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提出,要“促進綠色發展”,新能源產業合作已成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重點關注的領域。本文基于山東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深化新能源產業鏈合作新形勢,提出了合作的具體路徑。
關鍵詞:“一帶一路” 新能源 產業鏈合作 接口路徑
當前,在全球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國加速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清潔能源轉型合作。從產業合作來看,我國重點圍繞“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擴寬終端應用場景”三個方向,構筑在“一帶一路”能源轉型中的引領優勢。新時期,山東省可基于自身基礎,緊扣“源網荷儲一體化”路徑,優先在新能源汽車、光伏、儲能等接口方向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能源產業鏈合作。
一、山東省深化與“一帶一路”新能源合作新形勢
(一)“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能源轉型訴求迫切
目前,全球已有近200個國家、地區做出了減少碳排放承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要實現這一承諾,面臨著雙重壓力。一方面,未來它們對能源增長的需求是剛性的;另一方面,目前大多數國家化石能源占比很高,可再生能源發展水平明顯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為應對能源供給、能源綠色,“一帶一路”國家必須通過技術創新來實現低碳目標。
(二)山東省與“一帶一路”新能源產業合作逐步深化
一是山東省“新三樣”(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出口增長迅速。2023年,山東省“新三樣”出口93.9億元,同比增長47.3%,其中,對共建國家出口“新三樣”產品增長32%。二是山東省與“一帶一路”新能源合作平臺的效能逐步顯現。上合示范區正在打造“一帶一路”國際能源合作示范先行區,攜手“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網,推動建立企業聯盟、智庫聯盟和產業基金;2023年上合產業鏈供應鏈論壇上,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中俄能源基金、青島能蜂電氣有限公司等,紛紛表示將以新能源為“一帶一路”綠色產業構筑新動能。三是山東省對“一帶一路”新能源項目投資力度增強。山東省企業參與“一帶一路”新能源項目也正持續增多,其中中國-哈薩克斯坦札納塔斯100兆瓦風電項目是中哈合作的中亞最大風電項目。
(三)部分省份與“一帶一路”新能源合作相關動向
廣東省聚力深化“一帶一路”新型儲能合作,發布《廣東省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鼓勵企業積極開拓“一帶一路”儲能市場,打造國家級新型儲能產品進出口物流中心。廣西壯族自治區聚力與東盟共筑新能源汽車標準試驗驗證體系,中國東盟新能源汽車檢測認證聯盟在廣西掛牌成立,全方位破解新能源汽車在出口過程中遇到的技術貿易壁壘。浙江省嘉興市深耕“一帶一路”,實現鋰電全產業鏈布局,華友鈷業依托在剛果(金)、印尼、津巴布韋等國家的海外礦業開采、冶煉項目,掌控鎳、鈷、鋰等核心原材料資源,打造了從鎳鈷鋰資源開發、有色金屬綠色精煉,到鋰電正極材料深加工,再到資源循環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鋰電產業鏈閉環生態。浙江省為光伏組件順利“出海”定制“義新歐”中歐班列“CMEC新能源號”運輸專列,為企業解決了提箱難、運輸難、艙位緊張等問題,助力光伏企業進一步拓展中亞市場。
二、山東省與“一帶一路”新能源汽車合作接口路徑
(一)山東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基礎
1.山東省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基地正在形成。濟南市已形成芯片、動力電池、乘用車、商用車、專用車以及零部件生產的全產業鏈條。青島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逐步完備,擁有北京汽車、一汽大眾、一汽解放制造廠等整車企業,國軒高科、力神、充電樁龍頭企業特來電等零部件、電車配套企業。
