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贏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與跨文化溝通日益頻繁,英文翻譯作為跨文化交流的橋梁,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然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語言和文化差異常常給翻譯帶來挑戰,影響翻譯質量與效果。因此,基于文化視角轉化的英文翻譯方法與技巧備受關注。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討文化視角轉化對英文翻譯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翻譯策略與方法。通過對文化背景、語言表達、文化差異處理等方面的分析,旨在為翻譯工作者提供更加實用和有效的翻譯指導,以提高翻譯質量和跨文化交流的效果。
關鍵詞:文化視角轉化;英文翻譯;文化差異;意譯;直譯
引言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速,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跨文化交流變得日益頻繁。在這樣的背景下,英文翻譯作為重要的跨文化傳播工具顯得尤為重要。然而,由于文化之間存在差異,包括語言、價值觀念、習俗等方面,給翻譯工作帶來了挑戰。因此,研究如何在翻譯中有效地進行文化視角轉化,以更好地傳遞原文的含義和文化內涵,已經成為當前翻譯領域的重要課題。通過探討基于文化視角轉化的翻譯方法與技巧,可以幫助翻譯者更好地理解原文所蘊含的文化意義,并將其準確地轉化為目標語言的表達,從而提高翻譯的準確性、通順性和質量,促進跨文化交流的順利進行。
一、文化視角轉化對英文翻譯的影響
(一)語言表達方式的變化
文化視角轉化對英文翻譯的影響在語言表達方式上具有顯著的變化。例如,中文中常見的成語、典故、文化隱喻等文化元素在英文翻譯中可能無法直譯,需要根據英語讀者的文化背景和習慣進行調整。比如,中文中的“狐假虎威”一詞,直譯為英文可能顯得生硬和不通順,因此在翻譯中可以采用相似的英文表達,如“A fox borrowing the tigers ferocity”,以保留原文的意思并使之更易被英語讀者理解。此外,句式結構、修辭手法等也會因文化差異而有所調整。例如,中文中常見的長句和堆砌修辭在英文中可能不符合表達習慣,需要簡化或拆分成更簡潔、清晰的句子[1]。因此,在英文翻譯中,翻譯者需要敏銳地捕捉原文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同時靈活運用英語的表達方式,確保譯文通順、自然,能夠準確地傳達原文的意義和情感。這種語言表達方式的變化是文化視角轉化對英文翻譯影響的重要體現,也是翻譯工作中需要注意和處理的關鍵問題。
(二)文化背景的考量
在翻譯過程中,翻譯者需要深入了解原文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并將其轉化為符合目標語言讀者習慣和文化背景的表達方式。例如,當翻譯中涉及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節日、習俗或傳統時,翻譯者需要考慮如何在目標語言中進行恰當地表達。例如,中國的春節在英文中通常譯為“Chinese New Year”,但為了讓英語讀者更好地理解,可能需要對中國春節的傳統文化、習俗進行簡要介紹,以便他們更好地理解節日的意義和背景。此外,在文學作品或傳統故事的翻譯中,翻譯者也需要考慮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維方式和情感表達,以保持譯文的原汁原味[2]。因此,在進行英文翻譯時,翻譯者需要不斷加強對原文文化背景的了解,善于借助目標語言的文化背景和語境,使譯文更貼近目標讀者,增強譯文的文化適應性和可理解性。這種對文化背景的考量是文化視角轉化對英文翻譯影響的重要體現,也是保證翻譯質量的關鍵因素。
(三)文化差異的處理
在翻譯過程中,常常會遇到源語言和目標語言之間的文化差異,這些差異需要翻譯者進行妥善處理,以確保譯文貼近目標讀者的文化背景和理解習慣。例如,中國文化中常有的尊重長輩的傳統,在英語國家可能不像中國那樣強調,因此在翻譯中可能需要適當調整語言表達方式,使之更符合目標文化的習慣。另外,不同文化對于同一事物的理解和評價也可能存在差異,例如,“美色”在中國文化中常常帶有貶義,而在西方文化中則可能更多地與美麗和欣賞相關。因此,在翻譯時需要根據目標讀者的文化背景進行適當的調整,以確保譯文不僅保留了原文的意義,還能夠準確地傳達文化內涵。處理文化差異時,翻譯者需要敏銳地把握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性,善于運用恰當的語言表達方式和文化調整手段,以確保譯文的質量和準確性。這種文化差異的處理是文化視角轉化對英文翻譯影響的重要體現,也是翻譯工作中需要特別注意和處理的關鍵問題。
