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琳 劉崇明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數字化進程的推進,大數據技術已經應用于許多行業和領域,并逐步影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將大數據技術應用到財務工作,不僅帶來了便利和更多的發展機會,也給財務工作創新帶來了挑戰。基于此,從大數據背景下財務工作的變革入手,剖析企業財務工作面臨的挑戰,提出大數據背景下財務工作的創新路徑。
關鍵詞:大數據技術;企業財務;挑戰;創新路徑
0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大數據技術已經應用于許多行業和領域,并逐步影響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作為在企業經營中非常重要的財務工作,在大數據技術的幫助下,可以實現更加高效和全面,更好地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隨著數字化進程的推進,與財務工作緊密相關的稅務系統、銀行系統、賬務處理系統、會計流程等的數字化、智能化,為財務工作的高效、快捷開展提供了技術支持。企業內部數據共享平臺和大數據深度分析技術的應用,逐步改變了之前由財務人員手工采集和更新數據的狀況,現在通過數據共享平臺就可以實現財務信息的實時查看,并借助大數據技術進行深度分析,提升財務人員工作效率,助力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1相關理論
為推動大數據產業健康發展,充分發揮信息和數據的作用,2015年我國首次提出了“國家大數據戰略”,隨后出臺了《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等一系列政策,以此推動大數據技術和產業的創新發展。
在財務領域,大數據技術在推動企業財務工作的變革與發展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石影和李美葉[1]認為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可以提高數據信息處理效率和應用價值的提升,有助于企業節約成本,提高整體經濟效益。戚海峰[2]以大數據的特征為切入點,分析了在大數據背景下財務數字化建設難度高、業財融合深度和廣度不足、缺乏復合型財務人才等轉型難點。李卉一[3]在介紹大數據時代特點的基礎上,提出要轉變企業財務管理觀念、提高財務綜合素質、完善財務管理機構、集中管控財務資金等創新策略。李彥麗[4]提出在大數據時代企業要用發展的眼光理解大數據,完善財務管理系統化,健全數據安全管理體系。在企業的財務工作中應用大數據技術,可以提升企業信息化水平,提高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和企業對財務風險的管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5]。
2大數據背景下企業財務工作的變革
2.1企業財務數據實時掌握
互聯網、云平臺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使企業實現了對財務數據實時掌控。企業的財務人員和管理人員可以在權限范圍內通過互聯網終端隨時查看企業的財務數據,掌握企業財務狀況。對于集團企業,還可以通過云平臺實時掌握所屬企業財務數據并進行監督管理,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和財務管理效率。
2.2財務工作實現實時監管
傳統的企業財務工作受限于傳統的賬務處理系統,無法對企業財務數據實時查看、實時監管,常常是事后反饋,財務工作未能發揮出應有的效率和財務監督職責。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企業財務工作在效率上得到有效提升。通過互聯網云平臺,企業財務人員和管理人員能夠隨時掌握企業的整體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通過大數據技術,財務人員能夠快速對經營數據進行有效分析,實現財務工作實時監管。
2.3提升財務信息獲取渠道
隨著數字化進程的推進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一些企業建立了內部數據共享平臺。財務人員通過數據共享平臺擴展了財務信息獲取的渠道。除傳統的財務信息渠道外,通過數據共享平臺可以獲得企業經營活動中最真實、最緊密的相關財務信息。應用大數據技術對這些對信息進行整理、分析,可以得到更為準確的財務數據,為企業管理層進行更好的分析和決策提供參考。
2.4提高財務數據分析效率
大數據技術的發展改變了財務數據分析的方式和效率。以往的財務數據分析主要依靠財務人員從賬務處理系統中獲取,手工整理并進行分析,數據分析質量和效率取決于財務人員的個人素質,差錯率相對較高。在大數據技術下,財務人員可以利用大數據信息處理工具實現數據自動獲取,并通過大數據技術預設的公式和分析要求進行準確、快速的分析。大數據技術不僅降低了財務數據的錯誤率,也大大提高了財務數據分析的效率。
3大數據背景下企業財務工作面臨的挑戰
3.1企業大數據技術普及率低
盡管大數據技術可以有效提高財務信息的獲取渠道和財務工作效率,但在實際應用中并未得到普及,企業的大數據技術相關應用軟件并未建立和完善,財務人員對大數據技術知識也表現出了解不足、掌握程度不高等現象。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企業管理人員在推進大數據技術應用于財務工作方面并未表現出強烈的意愿,也沒有足夠的動力推進;另一方面,財務人員原有知識結構中未包括大數據技術知識,要進一步將大數據技術應用于財務工作,需單獨學習大數據技術,并結合企業情況進行應用,這需要付出大量時間和成本。
3.2企業財務人員未建立數據思維
