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中高年級的性教育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分析了小學中高年級性教育存在的問題,并探究破解策略,以期改善小學中高年級的性教育現狀。
一、小學中高年級性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信息源不準確
首先,小學教師在性教育方面缺乏專業知識和培訓,對于如何正確教授性教育知識和解答學生的問題不夠了解;其次,不少教師和家長認為性教育是敏感話題,導致相關信息被過濾、減少甚至扭曲;最后,一些小學性教育教材內容陳舊過時、缺乏科學性,學生接受到的性教育信息不夠準確和全面。
(二)家庭封閉態度
大多數孩子無法接觸正式的性教育渠道和平臺,容易受到錯誤、不準確甚至有害信息的影響。父母也不愿與孩子談論涉及性的話題,導致孩子們對于性產生誤解、困惑和羞恥感,形成不健康的性觀念和看待性問題的方式。孩子們缺乏正確的性教育知識,從而既無法意識到危險,也無法掌握保護自身的方法和策略。
(三)教師專業知識不足
大多數教師在性教育方面缺乏專業知識,因此在設計和傳授性教育課程時,常常忽略性健康知識、性別平等、性別身份等重要議題。學生關于性問題的困惑得不到解決,思考和行為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被誤導。
二、小學中高年級性教育存在問題的破解策略
(一)建立科學、規范的性教育課程,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技能
通過建立科學、規范的性教育課程,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技能,幫助學生全面了解性和性教育的相關知識,提高學生自我保護和溝通能力。
例如,開展“生理發育和性別角色”主題活動。1.展示一組圖片或視頻,如男女生命起源和生殖器官的基本結構等。2.知識傳授。教師講述關于生理發育的基本知識,介紹性別角色的概念和社會文化對性別角色的影響。3.實踐與探究。教師安排學生分組,提供一些實際案例、問題,鼓勵學生思考和討論,如請學生探索在體育運動、職業選擇等方面存在的性別偏見。4.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模擬有關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的情境。5.總結本課程的關鍵觀點和教學內容。
(二)加強家長對性教育的認知,促進家校共育
提高家長對性教育的認知,促進家校的合作與共育,共同關注和支持學生的性教育需求,有助于解決小學中高年級性教育存在的問題。
例如,開展“家長參與性教育的重要性”主題活動。1.通過問答、小組討論或案例分享等方式,了解家長對性教育的看法和期望。2.知識傳授。教師向家長提供有關性教育的基本知識和重要性,強調家長作為孩子性教育的首要教育者的責任。3.分享資源與信息。教師向家長分享性教育的相關資源和信息,鼓勵家長主動獲取和共享有益的性教育資源。4.實踐活動。教師組織互動和實踐活動,讓家長參與體驗與性教育相關的情景和挑戰,討論如何回應孩子提出的性教育問題。5.與家長一起制訂家校合作計劃,明確雙方在性教育中的責任和角色,組建積極的學習社群。
(三)為教師提供性教育的培訓,為教師提供專業化指導
為教師提供性教育的培訓和專業化指導,有助于教師更好地開展性教育工作。
例如,開展“教師性教育培訓與專業化指導”活動。1.教師性教育培訓。學校設置專門的性教育培訓課程,提升教師對性教育的認知和了解。2.教學資源分享。學校為教師提供性教育的相關教學資源和材料,幫助教師更好地準備和設計性教育課程。3.實際案例討論。學校組織教師進行性教育實際案例的討論,分享他們遇到的挑戰和困惑,共同探討解決方案。4.觀摩和反饋。學校安排教師觀摩優秀的性教育課堂,并進行反饋和指導,使其了解不同教學方法、策略和資源的應用,促進專業成長。
(責編 韓玉兵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