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一書認為:教師在考慮如何開展教與學活動之前,先要努力思考學習要達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以及哪些證據表明學習達到了目的;必須首要關注學習期望,然后才有可能產生適合的教學行為;最好的設計應該是“以始為終”,從學習結果開始的逆向思考。本文嘗試將這一理念融入一節具體的“以讀促寫”的教學實踐中,探索其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在UbD(Understanding by Design)理念的指導下,我們設計了一節“以讀促寫”的教學案例,取得了顯著成效。首先,教師精選了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有關志愿者的短文作為閱讀材料,激發學生興趣。其次,采用UbD的“逆向設計”,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思維習慣,深入探討文本背后的深層含義。鼓勵批判性思考,避免活動導向和灌輸式教學設計中的錯誤習慣。再者,通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活動,促進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豐富語言輸入。最后,基于閱讀內容,設計開放性寫作任務,促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個人見解,實現知識的遷移與創新。下面是本課例的閱讀材料和寫作要求。
閱讀材料
Volunteering is when you work for free to help other people or animals.It can be a few hours a week, or a few months full-time.Many students volunteer in the summer holidays.In September,2023,a group of scientists studied 1,000 students who volunteered for four weeks.The results were very positive.
Happier
After the four weeks,the students said they were happier than before.About 80% of them said they felt more energetic and less stressed.They told their parents they wanted to continue to volunteer.
More Friends
The students made new friends and improved their communicating skills while they were volunteering.Sixty-five percent of the students said they met some great people.Fifty percent said they" would stay in touch with their new friends.
Less Pressure and More Helpful
The students’ parents were happy with the results too,because they felt their children were easier to live with.One parent said,“My girl Lily didn’t spend all her time on her phone after the voluntary work.She started to help around the house.” Another parent said,“Tom wasn’t worried about his exams anymore.I think he’s going to do better because of that.”
寫作要求
假設你是李華,你想邀請外教懷特女士一同前往大華村社區圖書館擔當志愿者,體驗鄉村生活。請你根據以下思維導圖內容提示用英文寫一篇短文。
一、理解性教學目標的設計
教學目標應聚焦在學生理解方面。在本節課,教師首先設立的教學目標1是“上完本節課,學生能夠從文本材料中獲取用于寫作的有用信息”。這就要求學生必須理解文本內容;目標2是“學生要理解寫作的評分標準才能有的放矢;目標3是理解閱讀材料及寫作要求寫出一篇短文”。學生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實現這些目標。
二、教學活動設計要促進學生的主動參與和深度思考
1.互動式閱讀活動,讓學生增加了詞匯量,充分理解文本
教師通過相互翻譯、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閱讀過程中。例如,讓學生分組討論文章的主題,并用自己的話總結段落內容。
2.探究性問題設置,促使學生深入思考,培養學生高階思維
在閱讀過程中設置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和反思。例如,閱讀本文段后,教師提出“作為中學生,你認為文章中提出的做志愿者工作確實是Less Pressure and More Helpful嗎?為什么?”這樣的問題。
3.讀寫結合任務:設計以讀促寫任務,讓學生學以致用
以讀促寫任務的設計,不僅考察學生的理解,還能鍛煉他們的寫作能力。例如,在閱讀本文段后,要求學生寫一篇邀請外教懷特女士一同前往大華村社區圖書館擔當志愿者、體驗鄉村生活的短文。教師讓學生先仔細閱讀寫作要求,讓學生把寫作題目要求中會寫的單詞、短語以及句子先寫出來。再從剛才的閱讀材料中找出可以用于本次寫作的信息,進行改編為己所用。最后,在老師的指導下,運用所學的寫作方法進行寫作,如人稱、時態、表示邏輯的詞、高等詞句等。
三、評價方式要關注學生的理解程度
理解性教學設計強調教學活動應圍繞學生的理解進行設計,促進他們的主動參與和深度思考,并通過評價來反饋他們的理解程度。
形成性評價:通過課堂討論、口頭問答、小測驗等形式,實時了解學生的理解情況,并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例如,在閱讀過程中,可以通過提問了解學生對文章某段落的理解,并給予反饋。
自我評價與同伴評價: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和同伴互評,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合作能力。例如,學生完成寫作任務后,可以互相交換文章,根據評分標準,進行評價和反饋。
四、課后學生反饋
上完本節以讀促寫課后,教師讓學生寫了一部分課后反思。從這些學生的反饋來看,以理解為目標的教學設計是有效的、可行的,值得教師推廣。
五、經驗與啟示
1.以學生理解為導向的“以讀促寫”教學更能激發學習興趣
傳統教學往往側重于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對學生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的培養。以讀促寫教學模式旨在通過閱讀來促進寫作能力的提升,更加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和思考。
2.多方位評價有利于全面反映學生學習效果
傳統的單一考試評價方式往往只能反映學生某一階段的知識掌握情況,忽略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個性發展。多方位評價體系則能夠更全面地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效。學校應建立包括課堂表現、項目作業、同伴評價、自我反思等多種形式在內的評價體系。
〓〓【注:本文系2023年度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計劃重點項目“初中英語教師校本研修策略研究——以茂名市鄉鎮初中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為例(2023ZQJK130)”階段性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黃博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