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劉元霞(1987~),女,漢族,山東臨沂人,沂南縣第一實驗小學,研究方向:小學體育教學。
摘 要:我國是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間體育項目,將民間體育項目融入小學體育教學中,不僅可以豐富體育課堂內容,弘揚傳承體育文化和體育精神,還可以體現出獨特的民族體育內涵。文章主要結合民間體育游戲的特點,分析了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引入民間體育項目的意義,并基于民間體育項目應用現狀,探討了小學體育課堂中民間體育項目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民間體育項目;意義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4)27-0138-04
一、 民間體育游戲的特點
第一,民間體育內容豐富。我國民間體育項目有著豐富的內容,一些專家學者對民間體育相關內容進行了歸類整理,種類涉及百余種,如我們熟知的騎馬打仗、滾鐵環、拔河、跳花繩、轉陀螺等。第二,民間體育項目學習比較容易。很多流傳下來的民間體育都經過了時間的洗禮,游戲的內容以及游戲規則同人們生活相關度較高,并且有著較高的休閑性,很多游戲對場地、時間以及器材等要求較低,游戲規則簡單,有著較強的操作性。一些民間游戲可以隨時隨地組織,例如,跳山羊、老鷹捉小雞都是可以即興組織的,而且這些游戲同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相匹配,游戲趣味性較高,在小學階段開展此類游戲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第三,民間體育可以促進身體健康。民間游戲同樣具有運動性和競爭性,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健康,具有體育活動的基本特點。另外,因為民間體育項目的種類非常多,形式非常豐富,因此更符合小學生的興趣,可以激發小學生的參與熱情,促進小學生的身體發育和健康成長。通過民間體育活動可以培養小學生的身體的靈活性、協調性,還有助于提升小學生的力量、速度、柔韌性等身體素質,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 小學體育課堂中引入民間體育項目的意義
(一)傳承優秀民族文化,培養體育精神
我國民間體育項目產生于民間,因此有著較強的群眾基礎。同時我國屬于多民族國家,不同民族的體育項目也各有差異,體現了我國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體育項目不僅僅是體育項目,也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體現著不同地域之間的文化特征。在小學體育課堂中引入民間體育項目,可以激發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傳承民族文化,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精神,激發小學生傳承民族文化的動力。
(二)豐富教育內容,轉變教學形式
民間體育項目形式、內容豐富多樣。由于不同的民族生活環境的差異,因此民間體育項目也各不相同,我國體育博物館中收集了近千項民族體育項目,這些民族體育項目有涉及技巧方面的項目,也有關于力量方面的項目,同時也有速度方面的體育項目,種類多樣且內容豐富,通過民間體育項目的引入能夠加深學生對體育的認識,可以完善體育教學體系,豐富體育教學中的文化內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另外,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很多體育項目都需要在操場上進行,但是受到場地、設備和資金等方面的限制,很多體育項目無法開展,尤其在一些農村小學,體育課堂內容和形式受限,體育課的教學效果不佳。將民間體育項目引入體育課堂,不需要過多的設施、器材,還可以自制一些體育器材,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喜愛。比如,民間體育項目“押加”是藏區流傳的項目,這種方式類似于我們所說的雙人拔河。由于藏區人民將大象作為吉祥物,崇拜大象的力量,因此藏區人民組織“押加”比賽,起初就是模仿大象的姿勢。比賽時,由兩名運動員在比賽場地上,將一條長綢布帶做成的圓環分別套于頸部(帶子從兩腿間通過),四肢著地并背向對方,向自己的前進方向奮力爬進,以一方將置于兩者之間的墜條拉過自己一側的決勝線為勝利。這一體育項目運動所需要的道具簡單,在小學體育中引入該體育項目,能夠豐富體育課堂內容,解決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導致的體育項目開展的困難,推動體育運動的普及。
(三)有利于滿足教學需要,滿足學生需求
民間體育誕生于人民群眾之中,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在不斷創新。例如,馬術和球技相結合衍生出馬球這一新的運動。因此,民間體育項目也在不斷地交融創新中,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應根據教學以及學習需求,引入民間體育運動。小學體育課堂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各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學生的學習需求也各有不同。民族體育項目豐富多樣,可以更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將民族體育項目融入小學體育教學中,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得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過程中可以因材施教,促進小學體育教學的不斷創新。
