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體適能教育模式在提升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積極性方面具有顯著優勢。本文將對健康體適能教育模式在高校體育網球課程中的應用展開相關研究。
一、案例分析
某高校的大部分學生存在很少接觸網球或從來沒有接觸網球的情況,該種情況導致學生對網球的興趣較低,且在網球訓練中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具體應用要點
(一)學生學習情況
1.實驗分組。首先,選取某高校修習網球課程學生60名;其次,對該60名學生進行網球技術測試和身體狀況調查;最后,將60名學生合理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30名,保證每組學生無差異性。
2.實驗周期。實驗周期為16周(64課時)。因為大部分學生為初學者,所以,教學內容為“網球基礎技術教學”,具體內容包括“正手底線擊球技術”和“反手底線擊球技術”。
3.實驗規則。為保證實驗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為確保實驗結果,對照組和實驗組均由同一位教師進行教學,且在教學過程中始終保證課時同步、教材相同。
4.實驗方法。實驗之前,首先對對照組和實驗組的學生進行網球技術評定,并通過評定結果,對全部學生進行全面且客觀的分析;其次,在完成教學任務后,對對照組和實驗組的學生進行第二次測評,且對教學結果進行對比分析。
(二)教學方案設計
1.對照組采取傳統教學模式:準備部分→常規開始→教師講解示范,并由學生進模仿練習,教師則需要時刻關注學生練習情況,并幫助學生糾正錯誤動作→教師指導學生利用多球重復落點的方式展開網球訓練。
2.實驗組采取健康體適能教育模式:課前,教師指引學生簡單了解健康體適能概念、自學網球知識→教師利用示范法、直觀法和講解法等教學方法講解、示范基本技術動作→學生結合健康體適能知識,自行設計練習項目,選擇練習強度→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網球技能并改善練習方式→運用熟悉運動的技術結合健康體適能知識制定運動計劃→教師結合學生情況,提出合理建議和意見→學生按照運動計劃結合健康體適能知識進行自我評價,并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進行鍛煉→教師根據練習結果,指導學生重新調整、優化自身的網球訓練計劃。
(三)具體教學過程
1.對照組
(1)準備部分:以慢跑的方式進行熱身,熱身時間為5min;
(2)基本部分:網球正手擊球技術講解+擊球動作模仿練習+多球練習+自由練習,練習部分,練習次數均為10次/組×2組,練習強度均為120~130次/min,練習時間分別為10~15min、40~45min、25~30min;
(3)放松練習:拉伸,練習組數為2組,練習時間為5min。
2.實驗組
(1)熱身:行進間排球慢跑,練習強度為120次/min,練習時間為5min;
(2)拉伸:全身大肌肉群的動態PNF拉伸,練習組數為2組,練習時間為5min;
(3)基本部分:網球正手擊球技術講解(準備姿勢、后擺引球、擊球動作、隨揮跟進動作)+技術模式練習(原地徒手練習、組合步伐移動揮拍模仿練習),其中,技術模式練習的練習次數為10次/組×2組,練習強度為120~130次/min,練習時間為40~45min;
(4)心肺耐力:網球連續底線擊球+底線滑步練習+折返跑;練習次數分別為15次/組×3組、10次/組×3組、10次/組×3組,練習強度均為120~140次/min,練習時間為20~25min;
(5)放松練習:靜態拉伸,練習組數為2組,練習時間為5min。
(四)網球技術考核
1.科學設置考核評分表
分別從數量、達標分數、技術評定三個方面考核正手直線、正手斜線、反手直線、反手斜線等基本技術。
2.設置網球技術評分標準
16至20分:擊球動作連貫協調,步法穩當矯健,可準確對來球進行迎擊,并具有控球穩定、球速快、落點精準、擊球成功率較高、節奏感出色的特征;
11至15分:動作無明顯卡頓,步法尚可,控制能力好,球速較快,落點穩定,節奏感良好;
6至10分:能夠完成基礎的擊球,步法表現與控球能力一般,球速適中,落點時好時壞;
0至5分:無法完成擊球動作,步法混亂,身姿卡頓。
三、應用效果分析
1.對照組學生和實驗組學生的基本情況分析。對照組和實驗組學生基本身體指標無差異性(p>0.05),均未接觸過網球,研究有意義。
2.對照組學生和實驗組學生實驗開始前的網球技術測試情況分析。兩組學生的網球技術無明顯差異性(p>0.05),說明學生在上網球課程之前,確實沒有接受過學習和訓練。
3.實驗前后網球技術測試結果分析。
(1)對照組實驗前后網球技術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通過對比數據結果發現:傳統教學模式對學生網球技術水平具有提升作用。
(2)實驗組實驗前后網球技術測試結果如表2所示。通過對比數據結果發現:健康體適能教育模式可使學生的技評達到16分以上,說明在應用健康體適能教育模式后,學生的網球技術有明顯提升,可達到一級評分標準。
同時分析表1和表2發現:對照組學生和實驗組學生在正手技評考核和反手技評考核中存在顯著差異,即實驗組學生對網球技術動作的掌握更為扎實。
此外,對對照組和實驗組學生總成績進行分析發現:對照組學生中,3名優秀,23名良好,4名及格;實驗組學生中,14名優秀,15名良好,1名及格。說明實驗組學生網球績效大于對照組。
4.應用結論。健康體適能教學模式較于傳統教學模式存在優勢,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網球技術、網球技能。
【注:作者系廣東海洋大學體育與休閑學院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在讀學生】
責任編輯"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