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領價值信仰的班集體社區精神文化
引領共同的價值信仰的班集體核心精神文化,就要讓班集體成為一個目標明確的場所、一個充滿價值感信仰力的場所、一個交流思想的場所。
我們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為指引,共啟愿景。我們的愿景為八詞訣:生活、友愛、學習、自主、合作、共好、創新、卓越,具體詮釋如下。
我們的生活:需要相信自己,發揮并挖掘最大的潛能;我們的友愛:需要尊重、呵護、幫助、關心每個人;我們的學習:需要努力上進,做到最好的狀態;我們的自主:需要人人發揮聰明才智,都做班級主人;我們的合作:需要齊心協力,共建幸福完美班級;我們的共好:需要人人共享成果和歡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我們的創新:需要追求特色,創造我們自己的奇跡和經驗;我們的卓越: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走向最佳成長之路。
心在,夢想就在;有心愿,才有行動。為了讓信仰化為行動,我們把愿景化為班級成長“圖像”。
班訓圖像:文明·關愛、責任·自主、習慣·健康、合作·共好、積極·樂觀、真誠·認可、進步·智慧、夢想·希望、幸福·創造。
理念圖像:能愛人,有事做,有想望;自己做,我們來,一起好。
行動圖像:我們在教室這個家里相遇,同成長,齊進步,共歡喜;靠自己去成長,靠團隊去成功,讓班級因我而驕傲,因我們而自豪。
以愿景和“圖像”為班集體成長的核心,讓其成為班集體成長的行動統帥和精神靈魂以及文化符號和價值信仰。
二、培育潤澤心靈的班集體社區環境文化
培育潤澤心靈的班集體核心環境文化,就要讓班集體成為一個賞心悅目的美的場所、一個熏陶人文情懷的場所、一個陶冶精神品性的場所。
在班集體的環境文化建設中開展“四化”建設,即:美化,創造一個美的班集體,讓班集體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都蘊含美的景致、美的韻味、美的視覺、美的詩意、美的享受;雅化,創造一個溫文爾雅,文質彬彬,彌漫溫馨、溫情、愉悅、怡情、勵志、引領、熏陶、健康、自主、合作的氣息,沉浸其中讓心靈得以慰藉和滋養;樸素化,環境文化的創造,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學生的動手創造,班級里的布置與專欄里的一切皆是學生自己的作品,自己的設計,自己的成長歷程,自己的實踐與創新;人文化,班集體的環境文化景觀處處洋溢著濃郁的文化韻味,人文情懷、審美情趣,人文積淀是其核心追求。
三、激勵自治共治的班集體社區組織文化
創造有利自治共治的班集體核心組織文化,就要讓班集體成為一個促發自主與合作的場所、一個充滿義務感服務感關懷感的場所、一個相遇自己又相遇他人的場所。
組織個體——建構自組織文化景觀。開展自主成長,讓學生與自己相遇,發出“自主”的邀請——我要自己去做。樹立自主思想,認識自己,發展自己,依靠自己,成就自己;開展自主實踐,引領學生去思想去歷練去實踐,推動自主管理、自主教育、自主實踐、自主經歷、自主提高。
組織群體——建構群組織文化景觀。推動合作成長,讓學生與他者相遇,發出“合作”的邀請——我們一起來。建立小組聯盟管理與成長共同體,創造一個互信的社區合作組織社——穩固的合作聯盟組,樹立信仰,明確職責,凝聚力量,給予平等付出和成功的機會,人人有服務崗位和職責,每組社員有權有責、有愛有責任、有追求有動力、有成長有發展,“因我是團隊里的一份子而深感自豪也深感責任重大”成為內在信念,“每條小魚都在乎”,豐富合作性交往和成長關系,共同創作友愛合作、支持鼓舞的美麗畫卷。以“聯盟組”為單位組成班級社區組織,強化學生對于集體所屬的意識和責任感,學會團結合作地學習、生活;創造相互要求與扶持、相互關懷與鼓舞并主動積極地創造性地參與共同課題解決的成長環境和時空,以此發展學生之間的義務感、榮譽感、社會性。
四、促進德性生成的班集體社區制度文化
制訂促進德性生成的班集體制度文化,就要讓班集體成為一個紀律嚴明的場所、一個充滿正義感的場所、一個引領自由成長的場所、一個倡導關懷的場所。
激勵人心,重建班集體制度文化德性,讓班級制度旨在鼓勵學生自動自發,善盡職責與正直不阿。構建班級制度德性,就是讓激勵成為德性的力量,讓班級制度賦予人道主義教育學的內涵,制度與評價成為引領,成為文化,成為共同課題,成為召喚,成為自主的向往、合作的推動、共好的憧憬。富于德性的制度文化重在:明確指引,使得教室里的生活有序開展;促進更多的合作,更少的矛盾;通過評價,教室里的規則不再形同虛設;讓學生對自己負責、對集體負責,老師變得更為智慧,學生變得更為聰明。
五、煥發生命活力的班集體社區活動文化
推進蓬勃生命活力的班集體核心活動文化就要讓班集體成為一個歡慶聚會鼓舞人心的場所、一個充滿文化韻味的場所。
為此,我們著力扎根于課堂,發揮課堂的育人的主渠道的作用,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活動,讓課堂走向合作、走向探究、走向自主,培育科學精神,促進學生學習,開展實踐創新。創新活動文化載體,以班集體學習實踐俱樂部為載體,構建融合性的三個教室——第一教室為班級、第二教室為家庭、第三教室為社會,立體推進,拓寬視野,向自主與合作發出盛情的邀請。我們以“自訂團隊活動機制、自主開展管理活動、協力做好愛心服務、合作貢獻聰明才智、共創美好幸福時光、共享成長難忘經歷”為基本原則,組建了系列活動社區:領袖社區——共治俱樂部,書香社區——閱讀俱樂部,健康社區——環保俱樂部,活動社區——企劃俱樂部等,讓班集體社區活動文化煥發生命活力。
教育之路,來路便是歸途,歸途也成來路。對未來的真正慷慨是把現在獻給未來。培育班級學習社區中心,建設成長共同體,我們正在出發,正在生長……
【注:本文系廣東省中小學“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專項科研項目2021年度課題“基于學生自主性與合作性發展的班級共同體建設研究”(項目號:BQW2021MBX028)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鐘嘉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