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綜述了莒縣近年來禽業基本情況、產業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并根據近年來禽業的發展趨勢提出建議,旨在為全縣的禽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思路。
關鍵詞:莒縣;禽業;現狀;建議
中圖分類號:S8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1085(2024)08-0122-03
近年來,莒縣緊緊圍繞“突破莒縣”戰略任務目標,堅持以“紅心服務興牧惠民”黨建品牌為引領,促進畜禽良種改良,突破種業發展,不斷推進畜牧業科技進步與創新,強化科技支撐能力,有力的推動了畜牧業發展轉型升級。莒縣先后被評為“全國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建設縣”“山東省高端禽肉產品出口加工區”“山東省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先行縣”。
1" 莒縣禽業基本情況
全縣現有肉雞規模養殖場765個,蛋雞規模養殖場77個,肉鴨規模養殖場104個。據縣畜牧獸醫管理服務中心統計,2023年莒縣家禽存欄2 865.79萬只,其中蛋雞存欄483.61萬只;出欄1.88億只家禽,其中肉雞10 993.09萬只、肉鴨7 652.84萬只;禽肉產量22.54萬t,蛋類總產量6.47萬t。
2" 莒縣禽業發展現狀
2.1" 種禽生產情況
莒縣現有種禽生產經營單位9家,分別為祖代雞場3家、父母代種雞場4家、父母代種鴨場2家。種雞品種主要是科寶500、AA、瑯琊雞、良鳳花雞等;種鴨品種主要是櫻桃谷鴨。種禽生產企業包括紀華家禽、多利浮來生態園、科寶日照分公司、三興禽業、華山家庭農場、益興農牧、星火養殖場等,存欄種禽85萬余套,每年可向市場提供優質雞鴨苗、種蛋總計1.04億只(枚),大部分銷往縣外地區,其中三興、華山、益興、科寶4家公司主要以銷售種蛋為主。種禽生產企業以山東紀華家禽育種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現有山東省瑯琊雞(日照麻雞)的原種雞保種場和山東省優質雞品種資源活體基因庫,存欄原種雞20萬只;自主培育“東禽1號”麻雞配套系,于2022年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參與收集保護第三次遺傳資源普查新遺傳資源“莒州黑雞”,目前正在申請國家遺傳資源認定。
2.2" 肉雞養殖情況
全縣肉禽養殖業仍以中小規模為主,逐步呈現向中大規模發展的趨勢。2020年以來,新建莒縣雙翔養殖廠、日照禽益佳生態農業、吉潤農牧養殖場、招賢匯海家庭農場等10余家大規模養殖場,其中夏莊鎮的莒縣雙翔養殖廠是日照市規模最大的肉雞養殖企業,設計存欄90萬只。據2023年行業統計的莒縣肉雞養殖規模數據,全縣肉雞規模養殖場有765個,占比59.62%;肉雞出欄量約1.1億只,主要集中在果莊、招賢、夏莊等鄉鎮,其中招賢鎮成功申報山東省產業強鎮(肉雞),年出欄肉雞50萬只以上的肉雞養殖場有39家,100萬只以上的有16家,居日照市首位。
2.3" 蛋雞養殖情況
莒縣蛋雞存欄數量保持穩定。全縣蛋雞規模養殖場有69家,專業戶有144家,其中碁山、嶠山、安莊、陵陽、庫山等鄉鎮/街道養殖量較大。山東三興禽業是日照市規模最大、最先進的蛋雞養殖基地,采用世界領先的飼養設備,建有鮮雞蛋分級中心,目前存欄商品蛋雞120萬只,麻雞父母代種雞5萬只,年產蛋量約14 600 t;其次為華山家庭農場,目前存欄商品蛋雞20萬只,年產蛋量約2 100 t。
2.4" 肉鴨養殖情況
全縣肉鴨規模養殖場有104家,占比8.1%,其中夏莊、劉官莊、洛河、店子集、閻莊等鄉鎮/街道養殖量較大,規模化程度高,飼養周期短。毛鴨主要銷往沂南縣屠宰加工企業,本地消費量少。
2.5" 屠宰加工情況
目前全縣有5家肉雞屠宰企業,分別為泰森食品、德匯肉類食品、成群食品、興益食品、大莒食品;5家肉鴨屠宰企業,分別是華大食品、鑫豐食品、鑫和食品、龍江食品、恒寶食品。屠宰的肉雞主要以白羽肉雞為主,以黃羽肉雞為主屠宰的僅大莒食品1家企業。2023年全縣肉雞屠宰量1.25億只,產值34.90億元;肉鴨屠宰3 066萬只,產值4.79億元。
2.6" 精深加工情況
隨著預制菜的興起,莒縣肉禽屠宰企業積極發展新業態、新產業,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泰森食品有限公司。泰森食品于2021年10月份開工建設智慧工廠項目,投資2.78億元,項目建有三條肉雞全熟生產線和一條中式生產線,年生產預炸食品、全熟食品、中式調理食品4.56萬t,新上熟食加工、預制菜,實現由畜禽產品初加工到精深加工的產業升級,2023年實現產值15.57億元。在泰森食品有限公司的示范帶動下,成群食品有限公司已規劃并開工建設了熟食加工項目,德匯食品的加工項目處于規劃階段。
3" 莒縣禽業存在的問題
3.1" 土地資源限制
畜牧業快速發展和土地供給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1-2],閑散土地越來越少,基本農田紅線不能逾越,土地流轉困難,制約了畜牧業項目落地。此外,畜禽屠宰等涉農涉牧項目低稅收或無稅收,缺乏園區規劃,不同程度地制約了項目落地開工。
