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志陽 徐麗娜 王猛



作者簡介 賈志陽,副主任護師,本科,E?mail:hnxibeijia@126.com
引用信息 賈志陽,徐麗娜,王猛.接納承諾療法對中青年肝癌介入治療病人復發恐懼及自我感受負擔的影響[J].護理研究,2024,38(12):2233?2238.
Effect of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on fear of cancer recurrence and self?perceived burden in young and middle?aged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undergoing interventional therapy
JIA Zhiyang, XU Lina, WANG Meng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Henan 450052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JIA Zhiyang, E?mail: hnxibeijia@126.com
Keywords? young and middle?ag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terventional therapy;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fear of cancer recurrence; self?perceived burden
摘要? 目的:分析接納承諾療法對中青年肝癌介入治療病人復發恐懼及自我感受負擔的影響。方法:采用方便抽樣法,選取2019年7月—2023年6月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行肝癌介入治療的124例中青年肝癌病人,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2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接納承諾療法干預。采用癌癥復發恐懼量表(FCRI)及自我感受負擔量表(SPBS)比較兩組病人復發恐懼及自我感受負擔水平,并對比兩組病人護理滿意度。結果:干預6周后觀察組FCRI、SPB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接納承諾療法可以有效降低中青年肝癌介入治療病人復發恐懼感,減輕病人自我感受負擔,并提高病人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中青年;肝癌;介入治療;接納承諾療法;復發恐懼;自我感受負擔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4.12.032
肝癌作為全球性健康問題之一,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原發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見的肝癌類型,約占肝癌總數的90%[1]。報道顯示,至2025年,每年將有大于100萬人受到原發性肝癌的影響[2],且該病發病年齡具有年輕化趨勢,中青年原發性肝癌病人是目前腫瘤學研究的一個特殊群體。經導管肝動脈化療栓塞術(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目前對于中晚期原發性肝癌病人的一線姑息治療方法,具有侵襲性小、適應證廣及安全性高等特點[3]。但TACE手術病人不僅要面對治療相關不良反應造成的軀體癥狀、不良預后的心理沖擊,還要承擔來自家庭及社會多方面的壓力和負擔,極易出現不良心理行為問題[4]。癌癥復發恐懼指病人對癌癥再次出現的擔憂,以及由此引起的身體、社會和心理方面的不良影響[5]。自我感受負擔指病人家庭角色及社會角色等發生變化后,產生的不良情緒體驗,例如經濟負擔、情感負擔、家庭負擔等[6]。目前,針對中青年原發性肝癌病人介入治療后復發恐懼及自我感受負擔相關研究較少,缺乏對病人的有效干預手段。接納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是一種基于功能情境主義和關系框架理論的行為療法,在多種慢性疾病護理領域已經得到應用,并取得了顯著效果[7]。本研究將ACT應用在中青年原發性肝癌介入治療病人中,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2019年7月—2023年6月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行肝癌介入治療的124例中青年肝癌病人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2例。納入標準:符合《原發性肝癌診療規范(2017年版)》[8]中相關診斷標準,經影像學及病理學確診;符合手術適應證,首次行TACE手術治療;年齡18~59歲;意識清楚,具有良好的讀寫能力;病人自愿參加本項調查研究。排除標準:存在其他嚴重器質性疾病;存在精神障礙、溝通障礙、認知障礙等精神心理疾病;病人正在參加藥物臨床試驗或者其他臨床研究;合并其他惡性腫瘤病人。本研究經過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兩組病人性別、年齡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 干預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病人應用常規護理,在病人入院后由護理人員向病人及家屬進行前肝癌及介入治療相關知識的健康宣教,取得病人配合后在病人住院期間遵醫囑進行指導干預及圍術期護理,包括監測生命體征、并發癥預防、心理護理、生活指導等日常護理,病人出院前向其發放健康知識手冊并進行出院指導,病人出院后常規進行線上及電話溝通隨訪。
