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長瑋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高校體育教學不斷進行改革,高校網球運動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其對高校體育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但在一系列的改革和發展過程中,高校網球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文章提出了關于高校網球教學的訓練技巧及策略,希望可以提高網球教學的質量,促進高校網球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高校;網球教學;訓練技巧與策略
雖然網球運動在我國起步較晚,但是很多高校都開設了相應的課程,大學生可以通過網球課程參與網球運動。高校網球教師需要傳授給學生更多的訓練技巧,完善相應的訓練策略,以此推動高校網球運動的發展。
1 高校網球教學的意義
高校網球教學可以幫助大學生強身健體,激發他們對運動的熱情,使其形成終身運動的理念。目前,部分學生的身體素質不高,而網球運動強度適中,比較適合大學生練習,進而增強學生的體質。在網球運動中,大學生需要來回奔跑、揮拍、接球,這些技術動作可以很好地鍛煉他們的爆發力和身體協調性。
網球技術的提升可以通過參與比賽實現,但比賽對大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考驗。要想取得勝利,學生需要突破體能的極限,并在對抗中保持冷靜,這個過程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身體,而且能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提升他們的抗壓能力。
高校網球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能磨煉他們的意志品格,使其全面發展。大學生通過網球運動,不僅能緩解學習帶來的疲憊感,而且能提升自身反應能力和注意力,讓大腦處于活躍狀態,提升學習狀態,從而提升他們的體育素養。
2 高校網球教學存在的問題
當前,部分高校的網球教學還存在一定的問題,表現為以下幾點:首先,網球教學形式比較單一,網球教師沒有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和需求進行網球訓練。其次,網球訓練場地不充足,運動設備不充分,這不利于網球教學的發展。再次,部分高校網球的培訓機制不夠系統,學生學習網球、進行技能提升的渠道不夠完善。最后,學生對網球的了解不夠深入,教師沒有對其進行良好的引導,導致學生對網球課程的熱情不高。
3 高校網球教學中的訓練技巧
3.1強化基本功訓練,完善學生動作標準
基本功訓練對網球學習來說不可或缺。教師在進行網球訓練時,要注重網球的基本功訓練,不斷完善學生的技術動作。學生在學習網球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將網球的握拍姿勢、擊球動作、發球技巧等進行拆解示范,分步驟幫助學生進行基礎練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仔細觀察學生的動作是否規范,對不正確的地方要及時進行改正,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訓練節奏和方法。當學生有能力獨自進行網球訓練時,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基礎訓練,以夯實基本功。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與教師、同學進行交流,通過持續的練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網球技術。
3.2 注重差異化教學,提升學生個人能力
在傳統的網球教學中,一般由教師先進行講解,再讓學生自行訓練,這種教學方式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除了要傳授學生基礎的技術動作外,還應在學生單獨訓練時,觀察他們的動作以及練習情況,及時根據學生的訓練情況,幫助他們調整訓練內容。還可根據學生的訓練進度、能力及特點將其分配到不同的小組進行針對性練習。根據學生不同能力及特點進行的網球訓練,可以快速提升學生的能力,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網球技術的提高,又能激發學生學習網球的興趣。
3.3 進行模擬比賽,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當學生的網球技術達到一定水平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安排網球比賽的模擬訓練。模擬訓練雖然不是正式比賽,但是學生在模擬比賽的過程中,也會產生一定的心理壓力,這有助于他們在正式的比賽中能更加自如地應對緊張情緒,提高運動表現力。學生在進行模擬比賽的過程中,不但能收獲豐富的對戰經驗,而且能提高心理素質。
3.4實施多樣化教學,激發學生練習興趣
在傳統的網球教學中,教師經常按照固定的方式教學,導致教學模式比較單一,降低了學生對網球訓練的熱情。高校網球教學的形式應該更加多樣化,教師應主動提升自己的知識素養和教學水平,在進行理論講解時,可運用多媒體等教學方式,吸引學生主動學習網球理論知識,激發學生對網球的興趣。教師在進行網球教學時,應因材施教,采用適合學生練習的方法,如采用分組、競賽、合作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練習網球的興趣,同時可以通過游戲教學,讓課堂更有活力。例如,流動分組,讓學生有不同的練習體驗,通過輪流調換隊友和對手,使其保持新鮮感,這不僅能增加學生的實戰經驗,而且能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網球的興趣,形成良性循環。
4 高校網球教學的策略
4.1完善高校網球教學的形式
