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在小學教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僅對學生身心健康成長起著關鍵作用,還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起著關鍵作用。然而,傳統體育教育的核心在于技能的傳授,缺乏跨學科的融合,無法滿足學生多元化的成長需求。因此,在新課標背景下,跨學科融合教學被視為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新課標背景下跨學科融合教學對小學體育教學的意義
1.符合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新課程標準指出,體育教師應當加強課程內容整體設計,注重多樣、關注融合、強調運用等多方面內容,在科學健康的環境中實施體育跨學科教學。在新課標背景下,體育教師可以保證體育教學與其他學科融合開展,不僅滿足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其還可以與素質教育相銜接,促進學生身心素質健康發展,進而推動體育教學的科學開展。
2.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跨學科融合教學實現了體育與健康課程與其他學科,如數學學科、心理學、語文學科等多學科知識的有機融合,使學生了解人體的結構與功能,理解運動對健康的作用,從而充分掌握健康的重要性。跨學科綜合教學實現了體育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融合發展,這對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將會帶有一定促進作用。這種教學方法有助于學生形成樂觀的心態,優化心理素質,從而有效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挑戰。
二、新課標背景下小學體育跨學科融合教學的實踐探索路徑
1.融合音樂學科,展現力與美的成果。以人教版(3-4年級)體育與健康中“韻律活動和舞蹈”這一章節為例,在融合音樂學科的教學中,首先需要明確教學目標。例如,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音樂感,提高他們的動作協調能力和表現力,同時促進他們的團隊合作和創造力發展。在音樂與體育的融合教學中,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明顯節奏感和動感的音樂作為教學素材。例如,體育教師可以選擇韻律歌曲《藍色多瑙河》《走進操場,走進陽光》,根據這些歌曲的韻律以及節拍設計科學的韻律舞蹈,并將這種舞蹈教授給學生。在體育課堂中,體育教師帶領學生進行一基本體育活動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上述音樂,讓學生跟隨節奏舞動身體,讓學生在歡快的音樂中感受節奏,并通過動作的表達來展現自己的個性和創造力。
2.融合語文學科,促進說與學的發展。第一,體育教學的目的是通過構建各種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參與度。體育教師可以策劃有創意的競技項目,引導學生鍛煉團隊合作和交流能力。教師可引導學生在游戲中運用語言,講解對規則的理解、策略討論等,使體育與健康課程與語文課程相融合。第二,體育教學中可以引入一些與體育相關的文學作品,如體育題材的故事、詩歌等。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富有情感、生動有趣的作品,通過朗讀、解讀等方式,激發學生的語言表達欲望,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例如,體育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朗讀《敕勒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使至塞上》《出塞》等故事,讓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感受故事磅礴、浩瀚的意境。
3.融合信息技術學科,發展智與力的融合。體育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積極融合信息技術學科,發展了智與力的融合。以人教版(3-4年級)體育與健康中“基本身體活動”中的“跑、跳躍”內容為例,體育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看視頻等方法來構建跑跳場景,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比如,講述選手在賽場上的表現,也可以觀看專業運動員跑跳項目的視頻。在講解跑步與跳躍的基本動作時,為了更好使得學生理解基本動作,教師可以通過電子設備為學生播放慢動作視頻,將提臀、擺臂、蹬腿等動作進行詳細展示,讓學生加深對動作的理解,并總結學習重點。體育教師通過運用多種教材和策略,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學生對跑、跳等體育活動的認知和技能水平。同時,體育教師可以融入運動傳感器、虛擬現實等信息技術領域,優化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積極參與體育課程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4.融合數學學科,加強學與動的結合。以人教版(3-4年級)體育與健康中“球類活動”中的“小籃球”活動為例,關于“小籃球”活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小籃球領域的數學知識,比如小籃球場的大小、小籃球的重量和直徑等參數。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深入了解數學與體育之間的關系。在“小籃球”項目中,學生可以練習投籃。體育教師可以介紹命中率和準確率等數學概念。學生可以登記每個學生的投籃和命中次數,并估算命中率和準確率。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