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摘要: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深刻影響,企業的經營管理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企業數字化轉型以數字化技術為核心驅動的戰略轉型,以提升企業效率、增強企業競爭能力為目的的系統性變革。數字化轉型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經營管理模式、組織結構、運營模式和業務流程等方面。本文論述企業經營管理的數字化轉型以及經營管理數字化的特點,分析經營管理數字化的模式,并基于經營管理視角,提出數字化轉型發展策略,旨在提升企業數字化轉型能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以供參考。
關鍵詞:經營管理;數字化;發展
DOI:10.12433/zgkjtz.20240946
根據《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的定義,數字化轉型是指通過數據分析、云計算等先進技術手段,改變傳統生產、組織方式和商業模式,實現業務流程再造和價值鏈優化,構建企業新的競爭優勢。
數字化轉型是一場涉及企業經營管理全流程、全要素、全領域的系統性變革,在數字化浪潮的大背景下,企業需要重新思考自身在市場中的地位,需要根據發展狀況進行轉型。
一、企業經營管理的數字化轉型概述
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內容較繁雜,以一個生產企業來說,供應商管理、原材料采購、庫存管理形成訂單出庫入庫、成本核算以及資源調配和人員管理等內容。在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下,這些工作全部由人工完成,增加了很多的主觀性因素,因此數據會因員工水平高低而不同,影響管理者的決策,使企業面臨各種風險。在當今大數據時代,企業借助數字化技術對系統升級改造,制定各種報表,按不同的維度進行統計。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減少管理的人力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實現管理能力的提升,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二、企業經營管理數字化的特點
技術數字轉型與管理數字轉向雙協同策略的實施,不僅促進企業生產、制造、服務等硬實力的全面提升,帶動管理模式的創新,為數字化轉型發展戰略的調整提供技術支持,而且為企業提供穩定發展的軟實力。
成功轉型的數字化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必然有一支敏銳、果斷、高效且善于把握時間的管理團隊,保證數字化轉型目標的順利實現。
任何一家企業經營管理向數字化方向轉型時,必須構建信息共享平臺,保證數據信息的全面共享,才能將各個經營管理環節緊密結合在一起,加快轉型的速度。
完成數字化轉型的企業,搭建數字技術與應用共享的平臺,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為企業的創新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作為新經濟常態下的現代企業來說,應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合理運用先進技術手段,制定符合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需求的數字化轉型方案,拓寬經營管理轉型渠道,為現代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三、企業經營管理數字化模式
(一)財務的數字化轉型
財務數字化轉型模式是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常用的數字化模式。主要是財務管理部門在工作中引入數字化手段與平臺,優化和完善工作流程,賦予財務管理數字化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力成本的投入,提高財務管理工作效率和質量。
業財融合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有效應用,有效降低財務風險的發生概率,財務管理部門借助數字化財務審計平臺,實現實時監控財務變化趨勢的目標,確保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比如,移動化、無紙化報銷模式的有效應用,促進員工財務報銷工作效率的提升。線上財務審批模式的實施,簡化各層級領導審批的手續,提高財務審批的效率。財務部門借助數字化平臺開展自動審核與審批工作,提高工作的智能化水平,減輕財務管理人員的壓力,保證財務數據的真實性與準確性。
另外,數字化、規范化財務管理體系的構建,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財務管理從傳統核算型向管控型轉變的速度,減少財務管理工作的成本,確保經營管理活動的高效開展。
