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翠 徐瑩春
河北省農廣校多年來堅持立足培養高素質農民,突出農廣校辦學特色,以培養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的高素質農民為目標,以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果為主要內容,以推動高素質農民培訓與職業教育有效銜接為抓手,扎實開展農民職業教育,為河北鄉村振興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近年來,在中央農廣校的指導和支持下,河北省農廣校的農民中職教育工作得到了鞏固和發展,不僅穩定了規模,教學質量也穩步提升。
一、多措并舉,穩定招生規模
在全省各級農廣校共同努力下,河北省農廣校每年中職招生人數基本穩定在5000人左右。
(一)頂層設計助招生
1.強化認識。作為一所面向農業農村農民的中等職業學校,中職教育是學校的根,是立業之本,中職教育作為農廣校的基礎地位不能動搖。河北省農廣校要求全省各級農廣校提高認識,統一思想,高度重視中職教育工作,堅持以農為根、以教為本、特色立校、育才強農的實踐探索,鞏固和壯大學歷教育規模,擴大學歷教育覆蓋面。為了做好中職教育,每年年初都會印發關于農民招生及教學管理工作的通知,除了提出全年中職教育工作任務和要求以外,還從招生突破口、辦學模式推介、教學管理規范等方面為全省的中職教育進行方向性的頂層設計。
2.表彰激勵。河北省農廣校每年都對全省農廣校體系中職教育開展情況進行通報,對上一年中等職業教育等工作中業績突出的市縣農廣校和教學管理人員進行表彰,進一步激勵和調動全省農廣校體系做好中職工作、創先爭優的積極性。
3.調整專業。根據招生情況及農村人才培養需求,及時調整專業結構,2021年申請開設“家庭農場生產經營”“休閑農業生產與經營”兩個專業,申請保留了國家專業目錄撤銷的“農村經濟綜合管理”專業,三個專業成為近三年招生的重要增長點。2024年,為進一步推進優質農產品上行,推廣農產品電商營銷典型經驗做法,提高電商人才營銷技能,促進優質農產品網上銷售,省農廣校申請新開“直播電商服務”專業,著力打造致力于鄉村振興的直播電商人才。該專業于2024年春季開始招生。
(二)廣開渠道促招生
全省各市、縣農廣校通過深入分析地區人才結構狀況,找到招生突破點,以滿足學員發展需求為導向,進行招生宣傳,提升農民中職教育的吸引力;積極爭取當地黨委和政府的重視和支持,提升農廣校在當地的影響力。
1.農民培訓與中職銜接。各級農廣校積極引導,將參加高素質農民培訓、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頭雁”培育、“耕耘者”振興計劃等培訓的學員與農廣校非全日制中職學歷教育進行銜接。將農民培訓與中等職業教育融合,成為培養高素質農民的兩個階段,通過生源組織、課程體系、教學過程、考核評價等環節有機銜接,將高素質農民培訓的有關理念、有效做法、豐富內容,納入中等職業教育教學實踐的各方面。隨著銜接工作的持續開展,參加中職教育的學員比例逐年增加,2023年中職招生學員中,農民培訓與中職教育銜接人數占招生人數的83%。
2.爭取當地政府支持。豐南區政府為每名農廣校中職學員補貼學費1000元,用于區農廣校開辦特色中專班,每年100人,該政策已持續多年,為當地培養大批實用人才。為提高農村干部政治素養、業務能力,遷安市政府對參加農廣校學習的學員補貼三分之一學費,以鼓勵農村基層干部參加正規化學歷教育。
3.貼近產業適應需求。各級農廣校以產業為基礎,農民需求為導向,根據當地產業合理選取專業。承德市興隆縣農廣校根據當地旅游業發展,開設“休閑農業生產與經營”中專班;石家莊鹿泉區農廣校開設“家庭農場生產經營——紅薯種植與加工”特色中專班等,精準遴選培育對象,創新培訓模式,為鄉村產業振興培養懂技術、善經營,而且示范帶動性強的領軍人才。
4.校企合作共同發展。石家莊市欒城區農廣校與當地從事豆制品研發、生產與銷售的河北臻豆食品公司合作,以部分員工和周邊從事大豆種植的農場主和合作社的農民為培養對象,以大豆生產為主要內容,為家庭農場和種植大戶提供技術服務,完善購銷渠道,打造產業有引領、企業有加工、基地有依托、服務有保障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新模式。
二、規范管理,提高培育質量
河北省農廣校在擴大招生的同時,不斷加強規范管理。
(一)修訂完善各項管理規定。河北省農廣校在充分征求各級農廣校意見基礎上,重新制定下發《河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學籍管理規定》《河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教學管理規定》《河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教務管理規定》,為規范中職教育各環節管理,加強對各級校督導檢查提供了依據。
