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加強中學民樂團建設 促進傳統文化傳承

2024-07-30 00:00:00付超穎
考試周刊 2024年27期

作者簡介:付超穎(1983~),女,漢族,福建泉州人,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學,研究方向:中學音樂教育。

摘 要:在大力倡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全面加強學校美育育人功能的大背景下,加強中學民樂團建設成為做好新時代中學美育工作的重要途徑。中學民樂團是中學生學習民族音樂文化、參與審美實踐活動、涵蓄人文素養的有效載體,能夠助力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幸福成長。文章以培元中學民樂團發展為例,分析了其中的發展不足,主要從相關制度建立、物資保障、師生培養等幾個方面探析了中學民樂團的發展路徑。

關鍵詞:民樂團;傳統文化;美育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4)27-0155-06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國在世界文化激流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從國家號召傳統文化進校園以來,學校通過音樂涵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其中民樂團的建立,便是以音樂育人的重要途徑之一。民樂團是由師生共同組成的中大型合奏團體,人數多控制在30~60人,融合了民族吹管類、拉弦類、彈撥類和打擊類樂器。民樂人才的類型、數量不同,組織形式亦不同,但目的都是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發揮傳統文化的鑄魂育人功能,涵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一、 中學民樂團建設的背景及意義

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指出:“迫切需要深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內涵,進一步激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機與活力。”2020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強調要深化教學改革,逐步完善“藝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藝術審美體驗+藝術專項特長”的教學模式,豐富藝術實踐活動,大力推廣惠及全體學生的合唱、合奏等實踐活動,廣泛開展群體性展示交流,推動高雅藝術進校園。教育部印發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和《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進一步明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機融入學校課程教學的具體原則和要求,為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民族管弦樂是中華優秀傳統民族音樂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樂團是一項能惠及大部分學生的綜合性群體藝術實踐活動。因此,在當前大力倡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全面加強學校美育育人功能的大背景下,加強中學民樂團建設在新時代我國中學美育工作中大有可為,既是一個機遇,同時也是一個挑戰,迫切需要探索有效的建設路徑和策略。基于這樣的大背景,通過民樂團的組建、排練、表演、欣賞、交流等活動,能夠鞏固學生的藝術基礎知識技能,使他們獲得充分的審美體驗,發展專項特長,全面提升審美感知、藝術表現、文化理解、創意實踐等核心素養。同時,也可助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讓中華美育精神浸潤中學生的身心。

二、 福建省學校民樂團的建設概況及不足

從2017年福建省教育廳公布的福建省中小學學生樂團培育建設項目“示范性高水平樂團”名單可知,以西洋管弦樂團和管樂團為代表的西洋樂團數量占據絕對優勢地位,民樂團數量極少且集中在小學;“普及型樂團”名單中依然以西洋樂團居多,民樂團較少。另據不完全統計,省會城市福州、經濟特區廈門這兩個較發達地區的校園樂團類型都以西洋樂團為主,民樂團非常少。泉州地區民樂團數量依然小于西洋樂團且多集中在小學,中學民樂團很少。以泉州市培元中學民樂團為例,學校早在2004年就著手組建校民樂團,多次參加省市級比賽并取得優異成績,如獲福建省第五屆中小學生藝術節藝術表演類甲組三等獎、福建省第七屆中小學生藝術節藝術表演類器樂中學甲組二等獎。2017年,培元中學民樂團入選全省中小學學生樂團培育建設項目普及型樂團。2023年4月,培元中學民樂團作為泉州地區優秀學生樂團代表獲邀參加福建省第六屆中小學生樂團匯報演出。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福建省內中學民樂團相對來說建設數量偏少、建設成效有待提高。自2017年福建省教育廳啟動全省中小學學生樂團培育建設項目以來,省內各地樂團建設整體呈現蓬勃發展態勢,雖然逐漸克服了區域不平衡、發展不均衡的問題。但是,中學民樂團依然存在著明顯的發展劣勢,面臨諸多不足。主要表現在:第一,民樂團與文化課沖突,時間和精力上的沖突,使得民樂團學生左右為難,無法專心樂團排練;第二,民樂團生源短缺,特別是部分緊缺樂器的生源不足,給樂團的發展帶來很大的挑戰;第三,樂團活動場地不足,排練環境較為嘈雜混亂,影響學習效果;第四,民樂團曲目陳舊,使得表演者和觀眾都缺乏興趣,樂團發展缺乏內驅力,樂團活動流于表面等。

