與接收者的雙重身份,內容生產不再是專業人士的“特權”,UGC(用戶生產內容)與PGC(專業生產內容)逐漸向PUGC(專業用戶生產內容)模式轉型。“短視頻行業本質上是內容驅動型行業,內容是短視頻平臺的核心競爭要素?!盵1]在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背景下,短視頻作為縣級融媒體中心傳播矩陣的重要一環,官方抖音號作為其推進自身傳播力建設的主要形式,成為推動基層治理效能提升的重要力量。以短視頻平臺為依托,縣級融媒體中心在貼近群眾生活的內容建構與生產上,通過何種實踐路徑提高自身“流量”競爭力與受眾到達率備受關注。
(二)傳播力分析指標下的權重界定
隨著媒體平臺多元化發展,各類媒體傳播力成為學界關注和研究的重點之一。學者們根據特定研究對象的傳播屬性及學理規范,建構出立體考查媒體傳播力大小的若干量化指標及權重分配,賬號設計、內容呈現及互動數據等成為媒體傳播力研究的重點指標。
縣級融媒體中心通過專業化內容生產、正能量價值取向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的劇情類短視頻創作,形成以具有輕監督屬性的文本為載體,以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協同縣域社會治理為目標的內容生產范式。此類文本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普遍得以大流量傳播,使得開展此類業務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在碎片化的短視頻內容輸出中具備較高競爭力。本文以新疆和田地區、喀什地區所屬8個縣級融媒體中心的正能量情景劇為考察對象,從內容生產、內容傳播、受眾交互3個維度出發,根據主題形式、議題關聯及評論交互情況等具體指標,分析正能量情景劇傳播力的內在規律,繼而探討其對于社會協同治理、價值觀引導的實際效應。
二、研究設計:生產與到達交互下的傳播力構建
(一)內容生產:“家”主體的社會關系連接
基于和田地區與喀什地區所屬縣級融媒體抖音平臺現存的正能量情景劇作品,將時間限定至2024年2月底,經篩選后得到有效作品995件。在主題分布上,兩地區所屬縣級融媒體的正能量情景劇涵蓋家庭、職場、友誼及社會熱點議題4個方面。其中家庭主題數量最多,占比達54.5%,職場、友誼及熱點議題占比近似,分別為17.6%、12.4%及15.5%。家庭主題內容重點關切以“家”為主體的社會問題縮影,職場主題包含應聘、同事關系、跳槽等職場熱點事件,友誼主題包括朋友關系演繹等,熱點議題主要涉及時政、法律法規等,均為與民眾生活、工作等息息相關的熱點議題。
為探析各類傳播主題下的效果熱度,將轉發、點贊及評論任一項互動數據超過1萬的作品篩選后得到有效樣本296個。其中以家庭為主題創作的作品達217件,對“家”秩序的重建與和諧發展助推社會治理成為兩地區所屬縣級融媒體情景劇的重要議題,家庭成員個體身份的“己”成為連接家庭與社會關系的重要節點?!昂⒆印薄案改浮薄袄掀拧薄袄瞎钡茸鳛閯∏閯撟鞯母哳l詞,通過一些社會微沖突反映縣域群體中“家”所蘊含的各種問題,其背后蘊含著夫妻包容、婆媳理解等家本位的正確價值觀引導?!皠∏轭惗桃曨l從涉及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出發設計劇本,構建日常生活與人的精神連接。”[2]
(二)內容傳播:轉贊評數據表征的傳播熱度
基于前文互動數據所篩選的296個樣本,其中家庭的主題創作在傳播熱度上仍為最高,占比72.3%,職場、友誼、熱點議題主題則分別占比12.2%、9.1%、6.4%。通過爬取點贊、評論及轉發數據,對其進行標準化處理后導入IBM SPSS Statistics軟件,計算得到各數據的均值、標準差等。相關分析顯示,轉贊評數據量與短視頻作品的傳播熱度關聯密切,為內容生產者在作品構思、吸引互動下形成良好視頻傳播數據及提高傳播力提供有益啟示。
