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觸覺振動反饋訓練聯合針刺華佗夾脊穴在腦卒中偏癱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20年8月—2023年8月我院就診的96例腦卒中偏癱患者,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48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聯合康復訓練,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觸覺振動反饋訓練聯合針刺華佗夾脊穴干預。對比兩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觀察組神經功能評分低于對照組,肢體運動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觀察組RI與PI低于對照組,Vm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腦卒中偏癱患者在常規護理干預基礎上接受觸覺振動反饋訓練聯合針刺華佗夾脊穴干預,可明顯提高療效。
【關鍵詞】觸覺振動反饋訓練;針刺華佗夾脊穴;腦卒中偏癱
Application effect of tactile vibration feedback training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of Huatuo Jiaji point in stroke hemiplegia
DOU Lin1, ZHAO Dongdi1, LI Xin2
1.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of Yang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angzhou, Jiangsu 225000, China; 2. Nutrition Department of Yang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angzhou, Jiangsu 225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actile vibration feedback training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of Huatuo Jiaji point in stroke hemiplegia.Methods:96 cases of stroke hemiplegi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20 to August 2023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with 4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bine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actile vibration feedback training combined with the intervention of acupuncture at Huatuo Jiaji poi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Comparing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total respons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After the intervention,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limb motor function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After the intervention,the RI and PI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Vm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Stroke hemiplegia patients who receive tactile vibration feedback training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at Huatuo Jiaji point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Key Words】Tactile vibration feedback training; Acupuncture on Huatuo Jiaji point; Stroke hemiplegia
腦卒中會導致偏癱,表現為運動功能的障礙,還伴隨著神經功能的缺損,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觸覺振動反饋訓練作為一種新興的康復技術,通過給予患者特定頻率和強度的振動刺激,促進感覺輸入的重新建立,從而改善患者的運動協調能力[1]。中醫認為腦卒中的發病與情志內傷、飲食失節、肝腎虛損、血瘀痰濁等因素相關,治療當以調節全身氣血、清熱解毒、祛瘀化痰、通經活絡為主,促進患者腦部功能恢復[2]。針灸是一種傳統中醫療法,可以調節人體的氣血流動,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神經系統的修復和功能恢復[3]。華佗夾脊穴作為中醫針灸治療的重要穴位,與人體運動功能的調節密切相關,針刺華佗夾脊穴可以調節經絡氣血的流通,達到舒筋活絡、調和陰陽的治療效果[4]。本研究探究觸覺振動反饋訓練聯合針刺華佗夾脊穴在腦卒中偏癱治療中的應用效果。
1.1一般資料
選擇2020年8月—2023年8月我院就診的96例腦卒中偏癱患者。本研究獲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采用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各48例。對照組年齡41~78歲,均齡(61.87±5.82)歲;癱瘓程度方面:29例輕癱和19例不完全性癱瘓;男23例,女25例。觀察組年齡40~79歲,均齡(62.21±6.07)歲;癱瘓程度方面:30例輕癱和18例不完全性癱瘓;男21例,女27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