2.山東省的核心部件動力電池技術領先。淄博景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半固態電池能在3分鐘內完成換電,續航達到1080公里。濰柴動力與比亞迪簽署協議,將在山東省建設動力電池研發制造基地。
3.山東省新能源多車型復合發展步伐較快。濰柴動力研制出全國首臺氫內燃機重卡,全面布局純電動、混合動力、氫燃料電池3個技術路線。由德國凱傲集團投資,萊蕪市正在建造高端新能源叉車研發制造基地。濟南市吉利智慧新能源乘用車項目,已實現月產萬輛目標。
(二)需重點關注的合作地區
1.中亞地區對中國品牌認同感強,合作意向較高。相對于東南亞存在日系競爭壓迫,中亞市場還是“一片凈土”,且中亞國家對中國品牌認同感較強,山東省可深耕中亞新能源專用車合作渠道,如乘用車、卡車、垃圾處理車等。
2.塔吉克斯坦、沙特等國家是山東省新能源汽車的優選合作伙伴。中亞的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西亞的沙特和阿聯酋等國家具有亞歐、亞非市場的覆蓋力,是山東省新能源汽車出海的優先地區;同時,上述國家擁有發展本國汽車產業的國家規劃,配套了一系列產業優惠政策,如塔吉克斯坦針對電動汽車、電動巴士、無軌電車進口免征10年關稅等。
(三)山東省與“一帶一路”新能源汽車深化合作的具體路徑
1.打造區域新能源汽車產業合作交流中心。借鑒廣西中國東盟新能源汽車檢測認證聯盟,山東省也可設立區域型(如上合或“一帶一路”)新能源汽車產業國際合作中心等平臺,推動山東省與中亞、西亞國家在汽車產業政策協調、汽車技術合作、汽車標準共建互認、后端市場培育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2.出臺“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國際合作指導方案”。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商簽新能源汽車產業合作行動規劃,建立全產業鏈的合作形態,打造合作示范案例。
三、山東省與“一帶一路”光伏產業合作接口路徑
(一)山東省光伏產業基礎
1.山東省身處中國光伏產業第一梯隊。山東省已擁有超7萬家光伏相關企業,連續7年光伏裝機量全國第一。近年來,山東省光伏產業呈現地面、海上、大基地全面推進特點。2024年1月,全國首個大規模近海樁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項目-中廣核煙臺招遠400兆瓦海上光伏項目正式開工,標志著我國海上光伏電站正式邁入規模化發展階段。
2.山東省光伏材料產品競爭實力強。光伏材料中,山東省太陽能光伏產業硅材料產品已具備較強的全球競爭力,泰安市的硅材料制造業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生產基地之一。
3.山東省一線分布式安裝商群體加速成熟。山東省戶用光伏安裝商是全國最多的、從業人員也是最多的,黑鷹光伏、樂陽光伏等優秀的分布式系統集成商、經銷商與安裝商脫穎而出,為分布式光伏出海提供成熟的合作伙伴和模式。
4.山東省“光伏+”產業復制推廣性不斷提升。山東省的“光伏+漁業”“光伏+交通”“光伏+農業”“光伏+建筑物外墻”等光伏應用新模式也在不斷創新發展,為光伏出海不斷創新更多應用場景。
(二)需重點關注的合作地區
1.中亞、西亞、非洲的分布式發電市場空間大。目前,全球光伏資源理論蘊藏量為208325PWh/a,“一帶一路”占比66%;全球適宜集中開發的光伏電規模約2647TW,“一帶一路”占比76%;同時,“一帶一路”仍有85個國家沒有實現全民通電,占“一帶一路”國家數量的60%,占全球無電人口的88.8%,為發展分布式發電提供了巨大市場空間。
2.沙特、卡塔爾等國家擁有支持光伏產業發展的理想自然資源條件。沙特、卡塔爾等西亞國家具備優異的光照輻射資源條件。幾內亞是世界鋁土礦第一生產國,儲量占全球的26.9%;中亞國家都擁有大量可用的土地。印尼、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越南等國家擁有大量已探明鋁土礦資源。
3.中亞、東盟等國家分布式屋頂光伏建設需求多。早在2019年,烏茲別克斯坦已出臺屋頂光伏發電補貼計劃。近期,烏簽訂了最大的屋頂光伏計劃實施方案,安裝主體包括政府辦公樓、幼兒園、學校、公園等政府及公益項目。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等也相繼出臺屋頂太陽能激勵政策,“分布式屋頂光伏+戶儲”將迎來發展熱潮。
(三)山東省與“一帶一路”光伏產業深化合作的具體路徑
1.優化山東省與“一帶一路”重點國家的光伏產業合作機制。圍繞“一帶一路”光伏建設需求,有針對性地制定差異化的合作計劃,依托山東省金晶科技、潤馬光能科技等企業與“一帶一路”重點國家搭建光伏產業合作平臺和機制,快速培育一批光伏產業巨頭企業。
