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琴 林越球 韓雙
一、紅色教育的意義
紅色教育是一種教育方式,它的定義和意義是多方面的。這個過程有助于塑造學生的愛國情懷、民族精神和團隊意識,增強他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并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承和推廣。
二、小學各學科紅色教育滲透策略
(一)語文學科紅色教育的滲透策略。1.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與紅色文化產生親近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看優秀的紅色題材影視作品,閱讀具有紅色意義的文學作品,從而使學生了解和感受到紅色文化的魅力。2.開展紅色主題的課外閱讀活動。學??梢越⒓t色圖書角,定期組織學生參與紅色題材的書籍閱讀,通過閱讀紅色故事、紅色傳記、紅色文獻等,培養學生對紅色歷史的興趣和了解,并將這些內容與語文學科的教學內容相融合,提升學生綜合素養。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紅色故事講解、紅色題材PPT制作等活動,鼓勵學生運用語文學科的知識和技能,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3.引導學生進行紅色主題的寫作創作。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紅色題材的作文、詩歌創作等活動,通過寫作的過程,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和體驗到紅色文化的內涵。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紅色題材的閱讀材料,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寫作訓練,提高他們的語文表達能力。
(二)科學學科紅色教育的滲透策略。1.科學學科的教材內容應注重紅色教育的滲透。例如,講解我國的自然資源優勢、地理環境變化等,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可持續發展理念。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加深對紅色意識和愛國情懷的理解。2.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融入紅色元素,使學生能夠真正感受到紅色教育的價值。教師可以通過展示插圖、圖片、實驗等形式,引導學生了解黨的歷史、光榮傳統和紅色文化。3.公共場所和學校環境的布置也是科學學科紅色教育滲透的重要手段。學校可以通過展覽、紅色主題墻、紅色展覽館等形式,打造濃厚的紅色氛圍。例如,在學校的實驗室中,可以設置紅色文物、紅色實物等展品,為學生提供紅色教育的視覺體驗。這樣的環境布置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他們更加深入地了解紅色歷史和紅色文化。
(三)藝術學科紅色教育的滲透策略。1.充分利用互聯網教育工具。教師可以深入研究并開發了紅色的藝術課程,引導孩子們用各種形式描繪出他們眼中的紅色主題作品,這有助于深化學生的認識,讓他們深刻地領悟紅色文化的精髓與價值,最終培養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2.閱讀紅色動漫經典。愛國主義系列美繪版的繪本中有很多關于愛國的小故事,繪制成可愛、通俗易懂的繪本,能夠讓學生在閱讀繪本,了解紅色小故事的同時,也能夠潛移默化的受到漫畫創作的影響。3.舉辦紅色主題畫展。教師可在學校開展紅色主題畫展,并根據各年級的年齡特點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一、二年級Q版紅軍人物,三、四年級制作紅色主題粘土作品,五、六年級詩配畫。4.紅色音樂文化之課堂教學。通過紅色歌曲來傳遞紅色精神,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提升他們的意志品格,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5.紅色音樂文化之主題活動。學??梢耘e辦紅色歌曲大家唱活動:傳承紅色文化,唱響紅色主旋律。6.紅色文化之音樂節。
(四)體育學科紅色教育的滲透策略。1.體育課堂強化意志,培養自強不息精神。教師可給學生介紹我國杰出的運動員或體現紅軍品質的故事,也可以讓學生看相關主題的體育比賽視頻來增強實踐訓練的效果。如在教授籃球課時,可以讓學生觀察并模仿學習籃球國手易建聯的運球、過人、投籃等技巧;在學習長跑項目時,可講述紅軍如何用超凡毅力和決心走完長征二萬五千里的故事……2.大課間強化行為訓練,培養良好習慣。作為學生敬仰的對象,軍人展現出嚴謹的行為方式和莊嚴的精神風貌,他們的每一個行動都能激起人們的尊敬與鼓舞,他們也代表著紅色信仰。3.校園體育活動培養團結協作精神,激發愛國主義情感。在體育節中,還可穿插紅色特色項目“我是特種兵”,項目包括“擲火箭炮、扔手榴彈、匍匐前進……”這些活動能讓學生更好地融入集體,建立友情、增進友誼,讓學生體會紅軍驚人的意志力與團隊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增強學生對國家的認同感和承擔責任感,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精神。
(五)道法學科紅色教育的滲透策略。1.在道法課程中滲透紅色精神。一、二年級學生年齡小,他們的道法教材主要是認識學校,了解小學生活,養成良好習慣,嘗試適應學校生活,學習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技能,和其他學科的教學是相符形成??梢酝ㄟ^游戲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紅軍精神。對于三、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在學校里度過了三四年的時間,他們的身體和心理都在不斷地成長與發展,同時也在不斷積累知識。因此,在設計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時,需要引導他們關注社會環境、理解社會秩序,并積極參與到對家鄉發展的思考中去。此外,可利用大鵬新區擁有得天獨厚的紅色教育資源為課堂提供獨特的優勢。五、六年級的學生開始了解法律,培養責任感,通過了解中國歷史,產生民族自豪感。還可以結合紅軍長征的故事及東江縱隊抗戰故事來進行教學。2.通過“紅軍小學小講解員”的活動貫穿紅色精神。我們所在的家鄉——葵涌,具備了優越的“紅色文化”遺產,包括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東縱司令部的遺址、沙魚涌東縱北撤紀念亭和紀念公園陳列館等。這里有許多感人至深且值得傳頌的紅色傳奇,也誕生了曾生、劉黑仔、袁庚等一批杰出的革命先輩。學校作為深圳市唯一一所“紅軍小學”,致力于傳承和發揚紅軍精神,深入開展“三建三學三進”活動,建設黨史學習教育展示長廊、紅色書屋、東縱紀念亭等紅色教育陣地,依托以上這些紅色資源,開展“小紅軍講解員”活動,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教育學生以革命英雄為榜樣,樹立革命理想,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弘揚紅軍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注:本文系2021年度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德育專項)暨廣東省中小學德育課題“紅軍小學紅色教育課程建設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021ZXDY027)階段性成果】
責任編輯 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