(二)調整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省農廣校組織相關人員認真學習研究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央農廣?!蛾P于開展農民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關于印發〈家庭農場生產經營〉專業教學標準的通知》等文件,結合農民學員特點和河北省實際重新制定了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調整了各專業課程安排。將教學過程由原來的“理論+實踐”調整為“線下教學+線上教學+自學+實踐”,并分別確定教學時數,規范基層校的教學工作。
(三)開展課程標準化建設。為規范中等職業教育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河北省農廣校組織相關市、縣農廣校教學及管理人員成立20個教研小組,開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等20門課程的課程標準制定工作,同時承擔了中央農廣?!凹彝マr場管理”等5門課程的課程標準制作任務,目前已全部完成。
(四)開展教學管理示范校評估。為進一步規范河北省各級農廣校中等職業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切實提升辦學能力和管理水平,省校組織開展了中等職業教育教學管理示范校評估活動。通過對市校上報的18所縣級校進行評估,最終確定平泉市農廣校、豐南區農廣校等10所縣級農廣校為河北省“中職教育教學管理示范校”,為全省中職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樹立了可學習可推廣的典型。
三、教學改革,調整發展方向
(一)打造特色專業。以家庭農場生產經營、休閑農業生產與經營、農村經濟綜合管理三個專業為抓手,持續優化課程體系、培育精品課程,從辦學理念、辦學思路、專業培養模式、人才培養質量等方面打造特色專業。
(二)改進教學方式。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省農廣校建成“融媒體教學培訓平臺”,通過不斷充實豐富線上教學資源,開展線上教學,推動了教學方式的改變。近幾年,河北省農廣校通過各種渠道籌集線上學習資源,同時得到中央農廣校的大力支持,目前上線21門課程,所有中職學員在參加完培訓后,從第二學期開始,進行三個學期的線上學習。
(三)改革教學內容。以農民需求為導向,針對農民學員特點,將“農耕文化”“二十四節氣與農業生產”“習近平總書記的用典藝術”“評劇藝術介紹”等內容引入中職教育語文、思想政治課程,增設農產品網絡營銷、直播帶貨等相關內容,注重培養掌握農產品加工、冷鏈物流、電商、鄉村旅游、經營管理等全產業鏈環節的專業人才。
四、師資建設,夯實辦學根基
人才培養,關鍵在教師,河北省校致力于打造一支業務精、能力強、愿奉獻的基層農廣校教師隊伍。通過開展各種活動不斷提高教師政治站位,增強其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提升教師工作能力,推動河北省農民教育培訓事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一)開展課題研究,提高教師理論水平
為提高全省農廣校辦學隊伍的教育理論水平和探索創新能力,河北省校從2021年開始針對農民教育培訓和農廣體系開展理論研究,通過加強課題研究促進體系農民教育培訓工作提質增效,凝聚體系力量,激發體系潛能。同時,省校積極申請課題研究項目,獲得批準的課題包括省級研究課題“鄉村振興戰略下探索加快農村實用人才培養的途徑”,農民教育培訓和農業農村人才培養研究智庫課題“農民職業教育與農民培訓銜接問題研究”“京津冀農民教育培訓協同發展研究”等。
(二)開展技能比賽,提高教師授課水平
為提升一線教師教學水平,河北省校每年都組織全省性的教師技能比賽,為基層農廣校專職教師搭建相互學習、相互切磋、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平臺。近幾年分別組織了全省的“微課比賽”“優質課評比”“教學能手比賽”“說課比賽”等,達到了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建、以賽促改的目的。
五、總結經驗,發揮示范作用
為進一步提高全省農廣校體系凝聚力,搭建農廣校體系工作交流展示平臺,暢通農廣校體系辦學經驗分享渠道,總結宣傳各級農廣校工作成果和特色,河北省校從2023年起編發“河北農民教育培訓”簡報。簡報主要設置有體系建設工作動態、農民職業教育、鄉村人才培育、辦學經驗交流等專題內容。為匯總2023年全省農廣校在中職招生和教學中的優秀做法,2024年1月,編印了“河北農民教育培訓簡報——農民學歷教育??保▓蟾魇?023年中職招生情況,推廣優秀招生及教學經驗。
面對新階段、新形勢和新挑戰,河北省農廣校將以推動農民培訓與學歷教育有效銜接,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雙輪驅動,建設多層次兼備、結構合理的鄉村人才隊伍為總體思路,圍繞產業、服務產業、融入產業,充分發揮農廣校農民教育培訓主體力量、三農政策宣傳重要窗口、農村農民服務有效渠道作用,為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作出新的貢獻。
(作者單位:河北省農廣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