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要: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翻轉課堂新教學模式順勢而生。小學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翻轉課堂,以此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大大優化體育課堂教學效果。本文圍繞小學體育花樣跳繩的翻轉課堂實踐運用展開探究,首先介紹翻轉課堂內涵,其次分析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現狀,最后提出翻轉課堂用于體育課教學的實踐策略,旨在為相關人員提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體育翻轉課堂花樣跳繩
體育教學活動有多種,花樣跳繩運動是其中一種。小學體育教師在花樣跳繩教學中運用翻轉課堂,利用多媒體技術可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并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鍛煉學生體育實踐技能,改善體育課堂教學現狀,提高花樣跳繩課堂教學效率。可見,全面掌握翻轉課堂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實踐運用策略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翻轉課堂的內涵
翻轉課堂英文全稱為Flipped Classroom,最早由美國學者提出,基于顛倒課堂發展為翻轉課堂。翻轉課堂指調整課堂內、課堂外的時間,由學生主體行使學習決定權。它不同于傳統課堂,傳統課堂上教師教、學生聽,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翻轉課堂上教師借助計算機技術進行理論知識傳授,利用網絡平臺進行課件教學、作業下發、作業檢查、師生互動、教學評價,并注重課堂以及課后教學時間的充分利用。對于學生來說,學生能夠在翻轉課堂上激發學習欲望,調動學習主動性,在課前主動預習知識,在課堂中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真正做到理解知識、有效運用知識。
二、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現狀
(一)缺乏創新教學理念,無法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
如今,一些小學體育教師片面解讀新課改內容,所推進的體育課程改革活動大多流于形式。在實際教學中仍秉持傳統教學觀念,不同程度上忽略了學生個體的學習需求,所開展的體育理論教學和實踐活動缺少針對性,無法更好地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如果教學理念缺少創新,那么體育教師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占據主導地位,則學生只能在課堂中被動學習。長此以往,小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會大大降低,并且學生身體機能得不到良好鍛煉,身體素質、體育精神也得不到培養,最終不利于深化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改革。
(二)缺乏明確目標任務,未準備針對性的教學資源
部分小學在體育課上采取自由活動,或者操場跑圈等常規教學模式,相對而言,球類運動、跳繩、接力跑等多樣化體育活動流于形式。即便是體育理論課、實踐課教學,仍存在體育教學目標泛化、體育教學資源低效配置等現象,無法真正發揮體育課堂教學作用,不能更好地滿足學生體育鍛煉、體育素養培養等需求。以體育課跳繩教學為例,體育教師主要根據單搖目標任務記錄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的跳繩成績。實際上,未在跳繩教學前進行學情分析,不了解學生跳繩基礎,導致設置的跳繩教學目標任務不夠明確,并且所準備的跳繩長度一致,不支持長短調節,最終體育課堂跳繩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三)缺乏細致示范解釋,對動作難點難理解和掌握
一般來說,小學體育教師通過講解和動作示范進行教學,但體育課堂的教學時間有限,涉及復雜體育動作時,學生只能感性認知,并沒有充裕時間細致拆分體育動作,即便在課下多次練習,也會因錯誤動作得不到及時糾正而影響學習效果。例如,花樣跳繩動作教學中,多數小學生僅掌握簡單的跳繩動作,對于難點動作,小學生并不能充分理解,因此花樣跳繩表演不及預期。在這一過程中,體育教師未能細致示范,且解釋不到位,所以小學生短期內無法掌握跳繩動作的多樣變化,在花樣跳繩學習中十分吃力。
(四)缺乏自主實踐探究,缺少實踐成果的展示機會
目前,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師占據中心地位,完全把控體育課堂,實際上小學生獲得的思考機會、提問機會、反饋機會、成果展示機會較少,這意味著學生缺之自主實踐探究。長此以往,學生在體育課堂學習中會缺少獲得感和滿足感,不利于學生體育思維拓展,并且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會逐漸降低。如果師生地位倒置,那么會不同程度上阻礙學生在體育層面的創造力,無論是理論課學習,還是實踐課鍛煉,學生都很難全面展示自我、完善自我。