納入標準:①簽署同意書;②確診時間在3個月~1年,診斷依據參照《中國腦梗死中西醫結合診治指南(2017)》;③未出現腦出血癥狀。
排除標準:①患有嚴重的心肺肝腎疾病者;②存在認知障礙者;③存在影響運動功能康復的其他骨骼疾病者;④因其他神經系統疾病導致的偏癱者。
1.2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聯合康復訓練。常規護理干預方法如下:定期協助患者翻身和進行床上肢體活動,遵循醫生或營養師指導的飲食計劃,給予患者情緒上的安慰和支持。康復訓練方法如下:(1)正確的臥姿:告知患者在健側臥位時,患側上肢向前方伸出,肘關節屈曲約90°,下面用軟枕支撐;患側下肢髖、膝關節屈曲,下面可墊一軟枕。(2)翻身訓練:臥床患者每2h翻身1次。(3)上肢訓練:肩部被動運動是由護理人員幫助患者進行肩關節伸屈、旋轉等活動。患者主動輔助運動是患者用健側上肢帶動患肢進行伸肘上舉、屈肘等動作。(4)下肢訓練:骨盆訓練是讓患者仰臥,抬起臀部。髖、膝關節屈曲訓練是讓患者仰臥,護理人員幫助患者進行髖、膝關節的屈曲和伸直動作。(5)坐位訓練:初始階段可以在床邊訓練,角度逐漸增加,坐起持續時間也逐漸增加。每次訓練10min,每天3次。持續訓練8周。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觸覺振動反饋訓練聯合針刺華佗夾脊穴干預。(1)觸覺振動反饋訓練方法如下:選用可穿戴式觸覺振動反饋系統配合人體步態進行觸覺振動反饋訓練。穿戴傳感器于患者健側和患側的大、小腿,以及偏癱側足背,以收集擺動幅度數據。系統每5s處理1次數據,實時調整患者行走姿態。振動馬達每次振動時間持續1s,速度為2200r/s。每日訓練1h,每周5d。患者經過簡單培訓即可掌握使用方法。持續訓練8周。(2)針刺華佗夾脊穴方法如下:取俯臥位,確保舒適放松。選定雙側第5、7、9、11胸椎及第1~5腰椎的華佗夾脊穴為治療點。使用一次性無菌針灸針,先進行常規消毒。右手持針,以60°角向脊柱方向刺入,深度控制在25~35mm。運用平補平瀉手法,使針刺部位產生酸、麻、重、脹等得氣感。留針30min,期間行針1次。每日治療1次,連續治療5d,共持續4周。
1.3觀察指標
(1)療效。患者神經功能基本恢復,日常活動能力明顯提升,且臨床癥狀顯著改善,可判定為顯效;神經功能有所提升,日常活動能力有所改善,臨床癥狀有所減輕,則為有效;上述癥狀均無明顯變化,甚惡化,則為無效。(2)神經功能與肢體運動功能。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5]評估患者的神經功能狀況。分數0~42分,分數越低神經功能狀況更佳。同時采用Fugl-Meyer運動量表(FMA)[6]評估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該量表分為下肢功能(34分)和上肢功能(66分)。分數越高肢體運動功能恢復得越好。(3)對患者的腦血流動力學指標進行評估。包括雙側大腦中動脈的阻力指數(RI)、搏動指數(PI)以及平均血流速度(Vm),使用經顱多普勒超聲進行檢測。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神經功能及肢體運動功能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神經功能評分低于對照組,肢體運動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兩組腦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RI與PI低于對照組,Vm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中醫將腦卒中偏癱歸納于“中風”范疇。中醫主張以“益氣化瘀法”治療該病,針灸自古以來就是我國中醫治療疾病慣用的措施,具有疏經通絡、調理臟腑功效。針刺華佗夾脊穴可調理臟腑、舒筋活絡,可調節氣血,促進身體的自愈能力增強[4]。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觸覺振動反饋訓練應運而生并逐漸完善,主要是通過刺激患者的皮膚感知覺促進神經再生和恢復功能。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觸覺振動反饋訓練可通過傳導振動刺激神經末梢,促進神經再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感知能力,改善運動協調性和平衡能力。針刺華佗夾脊穴可以促進氣血暢通,調整臟腑功能,加強患者體內的氣血循環,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神經功能評分低于對照組,肢體運動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觸覺振動反饋訓練能夠刺激患者的肌肉、神經末梢等部位,引發神經信號的傳導,從而幫助患者恢復受損神經的功能。而針刺華佗夾脊穴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環,增加患者受損區域的血液供應和氧氣輸送,良好的血液循環可以提高營養物質和氧氣的供應,促進神經細胞的生長和修復。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RI與PI低于對照組,Vm高于對照組(P<0.05)。觸覺振動反饋訓練給予患者實時觸覺振動反饋,幫助患者感知和調節運動模式,從而提高患者的運動控制能力,促進患側肢體的肌肉活動,進而改善腦血流動力學指標。針刺華佗夾脊穴可以刺激神經系統,調節氣血運行,促進患側肢體的康復,提高患側肢體的運動能力,從而改善腦血流動力學指標。
綜上,腦卒中偏癱患者在常規護理干預基礎上接受觸覺振動反饋訓練聯合針刺華佗夾脊穴干預,可明顯提高療效,改善神經功能,提升運動功能,促使腦血流動力學指標改善。

參考文獻
[1] 李嘉杰,宋愛國,操思祺.帶有振動觸覺反饋的上肢康復系統[J].測控技術,2023,42(4):42-47.
[2] 江六順,汪瑛,王振亞,等.針灸干預腦卒中偏癱伴發下肢腫脹的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23,21(18):3449-3453.
[3] 劉曉雯,王竹行,周熙,等.針灸輔助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后偏癱的臨床價值[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23,20(2):65-67.
[4] 徐磊,李琳,杜俊濤,等.針刺華佗夾脊穴結合核心肌群訓練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下肢運動功能的影響[J].針刺研究,2022,47(2):15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