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李瑩超(1981~),女,漢族,陜西西安人,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果園小學,研究方向:小學體育教育。
摘 要:無論在任何形式的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進行作業練習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環。核心素養發展目標的提出對小學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通過作業練習促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發展,教師要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基于此,對體育作業進行分層設計較為重要。為此,筆者在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進行了觀察,并適當整理了小學體育作業設計的資料,在綜合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基礎上,分析了小學體育作業設計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思考了核心素養視域下進行小學體育分層作業設計的注意事項以及有效方法,以期推動作業質量提高。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體育;分層作業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4)27-0134-04
作業是教學活動的延伸與補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課內所學知識,并進一步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指出要“提供更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充分練習,鞏固和運用所學運動知識與技能”。由此可見,為學生提供豐富的作業練習機會是體育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為了通過作業練習促進學生核心素養提升,并使學生得到針對性的鍛煉,幫助學生實現個性化發展,教師需要對體育作業進行分層設計。從學科特點來看,體育是一門以促進學生身心發展以及核心素養提升為主要目的的學科,具有實踐性、健身性、綜合性等特征,所以和其他文化課程有鮮明的不同之處,這也使體育作業的分層設計面臨著更高的要求。為此,小學體育教師應準確把握體育作業設計現狀,并不斷探索和改進小學體育分層作業設計的有效方法,以此提高體育作業的質量,為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發展提供助力。
一、 小學體育作業設計現狀
從核心素養發展以及因材施教的角度來看,以往小學體育作業設計中存在一些較為明顯的不足之處,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體育學習造成了不利影響。
第一,學生的主體性難以發揮。從實際情況來看,在以往的小學體育作業中,學生的自主性意識普遍不足,很多學生完成作業只是為了應對教師布置的任務。之所以存在這一現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師與學生在作業設計中的角色定位相對比較固化,教師始終掌握著作業設計的主動權,而學生所處的位置則相對比較被動。受此影響,學生很多時候只能機械地完成作業內容,學生的學習活動容易流于表面,學習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第二,作業設計存在功利化傾向。在體育課程中,體育項目及其技術動作是最主要的教學內容。教師在以往的作業設計中往往過于重視學生對基礎體育知識與技能的掌握,而對體育學習中的情感因素、思維能力、合作意識等其他層面的發展存在一定的忽視。學生各個方面的發展是不均衡的,并且學生每一項體育素養存在一定的差異,體育作業設計的關注點較為片面,很難通過作業練習幫助學生實現體育素養的全面發展,這也導致體育作業的功能無法得到有效的發揮。
第三,體育作業存在一定的封閉性。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進行分層作業設計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實現體育核心素養的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體育能力。為了落實這一目標,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作業練習機會。但從實際情況來看,以往的小學體育作業設計存在一定的封閉性,這一問題最突出的表現就是體育作業練習過多集中在課堂中,學生缺少課外體育活動機會。在這種情況下,很難真正促進學生體育素養的發展。
第四,體育作業設計中的分層意識比較薄弱。盡管小學體育教師逐步認識到了因材施教理念的重要性,但這種認識很多時候并沒有在作業設計環節體現出來。在日常的小學體育作業設計中,教師有時仍然會為學生提供統一化的作業內容,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很難真正得到滿足,對學生的作業練習效果產生了不利影響。
第五,評價環節有待改進。在長期的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對評價環節的功能會存在一定的忽視。尤其是在作業練習當中,教師只是簡單點評學生的作業完成結果,缺少系統性的分析。在這種過于簡略的評價環節中,很難使教學評價的反饋、調節等功能得到充分發揮。
二、 核心素養下小學體育分層作業設計的注意事項
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小學體育分層作業設計對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積極影響,教師需要明確一些注意事項,減少分層作業設計的盲目性。
第一,公平公正。在分層作業設計中,保障公平公正是教師首先需要注意的問題,之所以強調這一問題,是由于部分學生對分層作業設計存在錯誤認識,認為分層作業設計是為了將學生劃分為“三六九等”。因此,教師在分層作業設計中應公平公正,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需要,并且相信每一個學生都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從而幫助學生共同進步。
