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莉
今年是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成立二十周年。5月底,中阿合作論壇第十屆部長級會議如期舉行,中阿合作再次迎來“高光時刻”。
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了中阿合作論壇第十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并發表題為《深化合作、繼往開來,推動中阿命運共同體建設跑出加速度》的主旨講話。
習近平指出,中國和中國人民同阿拉伯國家和人民的友誼,緣自絲綢古道上的友好往來、爭取民族解放時的并肩戰斗、國家建設進程中的合作共贏。新世紀以來,中阿關系不斷邁上新臺階。“2022年12月,我赴沙特利雅得出席首屆中阿峰會,中阿雙方一致同意全力構建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中方愿同阿方發揮好峰會戰略引領作用,持續推動中阿關系跨越式發展。中方將于2026年在中國舉辦第二屆中阿峰會,相信這將成為中阿關系又一座里程碑。”
習近平強調,當前,世界百年變局正在加速演進。中國和阿拉伯國家都肩負著實現各自民族振興、加快國家建設的時代使命。構建中阿命運共同體彰顯我們開辟中阿關系新紀元、開創美好世界新未來的共同愿望。中方愿同阿方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鑒,緊密協作,把中阿關系建設成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標桿、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樣板、不同文明和諧共生的典范、探索全球治理正確路徑的表率。
習近平指出,經過雙方共同努力,首屆中阿峰會期間提出的推進中阿務實合作“八大共同行動”取得重要早期收獲。中方愿以此為基礎,同阿方構建“五大合作格局”,推動中阿命運共同體建設跑出加速度。
巴林國王哈馬德、埃及總統塞西、突尼斯總統賽義德、阿聯酋總統穆罕默德、阿盟秘書長蓋特分別致辭。他們均高度評價中阿合作論壇成立20年來阿中雙方各領域合作取得的積極成果,表示進一步深化阿中全面合作是阿中人民的共同愿望,有利于推動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新秩序。阿方高度評價中國發展成就和經驗,高度重視中國在當今和未來世界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重申堅定恪守一個中國原則,支持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愿同中方進一步提升阿中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水平,全力構建面向新時代的阿中命運共同體。
“中阿合作論壇為雙方協商合作、協調立場、交流互鑒提供重要機制保障。當下阿中人文交流蓬勃發展,為深化各領域合作奠定更堅實基礎。”突尼斯駐華大使阿迪勒·阿拉比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阿拉比談到,當前阿中關系處于歷史最好時期,蘊含大量新機遇,雙方務實合作走深走實,經貿、投資、文旅等各領域交流互動日益頻繁。“我們應把握好這一歷史機遇,利用廣闊的合作前景,造福雙方人民。”
阿拉比對中阿合作論壇機制表示贊賞。“論壇有助于為阿中人民謀福祉,是各方表達意愿、互學互鑒的良好平臺。”他說:“本屆部長級會議的舉辦恰逢其時,阿中雙方能夠有機會探討交流發展經驗,并為當下地區和國際問題共同尋找解決方案。”
中阿雙方人文交流歷久彌新,中國武術等中華傳統文化廣受阿拉伯年輕人喜愛。阿拉比說:“人文交流是通往各領域交流的一扇門。”他提到,從“漢語熱”在阿拉伯國家持續升溫,到阿中人員往來日益密切,雙方在人文交流,特別是年輕一代交流方面保持良好互動,“當青年走近彼此,阿中未來交流互鑒便更有保障。”
今年適逢中突兩國建交60周年。阿拉比指出,突中長期友好,建交以來兩國關系保持健康穩定發展。中方助力突尼斯實現國家發展,援建或實施了突尼斯國際外交學院等一批優質項目。“突方期待同中國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豐富合作內涵,在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科研攻關、高等教育等領域推動開展更多合作項目。”阿拉比說。