三、 民間體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民間體育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種可以鍛煉人身心的體育活動,并具有一定的地方性和地域性特點。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融入民間體育,教師需要合理選擇民間體育游戲,若每節課都是幾種相同的游戲,學生會失去新鮮感,對體育課堂將失去興趣。教師在體育課堂中,也有可能選擇一些有趣的民間體育游戲,讓學生自己進行活動、玩耍,卻沒有發揮出民間體育的作用,只是讓學生玩高興了,忽視對學生身體靈活性、協調性等方面的鍛煉。另外,在民間體育融入小學體育課堂中,經常一節課只進行一種體育游戲活動,學生各自玩各自的,沒有在體育活動中進行合作,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競爭意識不利。還有些體育教師在引入民間體育活動的時候沒有考慮游戲的安全性,在體育活動開展過程中出現意外事故,造成不利影響。有的體育教師在引入民間體育活動的時候,一味生搬硬套,沒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創新,從而影響了體育課堂的整體質量。
四、 小學體育課堂中引入民間體育項目的策略
(一)結合同類型體育項目,增強體育教學效果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中,各民族不斷發展,也形成了多樣化的民間體育項目,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引入這些體育項目,可以豐富體育課堂活動,提升體育教學水平。但是,在將這些民間體育項目引入過程中,需要合理選擇。在民間體育項目中引入小學體育課堂中,需要符合小學生的身體素質要求、興趣愛好,并與小學體育教學的目標保持一致。
比如,在民間體育項目中跳繩較為常見,教師進行體育教學活動時,可以向學生介紹跳繩的演變過程。跳繩在我國最早出現于唐朝時期,并且跳繩這一運動不斷發展,形式和內容不斷豐富,民間體育項目中融入學校課堂之中,能夠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和注意力。體育教學中開展跳繩教學,可以讓學生掌握這項民間體育項目的技巧,還可以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和熱情,培養學生良好的運動習慣,使學生樹立終身鍛煉的意識。因此,教師不僅可以在體育課堂中進行跳繩技巧的訓練,還可以通過錄制跳繩視頻,讓學生在課余閑暇的時候,觀看這些視頻,掌握調整的動作要領。在錄制視頻的時候,可以播放一些跳繩比賽視頻,激發學生的興趣,再錄制一些教學視頻,對跳繩動作進行分解,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技巧。在學生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跳繩實踐訓練和比賽,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通過多樣化的方式提升教學效果,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跳繩方式和技巧。在民間體育項目中,跳繩的方法包含雙腳跳、單腳跳、交叉跳,還有花式跳繩,在體育課堂中可以通過集體訓練方式,個人訓練方式,使學生可以掌握跳繩技巧,從而使學生在這些民間體育項目中可以感受到體育精神和體育文化。教師還可以通過創新跳繩游戲的方式,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在開展跳繩比賽過程中,學生可以一邊跳繩,一邊做各種動作,例如,唱歌、做鬼臉等動作,創新體育項目形式,使學生可以對這些民間體育項目更深入地了解。
(二)依托多元化民間體育項目,開發體育校本課程
在民間體育項目中,“滾鐵環”是一種常見的游戲項目,其集游戲性、娛樂性和健身性于一體,深受廣大兒童的喜愛。“滾鐵環”對游戲的場地、器材和環境沒有太多的要求,一個人都可以進行。練習過程也非常簡單,在小學體育課堂中引入較為合適。因此,體育教師可以擴展教學資源和教學空間,開發民間體育項目校本課程。一方面,借助民間體育項目,讓學生了解民間項目,加強對民間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優化教學內容體育。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可以將滾鐵環這一體育游戲引入其中,介紹滾鐵環的技巧,同時,介紹滾鐵環的原理,然后讓學生參與游戲并學習對鐵環方向的控制。操作的時候,學生要左手持環、右手推桿,在鐵環滾動過程中保持平穩向前,從而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此外,“滾鐵環”運動可以鍛煉學生身體的平衡能力、協調能力,符合學生的身體發展規律,在引入到小學體育課程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難度上的調整。
