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山林 黃松濤
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前提下,遼寧省沈陽市遼中區第一初級中學以“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核心,堅持“讓每個人都體驗到成長的快樂”的辦學理念,堅持“五育”并舉,加強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等內容的相互滲透與融合,形成教育合力,努力構建良好的教育生態,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打造“幸福教育”,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幸福,教師在從教中體驗幸福,家長在教育發展中獲得幸福,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學校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培養全面發展、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引導學生立大志、懷大愛、樹大德,有擔當、講奮斗、做奉獻。古語云:“立身必先立德。”在今天,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以愛國為先。學校大力開展以愛國愛校教育為核心的德育活動。以校園文化建設為載體,充分利用升旗儀式、主題班會、校園廣播、重要節日等教育契機,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價值引領。學校以“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教育為抓手,注重學生的養成教育。初中階段正是青少年身心發展變化最大的階段,“八德”教育能塑心正身,為今后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以教學改革為重點,優化“五育并舉”教育生態
學校注重學生智育方面的培養。一是變革課堂,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從教走向學”,打造“八有效文化課堂”:有效目標、有效展示、有效導課、有效合作、有效拓展、有效總結、有效檢測、有效講評。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讓課堂“活起來”。二是改革教學策略,探索以問題引領為導向的教學模式,推進深度學習。三是引領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學會創新創造,提升思維品質。四是改革作業制度,創新作業內容與形式,指向學生綜合素養。
加強體質鍛煉,注重藝術審美的培養
學校基于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發展水平的現狀和學校場地的應用,在嚴格落實國家課程的基礎上,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發展培養學生運動特長,開設了快樂籃球、快樂足球、田徑、乒乓球等多門特色課程。學校擁有完善的體育設施,確保學生能夠進行各種體育鍛煉和活動。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進行自主報名,任課教師提前進行課程建設研討和規劃,為學生備好每一節課,實施快樂課程教學,深受學生們的喜愛。
搭建一個良好的美育平臺
學校將資源、人才、環境等優勢進行整合,打造一個多元化、系統化的藝術教育平臺,讓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各種藝術形式。目前學校開設合唱、表演、書法、繪畫四個專業興趣社團。此外,學校還給予藝術特長生義務指導,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同時,學校有豐富的藝術教育資源,如音樂室、美術室、舞蹈室等,開設多樣化的藝術課程,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
讓學生在勞動中學,在學中勞動
勞動乃立身之本,勞動教育是學校、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貫徹落實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總體素質的基本途徑,具有培養勞動技能及勞動素養的主要功能。“在勞動中學,在學中勞動”,讓學生感受到參加勞動教育非常有意義,不僅培養了基本勞動能力,提高了生活技能,還能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從而感受勞動的辛勞和快樂,逐步養成珍惜自己和他人勞動成果的良好習慣,弘揚中華民族崇尚勞動、熱愛勞動的偉大精神。學校多次組織學生到社會實踐基地體驗學習,到小區清掃衛生、除雪等活動,親身體驗勞動教育的意義。
遼中區第一初級中學將繼續堅持“知行合一”,積極創造條件,創新開展活動,使家校、社會共育一體化,從而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學生均衡、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