數據顯示,自2001年起,沙特一直是中國在中東地區最大貿易伙伴。2013年起,中國成為沙特第一大貿易伙伴。中沙雙邊貿易額已連續兩年超過1000億美元,在2023年達1072.3億美元。
沙特駐華大使阿卜杜拉赫曼·哈勒比表示,沙特積極致力于推動沙特“2030愿景”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深度對接,務實合作成果惠及兩國人民。他指出,沙特與中國發展戰略契合、發展理念相近、發展優勢互補,中國的發展經驗、先進技術產品以及巨大消費市場與沙特經濟實力、地理位置等要素能夠有效契合。
哈勒比指出,目前,沙中關系處于歷史最好時期。近年來,沙中雙邊關系全面、快速發展,兩國高層交往和各層級溝通密切。2016年,沙中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并成立沙中高級別聯合委員會,推動雙邊關系向更廣闊領域發展。
哈勒比說:“中國為提高服務水平、改善營商環境推出的政策舉措,使其經濟更具韌性,對包括沙特在內的全球投資者吸引力不斷增強。”
近年來,沙特國家石油公司、沙特基礎工業公司等大型企業瞄準中國市場,在中國多個地區不同領域進行大規模投資。沙特在能源、工業、通信技術、基礎設施、物流服務等領域吸引越來越多中國投資。“兩國在各領域的相互投資,有利于帶動經濟增長,促進就業和保障供應鏈的可持續性。”哈勒比說。
阿拉比也積極評價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包括突尼斯在內的共建國家提供的發展機遇。阿拉比說:“突方認同中國一貫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期待同中國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實現更加富有成效的合作。”
原外交部中阿合作論壇事務大使李成文表示,在“一帶一路”合作中,22個阿拉伯國家和阿盟都與中國簽訂了合作協議。“關系的上升和定位,不是簡單的表述,而是實質性的升級,代表著務實合作的擴大和深入。”比如,中阿雙邊貿易額從2004年的300多億美元增長到去年的超過4000億美元;又如,2016年1月,中國和埃及簽署了關于加強兩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五年實施綱要,其中包括80項條款,涵蓋多個領域,雙方戰略伙伴關系不斷落到實處。
阿拉伯國家是中國開展國際科技合作的重要伙伴。近年來,一批中國企業扎根阿拉伯國家,在農業、數字化、新能源、衛星等各領域深化與當地企業和機構的交流。
例如中國援建的毛里塔尼亞畜牧業技術示范中心成功種出近千畝飼草,在不毛之地上打造出一片綠洲。該中心還將土壤改良、節水灌溉等技術分享給毛里塔尼亞、阿聯酋、蘇丹等國的農業技術人員,帶動這些國家種植飼草上萬畝,成為中國和阿拉伯國家農業合作的一張亮眼名片。
泰達投資公司執行總裁艾哈邁德·拉德萬見證了泰達合作區多年的發展,也是實實在在的受益者。“自2016年以來,泰達合作區取得巨大成就,成為埃中務實合作的典范。”拉德萬說。
目前,中阿合作正從傳統油氣貿易向油氣、新能源“雙輪”并進發展,在新興領域的合作也不斷提速升級。今年5月6日,在博鰲亞洲論壇利雅得會議上,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表示,沙中兩國合作早已不局限于傳統石化領域,雙方將繼續在多個細分領域和全產業鏈開展更加廣泛的深度合作,沙特公共投資基金也將與中國達成更多新的投資協議。
由中企總承包的全球最大單體光伏電站在阿聯酋全面竣工;極兔速遞在阿聯酋、沙特為中國電商企業出海打通網購“最后一公里”;華為、商湯科技等一批高科技企業奔赴中東市場……中國和阿拉伯國家積極合作培育新質生產力,助力自身和當地共同發展。
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新三樣”產品出口在全球貿易疲軟背景下逆勢增長,同比增長高達29.9%。海灣工業咨詢組織投資專家巴塞爾·沙迪德近日表示,建造更多的電動汽車生產基地、電池工廠、太陽能發電廠,是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未來幾年的發展目標,通過和中國企業加強合作有望讓這些目標盡早實現。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副會長藺陸洲認為,以北斗為代表的中國航天衛星技術對于幫助阿拉伯國家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發展自身先進技術具有重要的引領和示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