(五)缺乏體育精神滲透,未較好培養體育意識、習慣
現今,小學階段大多數體育教師受應試教育思維桎梏,以知識傳授、成績提升為主要教學目標,實際上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忽略了體育精神培養,未較好培養學生體育意識、習慣,導致學生體育素質強化、情感體驗等需求被片面滿足。實際上,這與新課程改革要求相背離,不利于體育課堂有效性教學,最終影響體育課堂育人效果,導致小學生體育精神和體育意識、習慣的發展停滯不前。
三、翻轉課堂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實踐運用策略
為改變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現狀,可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這種模式能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并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實現對學生價值觀的正確引導。以體育課花樣跳繩教學為例,客觀掌握翻轉課堂的實踐策略,最大程度上彰顯翻轉課堂的實踐效用,成功打造高效體育課堂,順利完成花樣跳繩教學任務。
(一)創新教學理念,引入個性化學習
要想真正優化小學體育翻轉課堂教學效果,體育教師首先要創新教學理念,摒棄傳統機械化教學思想,基于對翻轉課堂的正確認識,穩步踐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從而引入個性化學習,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具體來說,體育教師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尊重學生在跳繩基礎、體育素養等方面的差異性,緊密結合人教版體育教材的教學內容,運用最新理念指導翻轉課堂教學實踐,使學生在體育知識學習、體育技能鍛煉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實際上,圍繞花樣跳繩教學啟動翻轉課堂,需要體育教師提高學生主體地位,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對花樣跳繩相關知識的求知欲,改變以往“師本位”的教學思維,由“灌輸式”教育過渡到“啟發式”教育,使學生在體育學習中自主思考,開展個性化學習。值得注意的是,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避免對學生進行絕對干預和主導,而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幫助學生解決在花樣跳繩學習中、信息技術解鎖中遇到的困難,這不僅能夠增進師生間的友誼,而且能夠加強學生對體育教師的信任,為花樣跳繩翻轉課堂教學開啟良好開端。
(二)設定目標任務,準備針對性資源
要想讓花樣跳繩教學活動有目標地開展,體育教師要合理設定目標任務,因為小學生的跳繩基礎強弱不等,花樣跳繩教學目標過高或者過低都不利于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具體來說,如果花樣跳繩教學目標過高,那么學生會對花樣跳繩活動產生抵觸心理;如果花樣跳繩教學目標過低,那么學生會不屑于參與低級的體育活動,進而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及時完成。基于此,教師基于翻轉課堂適當調整教學內容,合理設定目標任務,確保花樣跳繩的教學資源充分準備、合理配置。微視頻中導學案清晰顯示不同層次的預習目標,如低層次學生歸納花樣跳繩的類別及性質;中層次學生練習花樣跳繩并分享體驗;高層次學生總結花樣跳繩運動技巧并帶動中低層次學生一起參與。翻轉課堂上,關注各層次學生,并且基于最近發展區理論對學生進行拔高訓練,逐漸提高班級學生的花樣跳繩運動水平。
(三)講解示范結合,化解動作難點
體育教師在翻轉課堂上進行花樣跳繩教學,先介紹學習方法,并展示全套動作;接下來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將左右甩繩、并腳跳、雙腳交換跳、開合跳、弓步跳、并腳左右跳、交叉跳、勾腳點地跳等復雜的花樣跳繩動作逐項分解,鼓勵學生根據動畫提示進行動作練習。其中,多媒體設備支持語音講解,方便學生形象記憶知識點,通過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來規范花樣跳繩動作。多媒體視頻呈現環節,教師將微課傳到班級群,讓學生觀看視頻、預習,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啟動暫停、快進、重播等按鍵,在理解動作的基礎上加深記憶,實現高效預習。不僅如此,學生還可以對花樣跳繩中無法理解、無法掌握的動作進行標注,爭取在體育課堂探究中解惑。最后教師通過隨堂測試掌握學生對花樣跳繩動作難點化解情況,并結合測試結果針對性指導,直到學生熟練掌握花樣跳繩的動作要領。
(四)指導自主實踐,展示實踐成果