第二,適度引導。盡管分層作業設計更加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強調在作業設計中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并不意味著弱化教師在作業設計中的作用。相反,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發揮著主導作用,所以分層作業設計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教師在分層作業設計中應遵循啟發性原則,注意對學生進行適度的引導與點撥,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加順利地參與到體育作業練習當中,從而幫助學生在充分發揮自身能動性的同時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第三,立足整體。分層作業設計是一項系統性的教學任務,它不但關注學生當下整體的學習情況,而且十分重視學生的長遠發展,所以進行分層作業設計并不是簡單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而是需要立足整體對教學活動以及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并對作業設計的整體流程加以優化,使作業練習過程環環相扣,這樣有利于從整體上保障分層作業設計的有效性。
第四,動態調整。無論利用何種方式進行分層作業設計,作業內容都不是一成不變的。由于學生的體育能力會不斷發生變化,所以分層作業設計也要處于動態調整的過程中。為此,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發展情況,并及時對體育作業加以改進。需要強調的是,分層作業設計的調整與完善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漸進。只有這樣,才能使作業調整的趨勢契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三、 核心素養下小學體育分層作業設計的策略
(一)尊重學生差異,進行學生分層
之所以要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進行分層作業設計,是由于學生之間存在比較明顯的差異。為了有效進行分層作業設計,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和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并以此為基礎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分層。只有這樣,才能為作業設計提供依據,為作業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分層時,教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明確分層依據,全面了解學生實際情況。在小學體育分層作業設計中,教師不能僅僅根據學生的體育成績或者體育技能進行分層,而要全面了解學生在體育知識積累、體能素質、運動習慣、體育愛好等各個方面的表現。在此基礎上,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綜合體育水平的差異。第二,合理控制學生的層次數量。若學生分層數量過少,則難以體現出分層作業設計的價值。若分層數量過多,則增加了分層作業設計的難度,容易使教學效果被弱化。一般來說,按照學習能力從高到低可以將學生劃分為A、B、C三個層次。第三,注意隱性分層。學生分層結果只是進行分層作業設計的依據,教師無須公開分層結果,以免影響后進生的自尊心,也可以避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總之,在小學體育分層作業設計中,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分層是必要的。
(二)設置教學目標,明確作業導向
恰當的目標可以使學生明確學習的重點以及學習活動的方向,所以,設置恰當的教學目標是作業設計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在分層作業設計中,教師應適當體現作業目標的層次性,從而使學生在作業練習中獲得自主選擇的權利。同時,恰當的目標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分層作業設計的無序性。
通常來講,分層作業設計目標要與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水平相適應。比如,教學小籃球中的“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時,教師應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進行目標設置。從整體來看,C層學生的體育技能比較薄弱,且運動意識相對較差,針對這部分學生,作業的主要目標是引導學生鞏固基礎體育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感受籃球運動的樂趣。B層學生的體育學習水平處于中等狀態,作業練習的主要目標是使學生熟練掌握雙手胸前傳接球的技術動作,并使學生將本課中的籃球技術動作與此前所學的籃球知識相結合。A層學生整體的籃球運動水平較高,針對這部分學生設計體育作業時,除了引導學生鞏固本課所學籃球知識,還可以鼓勵學生嘗試學習行進間雙手胸前傳接球、換手運球等更高難度的技術動作。總之,在分層作業設計中,對作業的目標進行分層是必要的。
(三)設計前置作業,引導自主練習
在分層作業設計中要尊重學生,將作業練習與學生自由發展有機統一。基于這一要求,教師在分層作業設計中可以設計一些前置性作業,鼓勵學生利用課前的時間初步進行體育練習。
在分層作業設計理念下進行小學體育前置性作業設計時,教師首先可以利用學習導案使學生明確所要達到的不同層次的學習目標,并且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一些比較簡單和基礎的體育任務。其次,學生的體育學習水平存在明顯的差異,進行前置性作業的設計時,教師應根據隱性分層的結果為學生提供不同層次的輔助性學習資源。比如,針對體育水平較強的學生,教師只需要指出學習過程中的重點以及技術動作的關鍵點。而針對體育水平比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設計微課視頻,以此對學生的作業練習過程進行直觀性的指導。最后,教師在前置性作業設計中要注意留白,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自主進行作業設計,從而使學生的差異化學習需求得到滿足。
(四)作業要求分層,提升作業效率
體育學科具有突出的實踐性特征,在分層作業設計理念指導下,教師要對課堂訓練的要求進行適當分層,從而幫助學生提高作業練習的效率。