2.以分布式光伏為突破口展開產業鏈布局。推動山東省分布式光伏企業在“一帶一路”打造一系列“小而美”的示范項目,強化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能源轉型對話,以產業培育、示范項目、技術與標準聯合研究等方式,推動分布式發電合作項目落地。
四、山東省與“一帶一路”儲能產業合作接口路徑
(一)山東省儲能產業基礎
山東省儲能產業已經形成“鏈主骨干+基地+上下游配套+長板優勢”的產業鏈生態,為走向“一帶一路”奠定了堅實基礎。
1.山東省新型儲能產業位居全國首位。截至2023年底,山東省新型儲能規模達到375萬千瓦,位居全國首位。壓縮空氣、飛輪儲能、儲能電站等構建起山東省新型儲能的“超強陣容”。山東省肥城市300兆瓦級鹽穴壓縮空氣儲能示范工程實現壓縮空氣儲能單機功率、轉換效率、儲能規模三項全球第一;山東省萊蕪投運全國首個“飛輪儲能+百萬千瓦級中間二次再熱火電機組聯合調頻”項目。
2.山東省儲能產業優秀企業儲備較多。鋰電池方面,有勝華新材、精工電子、豐元鋰能等優秀企業。鈉離子電池方面,有山東省華納新能源等領軍企業。氫能方面,有濰柴集團、東岳集團等高研發能力企業。
3.山東省儲能產業基地“多核”同步發展。淄博齊魯儲能谷以儲能為核心產業,聚合風電、光伏及電芯上下游鏈條,建有國內產能最大的固態鋰電池生產基地和國內產業鏈最全的大規模固態電池產業集群。棗莊鋰電產業實現全鏈條覆蓋發展,形成鋰礦開采加工、正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電芯及PACK、終端應用、循環發展完整產業鏈條和完善產業生態。青島先進儲能產業集聚區規劃總投資200億元,重點打造高安全、寬溫域、長壽命新進電池及儲能系統集成先進產品序列,構建儲能集成及專用電池發展高地。
(二)需重點關注的合作地區
1.東南亞、上合地區儲能原材料儲量占比高,具備儲能產業發展的良好基礎。全球石墨礦主要開采國包括印度、俄羅斯、斯里蘭卡、土耳其等;印度尼西亞是全球最大的鎳生產國,菲律賓位居第二。
2.東南亞缺電現象嚴重,儲能需求迫切。菲律賓電力資源緊俏且成本高昂,未來菲律賓將加快可再生能源建設,預計配置6GW儲能。2023年,越南發布《第八個電力發展規劃》(PDP8),到2030年光伏電站將增加至12GW,儲能增加至2.7GW。泰國電力需求存在較大缺口,約13%依靠進口,泰國南部風力資源豐富,但電網最發達的地區在中部曼谷經濟圈,與南部電網連接薄弱,如果要大力發展風電,儲能是解決南部電網問題的必經之路。
3.東南亞各國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儲能配套設備亟需建設。越南在過去幾年中形成了創紀錄的可再生能源產能增長,但目前基本沒有大型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廠建立配套的儲能系統。2023年2月,東南亞最大的儲能系統(BESS)在新加坡正式啟用。柬埔寨國家電力公司(EDC)正在爭取獲得亞洲開發銀行的支持,開發2GW太陽能發電能力以及儲能。
(三)山東省與“一帶一路”儲能產業深化合作的具體路徑
1.重點布局東南亞家用儲能領域,借儲能科技合作深度參與儲能規劃建設。山東省可通過與東南亞優勢單位共建聯合實驗室或研發中心,通過技術合作和經驗借鑒,主動融入東南亞儲能規劃建設,提前布局東南亞戶儲市場。
2.提高政府服務覆蓋能力,打造創新服務基地。可對標北京綠色絲綢之路創新服務基地,政府牽頭,聯合新能源相關產業協會、業務部門等,成立山東省-東盟新能源創新服務基地。針對儲能等各產業板塊搭建專業推介平臺,定期舉辦東盟儲能創新合作論壇等相關國際活動。與國際組織、駐華使館、境外優質企業等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對儲能企業走進東盟項目提供“一站式”“指引式”服務。
參考文獻:
[1]郭文佳.“一帶一路”十周年 中國新能源汽車走出新格局[N].新能源汽車報,2023-10-30(010).
[2]劉玲,張源.拓展“一帶一路”綠色能源投資[J].中國金融,2023(22):62-63.
[3]孫庭陽.新能源汽車:從出口“新三樣”到產業鏈出海[J].中國經濟周刊,2023(20):40-42.
[4]陳帥,黃敏,繆全誠.碳中和背景下光伏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策略研究[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3,13(07):196-198.
(作者單位:山東上合組織地方經貿研究院)
責任編輯:康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