(二)人力資源的數字化轉型
加快人力資源數字化轉型的速度,有助于激發企業內部各個環節數字化轉型工作的有序開展。人力資源的數字化轉型并不是簡單的員工數字化培訓,而是要求企業構建從員工招聘到為員工服務的數字化管理體系,充分發揮人工智能數字技術的優勢,篩選適合經營發展需求的人才,同時運用大數據技術做好海量經營管理數據的分析工作,保證人才決策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現代企業經營管理數字化轉型,要求管理層應該合理運用數字化技術,制定員工數字化檔案,針對員工進行高效管理和培養,對日常工作過程中表現突出的員工給予相應的激勵和獎勵,提高工作效率。員工在日常工作過程中,通過內部數字化服務系統,不僅感受到數字化發展的魅力,而且激發出參與轉型的熱情,加快轉型的速度。比如,管理層通過釘釘等網絡化平臺,為員工打造數字化溝通平臺,滿足員工與管理層隨時隨地溝通的需求,為員工打造出數字化工作的場所,為企業內部高效協同經營管理團隊的建設打下基礎。
(三)商業模式的數字化轉型模式
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更偏向于不透明化和虛擬化,這是轉型中最為關鍵、最為復雜的一環。在傳統的商業模式中,企業更加傾向于通過客戶流量增加來實現銷售額的提升,但是進入數字化時代后,商業模式不再局限于流量,而是朝著“數據流”的方向發展。企業也不再僅僅是通過資源驅動來獲得效益的提高,同樣會通過數字賦能的方式來轉變商業模式。例如,通過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技術、自動化技術、智能物聯網等手段進一步優化人員、場所和貨物的匹配效果,確保選材、采購、銷售、物流、售后的全過程實現數字賦能,利用先進的算法幫助企業選擇最優的上下游經營鏈條,促進價值鏈的有效融合,有助于企業更加高效地與合作企業、供應商、零售商、顧客等進行溝通,使生產經營效率進一步得到提高。另外,打造專屬的ERP系統,有助于企業高質量地完成業務一體化管理模式的數字化轉型,從根本上變革原有的業務模式,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四、企業經營管理視角下數字化轉型的發展
(一)掌握價值導向為轉型奠定基礎
企業要真正實現經營管理視角下的數字化轉型,就應準確把握價值導向,明確轉型的方向和目標,營造良好的氛圍,合理利用外部環境,不斷促進內部員工數字化意識的有效提升,這樣才能使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更好地適應市場和政策的變化。
企業可以借助網絡宣傳等手段,讓領導層和全體員工逐漸形成數字化管理和數字化應用的意識,進一步加快數字化技術的全面覆蓋,這樣不僅能夠使企業的數字化發展更好地與行業標準相匹配,同時能夠在整個行業中樹立起數字化轉型的良好范本,為數字化轉型環境的優化提供更多的支持,從而真正實現經驗共享,打造良好的數字化轉型行業生態。
除此之外,還要進一步加快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各類先進技術的研究,同時建立起更加實用、更加創新的經營管理平臺,為數字化轉型提供有效的載體,有助于企業突破轉型過程中的難題,使企業的發展有更加堅實的基礎。
(二)提高數據的應用能力
數據是數字化轉型的核心。企業要想增強數字化轉型,必須實現數據的多源、異構、分布式、高質量和強隱私保護,并提高其在經營管理中的應用能力。利用云計算技術,構建一體化信息系統。數據和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為企業構建一體化信息系統提供堅實基礎。通過應用云平臺和大數據技術,有效整合業務流程與數據,并實現對各類數據資源的集中管理、高效利用和實時共享,為經營管理提供全面、統一的信息資源服務。
利用大數據技術,加強數據分析。通過分析客戶行為和偏好,為客戶提供更精準、更個性化的服務;通過分析市場需求與競爭情況,為產品創新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通過分析供應鏈信息和市場供需關系等方面的信息,為采購決策提供支持。此外,企業還可以通過應用大數據技術實現對市場和產品銷售情況的實時監測與分析。
利用區塊鏈技術,建立企業信用體系。通過應用區塊鏈技術建立基于人工智能的信用體系和信用風險防范體系,在此基礎上構建以用戶為核心、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產品質量為保障、以風險管理為重點的信用管理機制。利用物聯網技術和智能技術,加強數據采集和使用。物聯網是一種基于傳感技術的新型網絡連接系統,企業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對產品生產、流通和銷售過程的實時監控和管理。智能技術可以實現對企業經營管理數據的收集、處理和分析等功能。
(三)增強數字化賦能,提高數字化轉型能力