1.2.2 觀察組
觀察組病人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應用ACT干預。1)組建ACT護理小組:由研究者、1名已取得ACT相關培訓證書護理人員、1名心理專家、2名腫瘤醫師及4名腫瘤護士,共9名成員組成,研究者本人擔任組長,護理人員均需在心理咨詢師及ACT護理人員的指導下進行ACT相關知識學習及培訓,并通過相關考核。2)干預方案構建:結合ACT治療模型中的接納、認知解離、活在當下、以己為景、明確價值、承諾行動6個步驟[9],結合中青年肝癌介入治療病人復發恐懼及自我感受負擔的促進因素及阻礙因素,結合《ACT就這么簡單:ACT簡明實操手冊》,設計并制定針對中青年肝癌介入治療病人的ACT干預方案。初步制定干預方案并邀請專家進行咨詢和討論,確保方案的有效性及合理性,專家構成主要為心理學科、腫瘤學科及ACT專家,工作時間均在5年以上,對初步形成的方案進行補充修改,最終擬定適合中青年肝癌介入治療病人的ACT干預方案。3)具體實施:肝癌介入治療病人共實施6次ACT干預,每次干預時長為60~90 min,于病人介入治療后第2天開始第1次干預,每周1次,共6周。干預地點在科室內,干預方式為護理人員進行一對一溝通宣教及團體干預,團體干預前將介入治療時間相近的病人組成1個干預小組,每組 3~5例,具體干預內容見表2。
1.3 觀察指標
采用微信、電話隨訪等形式強化追蹤并監督病人術后康復行為,比較兩組病人干預前(術后1 d)及干預后(干預6周后)的癌癥復發恐懼及自我感受負擔情況,并統計病人護理滿意度。
1.3.1 癌癥復發恐懼
采用癌癥復發恐懼量表(Fear of Cancer Recurrence Inventory, FCRI)[12]評估病人癌癥復發恐懼。該量表最初為法語版,由加拿大學者Lebel等翻譯并推廣,2017年首次應用在亞洲病人中,包括觸發因素、嚴重程度、應對策略、心理痛苦、功能障礙、洞察力及尋求安慰7個維度,共42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總分為0~168分,分數越高病人恐懼感越強烈。中文版FCRI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98,重測信度系數為0.71~0.83,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3.2 自我感受負擔
采用自我感受負擔量表(Self 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評估病人自我感受負擔。該量表由學者唐欣元[13]漢化,包括照護體力負擔(3個條目)、經濟負擔(6個條目)、情感負擔(3個條目)、社會負擔(4個條目)、家庭負擔(4個條目)及心理負擔(9個條目)6個維度,共29個條目。采用1~5分評分法,總分為29~145分,分數越高表明病人負擔感越重,該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945,分半系數為0.876,重測信度為0.78。
1.3.3 護理滿意度
采用自制科室護理滿意度量表評價護理滿意度,涉及護理溝通、護理態度、護理操作、護理服務等多項內容,包括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4個選項。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質量控制
由研究者進行問卷調查人員的統一培訓,由小組成員向病人解釋本研究目的、方法和意義,病人知情同意后在入院后48 h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調查病人相關資料,由病人獨立完成,不能獨立完成的病人在研究者的協助下完成問卷,采用面對面調查方式對量表項目進行逐一詢問并記錄,不加任何引導性的詞語,保證數據收集完整、真實。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描述,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定性資料以例數、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病人癌癥復發恐懼得分比較(見表3)
2.2 兩組病人自我感受負擔比較(見表4)
2.3 兩組病人護理滿意度比較(見表5)
3? 討論
3.1 ACT可以降低中青年肝癌介入治療病人復發恐懼感
