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基于Swanson關懷理論構建畸形引產孕婦人文關懷模式在助產護理方面的應用。方法:選擇2023年1月—2024年1月我院畸形引產的100例孕婦,隨機分為兩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方式護理,觀察組采用基于Swanson關懷理論的人文關懷模式護理。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焦慮、抑郁與創傷后應激的發生概率低于對照組,滿意度與助產護理人員人文關懷能力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助產護理方面,基于Swanson關懷理論構建畸形引產孕婦人文關懷模式的效果良好,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Swanson關懷理論;畸形引產;孕婦;人文關懷模式;助產護理
基金項目:佛山市衛生健康局醫學科研課題《基于Swanson關懷理論構建畸形引產孕婦人文關懷模式在助產護理方面的應用研究》(20230110)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ng a humanistic care model for pregnant women with abnormal induced labor based on Swanson care theory in midwifery nursing
PENG Pingping, AI Wen, YE Minting, CAI Fengtian, XU Danli
Foshan Fosun Chancheng Hospital, Foshan, Guangdong 52803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ng a humanistic care model for pregnant women with abnormal induced labor based on Swanson care theory in midwifery nursing.Methods:A total of 100 pregnant women with abnormal induction of labor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3 to January 2024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care,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humanistic care model nursing based on Swanson care theory. Th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Results:After nursing,the probability of anxiety,depression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scores of satisfaction and humanistic care ability of midwifery nurs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In the aspect of midwifery nursing,the construction of a humanistic care model for pregnant women with abnormal induced labor based on Swanson care theory has a good effect and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applying.
【Key?Words】Swanson care theory; Abnormal induction of labor; Pregnant women; Humanistic care mode; Midwifery care
孕婦在妊娠期進入到中期或是晚期階段,一旦在檢查中發現胎兒存在畸形的情況,一般會考慮引產手術,引產對于孕婦來說,無論是在生理方面,還是在心理方面都是十分重大的打擊,尤其是在進入到孕晚期之后,很多孕婦已經逐漸適應了這一身份,此時,引產會在較大程度上增加孕婦的心理負擔,致使其出現負面的情緒,帶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為了使得上述問題能真正得到解決,則需要從助產護理的角度出發給予孕婦一些健康照護,醫護人員在這段時間要給予孕婦一系列的幫助。而在這一過程中,基于Swanson關懷理論構建的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則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文章就對此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23年1月—2024年1月我院畸形引產的100例孕婦,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中,年齡22~38歲,平均年齡(33.7 ± 3.6)歲;對照組中,年齡21~40歲,平均年齡(34.1±3.2)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大(P>0.05)。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
1.2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第一,產前診斷確診胎兒畸形的孕婦;第二,入院接受引產手術的孕婦;第三,近期未接受過心理治療或者咨詢的孕婦;第四,知情并自愿參加此項研究的孕婦。
排除標準:第一,存在精神疾病的孕婦;第二,存在聽力障礙、表達障礙問題的孕婦;第三,存在會危及生命的嚴重合并癥(例如重度子癇、產后出血、自殺傾向)問題的孕婦。