部分高校網球教學的訓練形式比較單一,導致教學訓練的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師要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并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制訂有針對性的網球教學訓練計劃,因材施教。教師在網球教學中,要注意突出教學內容,注重基礎和步法的訓練,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訓練方法。
首先,網球練習需要從正確的握拍和準備姿勢開始。對新手來說,握拍姿勢和準備姿勢的練習是必經之路。握拍的方式可根據個人的習慣以及技術水準決定,以確保握拍穩定,能夠在擊球時掌握球的方向。準備姿勢則需要身體保持穩定,雙腳距離與肩膀寬度一致,重心落在前腳掌上,膝蓋微曲,背部保持挺直,球拍指向地面。
其次,學生在擊球前,需要先側身,用肩膀一側對著球網,身體正對球飛行的路線。看到網球后,做好接球的動作,手臂向后擺動,留有足夠空間,方便球拍與網球接觸。學生應多進行擊球練習,只要是界內有效球,就要去嘗試接球,從而提高接球準確度。
最后,學生還需要自行進行拋接球的練習,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姿勢的準確性。除了進行個人訓練,還需要進行學生之間的協作訓練。安排任意兩人為一組,一個學生拋球,一個學生擊球,進行配合練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注意動作的規范性,并按照練習標準進行對練。兩人彼此監督,互相為對方找出存在的不足并完善動作,目的是將擊球動作做得規范連貫。
4.2 建設高校網球訓練場地
目前,部分高校的網球場地建設還不夠完善。由于參與網球運動的人數不斷增加,導致沒有足夠的專業網球訓練場地。高校有限的網球訓練場地,不能滿足廣大學生進行網球學習與訓練的需求。高校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多角度思考問題,重視網球場地的建設,對網球教學訓練場地的資源進行合理規劃和安排,一方面,建設專業的網球場地;另一方面,通過合理方法完善已有的網球場地,進而提高網球訓練場地的規范程度。
除了網球場地,還要完善網球訓練的設備,這對于學生的練習有很大的幫助。學生在完成基本的技術練習后,需要在課外對其進行復習鞏固。使用設備進行輔助練習,可以提高練習效率。所以,高校需要配備網球練習器或者網球墻等基礎的網球訓練設備,讓學生在課余時間也能自由練習。使用網球訓練設備可以幫助學生夯實基礎,提高訓練效率,極大程度提升了網球訓練的效果。因此,在高校網球教學訓練中,不僅要完善網球訓練的場地,而且要增加網球訓練的基礎設備,為高校網球運動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4.3完善高校網球教學機制
首先,基礎訓練。在網球訓練中,球拍握持以及擊球姿勢是基礎,教師應讓學生多進行發球和接球的練習,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掌握高遠球和底線球,學習基礎的網前戰術和截擊技術。學生先通過基礎練習提高網球訓練成果,再順利過渡到網球戰術訓練。其次,通過個人對抗賽和團體協作可以增強學生的身體協調性以及提高團隊之間的配合度。再次,除了網球技術訓練外,學生的體能訓練也很重要。在對戰過程中,學生的體能對比賽勝負起決定性的作用。在網球教學中,比賽練習法可以提升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以及動作的敏捷度,以及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網球比賽還可以增強他們在比賽中的爆發力。在平時,大學生要注意鍛煉身體,通過跑步、蛙跳等項目進行肌肉耐力和心肺功能的訓練,以增強個人體質。最后,在運動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受傷的情況,學生要注意預防練習中可能出現的運動損傷,如果不幸受傷,要及時進行康復保健。
4.4 加大對高校網球的宣傳力度
網球作為大學生的選修課程,其在高校中的普及程度還不夠,很多學生并不了解網球,因此,高校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宣傳網球運動。首先,可通過校內宣傳欄普及網球運動知識。其次,可通過新媒體平臺發布科普信息,讓更多學生了解網球。最后,高校教師可鼓勵學生積極體驗網球運動,在進行網球訓練時,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明確訓練目標,鼓勵其為達成目標而努力,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在網球練習中獲得成就感,而且能使他們的網球技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4.5 激發學生的訓練興趣
教師在網球教學中,可以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訓練興趣。例如,在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訓練前觀看比賽視頻,以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并為學生講解比賽規則,調動他們的比賽積極性,然后通過分組比賽,設置獎勵機制,以激發學生對網球的興趣和對比賽的好勝心。
5 結語
在網球訓練中,教師首先要注意夯實基礎訓練,不斷提升學生的網球技能。高校可通過完善網球教學形式、建設網球訓練場地、完善網球教學機制、加大對網球的宣傳力度等策略,激發學生對網球的興趣,從而促進高校網球運動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國慶.新經濟背景下高校網球教學改革與發展策略探究[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教育科學,2022(2):173-175.
[2]陳曉滇.探討高校網球教學訓練的現狀與應對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9):81,83.
[3]于傳文.高校網球教學訓練模式的優化研究[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1(10):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