例如,學生掌握滾鐵環技巧之后,可以在這一游戲的基礎上創新,將鉆、跳、套等多種動作在這一運動中進行融入,同時還可以設置相應的障礙,增加滾鐵環運動的難度,障礙的選擇可以設定一定的路障、坡度以及彎道等,也可以進行接力跑比賽,通過多種多樣的創新措施激發學生對滾鐵環運動的認識和熱愛,增強學生的運動熱情。實際教學中,對這一訓練教師可以進行針對性方案的制訂,通過訓練并結合學生的身體素養、年級等,設置不同難度的訓練,在速度、力量等方面設定不同的等級,保證學生身體素質能夠適應且能夠更好地加強身體素質。總之,通過民間體育項目的進入和校本課程的開發,小學體育教學課程體系得以優化,民族文化得以傳承,學生的身心健康得以發展。
(三)挖掘地方體育項目,創新體育課程
民間體育項目誕生于民間,具有較強的地域特征,教師進行體育項目的選擇時可以根據本地區的特征,為學生選擇當地的體育項目,豐富體育課程,促進體育教學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福建地區元宵節一般會舉辦“擺棕轎”的活動,也就是將棕轎攪在一起繞著火堆轉圈,還可以抬著棕轎跳過烈火。這一體育項目地方特色明顯,但是在小學體育課堂中不適宜推廣,教師在應用此活動時,可以將其進行相應的創新和改造,教師可以通過桌椅、樹木、紅旗等材料,替代火堆與神符,然后舉辦校園版“擺棕轎”活動,這樣不但可以完善體育教學,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對當地的文化有更深層次的了解。
又比如,貴州地區民間有“搶花炮”等項目,這一項目地域特色鮮明,民族味道濃厚。“搶花炮”活動一般在廟會中舉辦,會燃放代表著多種內涵的花炮,例如發財炮、添丁炮等,寓意來年可以有更好的財運以及延續香火。如果“搶花炮”直接引入到課堂之中,會有一定的安全隱患,此時,花炮可以由氣球代替,并在氣球上寫上各種祝福語,例如,開心球、滿分球、漂亮球等,從而使這些游戲可以更好地滿足小學生的身心發展。
將民間體育項目融入小學體育課堂中,不斷創新民間文化,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使得學生可以了解更多的運動形式,讓民間體育得到有效的傳承與創新。為了讓體育課程更加新穎,教師在體育課堂中還可以采用信息技術展示民間體育項目,幫助小學生拓展體育教學內容,促進小學生整體體育素養和體育技能的提升。
(四)完善評價體系,保障民間體育項目的順利實施
當前,民間體育項目在體育教學中應用取得了較大的成就,但是還有一些問題,其中評價體系的構建是較為重要的問題。例如,“踢毽子”“滾鐵環”“跳繩”等項目有著較強的娛樂性,但是在實際的比賽中對體育項目自身的功能性有所忽視,因此合理的評價對體育項目的開展尤為關鍵。首先,技能評價。定期檢驗體育課堂的融入狀況,評判學生的認知、素質等。其次,量化評價。通過這一評價可以更好跟蹤學生的運動能力,教師要記錄好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還需要定期通過考試、測驗來對學生進行考查,了解學生對體育動作的掌握情況。當前,在跟蹤學生運動能力的時候,還可以通過智能手環等電子產品及時了解學生的運動情況,保證體育運動更好開展。
(五)采用多元化游戲,強化體育意識
民間體育項目有非常多的種類,在小學階段需要不斷變化游戲形式,讓學生有更多的新鮮感,提升課堂趣味性。一方面,教師應合理引導學生,向學生講清游戲規則,幫助學生做好示范,使學生模仿自己的動作,掌握正確的游戲方法,從而提升體育運動的準確性。比如,在“斗雞”游戲中,教師可以將動作技巧教給學生,為學生親自示范,在保證安全和動作規范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練習。在實際練習的時候,教師要觀察學生的動作,是否存在不規范的地方,幫助學生糾正,使得學生不斷提升。另一方面,教師在體育教學需要不斷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以及團隊精神。例如,在“跳八字長繩”這一游戲過程中,將學生進行分組,學生輪流搖繩子,其他同學按照順序進行跳繩活動,以此培養學生的協調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
五、 結論
總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將民間體育項目引入可以豐富小學體育課堂的內容和形式,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學生對傳統民族文化的理解,促進學生運動能力的提升。在民間體育項目引入過程中,教師需要合理選擇與小學生身心發展相適應的項目,并對這些民間體育項目進行合理的創新,完善體育教學體系與體育評價體系,促進民間體育項目與小學體育教學更好融合。
參考文獻:
[1]林成其.小學體育教學中快樂體育理念的應用策略分析[J].教育藝術,2023(7):55-56.
[2]周金財.小學體育教學中引進民間體育傳統活動文化的必要性與對策探析[J].中國民族博覽,2023(12):108-110.
[3]徐英杰.傳統民間體育項目進校園的傳承與創新[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3(4):106-107.
[4]徐月.小學體育教學中傳承傳統文化的策略探索與實踐[J].中華活頁文選(傳統文化教學與研究),2023(1):139-141.
[5]師濤.民間體育項目在小學大課間活動中的運用分析[J].拳擊與格斗,2022(11):43-45.
[6]張建祥.傳統民間體育游戲在農村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開發運用與實施研究[J].知識文庫,2022(15):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