目前,大多數財務人員還停留在傳統的記錄式會計思維,工作重點在關注會計核算的過程,未建立起現代的數據思維模式,圍繞企業財務數據形成的財務指標主要針對過去已經發生的事情,是對過去經營成果的反映。在現代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這遠遠不夠,想要充分發揮企業財務管理的作用,需要對數據進行快速、有效的整理與分析,從而得出更有利于企業管理的數據,這就需要財務人員建立數據化思維。但數據思維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財務人員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改變固有思維方式和工作習慣。
3.3企業內部數據共享平臺有待完善
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推動著企業的數字化進程,但依舊有很大一部分企業未實現數字化轉型。目前,許多企業的財務部門仍處在僅使用傳統的賬務處理系統進行財務工作,未建立企業內部的數據共享等大數據平臺;或雖建立了數據共享平臺,但平臺功能并不完善。企業財務信息的數字化程度較低,無法實時獲得數據信息,財務與業務部門的溝通不全面、溝通效率低、業財融合的程度低。在大數據時代,企業有效的財務管理方式應促進財務與業務部門信息共享,因此,擁有一個完善且實用的數據共享平臺不可少。企業應重視內部數據共享平臺的建設,使企業財務工作能夠更加高效、便捷,發揮財務工作對企業管理工作的作用,從而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
3.4企業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目前,部分財務人員知識結構較單一,對大數據技術等新生事物接受程度低、掌握進度較慢,綜合素質有待提高。財務人員在以往的學習和工作生涯中,大多是學習會計、財務、稅法等財務專業課程,并未深入學習大數據分析專業知識,在知識結構上較為單一。在對大數據技術等新生事物的認識與接受上,一些財務人員習慣于固有思維方式,接受進度較慢。然而,在大數據時代,企業迫切需要既懂財務專業知識,又擅長數據整理、分析的綜合性財務人才。這需要財務人員在不斷學習鞏固既有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改變思維模式,建立數據思維,學習最新的數據分析工具,提高綜合素質。
4大數據背景下財務工作的創新路徑
4.1提升財務工作中大數據技術的應用
互聯網等新技術的發展,給企業帶來了新知識、新技術,幫助企業快速成長。大數據技術能夠減少財務人員重復性工作,幫助財務人員更高效地整理和分析數據,提高工作效率和分析的準確性。
在大數據時代,財務工作想要更好地發揮作用,就要加強對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首先,要保證原始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只有準確的財務數據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財務人員應根據經濟業務發生情況和會計準則如實地進行記錄。其次,財務人員要具備使用大數據技術的能力,能夠通過大數據技術對數據進行有效的整理、分類、匯總,再對數據進行分析和深度挖掘,找出數據背后的根源,讓企業的經營和戰略規劃有數據支撐,幫助企業管理者更好地經營決策。最后,要保證數據的時效性,及時對數據進行更新。
在財務工作中,大數據技術可以有效應用于企業的經營預測、成本控制和風險管理等方面。通過大數據技術對企業收支情況、利潤情況、產品和客戶數據等經營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可以根據分析結果對產品進行優化,更適應市場需求;根據客戶偏好為客戶提供專屬的產品和服務;發現并優化資源配置,有效降低企業成本;識別潛在的風險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幫助企業降低經營風險。
4.2培養數據化思維模式
在大數據時代,財務人員在工作中會面對大量的、不同的數據資源,對數據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分析數據背后的原因,對企業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財務人員轉變思維模式和工作觀念、建立數據化思維模式,充分、有效地利用大數據技術是企業發展的迫切需要。數據化思維模式的關鍵在于將數據作為一個重要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對企業各項業務進行分析[6]。在數據化思維模式的培養上,重點可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4.2.1整體性思維
在大數據時代,數字化進程的推進讓數據的收集、存儲變得更加快捷、全面,使得數據量巨大且復雜。面對巨量數據,不能只關注局部、將各種數據分隔開,而要以整體和全面的視角去把握數據,以連續性、立體性和系統性的原則去分析數據,找到數據的規律。
4.2.2相關性思維
不同于小數據時代有限數據資源的局限性,在大數據時代,能夠獲得不同時間、不同維度的全面數據。通過對這些多維度的數據的分析,可以挖掘數據下隱藏的不同時期、不同環境,不同產品、事件之間的相關關系。對這些相關關系的認知,有助于立足當下和預測未來。建立相關關系的分析是大數據分析的關鍵,而相關性思維的建立是進行分析的基礎。財務人員要學會從數據中找到相關性,發現隱藏在數據背后的規律和趨勢。
4.2.3開放性思維
大數據資源的形成和運行,一直是以開放的形態存在的。任何一個數據資源在時間、空間、存儲介質上都是開放的,在權限范圍內,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上傳、下載和分享數據;數據可以存儲在適合存儲的任何空間里。大數據的這種開放性特質,要求人們要以一種開放性心態去看待它、使用它,建立開放性思維方式,保持開放的心態。