癌癥復發恐懼是指病人擔憂、恐懼癌癥復發或進展的心理狀態。以往研究顯示,肝癌病人由于預后較差、病情較重、術后5年生存率較低,復發或轉移率較高,給病人造成了極大心理負擔,加劇了癌癥恐懼[14]。超出正常水平的癌癥恐懼心理會造成病人心理障礙、社會障礙和軀體障礙,而中青年這一獨特的年齡群體,不僅面臨子女尚未成年、父母老無所依的局面,還要承擔因疾病導致的疼痛及工作延誤等,因此病人對復發恐懼尤為激烈[15]。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6周后觀察組病人FCRI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ACT能在常規治療及護理的基礎上降低中青年肝癌介入治療病人復發恐懼感,與李倩茜等[16]研究結果相同。ACT認為心理疾病是心理僵化的產物,當病人無法有效改變行為進而應對變化的環境時,經驗性回避與認知融合便就此產生,因此對于復發恐懼病人需要幫助其建立一個防御空間及自我保護機制,增強病人心理韌性[17]。本研究應用ACT干預,一方面通過隱喻故事及放松訓練幫助病人培養開放的心態,突破固有思維和情緒,減少恐懼情緒的有害反應,幫助病人關注當下,凸顯自我意識及覺察,幫助病人找尋自我價值;另一方面,根據ACT理念幫助病人建立“領悟性目標”,即引導病人學會接受無法改變的事情發展,接納問題的產生進而學會如何解決,而不是糾結問題永遠不會發生,引導病人專注于可改變且有意義的事情上,并承諾實踐行動[18]。研究顯示,ACT干預能有效改善病人經驗性回避行為,降低癌癥復發恐懼及焦慮水平[19]。因此,在臨床護理中應用ACT理論與框架對中青年肝癌病人實施心理干預及正念療法,能盡可能幫助病人接受疾病,正確面對治療及預后,緩解其復發恐懼情緒。
3.2 ACT可以減輕中青年肝癌介入治療病人自我感受負擔
中青年肝癌病人需要承擔贍養老人及撫育小孩的責任,病人在患病后需承擔巨額的醫療費用,承受著來自家庭、社會、工作等多方面負擔。研究顯示,中青年癌癥群體患病后更易出現抑郁、嚴重心理困擾,甚至出現自殺的想法[20]。因此,臨床需加強針對中青年肝癌介入治療病人心理健康的關注,且心理負擔較重的病人復發恐懼水平也較高,二者雙向影響[21]。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6周后觀察組SPB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ACT能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減輕中青年肝癌介入治療病人術后自我感受負擔,與李冰潔等[22]研究結果相似。本研究應用的ACT療法采取更加開放的治療策略,并不局限于某個癥狀的減輕,引導病人關注自身內心想法,糾正病人不良認知,并改善思維方式,通過接納自我、明確價值、認知解離等技術,提高實物接受能力,積極擴寬認知和行為的范圍,由此對病人減輕疾病、經濟、家庭及社會負擔方面產生幫助[23]。ACT療法作為以正念技術為基礎的第三代行為治療理論之一,通過接納、認知解離、活在當下、以己為景、明確價值及承諾行動6個步驟,引導病人關注內心想法,感受當下體驗,客觀思考想法和記憶,建立有效的防御機制,幫助病人明確生活目標并由小至大地實行有效行動,進而減小疾病對生活的影響,從而減輕心理負擔,追求新的人生目標[24]。針對中青年肝癌介入治療病人實施以護士主導的ACT療法,可通過減少經驗性回避緩解病人復發恐懼及疾病負擔感,因此在臨床中可將其作為一種適合中青年肝癌病人的低強度心理干預進行推廣應用。
3.3 ACT可以提高中青年肝癌介入治療病人護理滿意度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ACT在提高護理滿意度方面有一定積極作用。研究顯示,ACT療法增加病人負性情緒的耐受能力,改善病人人際關系及情緒調節能力,能有效改善護患關系,提高護理滿意度[25]。ACT療法首先由已取得ACT相關培訓證書護理人員及心理專家對護理人員進行針對性培訓,有利于提高護理人員專業水平,保證了干預實施同質性;其次,ACT療法注重與病人建立合作信任的關系,幫助病人從積極的角度面對疾病,提高病人希望水平,降低其心理困擾,有利于改善護患關系,提高護理滿意度。
4? 小結
ACT是一種心理干預方法,側重于幫助個體接受自己的思維和情緒,并致力于采取與自身價值觀一致的行動。ACT可以幫助病人應對與癌癥診斷相關的心理困擾。肝癌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可能引起病人嚴重的情緒困擾。通過促進對困難情緒和思維的接納,ACT可以幫助病人培養心理靈活性和抗逆能力。肝癌病人通常面臨許多與治療相關的挑戰,如癥狀管理、服藥規律和生活方式改變。ACT可以幫助病人明確自己的價值觀并設定有意義的目標,從而激勵他們參與自我護理活動,改善治療效果。通過培養接納和非評判性的態度,ACT可以創造一個支持性和富有同理心的治療環境。這可以增強病人對醫護治療的信任,并促進開放和坦誠的溝通,從而提高治療依從性和病人滿意度。綜上所述,ACT能有效降低中青年肝癌介入治療病人復發恐懼感,減輕病人自我感受負擔,并能提高病人護理滿意度。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小、未對病人進行遠期隨訪調查且研究對象集中為1所醫院,今后研究應擴大樣本量及隨訪時間,繼續完善ACT干預方案。
參考文獻:
[1]? 應錳,吳宗壁,曹英飛,等.中青年原發性肝癌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后患者癌因性疲乏水平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3,20(7):958-964.