(四)文化特色的保留與傳達
在進行翻譯時,翻譯者需要特別注意保持原文中所蘊含的獨特文化特色,并將其傳達到目標語言中。例如,中國傳統文化中常見的成語、俗語和諺語等,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特殊的表達方式,在翻譯時需要靈活運用等效的英文表達方式來保留其文化特色。例如,中文中的“臥薪嘗膽”,直譯為“Lie on the bed and taste gall”,可能會讓英語讀者產生困惑,因此在翻譯時可能會選擇更貼近英語習慣的表達方式,如“Endure hardship to prepare for the future”,以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并確保譯文的通順和可理解性。此外,在翻譯文學作品、歷史文獻等具有濃厚文化色彩的文本時,翻譯者也需要盡可能地保留原文的文化氛圍和情感表達,使譯文能夠傳達出原著所具有的獨特文化魅力。
二、基于文化視角轉化的英文翻譯方法與技巧
(一)深入了解原文和目標文化的文化差異,為翻譯提供準確的文化背景
在進行英文翻譯時,文化視角的轉化是至關重要的,文化是語言的背景和靈魂,因此,翻譯不僅僅是簡單地將原文中的詞語逐字轉換成目標語言,而是需要深入了解原文和目標文化之間的文化差異,以確保翻譯的準確性和流暢性。文化差異涉及語言、價值觀、習俗、歷史等方面,這些差異會影響到詞匯的選擇、句式的結構以及表達的方式。因此,翻譯者需要具備跨文化溝通的能力,能夠在兩種文化之間建立橋梁,使得翻譯的結果能夠在目標文化中被理解和接受。例如,原文中可能存在一些與特定文化相關的隱喻或俚語,直接翻譯可能會導致信息的失真。在這種情況下,翻譯者需要深入了解目標文化,找到與原文類似但更貼近目標文化的表達方式。比如,英語中有句俚語“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字面意思是“一石二鳥”,意思是一舉兩得。但是,如果直譯成其他語言,可能會讓讀者感到困惑。在這種情況下,翻譯者需要尋找目標文化中類似的表達方式,比如在漢語中可以翻譯成“一箭雙雕”,更符合中國文化中的表達習慣,使譯文更加通順自然。此外,文化的敏感性也需要被翻譯者充分考慮。有些詞匯、形象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具有截然不同的含義和情感色彩。因此,在翻譯過程中,翻譯者需要注意避免使用可能會冒犯目標文化的表達方式。例如,某些動物在西方文化中可能被視為吉祥的象征,但在東方文化中卻可能有負面含義。因此,翻譯者需要根據目標文化的觀念和價值觀來調整譯文,避免不必要的誤解和歧義。基于文化視角的英文翻譯方法和技巧需要翻譯者具備深入了解原文和目標文化的能力以及敏銳的文化意識和跨文化溝通技巧。通過在翻譯過程中考慮文化差異,翻譯者能夠更準確地傳達原文的意思,并使譯文更加貼近目標受眾,實現文化間的有效交流。
(二)在保留原文意義的基礎上,靈活運用意譯和直譯,確保譯文通順自然
在進行英文翻譯時,除了保留原文意義的準確性外,靈活運用意譯和直譯也是至關重要的。意譯是指根據目標語言和文化的特點,將原文的意思進行轉換或調整,以使譯文更通順自然,更易于被目標受眾理解。直譯則是盡可能地保留原文的結構和表達方式,以確保翻譯的忠實度和準確性。在翻譯過程中,翻譯者需要根據具體語境和受眾需求,靈活運用意譯和直譯的技巧,以達到最佳的翻譯效果。舉例來說,在英語中有句常用的俚語“Piece of cake”,字面意思是“一塊蛋糕”,用來形容某事非常容易。在翻譯成其他語言時,直譯可能會讓讀者感到困惑,因為這個俚語在其他語言中可能并不常見。因此,翻譯者可以靈活運用意譯,將其翻譯成目標語言中相應的俚語或類似的表達方式,比如在中文中可以翻譯成“小菜一碟”,使譯文更加貼近目標受眾的語言習慣,更易于被理解。又如在翻譯文學作品時,有時需要保留原文中的文化特色和情感色彩,但又要確保譯文的流暢性。例如,原文中可能包含一些特定文化的習語或典故,直譯可能會使譯文生硬或不通順。在這種情況下,翻譯者可以靈活運用意譯,將原文的文化特色轉化成目標語言中相應的表達方式,以確保譯文的通順自然。例如,將英文中的“A drop in the bucket”(意為微不足道)翻譯成中文時,可以使用“滄海一粟”的意譯,使譯文更符合中文讀者的理解習慣,同時又保留了原文的意義和情感色彩。靈活運用意譯和直譯是英文翻譯中的重要技巧。在保留原文意義的基礎上,翻譯者需要根據具體語境和受眾需求,靈活選擇適當的翻譯方式,以確保譯文通順自然,達到最佳的翻譯效果。
(三)巧妙處理原文中的文化元素,使之在目標語言中得以轉換和銜接