4.2.4動態性思維。
動態性思維是相對靜態思維而言的,是根據不斷變化的環境、條件來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是運動的、發展的思維方式。數據資源的形成和存在一直是一種開放的狀態,是動態的、不斷發生變化的。作為財務工作者,要學會跟蹤數據的動態變化,及時分析、更新,從數據的變化中找到規律和方向,為企業及時調整策略和方案提供參考。
4.3提升企業信息化水平,建設數據共享平臺
大數據時代,企業的信息化程度影響著企業未來的發展。提升企業信息化程度、促進財務與業務部門信息共享,建設數據共享平臺是企業提升競爭力的一個關鍵要素。它使得企業財務部門具備了利用數字化技術的條件,能夠實時進行經營分析、成本控制和風險管理,提升了財務管理能力,讓企業決策有支撐,提高了決策準確性。
在具體措施方面,首先,要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合理規劃資金投入,推進企業信息化進程。信息化投資具有投入顯著但產出效益慢的特點,因此企業在信息化投入上要結合自身情況,如規模大的企業可以選擇定制化的信息產品,建立數據共享平臺;規模小的企業可以購買普適版的信息產品,逐步推進企業信息化進程,提升企業信息化水平。其次,在數據的規范使用和管理上,企業應建立數據管理的相關制度,設立數據訪問權限,讓企業各部門能夠在權限范圍內快速查詢到所需要的數據,用數據支撐企業經營同時,防止數據混亂使用對企業經營造成不利影響。最后,要加強安全意識,做好網絡安全防火墻,防范惡意軟件和病毒。對企業重要數據進行加密,確保只有受權人員才能夠解密和訪問,保證數據安全,防止數據信息泄露。此外,還需要定期備份數據,防止數據損害或丟失,同時也要確保備份數據的安全。
4.4提高企業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企業的發展需要高素質的財務人員。他們不僅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力量,同時也為企業管理者的經營決策提供重要參考。
在提高企業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上,首先,要提高企業財務人員的思想道德建設,加強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操守培養,保證企業財務的安全和穩定性。其次,要培養財務人員的創新思維。創新思維能夠讓財務人員保持對新事物、新技術的好奇心,突破固定思維模式的限制,不斷學習和應用新技術,發現問題、尋找機會,提出創新性方案。再次,要加強財務人員專業能力的培養。在大數據時代,若財務人員無法將新技術應用到實際工作中,那么便無法為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提供足夠的數據支撐。因此在專業技術培養上,除了財務、會計、稅務等方面專業知識,還需要提升大數據技術、數據分析等新技術知識修養,培養出兼具財務專業能力和大數據分析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最后,加強財務人員對業務知識學習,了解公司業務流程、業務模式,與業務部門合作,更好地理解公司的產品、服務和行業特點。讓財務人員了解業務,讓業務人員理解財務,培養業財融合的專業性財務人才。
5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大數據技術受到越來越多的企業關注。在大數據背景下,財務數據能夠被實時掌握、財務工作能夠被實時監管、財務信息獲取渠道得到提升、財務數據分析效率得到提高,財務管理的作用能夠更好地發揮,更好地為企業決策提供數據支撐。然而,在大數據技術實際應用于財務工作的過程中,也面臨著挑戰,如大數據技術的普及率低、部分財務人員未建立起數據思維、內部數據共享平臺有待完善、財務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等。這些問題制約著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了培養數據化思維模式、建立數據共享平臺和提升財務人員綜合素質的創新路徑,不斷強化大數據技術與財務工作的融合,促進企業的發展和進步。參考文獻[1]石影,李美葉.大數據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 [J].中國商論,2019(4): 20-21.
[2]李彥麗.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創新探究 [J].商業觀察,2023,9(7): 117-120.
[3]李卉一.大數據時代企業財務管理的創新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22(16): 139-141.
[4]戚海峰.大數據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轉型路徑探討[J].中國總會計師, 2021(11): 79-81.
[5]李幻.發揮大數據優勢,為企業財務管理助力[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3(11): 175-177.
[6]倪春蘭.基于大數據視角的企業管理會計職能創新路徑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3(10):137-139.
收稿日期:2023-12-27
作者簡介:
黃曉琳,女,1984年生,碩士研究生在讀,會計師,主要研究方向: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
劉崇明,男,1966年生,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