3.2" 企業資金緊張
受三年疫情影響,家禽企業面臨著資金短缺、市場萎縮等困境,目前市場價格不斷波動,行情一直處于低迷狀態,部分企業項目資金短缺,無法繼續推進項目建設。
3.3" 精深加工短板明顯
目前,莒縣大部分畜禽加工企業僅停留在產品初加工階段,產業鏈短、附加值低。精深加工企業示范帶動性不強[3],預制菜產業發展遲緩,產品附加值上不去,社會貢獻率低。泰森食品精深加工為雞肉精細分割和熟食加工,產業結構單一、產品可選擇性少,而且所需白羽肉雞標準高,莒縣符合其標準的養殖量少,難以滿足其需求。
4" 近年來的發展趨勢
4.1" 規模化比重不斷提高
肉禽飼養環節逐步向規模化、集約化模式轉變[4],行業集中度、資本密度不斷提高,2023年莒縣肉雞存欄達到60萬以上的規模化場有8家,規模化比重達到95.97%。肉禽規模養殖較多采用行業大型龍頭企業、公司+農戶[5]的養殖模式,基地采用多層籠養、“全進全出”等多種規模化肉禽飼養技術,提高養殖效率,增加單位面積養殖效益;農戶通過與公司簽訂合同,統一供料、統一供藥、統一管理,深入整合養殖,共同抵御市場風險沖擊,不斷提升產品質量。
4.2" 產業鏈不斷完善
肉禽產業鏈條不斷整合,向上向下延伸發展,種禽培育、肉禽養殖、屠宰加工以及禽肉熟食制品深加工、飼料生產等方面不斷完善。禽肉熟食向深加工環節進行拓展,開始建設禽肉熟食制品、預制菜項目。泰森日照產業集群預制菜智慧工廠投產,充分發揮龍頭帶動作用,推動德匯、成群預制菜加工項目建設,補齊產業中的薄弱環節,聚力“突破莒縣”任務目標,建設集團化、全產業鏈畜牧產業企業,推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4.3" 綠色健康發展
肉禽業規模化不斷加強,產業化持續提升,產生的廢棄物越來越多,發展循環農牧業成為當務之急。通過有機廢棄物資源化開發利用、農牧結合,形成完整的循環發展鏈條,從根本上減輕禽業對環境污染,促進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促使肉禽產業經濟增長方式向質量、環保、效益同步增長轉變,已成為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要求。
4.4" 品牌化正在加強
隨著社會發展,品牌化戰略對畜禽飼養、肉食加工發揮著重要作用[3]。目前禽肉深加工產品占總量的比重還比較小,初級分割品附加值低,行情易受毛雞、毛鴨的價格、疫病、市場波動的影響。走品牌化道路,突出差異化,才能增加產品競爭力。因此,企業需在禽肉產品深加工和品牌化發展道路上深耕細作,努力提升產品影響力和競爭力。
5" 建議
5.1" 加大項目支持力度
一是做好項目規劃和項目儲備,通過組建家禽研究院、家畜研究院,與省、市專家組成團隊,開展課題研究,積極對接省市政策項目,爭取各級財政對禽種業的投入;二是實施民間投資的優惠政策,努力改善投資環境,做好服務和協調工作,吸引外資、私營資本等民間資本參與種畜禽保種與開發。
5.2" 完善基因庫建設
推進禽種業創新發展,加強對地方良種的保護開發利用,加大新培育品種“東禽1號麻雞”配套系繁育推廣,實施瑯琊雞林下養殖模式[6],穩步提升地方麻雞養殖量和市場占有率;爭取早日完成新遺傳資源“莒州黑雞”生產性能和遺傳基因測定,制定“莒州黑雞”地方標準,爭取申報國家畜禽新品種遺傳資源。
5.3" 發揮地區優勢
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壯大產業發展。一方面,推動地方優勢產業持續發展,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利用龍頭企業示范帶動作用不斷開拓市場空間,布局生產預制菜,提升產品質量和品牌影響力;另一方面,持續打造“牧旺在莒”區域公共品牌,著力形成覆蓋全縣畜牧產業、畜牧全品類和畜牧全產業鏈條的區域公共品牌,進一步提升莒縣畜牧產品影響力和競爭力。
5.4" 探索發展新模式
養殖方面,充分挖掘鄉村廣大林下資源[7],探索“公司+農戶”林下養殖模式,在周邊區縣養殖場戶推廣試點,形成林下養殖地方特色,提高種家禽盈利,助力鄉村振興;銷售方面,利用現代媒體積極拓寬銷售渠道,運用“抖音”網絡直播帶貨等,線上下單、鮮活加工、冷鏈配送,實現“生鮮一步到家”,擴大商品消費群體覆蓋面,解決企業銷售問題。
參考文獻:
[1]" 張勇,張昌奎,齊樹河,等.臨清禽業發展現狀調研報告[J].山東畜牧獸醫,2017, 38 (12):73-74.
[2]" 李紅紅.華亭市養雞業發展情況調查[J].畜牧獸醫雜志,2023,42(04):58-60.
[3]" 余新梅.淺析清流縣蛋雞產業發展現狀及提升策略[J].村委主任,2022,08:73-75.
[4]" 歐鐘明,譚曉麗.我國養雞業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J].養殖與飼料,2022,05:131-133.
[5]" 文杰.我國肉雞業生產現狀及未來發展[J].中國家禽,2012(15):1-4.
[6]" 莊桂玉,龔玉波.山林地養殖瑯琊雞的疫病防控技術[J].家禽科學,2015,10:42-43.
[7]" 史國翠,呂建國,李麗華,等.關于林下生態養雞的幾點建議[J].家禽科學,2023,45(0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