三、 中學民樂團建設的路徑

中學民樂團可以從制度建立、物資保障、師生培養三方面著手建設,三者相互影響,缺一不可。

(一)先決條件——制度建立

制度是樂團建設的先決條件,其包括民樂類課程體系建設和民樂團制度建立,沒有課程和制度支撐的民樂團活動就猶如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無從談發展。

1. 民樂類課程體系建設

根據國家頒布的《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普通高中藝術課程標準》等中學藝術課程標準,結合學校辦學方向和特色構建學校課程體系,可依托課程標準和課程體系對中學生民樂類相關學習做出明確的學業要求,明確學習該類課程是中學階段必須承擔的學業責任。以培元中學為例,學校常年將民樂類校本課程、民樂類研究性學習課程、民樂社團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等專項特色課程納入學校美育課程體系當中,作為學生必修必選的課程,安排在各年段學生的日課表中,按時開展。目前,學校開設的校本選修課程中,有初中學段的《民樂鑒賞》及高中學段的《民樂》兩門課程,每學期18課時,修習結束并考核合格可以獲得1個學分;在研究性學習課程中,提供如《“八音”之竹類樂器》《民樂之彈撥類樂器》《中國民樂之古箏》等豐富的民樂類相關課題,由音樂老師擔任指導教師,分別指導各年段學生,每學期18課時,修習結束并考核合格可以獲得1個學分;開設的社團課程中,將民樂團列為專業學習類常駐社團(區別于普通學生興趣類社團),供有民樂特長和有志于民樂學習的學生學習,該課程作為綜合實踐活動內容每學期18或36課時,學生修習結束,考核合格并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項文藝表演活動的,可以獲得相應的學生志愿服務時長認定。培元中學將民樂類相關學習建設成有開課計劃、有課表安排、有選修填報系統、有考核規范、有學分認定平臺支持的一套課程體系,使學校大部分學生有學習民樂的機會和較為全面的學習空間。這樣,民樂團活動與文化課學習不再沖突,樂團學生可以更為專心投入樂團排練。

2. 民樂團制度建立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民樂團中教師、學生應遵守一定的規范準則。因此,應制訂民樂團相關的教學制度、考勤制度、考核制度、獎懲制度、功能廳使用制度等,以確保教學過程的科學性、有序性、有效性。民樂團應在學期初制訂教學計劃,明確一個學期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評價,并將教學計劃公布于學生,形成更有效的教學;應在學期中持續實施過程視導,包括教師互相聽課和接受學校教學職能處室巡查,堅持以正確的理論知識和教育觀念指導和改進教學,使教學活動高效開展;應在學期末及時進行教學總結和考核表彰,反思不足、歸納經驗,指導日后的工作,形成較為嚴謹的教學閉環。教師應嚴明民樂團的教學管理和課堂紀律,對遲到、早退、曠課的學生給予特別的關注,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共同有序地完成既定教學目標,師生共同安全使用民樂功能廳,營造樂團良性的運作環境。

