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校是我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中職教育在現代教育體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英語作為中職學校的基礎科目之一,對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育改革持續推進的背景下,教師亟須優化中職英語的教學策略,引入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以此突破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使中職英語教學更加高效、靈活且貼近學生需求。文章闡述了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優勢、應用條件,并提出相應的應用策略,以期為中職英語教學實踐提供參考。
一、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中職英語課堂中的應用優勢
(一)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以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為核心,旨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這種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有效避免了傳統教學的單一化,增強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感和主動性。通過線上預習與線下討論相結合的方式,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并主動向教師反饋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同時,教師能借助信息技術與學生進行線上互動,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豐富教學資源
針對部分中職學生英語基礎薄弱的現狀,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通過整合互聯網平臺的海量優質資源,能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料。學生可根據自身需求篩選學習資料,進行深度學習。同時,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與全球英語愛好者交流互動,分享學習心得和體會,拓寬知識視野,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和發展需要,還能為學生營造優質的學習環境,增強了教學實效性。
(三)提高教學質量
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教師為學生布置創新驅動型學習任務,能夠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探究欲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同時,該模式促進了師生之間的即時反饋與互動。教師能夠借助線上平臺匯總并解答學生的問題、反思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這不僅能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還進一步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質量。
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中職英語課堂中的應用條件
(一)選擇優質在線教學平臺
為確保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順利實施,教師應選擇優質的在線教學平臺,如紅杉樹智能英語、Voscreen等網絡教學平臺,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和便捷的學習途徑。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這些平臺進行預習、復習和深入學習,同時借助平臺的功能開展線上問答、知識共享等活動,讓學生在豐富的視頻內容與標準的英語發音中加深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習效果。
(二)科學合理設計教學內容
為了提高中職英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效性,教師應精心設計教學策略和教學內容,即通過線上整合舊知識鞏固、新知識預習、語法教學重難點等教學內容,線下則側重于詞匯、語法、重點文本、單元句式等需要記憶和深入講解的部分。同時,教師應根據課程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分配線上線下教學時間比例,確保教學活動有序進行。例如,在教授高教版中職英語(基礎模塊)第一冊第一單元“Family Life”時,教師可緊密圍繞Listening、Speaking、Grammar等模塊統籌設計教學內容,并組織學生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互動學習活動,及時解答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產生的疑惑,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有機整合線上線下資源
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和教學平臺,精心整合教學內容,確保學生能夠獲得完整且系統的知識內容,從而幫助他們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視頻、音頻和圖片等多種媒介形式,生動展示知識內容,同時依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優化教學資源配置,并重組教學模塊,以促進學生對深層次知識內容的掌握。例如,在教授高教版中職英語(基礎模塊)第二冊第十單元“Why was it built?”時,教師可以巧妙運用多媒體課件,播放與主題相關的音樂,并輔以視頻、音頻、圖片等多種資源,以加深學生對知識內涵的理解,提高他們的知識理解能力。此外,教師應密切關注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資源配置,增強教學的靈活性和針對性,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三、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中職英語課堂中的實施策略
為了更有效地推動中職英語教學的發展,使更多中職學生能夠通過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提高英語能力,教師在實施這一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可以采取以下三個方面的策略。
(一)立足共同發展,借助線上資源做好課前準備
課前預習是一個提高英語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針對當前部分中職英語課堂存在的教學質量不高、課堂氣氛沉悶等問題,中職英語教師應積極優化教學方法,提前為學生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在課程正式開始前,學生應充分利用線上信息資源,主動完成預習作業。以高教版中職英語(基礎模塊)第二冊第五單元“It’s time to change”為例,教師與學生需完成以下準備任務。
1.教師準備。教師應提前規劃好教學方案,秉持美國心理學家卡爾·羅杰斯所倡導的“非指導性”教學理論與策略,尊重學生個性,關注學生的情感與思想動態,與之共鳴。在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時,教師應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特點、發展需求及知識掌握情況,開發并整合多元化的教學資源。
在該單元教學中,針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專注力不集中、基礎薄弱等問題,教師可準備微課資源,重點講解句型如“What did you do during your winter vacation?”,以及關鍵詞匯mountain、wonderful、beach、parent等,以便學生有效預習。同時,根據學生在預習中反饋的問題,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個性化微課資源,并結合學生的專業能力(如美術專業學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可以分享不同名師及學生設計的優秀預習方案樣本,幫助學生搭建清晰的知識框架,提高英語學習能力,增強預習效果。
2.學生準備。學生應將預習成果通過線上社交平臺分享給教師,以此展示自己對該單元課程知識的預習情況。同時,學生可以整理教師提供的微課筆記,記錄學習要點,并及時向教師反饋預習中遇到的問題,以便獲得及時的指導與幫助。
(二)促進行為規范養成,創設高效英語課堂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將學生置于課堂的中心地位,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但同時也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部分中職學生學習態度較為懈怠,學習習慣沒有得到養成,在學習中容易出現興趣不高、偏離學習軌道等問題。這不僅阻礙了中職英語課堂的發展,還可能對學生未來的學習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教師應有效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對學生的日常學習行為和學習習慣進行線上線下綜合調控,嚴格規范學生行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以高教版中職英語(基礎模塊)》第二冊第六單元“Can
I take your order?”為例,在預習階段,教師可布置“Please explai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culture according to your own understanding.”的預習任務,要求學生認真完成。若發現學生在預習中出現懈怠、懶散等情況,教師應及時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課程結束后,教師可布置實踐性作業,如“Please compare the student’s hotel near the primary school with what you have learned in the unit so that you can choose when foreign friends come to visit.”學生需自主查閱資料,制作手抄報,以鞏固英語知識,并將手抄報拍照上傳至班級文件夾。學生完成作業后,教師應提供及時、具體的反饋,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并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三)優化傳統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中職英語教學中融入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理念,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為了充分發揮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勢,教師必須建立健全評價體系,并不斷優化教學評價方法。為此,教師需突破傳統評價理念的束縛,從評價體系和評價方式兩個維度,對教學評價模式進行革新與優化,以充分體現評價的育人功能。
一方面,教師應構建全面的評價體系。教師應建立師生雙向評價機制,鼓勵學生對教師的授課方式與效果進行評價,同時教師應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及學習能力進行反饋。借助線上平臺,教師可實施多維度評價,并持續優化評價體系。教師在構建評價體系時,應注重評價體系的全面性,涵蓋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測試成績等多個方面,并通過學生評價來不斷調整評價體系的合理性,從而促進師生雙方的共同發展。
另一方面,教師應明確評價方式。教師可以將學生的線上作業完成情況、學習軟件觀看時長等作為評價依據,并結合學生的學習過程及知識掌握情況,通過多元化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綜合評估,從而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結語
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英語教學模式,既符合現代教育理念與政策導向,也適用于中職英語教學環境。此模式不僅有助于中職英語教師提高教學技能,還能使學生在豐富的知識資源中增強學習成效。教師在設計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內容時,應緊密結合學生實際,制訂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并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手段,打造生動多樣的英語教學課堂,真正實現線上線下教學的深度融合,從而達成中職英語教學的既定目標。
(作者單位:桂林市旅游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