小學體育課教學工作中,教師側重口頭知識傳授,這與新課標提出的學生自主實踐相背離。不僅如此,花樣跳繩課教學活動主要遵循“教學測”這一模式,但跳繩動作復雜且多變,則這一教學模式適用性差的弊端逐漸顯現。基于此,花樣跳繩課教學中,體育教師利用翻轉課堂播放微視頻,通過微課教學讓學生預習,使其深入理解花樣跳繩動作,做到心中有數,激發學生躍躍欲試的心理。學生自主觀看視頻,能夠根據自身接受能力、練習效果調整學習節奏,直到熟練掌握動作技能,克服畏難情緒。以往體育教師會多次講解與示范,但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加之學生個體的學習需求、學習能力存在差異,無疑會增加教學壓力,弱化教學效果。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后,體育教師抽身于知識講解和示范,通過放手課堂,認真觀察學生根據微視頻學習花樣跳繩的表現,掌握學生對花樣跳繩技巧的內化情況,針對性記錄,并對其展開具體指導,確保每名學生在花樣跳繩學習和訓練等方面收獲滿滿。最為關鍵的是,學生在翻轉課堂上能夠實現自主體驗,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都能自主學習、積極實踐,跟隨視頻在花樣跳繩動作上查漏補缺、及時修正,將動作要領熟記于心。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地位的提升,學生自主實踐、自主探索,真正意識到自我的進步,進而激發體育學習欲望,在花樣跳繩訓練中愈加自信。
此外,體育教師進一步挖掘翻轉課堂教學優勢,鼓勵學生錄制花樣跳繩視頻,并將其發布到學習平臺。在此期間,教師采用視頻編輯軟件進行微視頻創作教學,要求學生錄制的視頻包括前段、中段和后段三部分,微視頻時間在6~10分鐘,前段以文字+旁白形式說明花樣跳繩項目及要求;中段是規范動作演示視頻,視頻播放速度為0.8倍速,目的是展示花樣跳繩的動作細節;后段強調該環節的注意事項。這既能規范實踐教學成果,又能引起學生對基于翻轉課堂的花樣跳繩學習的重視,并進一步豐富學生制作花樣跳繩微視頻的技術體驗,真正加快體育信息化教學進程,使學生在實踐成果展示中獲得成就感,進而為后續花樣跳繩學習提供充足動力。不僅如此,這還能滿足同學們線上交流、互鑒的需求,使其在翻轉課堂上切磋花樣跳繩技術,分享學習心得,實現取長補短。
(五)滲透體育精神,樹立體育品格
體育教師除了向學生傳授花樣跳繩技巧,還要滲透體育精神,引導學生樹立體育品格。其中,體育精神包括遵規守紀精神、團結協作精神、堅韌不拔精神等。當滲透遵規守紀精神時,教師基于微視頻制作規則讓學生樹立遵規守紀意識,如微視頻時間要求6~10分鐘,不宜超過規定時長,一旦短時錄制或超時錄制,那么微視頻在翻轉課堂上的教學意義會大大減弱。對此,教師組織“花樣跳繩”為主題的微視頻錄制比賽,強化學生遵規守紀意識。在培養團結協作精神,指定多名同學合作錄制微視頻,或合作完成花樣跳繩體育活動,例如在雙人單搖跳繩運動中,一人左手持繩,一人右手持繩,兩人共同操作同一根繩子,其中搖繩兩人的距離適當,搖繩速度、節奏適當,支持跳繩同學的多樣化跳躍。這項體育運動需要同學們協同配合,延長跳繩時間,增加花樣跳繩的趣味性。不僅如此,雙人單搖跳繩體育運動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耐力,需要堅持練習才能保持身體平衡,避免在跳繩運動中受傷,從而提高跳繩運動技能,并收到更好的運動效果。這體現了另一種體育精神,即堅韌不拔精神。此外,在花樣跳繩教學中,還可以適當引入游戲,使學生在愉悅的課堂環節中激發體育潛力、鍛煉體育能力,從而樹立體育品格。
結論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彌補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不足,真正集中學生在體育課堂注意力,優化體育課教學效果。以花樣跳繩課教學為例,教師創新教學理念、設定目標任務、講解示范結合、指導自主實踐、滲透體育精神,實現翻轉課堂與花樣跳繩課教學有機結合,大大提高體育課教學有效性,滿足小學生體育知識學習、體育素養提升的雙重需求。
參考文獻:
[1]楊曉霞.翻轉課堂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路徑探究[J].教師教育論壇,2023,36(4):70-72.
[2]王淑一.基于翻轉課堂的小學體育教學的優化途徑[J].讀與寫,2022(34):184-186.
[3]黃輝鎮.小學體育翻轉課堂的建構實踐[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6(7):14-15.
[4]胡靜靜.翻轉課堂在小學體育與健康課教學中的應用——以東絳第二實驗小學花樣跳繩教學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23):131-134.
[5]孫雯靜.巧用跳繩玩轉跳躍——翻轉課堂在小學三年級跳躍單元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科學咨詢,2021(39):208-209.
[6]呂濤.小學體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研究——以水平二跳繩為例[J].體育風尚,2019(6):185.
責任編輯:黃大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