(二)基礎條件——物資保障

物資保障包括場地器材和曲目教材。

1. 場地器材

民樂團是一個專業性較強、規模較大的團體,所以教學場地應該盡量專用化,減少大型樂器的搬動,并避免各類樂器受潮受損。在專用化的基礎上,應盡量實現活動場地的最大化。培元中學目前建設了民族管弦樂團專用排練廳一個,面積在100平方米左右,內墻墻體均鋪設專業吸音面板,可以有效吸音降噪,方便樂團開展排練活動,同時避免影響鄰近教室的教學工作。因為樂器種類數量較多,民樂團的活動常常會遇到場地不足的困難,所以除了專用場地外,還應積極采取一些辦法合理拓寬民樂團的教學場所。首先,采取與其他藝術社團錯時開展活動的方法,使用合唱排練廳、舞蹈排練廳、音樂教室等場地排練民樂,達到教學資源共享的目的;其次,安排相近音色樂器組共用一個教室,例如,琵琶、中阮、大阮等樂器組共用一間,竹笛、笙簫等樂器組共用一間,減輕場地壓力;再次,通過民樂團內部不同樂器組間錯時學習的方式。例如,逢周三拉弦類樂器和吹管類樂器學習,逢周五彈撥類樂器和打擊類樂器學習,實現相對擴展教學活動空間的目的,實現有限條件下場地的最大化、合理化。此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民樂排練廳里應設置開放式樂器柜,有序擺放各類樂器,設置服裝柜掛放民樂團服裝。

器材方面,民樂團器材主要由學校公用器材和學生自帶器材兩部分構成。以培元民樂團為例,樂團由學校配備大部分基礎性器材,如譜架、譜本、指揮臺、樂器箱、樂器架等,還有大型樂器和冷門樂器,如揚琴、低音提琴、大提琴、中胡、板胡、中阮、大阮、笙、鑼、鼓等,以及松香、替換弦等耗材和演出鞋服。由學生自帶的如二胡、竹笛、琵琶、古箏等獨奏型樂器和輕量化器材。在器材的添置更新方面,應結合學校財務規劃、樂團發展、曲目需求等因素綜合考慮,合理消費。需要注意的是,應及時報廢無法修復的老舊樂器,以免影響學生聽覺音準和審美建立。

2. 曲目教材

中學民樂團的表演是否能夠經得起藝術審美的考驗、激起學生表演者的熱情、引發師生觀眾的興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樂團演奏的曲目。所以,民樂團的曲目非常重要。由于中學生演奏水平有限,每個樂團的演奏特長也不盡相同,可用于民樂團直接演奏的曲目較少,一般都需要經過改編和二度創作。培元中學民樂團經過歷年的活動探索,逐漸建立起自己的曲目庫,主要由三種類型曲目構成:有稍加改編即可演奏的傳統曲目,如《花好月圓》《喜洋洋》等;有根據歌曲改編的合奏曲目,如《我和我的祖國》《游擊隊歌》《洗衣歌》等;有作曲家近年譜寫的創作曲目,如《絲海揚帆》《元宵街頭》等。曲目題材方面,樂團積累了一定數量富有地方特色、反映福建省民俗文化的曲目,如《泉州民間小調聯奏》《采茶燈》等。還根據學生的喜好,改編了一批時代感鮮明的曲目,如《核爆霍元甲》《蘭亭序》《盛世國樂》等。

