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聲勇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具有政治性、思想性、綜合性和實踐性,將課程中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滲透到日常的班級管理中,能夠進一步提高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以及思想教育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在當今立德樹人的框架下實現兩者有效的融合具備重要的現實意義。班主任和道德與法治教師需要尋求工作上相互融合、相互銜接的方式。學校也應當開展頂層設計,在當今立德樹人框架下提高班級管理工作與課程教學的融合度,進而落實對學生高質量、高效率的德育指導。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與班級管理現狀分析
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網絡新媒體迅速普及,人們生活、學習、工作方式不斷改變,兒童青少年成長環境深刻變化,人才培養面臨新挑戰。在目前的小學教育中,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已然成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主要教育渠道。但是在當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過程中,鑒于專職教師缺少、課時量有限、活動實踐難以開展等原因,以至于學生的學習效率相對較低,無法提高學生對相關課程知識學習領悟的層次,簡而言之,大部分學生在完成對相關課程知識的學習之后還無法做到知行合一,并且大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照本宣科的現象,無法將科本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使得德育效果大打折扣,學生無法入腦入心。
二、在班級管理中實施道德與法治教學滲透的難點
(一)教學與德育未深度融合,難發揮主渠道作用。由于教師對德育的理解不一,日常教學與德育之間容易被割裂看待,較難做到寓德育于教學中,更多的是傳授知識和技能,忽略了育人工作的重要性,難以發揮教學作為德育主渠道的關鍵作用。
(二)德育活動方式相對單一,缺乏針對性。在實際工作中,不少德育活動形式大于內容,并未基于學生的需要來設計,更多考慮活動規模和宣傳效應,不利于精準促進學生的人格和品德發展。
(三)互聯網信息爆炸對德育帶來沖擊與挑戰。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學生獲得資訊的渠道更廣也更便利,也更容易接觸那些不利于他們身心健康的內容,不少學生因此出現早熟現象,且容易出現負面輿論,給德育工作帶來較大的挑戰。
三、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在班級管理中的滲透策略
(一)適當放權賦能,強化學生責任意識。比如,班上的學生喜歡上網聊天,自發組建了聊天群。筆者得知后引導學生共同設計、共同遵守聊天群管理制度,約定只在周末完成作業后與老師、同學在群內友好交流。小溫是班上的活躍分子,自告奮勇要成為群管理員。他平時自控能力較弱,成績不突出,自成為管理員后越來越自信,群眾基礎也越來越好,后來還當上了副班長。這個身份令他肩上多了自我監督、服務班級的責任,必須帶頭守規矩,時時作表率,成績也有了大幅提升。值日時總是沖在第一線,帶著同學們把班級里里外外打掃得一塵不染。
(二)活用故事情境,調動學生道德情緒。尊重、信任和平等是有效溝通的基石。青春期的孩子情竇初開,心事朦朧如詩。班上男女同學間出現了忸怩情緒,同學之間也時不時出現因開玩笑而哭鼻子的情況。筆者專題開了數次主題班會,用形式多樣的活動和同學們深入交流青春期同伴交往的話題,指出同學之間互有好感是很正常的,還講述了自身的成長故事,鼓勵學生要把這份悸動轉化為學習的動力,樹立遠大目標,先努力讓自己成為優秀的人。同學們聽罷感觸很深,自我提升的動力悄然生發,同學之間平和相處、尺度得當的人際氛圍日益濃厚。
(三)允許情緒宣泄,巧妙化解矛盾沖突。小學生年齡小,自我意識正在逐步形成,對情緒管理的能力較弱,容易因沖動而導致過激行為。教師要看到負面情緒背后折射出的往往都是需求受阻,有可能是自尊心受折損,也有可能是表現欲被抑制。故要保持足夠的耐心和定力,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允許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宣泄情緒,待冷靜下來后再處理矛盾,可達到事緩則圓的奇效。
(四)倡導健體育心,增強班級凝聚力。筆者日常有練習太極拳的習慣,學生很感興趣,于是筆者就利用大課間活動時間傾力相授。學生們學得勁頭十足,其中小張、小曹、小馬、小李等幾個更是打得像模像樣,在六一節文藝會演上,班級表演的太極拳還斬獲了一等獎;每次文明班級評比活動中只要拿了第一,筆者就利用下午的一些練習課,帶著學生在課室里看精選的優質電影,一方面獎勵他們為集體榮譽而不懈努力,另一方面也是用電影激發學生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促進他們在見識和品格上不斷豐富完善。
責任編輯 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