[2]? SAIMALDAHER Z H,WAZQAR D Y.Relationships between caregiving stress,mental health and physical health in family caregivers of adult patients with cancer:implications for nursing practice[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Caring Sciences,2020,34(4):889-898.
[3]? GALLEGO-ALBERTO L,M?RQUEZ-GONZ?LEZ M,ROMERO-MORENO R,et al.Pilot study of a psycho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for reducing guilt feelings in highly distressed dementia family caregivers(innovative practice[J].Dementia,2021,20(2):759-769.
[4]? FOWLER N R,JUDGE K S,LUCAS K,et al.Feasibility and acceptability of an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intervention for caregivers of adul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and related dementias[J].BMC Geriatrics,2021,21(1):127.
[5]? 李越,劉芳,萬雪帥,等.原發性肝癌腹腔鏡肝切除術后患者癌癥復發恐懼狀況分析[J].河北醫藥,2023,45(1):71-74.
[6]? 胡正楠,汪暉,李蓉蓉,等.肝癌術后病人癌癥復發恐懼現狀及其影響因素[J].護理研究,2022,36(19):3516-3521.
[7]? 潘海輝,左紅群,林小力,等.接納與承諾療法對預防性腸造口患者病恥感及造口自護能力的效果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3,20(6):794-799.
[8]?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醫政醫管局.原發性肝癌診療規范(2017年版)[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7,16(7):635-647.
[9]? 王麗娜.接納承諾療法對肺癌患者復發恐懼心理及心理靈活性的干預效果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21.
[10]? 徐歡歡.接納承諾療法對宮頸癌圍手術期患者焦慮抑郁的效果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21.
[11]? 袁坤.乳腺癌患者的希望水平現狀及基于接納承諾療法的干預效果研究[D].新鄉:新鄉醫學院,2022.
[12]? 宿婷,劉化俠,田靖,等.中文版癌癥復發恐懼量表的修訂及信效度檢驗[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8,34(20):1571-1576.
[13]? 唐欣元.支持性心理治療對改善癌癥患者自我感受負擔的效果研究[D].泰安:泰山醫學院,2010.
[14]? 程洋,蒲叢珊,郭輝,等.老年原發性肝癌介入術后患者癌癥復發恐懼與應對方式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1,41(9):1968-1971.
[15]? 胡鑫,盧惠娟,陸箴琦,等.中青年癌癥患者術后復發恐懼現況及影響因素的橫斷面調查[J].復旦學報(醫學版),2023,50(1):101-107.
[16]? 李倩茜,曾梁楠,梁瑞晨,等.接納承諾療法在癌癥患者中的應用進展[J].護理管理雜志,2022,22(1):44-48.
[17]? CHAPOUTOT M,PETER-DEREX L,BASTUJI H,et al.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and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for the discontinuation of long-term benzodiazepine use in insomnia and anxiety disord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21,18(19):10222.
[18]? LI H Y,WONG C L,JIN X H,et al.Effects of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on health-related outcomes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a systematic re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21,115:103876.
[19]? MATHEW A,DOORENBOS A Z,JANG M K,et al.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in adult cancer survivor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conceptual model[J].Journal of Cancer Survivorship:Research and Practice,2021,15(3):427-451.
[20]? 儲婷婷,宋瑰琦,趙德宇,等.接納承諾療法對卵巢癌術后化療患者自我表露、應對方式及創傷后成長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3,39(17):1301-1306.
[21]? 鄧燕英,王愛妹,劉沛珍,等.原發性肝癌術后患者癌癥復發恐懼及影響因素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9,34(8):18-21.
[22]? 李冰潔,史崇清,覃露梅,等.接納承諾療法對原發性肝癌患者主要照顧者心理靈活性、自我同情和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3,39(1):2-9.
[23]? 胡涵,錢敏,廖月霞.接納承諾療法在慢性病患兒父母中的應用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3,29(11):1536-1540.
[24]? 劉艷,呂美榮,張愛華.接納承諾療法對癌癥患者心理靈活性影響的meta分析[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21,35(8):657-663.
[25]? 胡知仲,胡茂榮,陳錦源,等.接納承諾療法在邊緣型人格障礙中的應用[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21,30(1):84-89.
(收稿日期:2023-10-19;修回日期:2024-06-03)
(本文編輯 蘇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