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忘書

在保持排量和缸數不變的前提下,Vantage的最大輸出從510馬力暴漲至665馬力——只比大哥DB12少了15馬力。


一年前,阿斯頓·馬丁DB12正式發布。看著旗艦GT跑車在第十二代告別了十二缸,著實有些意難平。不過讓人略感欣慰的是,換新后的Vantage迎來了一次高能進化,再加上阿隆索的親自下場調校,競技水準也攀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國六B的全面推行,讓許多大馬力自吸引擎變得沙啞。另一邊新勢力隨便堆兩臺電機,就能輕松闖入三秒俱樂部。內憂外患之下,大排量跑車們正面臨著一場意料之內的危機。而阿斯頓·馬丁Vantage的到場,則給V8擁躉們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在今年的F1上海站比賽周,這款雙門跑車在國內正式上市。英國人這么做或許有兩方面的考慮:一是凸顯Vantage的戰斗屬性,二是點明它“F1安全車”的高光身份。
下探是一個技術活,畢竟很多時候,品牌旗艦都需要去獨占一些東西。不過阿斯頓·馬丁還是果斷地把DB12的設計語言,高度還原到了Vantage身上。最為醒目的,就是更為寬大的正面進氣口。它依舊保留著“凸”字形構造,但細節之處變得更加復雜激進。得益于此,Vantage的冷卻氣流攝入量大增50%。畢竟AMG出品的M1774.0升V8雙渦輪增壓發動機也的確需要更高的散熱效率。



不同于定位于大型GT的DB12,Vantage是一輛對年輕人有著致命吸引力的雙門Coupe跑車。而這也意味著,它需要對風潮感做出更多的考量。燈組整體輪廓變化不大,但矩陣式光源使之變得精致了許多。如果你觀察得足夠仔細不難發現:其尾燈走勢和前格柵上沿高度一致。這種設計上的傳承與呼應,也是英倫古典跑車們較為看重的。而腰身部位,當屬Vantage最美的細節。當腰線越過門板抵達后輪時大幅外擴,車尾的寬體感也再次強化。或者用一個比較流俗的說法:這是一輛有著極致腰臀比的機械尤物。
背負著“F1安全車”這一重身份,阿斯頓·馬丁Vantage自誕生之初,就給自己制定了很高的標準。而性能進化,只是其中較為閃光的一面。在“偷輕”這件事上,Vantage做得也很用心。碳陶剎車、鍛造輪轂自不必說,碳纖維的運用更是十分慷慨。除了外觀內飾上能看到的那些,它的傳動軸也完全碳纖維化了。也正因如此,它才能把干重控制在1605公斤。
因為引擎同源,阿斯頓·馬丁Vantage一度被認為是AMG GT不同門的師弟。不過進化到這一代時,兩款車的距離被進一步拉開。新款AMG GT放棄了前中置發動機+后置變速器的方案,但Vantage仍舊堅持著。因為這種設定不僅有著極高的鍵盤值,更可以從根源上優化前后配重比。在阿斯頓·馬丁看來,一輛跑車應該有自己的堅持。它所搭載的 4.0升V8雙渦輪增壓發動機,賬面成績來到了驚人的665馬力+800牛·米。較之上一代車型,兩項數據分別增加了155馬力和115牛·米。這種程度的性能爆發,與其說是換代,不如說是借著換代之名展開的進化。
因為定位問題,駕駛模式列表中的“GT”被抹去了。Vantage給到了Sport、Sport+和Track三種駕駛模式,一種比一種激進。而采埃孚8HP系列的8擋手自一體變速箱,在這三個狀態下展現出了很高的工作效率。不難看出,它可以很好地駕馭住這臺狂暴引擎。不過也正是因為太過從容,升降擋的力度反饋反而顯得過于紳士。如果能夠變得再猛烈高能一點,再多一些沖擊感,Vantage的性能魅力必然會得到滿額釋放。
跑車之所以迷人,在于它們“駕駛者為先”的價值觀,符合我們對汽車最本源的熱愛。畢竟不管汽車再怎么改變,它首先是要拿來開的。見識過那些重達兩噸半、動不動就推頭的純電超跑后,你愈發能感覺到阿斯頓·馬丁Vantage的可貴之處。我們已經很久沒見到這么忠誠于賽道的機械體了,它從硬件到軟件的升級,都是為了締造更極限的駕駛體驗。




DB12登場時,米其林為它專門定制了一套前275后325的PS5S輪胎。而這套裝備,也原封不動地出現在了Vantage身上。它融入了非常復雜的型面設計和物料科技,在干濕地面上都有很棒的表現。具體到賽道駕駛中,可以在緊急制動時提供足額的剎車力度,過彎時又能釋放出穩健的橫向抓地力。而升級后的Bilstein DTX減震器,也具備更為寬泛的可調范圍。在每一種模式下,都有最為契合的支撐力標定。Vantage每一次入彎時,駕駛者都能得到很積極的信心支撐。
值得額外點出的是,新Vantage沒有選擇用電子科技去控制車身動態。這么做的最大好處就是,它的整車狀態顯得非常真實、自然。或者說Vantage的每一個動作,都是有跡可循的。在握緊方向盤時,你也可以更迅速地進入“人車合一”的狀態。除此外,它的牽引力控制支持九段可調,調至最高級別時會進入TC OFF模式,也就是完全關閉狀態。那么問題來了:你是希望它的車身姿態盡在掌握,還是游離在失控邊緣盡情漂移?


在賽道上任憑荷爾蒙野蠻滋長,的確無比暢意。但Vantage絕大部分的使用場景,依舊是開放式鋪裝道路。當它游走在山路上時,其懸架會表現得十分貼合。在最為初始的標準模式下,我們依稀能感覺到它作為一輛英倫跑車的優雅訴求。或者說用接近于豪華GT的姿態,來烘托出應有的高級感。不過在切換到Sport模式之后,這臺V8引擎就會兇相畢露了。后段動力儲備永遠在線,似乎每一腳油門的試探,都遠遠沒有觸及性能的頂點。
受制于排放要求,許多大排量汽車進入國內后都會換上一副面孔。輕則封印馬力,重則缸數打折。但阿斯頓·馬丁Vantage來到中國時,仍舊保持著最高亢、最憤怒的狀態。當指針越過7000轉紅線時,發動機聲浪會變得非常肆無忌憚。比起那些紛紛噤聲的V8同行,紅溫形態的Vantage顯得尤為稀缺。
DB12同風格的數字化座艙,和定位更年輕的Vantage非常搭。不過這里最讓人心動的部分,反而是更原始的物理按鍵陣列。比如底盤、排氣、擋位等功能,都保留了單獨的旋鈕、按鍵或開關。在執行這些駕駛相關的操作時,你完全不需要把視線從路面上移開。在這里,傳統并不意味著守舊,而是經過了時間檢驗的最優解。
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V8發動機是江河日下的前朝遺老。但是阿斯頓·馬丁Vantage身體力行地告訴我們:純血燃油跑車談退休為時尚早。它們輕捷、悅耳、純粹,可以激烈地戰斗到耗盡最后一滴能源。只要法規允許,大V8就會一直高亢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