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創新的寫作教學方法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文章首先討論了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創新的意義,包括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隨后,詳細介紹了六種具體的應用策略。這些策略旨在通過創新和實用的方法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和興趣,以期能為相關的語文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創新策略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是語文課程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教學的難點之一。通過開展作文訓練,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還能增強學生的思維技巧。然而,當前許多小學生對語文作文不感興趣,他們的寫作技能通常較弱,文章內容也缺乏多樣性,對寫作課程常常持有抵觸態度。鑒于此,語文教師需要深入反思并改進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對語文寫作的興趣,進而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創新的意義
(一)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是思想的載體,表達是語言的基本功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教師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重要的教學目標。寫作,作為一種綜合性的語言活動,是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通過創新寫作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掌握多樣的寫作技巧,從而使學生的寫作作品更具活力和感染力。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在書面語言表達方面得到提升,而且口頭語言表達能力也將同步增強。
(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小學階段的語文寫作教學通常以記敘文為主。為了清晰地表達文章的中心思想,學生在寫作前需要進行周密的構思,策劃文章的框架。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鍛煉。此外,無論是人物還是景物的描寫,都要求學生通過深入的思考,準確運用語言進行表達。這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而且使得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語言表達更加嚴謹,從而增強了學生的語言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創新的應用策略
(一)聯系日常生活,拓寬學生寫作范圍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核心在于將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寫作緊密聯系起來,從而拓寬他們的寫作范圍。日常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脫離了生活的寫作難免顯得生硬和缺乏真實感。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認真留意周圍環境,學會觀察生活中的細節,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和信息搜集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留意并記錄發生在他們生活中的小事。這些小事可能是一次校內的文化節、一次班級的戶外探險,或是家庭聚會中的有趣對話。學生也可以記錄他們在周末假日對自然風光的觀察,比如對一次海濱日出的描述或對一條安靜森林小徑的感受。這種實踐性的記錄不僅有助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賞他們周圍的世界,而且通過將這些觀察轉化為文字,也能有效地激發他們的寫作靈感。在這個教學過程中,當學生對傳統寫作教學模式感到乏味時,教師應該及時調整策略,比如將課堂活動延伸到校園之外。舉例來看,教師可以組織一次郊外的寫生活動,讓學生在大自然中寫作。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中,學生可以觀察不同的植物、動物或者天空的變化,將這些觀察轉化為文字。這種活動不僅有助于放松學生的心情,還能刺激他們的想象力,讓他們的寫作更加生動和有趣。通過親身體驗和觀察,學生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豐富的寫作素材,這將極大地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二)加強師生互動,有效開展教學活動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師生互動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舉措。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語文教師應尊重每位學生,與他們平等交流,認真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通過這種互動,學生會感覺到自己的觀點被重視,進而更加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并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通過有效的師生互動來提升教學效果是至關重要的。以《狼牙山五壯士》這一課文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利用情境模擬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比如,在一次小組模擬活動中,學生可以分配到不同的角色,也可以共同討論如何更好地展現故事情節。如果某些學生對課文理解不足,教師還應該及時提供個別輔導:教師可以通過安排額外的閱讀時間、提供詳細的課文注解,或者舉辦課后討論會來實現。教師的這種個別指導,不僅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還能提高他們在小組中的參與度和表現。與此同時,教師的靈活調整同樣重要,比如,如果學生覺得課堂表演時間過長,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集體討論,共同尋找更高效且有趣的學習方法。這可能包括短劇表演、角色扮演游戲或者以故事板的形式呈現課文內容。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能夠更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還能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更多樂趣。
加強師生互動的另一種方式是在課堂提問和反饋環節中體現。在課堂上,教師應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和回答問題。這可以通過設計開放式問題來實現,這些問題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而不僅僅是尋找標準答案。
(三)加強閱讀教學,豐富課外閱讀材料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廣泛而深入的閱讀不僅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還能顯著提升他們的寫作水平。當前,由于考試的壓力,許多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過于側重于考綱內的內容,有時甚至忽略了非考試范圍的閱讀材料。這種做法無疑是限制了學生的閱讀視野,不利于全面培養他們的語文素養。
為了更有效地解決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應在傳統教材的基礎上,適當地拓展學生的閱讀內容,并提供多樣化的課外閱讀機會。這種擴展不僅涉及不同主題的文學作品,還包括多種類型的閱讀材料,如非虛構作品、歷史故事、科普讀物等。
以《少年閏土》為例,除了介紹農村生活的故事和童年回憶的文章外,教師還可以引入與主題相關的詩歌、戲劇片段,甚至是民間故事和傳說,以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這些材料能幫助學生從不同文化和歷史背景中了解童年生活,拓展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通過閱讀上述這類材料,學生可以學習不同作者是如何通過文字描繪生動的場景、刻畫鮮明的人物形象,以及如何使用語言來表達情感和思想的。這種多樣化的閱讀經驗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還激發了學生在寫作中運用這些技巧的興趣。例如,學生可以通過閱讀一位農村作家的自傳,了解在不同的生活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是如何看待世界的,從而在寫作中更加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觀點。