在小學體育課堂體育訓練中,教師應從以下幾個角度對作業進行分層:第一,作業難度分層。針對體育水平暫時比較低的學生,在課堂訓練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比較簡單易行的活動,引導學生加強基礎訓練。針對體育水平比較高的學生,教師可以設計具有一定難度的綜合性體育任務,從而促進學生綜合體育技能的發展。第二,作業數量分層。學生的體育基礎技能、體能素質等方面存在比較明顯的差異,所以針對體育技能比較熟練,且經常參與體育鍛煉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增加作業數量,延長課堂訓練的時間。而針對沒有形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且體能素質比較弱的學生,教師要適當減少作業量,縮短體育訓練的時間。第三,作業指導干預度分層。針對體育水平較強的學生,教師要適當減少干預,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活動,從而使學生的潛力得到發揮。針對體育水平較低的學生,教師應適當加強干預,幫助學生及時解決無法應對的困難。通過對課堂體育任務的分層,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在各自能力基礎上更加高效地進行練習。
(五)組織分層合作,促進共同進步
分層作業設計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實現共同進步,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在分層作業設計的基礎上,可以組織學生在作業練習過程中進行合作,這樣可以使學生在體育作業練習中集思廣益,從而幫助學生獲得更加深刻的學習體驗。
首先,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分組。在這一環節,教師應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對不同體育水平和不同優點的學生進行分組,使學生在合作中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其次,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提供合作體育任務。針對集體性的體育項目,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練習。比如,針對籃球運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傳接球的合作訓練,也可以組織小組之間進行籃球競賽。針對單人的體育項目,可以讓學生在獨立完成作業的基礎上進行交流討論。在合作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不同層次的學生做好組內的分工。最后,學生的體育水平會發生變化,教師要及時對學生分組以及小組分層作業設計進行調整,這樣不僅可以使體育作業兼顧學生的差異,而且可以使不同特點的學生相互協作。
(六)強化家校合作,共同輔導作業
在現階段的小學體育教學中,需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以及綜合體育能力,為了落實這一目標,教師要給學生提供豐富的體育作業。為此,教師應加強家校合作,將體育活動延伸到校外。同時,從分層作業設計的角度來看,教師可以通過家長的協同配合,使家長在家庭中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指導。
一方面,教師要利用現有的家校溝通方式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系,使家長認識到體育鍛煉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影響,從而爭取家長對課外體育作業的支持。另一方面,教師要向家長介紹學生當前的體育水平,并幫助家長了解一些比較實用的體育活動指導方法。同時,教師要針對學生實際的體育水平設計差異化的課外體育作業,這樣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具針對性的課外體育作業,使學生得到充分的鍛煉。
(七)完善作業評價,實現提質增效
評價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在作業設計中,恰當的評價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等作業完成情況,并為作業設計的調整提供依據。由于分層作業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師要對評價環節加以完善,從而使作業設計提質增效。
首先,教師要將學生作為評價的主體。為此,教師要避免直接對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進行點評,而是要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完成體育作業時的感受,以此引導學生進行自評與互評,這樣可以使教師從學生的視角了解其作業完成情況。其次,教師要適當突出評價活動的差異性。比如,針對體育水平較高的學生,教師要在學生完成基礎體育作業的基礎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針對體育水平暫時比較薄弱的學生,教師則要對其進行一定的激勵,從而使這部分學生保持信心。最后,教師可以利用檔案袋評價法等方式記錄學生每次作業練習的結果,并通過階段性的對比了解學生各自體育水平以及學生體育水平差異的變化。
四、 結論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的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將分層作業設計作為一種重要教學措施,借助分層作業,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從而幫助學生實現個性化發展。
參考文獻:
[1]李世杰.基于精準教學視角下體育作業分層探討與分析[J].拳擊與格斗,2021(22):43-44.
[2]張曦.小學體育家庭作業的實施方法與對策研究[J].科學咨詢,2020(53):246-247.
[3]鄭莎莎.小學體育課后作業有效性的研究[J].文淵(高中版),2020(6):892.
[4]丁超.淺談小學體育家庭作業的有效實施途徑[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20(32):88.
[5]趙雨鑫,陳婧文.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2021(24):163-164.
[6]鄭哲浩.利用分層教學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J].新課程導學,2021(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