在傳播效果上,情景劇在弘揚主流價值觀與正確價值取向的同時取得大流量傳播,提升了縣級融媒體中心在內容生產與建設上的傳播影響力。截至2024年2月底,和田地區于田縣融媒體中心“2024年情感短劇”發布的16件作品已超1000萬次播放量。在喀什地區,疏勒縣融媒體中心30件正能量情景劇作品播放量達4327.2萬次,點贊達36萬余個,轉發量超10萬次,評論量達2萬余條。傳播熱度驅動下的內容生產,對縣級融媒體中心的情景劇創作質量提出客觀要求,使樣板單位示范效應亦得以有效發揮,喀什地區已形成疏勒縣、岳普湖縣、澤普縣、巴楚縣等融媒體中心的正能量情景劇縣域傳播集群。
(三)受眾交互:“家”“己”抗辯下的認知共建
家庭作為社會的基本單位,扮演著“社會細胞”的角色。以“家”為傳播主題所構成的社會關系網,使物質交往與精神交往的共識凝聚易形成合力,與以縣域為主體的基層社會治理密切相連?;诩彝リP系的共識構建,為劇情類短視頻的創作提供有益借鑒。傳統家庭形態向現代家庭形態轉型中所衍生的一系列問題,“婆媳”“夫妻”等關系和諧與抗辯的過程,易使作為家庭主體的問題向作為社會共識問題轉變。“‘家作為社會交往的一個傳播節點,在代際接力中完成對家庭秩序的重建?!盵3]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將“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明確作為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的舉措之一,《新疆數字鄉村發展調研報告(2023)》顯示數字鄉村治理能力在發展指數上最高,鄉村網絡、信息服務等基礎設施覆蓋全面。通過政策參與的觀念導入與縣域內技術資源支撐,重建“家”的和諧秩序也是縣級融媒體中心的重要職責。
基于前文樣本主題分布比例進行抽樣,通過爬取評論文本并分析,以“正能量”為主的積極情感詞語占據用戶交互的主流,總體上呈現出認同與沖突思辨的特點。在受眾參與互動的符號解讀中,作為家庭基本成員的個體身份仍為民眾關切之重點,“家”中的個體身份“老公”“老婆”“女兒”等對“己”身份進行思考與再解讀。正能量情景劇所引導觀念編碼傳播后,受眾接收進行解碼,基于價值觀念認同下的思辨參與,呈現出觀念的認同與結合現實的思辨,造就“家”“己”雙重身份下的認同與沖突。無論認同抑或沖突,作為家庭單元的個體經過思辨,在本質上對觀念已然廓清,和諧的家庭關系與正確的做法成為共同認同的理念。
三、特性啟發:正能量倫理建構下的大流量助力
正能量情景劇以家庭、職場等為主要劇情搭建的素材來源,直面倫理關系問題的同時以輕監督的視野吸引受眾大量觀看與互動,進而推動問題的解決。巧妙的劇情設計與合理的沖突營造使其獲得“正能量、大流量”的傳播效果,助力縣級融媒體中心增強其縣域傳播力。
(一)倫理沖突視域下的問題關切
作為社會基本單位的個人,在與家庭、社會交往的過程中,其所形成的社交關系是和諧與沖突的統一體,觀念、利益等多因素作用下使得沖突這一現象根植于人的社交關系中?!懊鞔_家庭倫理的限度,可以進一步發揮家庭倫理在社會共同體中的道德建設的作用?!盵4]情景劇在選題和立意上把處于社會關系網中的人可能面臨的倫理沖突,用普遍存在的現實情節構建劇情特色。通過個體沖突反映社會縮影,以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內容拉近與受眾的距離。如劇中求職面試的利益問題,在是否愿意幫助自己競爭對手的議題下凸顯正確的價值取向,以善良一定會有回報的正確抉擇傳播正能量。
