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駿驊
課堂問答是教學活動中常見的一種教學方式,它在引導學生思考、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師生互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專門學校初中物理課堂問答的有效性卻一直未能得到足夠的關注和研究。盡管有一些研究探討了課堂問答的策略和方法,但這些研究往往缺乏對專門學校特殊教育對象的深入了解和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缺乏系統性研究。專門學校的教育實踐往往游離于主流研究之外,導致相關研究和理論支持匱乏,尤其是在物理課堂問答策略方面。
評價標準模糊。當前關于課堂問答的評價標準往往缺乏客觀性和可操作性,難以準確評估教學效果和教師的專業成長。
學生群體的特殊性。專門學校的學生往往具有獨特的心理和行為特征,需要更加細致和個性化的教學方法和評價策略。
教育公平與轉化效果的追求。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我們需要更加關注教育的公平性和轉化效果,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適合自己的教育機會。
一、研制專門學校物理課堂問答實效性指標體系,創新教師評價方式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深入調研專門學校初中物理課堂問答現狀,秉持“助推、優化、提升”之理念,構建實效性指標體系。其目標在于“界定標準、引領成長、促進推廣”,原則則注重評價多維化、關注教師成長歷程、體現持續改進作用。該體系包括五個一級指標、13個二級指標和31個三級指標,旨在從多個維度全面評估教師的課堂問答實踐。通過組內教師聽評課,采取量化分析法確定分值,指標合成利用公式 z=(x-μ)/σ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其中,zmax=(3-μ)/σ,zmin=(0-μ)/σ。標準化處理后的數據(即z-score)消除了原始數據中由于量綱和分布差異帶來的不可比性,使得不同教師、不同課程、不同時間點的物理課堂問答實效性可以直接進行比較。通過直觀的指數形式,教師可以清晰地了解教學狀況,明確改進方向,提升教學效果。同時,該體系也為學校提供了診斷工具,有助于學校及時發現問題、制定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完善頂層設計,推動教師專業成長和學校整體發展。
二、實現多元全面評價,促進教師自主成長
在專門學校的教育環境中,教師的成長與發展同樣至關重要。特別是針對初中物理課堂問答實效性這一關鍵環節,要建立一套全面、多元的教師評價指標。這不僅有助于教師深入了解自身在課堂問答環節的表現,更能促進他們的自主成長和持續發展。
一是通過專門學校初中物理課堂問答實效性的教師評價指標,教師能夠以更加直觀的方式了解自己在課堂問答環節的實際效果。這些指標不僅涵蓋了問答的數量、質量、深度等多個方面,還注重評估問答對學生物理學習的實際影響。教師通過查看自己的評價指標,能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在課堂問答中的優勢和不足,從而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策略。
二是這一評價體系鼓勵教師主動參與個人發展規劃的制定。在了解自身課堂問答實效性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根據評價指標的內容,自主繪制個人發展雷達圖。這一過程不僅有助于教師深入分析自己在課堂問答中的表現,更能引導他們發現自身在教學方法、技巧、策略等方面的提升空間。通過制定個性化的發展規劃并付諸實踐,教師能夠逐步提升自己的課堂問答實效性,進而實現教學水平的提升和自主成長。
三是評價結果的科學精準使用是推動物理課堂問答實效性提升的關鍵所在。這種客觀、全面的反饋不僅為教師改進教學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和目標,更為學校為教師提供個性化的培訓和支持提供了有力的依據。這將極大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為物理課堂問答實效性的持續提升注入新的動力。
評價直觀反映物理教師的進退步指數以及在群體中的位置,加強了教師自主反思和有效指導,有效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和示范引領。
責任編輯 黃博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