在民樂團曲目建設中,建議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民樂團演奏曲目可以有機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和要求。例如,培元中學民樂團榮獲福建省第七屆中小學生藝術節器樂合奏二等獎的曲目《絲海揚帆》,就是以泉州這一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為背景,結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rus4/j+finpJu7TgUWdi+w==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為藍圖,通過描寫東海潮起潮落中的螺笛音、行船討海人的勞作聲、漁船入港的歡慶場面,表現閩南人敬業、誠信、友善的品格,以及不怕艱苦、勤勞奮斗的精神,凸顯新時代閩南人將帶著獨具特色的“海絲”文化,以“一帶一路”為契機,再創輝煌的信心。民樂團雖然使用的是傳統民族樂器演奏,但可以在曲目題材上有所創新,反映時代特征,展現時代成就,使得音樂充滿時代生機活力。第二,重視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今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的時代背景下,許多中學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學習世界各國的文化,有時卻不了解就在身邊的民俗文化。中國民族音樂博大精深,民樂團正可以通過它獨特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將那些快被遺忘的民俗帶到學生面前,宣傳傳統文化。例如,培元民樂團新排的曲目《元宵街頭》描寫了已經淡出人們視野的泉州“踩街”民俗文化。踩街,是一種從中國隋唐時期起百姓在春節期間自發聚在一起載歌載舞相互慶祝的民間藝術。中國很多地方都有踩街風俗,其中以福建省最為有名,福建又以泉州為冠。古代的泉州每年正月元宵或迎神賽會活動必有化裝文藝游行,表演“拍胸舞”“火鼎公火鼎婆”、南音清唱、舞獅弄龍、歌仔戲等人們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每逢踩街,現場鑼鼓喧天熱烈非凡,道路張燈結彩人潮涌動,被譽為泉州的“狂歡節”。樂曲中充滿了泉州民間曲藝素材,樂團還創造性地加大了打擊樂器的演奏比重,渲染踩街場面,樂團學生通過藝術實踐,與優秀作品展現的藝術情境產生共鳴,獲得最直接的情感體驗,從而更加熟悉和熱愛家鄉的民俗文化。富有感染力的樂曲表演也讓學生聽眾仿佛身臨泉州元宵街頭,感受到了泉州民間音樂藝術的魅力,增強了民族文化自信。第三,演奏曲目的使用應避免發生版權問題糾紛。曲目建設過程中,應將改編演奏過的總譜和分譜歸類保存好,方便日后訓練和表演參考使用。積累起來的曲目庫是民樂團教材的重要來源之一。民樂團使用的教材一般主要是整理過的曲目譜本,但存在內容、形式較為單一的問題,有待積極探索教材建設的新思路。培元中學民樂團印制了基礎知識和民樂鑒賞相結合的校本教材《民樂》《民樂鑒賞》等供學生學習,錄制了民樂微課、演奏視頻等上傳到學校教育平臺,作為學生線下學習的輔助和補充,助力提高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

(三)關鍵條件——師生培養

1. 學生培養

(1)樂團學生的構建。民樂團學生主要由本校有民樂特長和愛好的學生構成。但在構建樂團時,往往遇到生源不足以及樂團所需聲部與學生特長不匹配的問題。培元中學民樂團采取幾種方法來解決以上困難。首先,在每學年初用手機程序向初一、高一學生發放《藝術特長調查表》,收集新生特長情況,再集中開展民樂團納新表演活動,根據民樂團的招生需求和學生的發展意愿,納入新生生源。其次,根據樂團聲部不均衡的情況,在充分了解新生學習能力的情況下,對部分學生進行樂器調劑動員,如鼓勵部分具有古箏特長的學生學習中阮、大阮,鼓勵具有小提琴特長學生學習大提琴,鼓勵具有葫蘆絲特長的學生學習民樂笙,鼓勵具有鋼琴特長生學習揚琴,等等。但以上安排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人意愿,加強溝通調整,切不可強行攤派,影響學生學習熱情和學習效果。最后,對不同演奏水平的學生進行樂團的梯隊分層教學,在重點培訓水平較高的第一梯隊學生的同時,也不落下基礎較薄弱學生的培養。在曲目合適的情況下,讓更多的第二梯隊學生參與到合奏者隊伍中去歷練。另外,在招生政策方面,學??梢愿鶕駱穲F的發展需要而有所傾斜。培元中學近年來在高中階段學校自主招生中留出一定名額,通過教育局組織專項面試考核,專門招收具有較高民樂演奏水平的初中畢業生,以補充民樂團優質生源。