此外,情景劇采用專業化的編劇團隊,倫理沖突背后并非僅為博眼球的唯流量論。存在于場景化設計的日常生活中,作為普通人的個體,有時存在“小惡”而為之的現象,劇情是經編輯設計而產生,但在小的倫理沖突下映射著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劇情設計以解決問題為導向,使正確價值取向深刻浸潤作為“己”的個人。
(二)戲劇表現敘事下的情感爆點
作為劇情類短視頻,借助戲劇表現手法避免劇情的單一枯燥,對提高用戶觀看黏性尤為重要。正能量情景劇在選題上采用普遍化的平常事,通過設置懸念、營造意外等劇情起伏來強化自身敘事表達,以巧妙“講故事”的方式提高內容的吸引力。“戲劇通過對美好事物設置坎坷的阻礙或進行毀滅來引起人們的共情,從而引發共鳴。”[5]在戲劇表現手法助力下,沖突情節更波瀾起伏引人注意,在與現實的契合中拓展了情景劇內容的深度。
以家庭為主要創作主題的正能量情景劇結合受眾所需,在劇情上回應受眾關切議題,將“家”“己”倫理選擇中的沖突問題呈現于大眾視野,形成現實生活在劇情中的“復現”,并引導民眾在自身思辨下樹立正確價值取向。而在此過程中,正能量情景劇以情感為紐帶,發揮平臺作用將“家”“己”與受眾視野相連?!岸兑舳桃曨l天然適合親情、愛情、友情等情感的傳播,親情、友情、愛情這些生活中每個人都擁有的感情符號,在劇本的加持下產生共通的意義空間。”[6]在“沉浸式”共情中,將社會倫理規范軟植入受眾的價值判斷過程,在正確做法與觀念引導下形成社會成員評判社會行為的共同價值標準?;诖耍芰壳榫皠≡谧陨韨鞑チΦ纳疃扰c廣度提升中得以建設與發展。
(三)輕監督屬性下的共鳴連接
在劇情類短視頻的縣域傳播實踐中,將視線匯聚于以“家”為傳播主體的社會治理上,關注對“家”秩序的重建與引導。大部分家庭微沖突具有遍在性,因而能夠產生廣泛共鳴。家庭微沖突的是非對錯,作為共同體的社會成員會以一套代代相傳的社會倫理規范為標準進行價值評判,評判和糾錯的過程,也是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過程。因此,以呈現家庭微沖突為內容的情景劇,具有社會微批評功能,即輕監督屬性,有別于以大是大非為呈現對象的新聞輿論監督。但對家庭、社會的建設性作用意義重大,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追求家庭秩序重建的同時,共鳴性情感認同擴大了情景劇的縣域及跨縣域傳播范圍。
四、結語
以家庭等為主題的劇情類短視頻創作,結合社會熱點議題的內容生產,為各地縣級融媒體中心提高縣域傳播深度與廣度提供啟發。以“家”這個社會基層單位進行內容創作,在受眾觀念抗辯的轉贊評交互中引導正確觀念、提高用戶黏性,成為縣媒發展有益的路徑探索。盡管正能量情景劇成為縣級融媒體中心傳播力“破圈”的有益實踐路徑,但如何通過內容生產,推動傳播中各指標數據的優質提升及用戶交互下的議題引領,仍是各縣媒所應關注的重點所在。潮
參考文獻
[1]王潤,楊雅婷.平臺治理背景下短視頻的內容建設與主流化發展[J].中國編輯,2024(3):85-90.
[2]張春,孫平.劇情類短視頻的類型特征、傳播范式與發展進路[J].當代電視,2024(2):39-46.
[3]舒洪磊,沈薈.以“家”為媒:基層結對治理實踐與鄉村家庭生活秩序重建[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23(6):40-48.
[4]劉燕.家庭倫理的道德起源與未來面向:基于對家庭倫理限度的考察[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4(2):10-18.
[5]鄭婉瑤.試論電視新聞故事對戲劇手法的借鑒[J].戲劇之家,2023(4):163-165.
[6]唐雪蓮,劉雪.景觀視域下抖音平臺劇情類短視頻的傳播研究[J].視聽,2022(3):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