(四)應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寫作興趣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為了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教師可以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如多媒體工具,創造一個生動和吸引人的教學環境。這樣,學生在享受學習的樂趣的同時,也能提高寫作水平和質量。
以動物特征描述的課程為例,教師不僅可以使用視頻素材展示各種動物的特征,還可以進一步拓展這些活動,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和深入。例如,教師可以播放不同環境下動物的行為視頻,如動物在野外的生存技巧、動物園中的日常活動等,讓學生從多個角度觀察動物。這樣的視角擴展有助于學生更全面地理解動物特征,并激發他們用更具創造性的方式進行寫作。除了視頻素材,動畫和互動軟件的使用也是提高寫作教學效果的有效方法。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動畫來講述動物的生態故事,或者使用互動軟件進行虛擬動物觀察活動。在這樣的互動環境中,學生不僅能更加生動地學習動物知識,還能在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學習。通過互動教學平臺,學生可以實時分享他們的寫作,與其他學生和教師進行討論和交流,從而獲得即時反饋和建議,這有助于他們更快地提升寫作水平。
此外,利用網絡資源來尋找寫作靈感也是一個有效的方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瀏覽各種教育網站或社交媒體,從中獲取不同類型的寫作素材。例如,學生可以瀏覽自然科學視頻號來了解不同動物的生活習性,或者在社交媒體上關注野生動物保護的話題,從而獲得更多元化的內容和觀點。這種方式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背景,也拓寬了他們的思維廣度,使他們在寫作時能夠表現出更多樣化的風格和深度。
(五)引導學生仿寫,提高學生寫作技能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仿寫是提高寫作技能的一個有效策略。通過對教材文本的深入挖掘和分析,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并模仿優秀的寫作技巧和風格。仿寫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還能夠幫助他們形成自己的寫作思路,并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
以《落花生》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不僅可以指導學生注意文章是如何描述花生的不同用途和優點的,還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每個角色的語言特點和表達方式。例如,作者的哥哥可能使用更專業的語言來描述花生油的制作過程,而作者的姐姐可能用更生動形象的語言來表達花生的味道。這樣的分析能幫助學生理解如何根據不同角色的特點選擇合適的語言和風格進行表達。在仿寫活動中,學生可以選擇一個熟悉或感興趣的主題,如向日葵,并嘗試從不同人物的角度來描述它。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創造自己的角色,如一個園藝愛好者、一個小朋友、一個藝術家等,每個角色都可以從其獨特的視角和感受來描述向日葵。這樣的練習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如何從多個視角闡述一個主題,還能培養他們在寫作中運用不同語言風格和表達方式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探索和模仿不同的文體和寫作技巧。例如,學生可以嘗試用敘事的方式來講述一個與向日葵相關的故事,用描寫的方式來細致地描繪向日葵的外觀,或者用議論的方式來探討向日葵在文化或環境中的意義。
(六)廣開實踐渠道,拓展寫作題材范圍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廣開實踐渠道、拓展寫作題材范圍是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寫作興趣的關鍵。要實現這一目標,教師需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設計多樣化且貼近學生生活的寫作主題,既豐富學生的體驗,又拓寬他們的視野。
例如,在六年級的語文課上,教師可以圍繞“習作:寫作品梗概”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進行實地考察活動。具體而言,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走訪當地的歷史文化景點、自然公園或社區活動中心,讓學生在實地考察中觀察、體驗并記錄下自己的所見所感。之后,學生以這次實地考察為背景,撰寫一篇見聞作文。這樣的寫作實踐不僅增強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還激發了他們對寫作的興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角色是指導者和激勵者。教師可以在活動前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觀察、記錄,并在活動后指導學生如何整理資料、構思寫作。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閱讀與考察相關的優秀文學作品,然后撰寫讀后感,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也能提高他們的文學鑒賞和創作能力。通過這樣的教學實踐,寫作不再是枯燥的課堂作業,而是一種融合了觀察、體驗、閱讀與思考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學生在實踐中得到的啟發和體驗將極大地豐富他們的寫作素材,拓寬他們的寫作視野。這種教學策略有效地將寫作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提高了寫作的實際應用價值,同時也讓學生在愉悅的實踐中提升了語文素養和創作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創新對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將日常生活與寫作相結合、加強師生互動、豐富閱讀材料、應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仿寫以及廣開實踐渠道,教師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和興趣。這些創新策略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還能幫助他們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好地運用語言。因此,探究并實施這些創新策略對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質量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 李敬衛. 小學語文“表達與交流”素養培育的策略與方法:以高段想象作文板塊為例[J]. 新校園,2023(12):19-21.
[2] 岳平平.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方法探析[J]. 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3(12):63-65.
[3] 張倩倩. 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價值[J]. 小學生:上旬刊,2023(12):13-15.
[4] 王珊. 在讀中品悟在悟中積累: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優化策略[J]. 山西教育:教學,2023(11):61-62.
[5] 楊小鳳. 讀寫結合方法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試題與研究,2023(33):176-178.
[6] 陳吉穎. 序列化,讓小學起步作文教學插上騰飛的翅膀:基于新課標的小學起步作文序列化教學研究[J]. 家長,2023(30):150-152.
[7] 張洪濤. 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優化分析[J]. 智力,2023(28):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