(2)學生能力的培養。民樂團的學生能力主要包含個人演奏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兩個方面。培元中學民樂團加強學生能力培養的有效方法如下:在學期初,召開社團學生例會,明確學期短期目標和學年長期目標以及大致的教學計劃和考核評價標準。以目標和評價為導向的學習模式,更加符合教學中“教學評一致性”的要求;在分組排練中,確定各樂器組內學生一定時間段內的具體學習任務并落實到位,調動水平較高的學生以老帶新,結對互助共進,以提高教學效率;在學期中,定期舉行團內學生演奏觀摩會,指導教師給予評價,以此檢驗學生的學習程度,鍛煉學生的當眾表演能力;在合奏排練中,要求學生“奏、看、聽、唱”結合,演奏自己樂器聲部時眼睛看樂譜還要兼顧看指揮,耳朵聽自己演奏還要傾聽其他聲部的演奏。同時,心里要唱,把音樂、情感通過樂器表達出來,在“奏、看、聽、唱”的具體要求中,提高學生的合奏能力;在合奏處理上,嚴格要求學生按照既定總譜彈奏,不輕易改譜,對彈不下來的樂段樂句,鼓勵學生迎難而上,堅決突破,這樣既不影響樂曲表達,更有助提高學生自身能力以及團隊責任意識。在每一次樂團表演活動中,要求各樂器組間學生配合演出器材的搬運工作,務必以團結的姿態和精神完成任務。另外,還應培養一部分樂團學生干部,使其成為教師的小助手,鍛煉學生的管理能力。

2. 教師培養

(1)教師隊伍的構建。民樂團教師可以由本校音樂教師、外聘專業教師構成,主要從事樂團指導和管理工作。培元中學民樂團目前聘任不同教齡的老、中、青三名音樂教師擔任樂團指導,充分調動教學和管理上的經驗與活力。同時,外聘數名泉州地區民樂專業特長教師,承擔聲部教學工作,嘗試邀請其他學科教師共同參與樂團建設。在聘用外聘教師時,應該特別注意簽訂外聘教師聘用合同,規范受聘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

(2)業務能力的研訓。樂團教師的業務能力直接影響樂團的發展,樂團教師的進步離不開教研和培訓。以培元中學民樂團為例,團內教師每周進行一次集體教研,內容涉及曲目解析、聲部改編、配器分布、生源分析、排練計劃、教學方法、演出安排、樂團管理、學生心理輔導等各個方面。校本教研之外,還組織樂團教師參加省教育廳主辦的樂團指揮培訓班等學習活動,提高業務水平和管理能力,并組織觀摩歷屆福建省中小學生樂團匯報演出,學習優秀樂團的建設成果。2022年8月,培元中學民樂團作為泉州地區優秀學生樂團代表,參加了全省樂團建設經驗交流匯報,與各地區學生樂團深入交流,獲得寶貴的建設經驗。在教研和培訓中,堅持交流互鑒、開放包容的心態,取長補短、擇善而從,既不簡單拿來,也不盲目排斥,不斷提升樂團水平。

除了教研和培訓,樂團教師應自覺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感悟美育所蘊含的獨特育人價值,切實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穿于樂團工作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樂團教師還要不斷夯實專業知識,了解學校美育改革發展的新理念、新政策、新措施,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養,把所學知識運用到樂團工作中,提高樂團演奏水平,推動樂團文化建設,推進美育改革發展。此外,樂團教師應進一步加強規范管理,筑牢校園意識形態陣地,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得傳播任何錯誤的思想、觀點或言論,落實落細意識形態工作要求,自覺傳播正能量,充分發揮好教師示范引領作用。

四、 加強中學民樂團建設的進一步研究建議

加強中學民樂團建設,應該在制度建立、物資保障、師生培養的基礎上,進一步思考如何激發樂團發展的內驅力、提升樂團師生的創新力、拓展樂團的發展空間等問題。

樂團發展需要國家、社會、學校、老師、學生的共同努力,但最根源的動力是個體內驅力。內驅力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內部喚醒狀態或緊張狀態,表現為推動個體生命的活動以達到滿足需要的內部動力。所以,應該讓師生明白在多元文化發展的背景下,我們更應該保護自己的民族文化、堅定文化自信,而發展民樂團,能夠以民樂的形式助力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增強國人文化自信。所以激發師生由內而外產生喜愛民族音樂的真切情感、引起愿意傳承發展民族音樂的迫切愿望,顯得尤為重要。