在進行英文翻譯時,巧妙處理原文中的文化元素是至關重要的,文化元素包括但不限于特定地域的習俗、傳統、風土人情等,它們在原文中常常承載著特定的意義和情感色彩。然而,這些文化元素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可能產生不同的理解和解釋。因此,在翻譯過程中,翻譯者需要巧妙地將原文中的文化元素轉換和銜接到目標語言中,使之在目標語境中能夠得到正確理解和接受。這需要翻譯者具備深入了解兩種文化的能力以及靈活運用翻譯策略的技巧,以確保譯文的準確性和流暢性。在翻譯文學作品時,原文中常常包含一些特定文化的象征和典故。例如,英語中的句子“Her smile was as radiant as the sun”(她的微笑如同太陽般燦爛)。這里的“太陽”在西方文化中通常象征著溫暖、光明和活力,但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有不同的象征意義。在翻譯成中文時,翻譯者可以巧妙地將“太陽”轉化為中文文化中相應的象征,比如“她的微笑如同明月一般明亮”,以使譯文更貼近中國文化背景,同時又保留了原文中的意境和感覺。在商業或廣告翻譯中,原文可能會包含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產品或品牌名稱。例如,英文中的“Black Friday”(黑色星期五),是指美國感恩節后的一天,通常是商家打折促銷的日子。在翻譯成其他語言時,翻譯者可以將“Black Friday”直譯為“黑色星期五”,但這樣可能會讓目標語言的讀者感到困惑。因此,翻譯者可以巧妙地將其轉化為符合目標文化習慣的表達方式,比如“特惠星期五”,使譯文更易于被目標受眾理解和接受。巧妙處理原文中的文化元素是英文翻譯中的重要技巧,翻譯者需要根據具體語境和受眾需求,靈活運用翻譯策略,將原文中的文化元素轉換和銜接到目標語言中,以確保譯文的準確性和流暢性,實現文化間的有效交流。
(四)根據文化的特點進行必要的文化調整和轉譯,確保譯文符合習慣
在進行英文翻譯時,根據文化的特點進行必要的文化調整和轉譯是非常重要的,不同文化之間存在著語言、習慣、價值觀等方面的差異,這些差異會影響到翻譯的準確性和流暢性。因此,翻譯者需要根據目標文化的特點進行必要的調整和轉譯,以確保譯文符合目標受眾的習慣和理解,使翻譯結果更具可接受性和適用性。這需要翻譯者具備深入了解兩種文化的能力及靈活運用翻譯策略的技巧,從而實現文化間的有效溝通和交流。在翻譯中常常涉及食物的描述,而不同文化對于食物的看法和描述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英語中有句常用的表達“Easy as pie”,字面意思是“像吃餡餅一樣容易”,用來形容某事非常簡單。然而,在一些非西方文化中,餡餅可能并不是常見的食物,因此直譯可能會讓讀者感到困惑。在這種情況下,翻譯者可以根據目標文化的習慣和理解,將其轉譯成更符合目標文化的表達方式,比如在中文中可以翻譯成“輕而易舉”,使譯文更貼近目標受眾的習慣和理解。在翻譯廣告或品牌口號時,需要考慮目標文化的特點和市場需求。例如,英文中的品牌口號“Just do it”(只管去做)在西方文化中具有積極、果斷的意義,適用于鼓勵人們克服困難,勇敢向前。然而,在一些東方文化中,直譯可能無法傳達出同樣的情感和效果。因此,在翻譯時,翻譯者需要根據目標文化的特點進行必要的文化調整和轉譯,比如在中文中可以翻譯成“只管去做,永不放棄”,以更好地傳達出品牌的核心價值觀,吸引目標受眾的注意。根據文化的特點進行必要的文化調整和轉譯是英文翻譯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翻譯者需要充分理解兩種文化的差異,并靈活運用翻譯策略,以確保譯文符合目標受眾的習慣和理解,從而實現文化間的有效交流和傳播。
結語
本文對基于文化視角轉化的英文翻譯方法與技巧進行了綜述,從理論到實踐都進行了深入地探討。這些方法和技巧的提出和應用,不僅有望提高跨文化翻譯的質量和效果,更重要的是,將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理解。通過翻譯工作者的努力,可以建立起更加順暢和有效的跨文化溝通渠道,為全球化進程注入更多包容性和多元性。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夠為廣大翻譯工作者提供實用的指導和啟示,引領他們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加成功地應用翻譯技巧。只有通過這種不斷的努力和實踐,才能夠共同推動全球化進程向著更加包容和多元的方向不斷發展,實現文化的多樣性與共融。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廳2023年科研項目《吉林省生態旅游外宣漢英翻譯策略研究》(項目編號:JJKH20241607SK)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鄭婷婷,許佳明.文化視角轉化對翻譯的影響[J].翻譯研究, 2021,12(3), 45-56.
[2]孫小娟,蕭文濤.基于文化視角轉化的英文翻譯方法探析[J].外語學刊,2022,28(2), 78-89.
(作者單位:長春工業大學人文信息學院)
(責任編輯:宋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