進一步加強數字賦能,企業在經營管理的全過程中充分利用數據信息的優勢,促進經營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首先,通過數字化賦能,推動人力資源管理的數字化發展,為企業建立高質量的數字化人才庫,通過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進行人才匹配和人才選拔,發揮政企合作、校企合作等模式的優勢,吸納、培養更多的數字化人才,借助行業培訓、企業培訓等多種形式不斷強化數字化人才的能力和素養,并在內部營造良好的數字化轉型環境,利用多種激勵政策讓數字化人才能真正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貢獻更多的力量。
其次,不斷引進先進的數字化手段,促進業財融合,讓產業鏈條實現數字化延伸,為企業積累更多的數據流資源,推動財務、商業模式和業務流程的數字化轉型,促進財務管理效率的提高,轉變現有的商業模式,真正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最后,企業還要立足于市場環境的變化,分析內在經營管理的實際問題,對數字化轉型戰略進行動態調整,確保企業擁有更強的適應力和應變能力,更好地利用行業共享模式提高數字化轉型的效果和效率。
(四)提高企業數字化服務水平
企業數字化服務水平主要表現在經營管理、運營以及營銷方面。在經營管理方面,數字化轉型不僅體現在內部,還體現在企業與外部環境之間的連接。傳統的市場營銷主要依靠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但是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強,企業與外部環境之間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只有不斷加強數字化服務水平,才能更好地適應市場環境。企業在數字化服務方面需要加強創新,實現數據、信息以及知識的共享。例如,阿里巴巴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華為利用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為中小企業提供基礎設施;騰訊利用大數據技術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因此,企業要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通過整合用戶行為數據和商業數據來滿足用戶需求。只有通過數據信息共享、商業模式創新以及智能制造等方式實現數字化服務水平的提升。
(五)強化數字化人才的培養
與傳統企業相比,數字化轉型所需人才數量較多,對其素質要求更高。
從當前來看,企業數字化轉型與經營管理水平密切相關,做好內部員工培訓工作,提高其對數字化轉型的認知和理解。企業根據員工的實際情況以及發展規劃制定培訓計劃,同時加強對員工的技能培訓。在培訓內容方面,主要包括數字化轉型相關政策、知識以及流程等內容。培訓可以采取集中培訓和分散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在集中培訓中邀請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知名專家等對員工進行集中授課;而在分散培訓中,則可以安排員工參加專業培訓班。數字化轉型需要員工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以及新技術,才能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
此外,企業還應重視對員工的考核以及激勵工作。考核方面主要包括員工工作態度、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業績等;激勵方面主要包括獎金、晉升、晉升機會等。
五、結語
概而言之,數字經濟時代的來臨對企業管理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企業正確認知數字技術的兩面性,強化對數字技術的合理應用,并確保各部門間加強有效銜接,以提升管理的規范性和系統性。企業利用多元技術提升管理質量與管理效率有利于健康發展,收集動態化管理數據,以此確保管理戰略的不斷優化,助推企業邁向新的發展階段。
參考文獻:
[1]武克奇,付景遠.數字化轉型對商貿流通企業管理效率的影響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23(22):164-167.
[2]郭詩蕾.基于互聯網思維的企業經營管理數字化轉型研究[J].商場現代化,2023(22):135-137.
[3]王慧穎.大數據時代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數字化轉型的路徑研究[J].財會學習,2023,(30):94-96.
[4]韓龍毅.制造企業財務管理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性及路徑探討[J].商業觀察,2023,9(28):81-84+88.
[5]韓超.探討數字經濟時代企業經營管理創新策略[J].大眾投資指南,2023,(19):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