對于中學民樂團而言,創新是必要的課題。創新要有底蘊的支撐,在民樂團教學活動中,教師除了對學生藝術表現的培訓,還應該多注重探索審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的培養,在傳承的基礎上去創新。創新需要教師和學校提供鼓勵包容的心態和個性發展的空間,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熱情、挖掘學生的潛能。在這一方面,中學民樂團顯得較為欠缺,是否可以嘗試把樂團的空間多留一些給學生,肯定學生的創新意識、允許試錯,值得進一步研究。

中學民樂團的發展還需要積極開拓樂團的發展空間,創建可持續發展的外部因素。目前,中學民樂團的活動以參加學校內部各類藝術表演、參加省市級器樂合奏比賽為主,這些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榮譽感,增進相互學習交流的機會。除此之外,在表演形式上,可以策劃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民樂快閃活動,激發學生的表演興趣;在宣傳方面,可以精選一些民樂團表演視頻在學校電子屏課間時候滾動播放,擴大宣傳影響,營造傳播國樂氛圍;在樂團文化建設中,可以在學年初通過向民樂團學生頒發社團聘書,提高學生責任意識,學年末可以向表現優秀的民樂團學生授予榮譽證書,激勵學生向上向善,向學生分發民樂團學年精制紀念手冊,并將參與民樂團的部分活動記入學生志愿服務時長,讓學生自覺以主人翁的精神做好樂團。在樂團表演、比賽、交流、宣傳,以及社團文化建設等方面的基礎上,更多的外部發展空間的建設還有待開發。

五、 結論

幾千年來,無論歷史如何更迭,中國民樂蘊含的文化和精神始終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每一位中華兒女都肩負著傳承的使命,責無旁貸。因此,中學民樂團的建設應著力根植于中國文化的深厚土壤,努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進而樹立師生的文化自信,發揮學校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作用,最終通過中學民樂團建設助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63.

[2]張玉善.中學民樂團創新發展途徑和方法初探[J].北方音樂,2019(4):217-219.

[3]詹軒.中小學管弦樂團建設研究[J].大學,2021(52):158-160.

[4]唐進寶.依托民樂團與第二課堂的對接拓展實踐教學體系——以三明學院為例[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8,35(2):127-12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不卡| 国产亚洲精品97在线观看 | 国产裸舞福利在线视频合集| 欧美亚洲欧美区| 久久视精品| 亚洲青涩在线|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97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三级成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91在线视频福利|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伊人| 亚洲AV无码不卡无码|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精品| 91网红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二区|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在线视频网站| 波多野结衣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高清国产va日韩亚洲免费午夜电影| 天堂成人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就去吻亚洲精品国产欧美|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视老湿机| 色丁丁毛片在线观看|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无码 | 亚洲狼网站狼狼鲁亚洲下载|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 666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日本久久网站|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1024| 99久久性生片| 国产午夜小视频|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欧洲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视频免费试看|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1o| 国产69囗曝护士吞精在线视频| 亚洲第一成年人网站|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 2020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东京热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国产精品手机视频| www精品久久|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天天综合色网| 国产玖玖视频| 国产第二十一页| igao国产精品| 色婷婷综合激情视频免费看 | 国产男人天堂| 国产精品观看视频免费完整版|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青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成人免费|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国产成人欧美| 福利国产微拍广场一区视频在线| 欧美狠狠干|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 AV不卡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蝴蝶伊人久久中文娱乐网| lhav亚洲精品| 亚洲性影院|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毛片| 3p叠罗汉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成人| 欧美不卡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