1.3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患者在入院的初期階段需要完成入院宣教,正式開始手術之前,需要對患者實施必要的檢查,為患者介紹引產的方式,針對基礎的健康知識向患者進行詳細的講解[1]。除此之外,還需要做好針對患者的心理疏導以及用藥指導,針對患者的日常需求給予必要的輔助。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之上,還需要依托Swanson關懷理論構建5個關懷照護過程,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個階段的護理過程之中,了解是需要關注的首要問題,在將需要進行畸形引產的孕婦送入分娩室之后,助產士需要耐心給予孕婦陪伴,并且做好自我介紹的工作,使得孕婦在這一階段對于助產士的陌生感能真正得以較大幅度的緩解,為孕婦安排安靜以及溫馨的床位,避免孕婦距離胎心音過近或是受到嬰兒哭聲的干擾,對于孕婦以及孕婦家屬的實際需求通過交流以及溝通給予必要的了解,并且對于畸形引產給孕婦心理以及生理方面造成的影響進行必要的評估[2]。
第二個階段的護理過程之中,在旁陪伴是需要關注的首要的問題,在孕婦出現了規律的宮縮的基礎之上,鼓勵患者家屬與助產士一起給予孕婦陪伴,讓孕婦在這一階段能真正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支持[3]。助產士需要著重強調自己始終會陪伴在其身邊,及時為孕婦提供持續的情感方面的支持,很多畸形引產孕婦都存在焦慮、恐懼、失落等方面的不良心理,需要鼓勵孕婦將自己的負面情緒說出來,助產士需要站在孕婦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多給予他們必要的語言方面的疏導,促使孕婦在接受陪伴的過程之中不會出現較大的心理負擔[4]。
第三個階段的護理過程之中,多為孕婦做一些事情是需要關注的首要的問題。伴隨著孕婦在這一階段宮縮的逐漸強化,為了使得孕婦的疼痛感能真正在較大幅度上得到緩解,對于助產士來說,則需要適度地為其提供非藥物或是藥物方面的輔助,常見的主要包括芳療、催眠、豆帶、按摩等方面的手段,使得孕婦在這一階段的疼痛感能最大限度得以緩解,促使引產孕婦的身體能始終保持舒適以及清潔,讓引產孕婦能感受到來自身邊的醫護人員更多地了解以及尊重[5]。
第四個階段的護理過程之中,多為胎兒做一些事情是需要關注的首要的問題,在充分考慮引產孕婦自身以及家屬的意愿的基礎之上,助產士需要做好針對胎兒儀容的整理工作。除此之外,還需要充分考慮孕婦自身以及其家屬的宗教信仰情況,有需要的家庭可以為胎兒組織告別儀式,促使孕婦在這一階段能真正獲得一些正面的引導,在面對未來的時候能具有足夠的積極性,使其心理陰影能真正得以減少。
第五個階段的護理過程之中,維持信念是需要關注的首要的問題。在結束孕婦引產之后,需要充分考慮孕婦所疑惑的問題,從專業的角度出發給予其正確的答案,尤其是引產之后需要針對孕婦做好健康教育的工作,指導孕婦依托優生優育以及醫院的產科業務團隊等,獲得后續的咨詢服務,幫助其建立希望。
通過在孕婦引產的不同階段針對性給予其照護以及關懷的措施,使得孕婦的需求能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滿足。
1.4觀察指標
第一,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焦慮、抑郁、創傷后應激的發生情況。
第二,對比兩組患者滿意度與助產護理人員人文關懷能力評分[6]。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焦慮、抑郁與創傷后應激的發生情況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焦慮、抑郁與創傷后應激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滿意度與助產護理人員人文關懷能力評分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滿意度與助產護理人員人文關懷能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從大多數需要接受畸形引產孕婦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分析,在早期確診的階段往往會將較多的希望寄托于臨床上的誤診,其整體的情緒變化會在內疚以及希望之間反復徘徊,而一旦獲得準確的臨床診斷結果,則會進一步出現孤獨、焦慮以及絕望等方面的不良情緒,甚至不希望其他人再繼續討論以及提及這一事件。而在終止妊娠的決定做出之后,孕婦的情感就會進一步發生變化,一方面會處于悲痛的情緒狀態之間,另一方面又會要求自己接受終止妊娠這一事實[7]。由此可見,孕婦自身在這一過程中存在較大的情緒波動,尤其需要做好妥善的干預。而在住院等待引產的期間則是孕婦最為重要的實現情緒過渡的一個階段,需要為其提供安靜舒適的住院環境,恰當對孕婦進行心理方面的疏導,合理為其提供護理措施。而在針對孕婦進行治療以及后續處理的過程之中,人文關懷則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其是對于后續治療效果給出保證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前提條件[8]。
從本次研究工作的開展結果來進行分析,與對照組孕婦相比,觀察組孕婦在實際接受護理之后,焦慮、抑郁與創傷后應激等方面問題的發生概率能真正得到降低,患者滿意度以及助產護理人員人文關懷能力的評分整體更高。由此可見,與常規護理方式相比,基于Swanson關懷理論構建人文關懷助產護理的模式在更大程度上改善產婦抑郁與焦慮的心理狀態,促使其對于護理工作具有更高的滿意度以及認可度,同時,逐漸提升助產護理人員的人文關懷護理能力。但是,從客觀的角度來進行分析,基于Swanson關懷理論構建人文關懷助產護理的模式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之中,也對于助產士自身的專業素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尤其要求助產士能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知識素養,在語言組織以及語言溝通方面具有較強的能力,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之上,多為需要的孕婦提供一些舒適化、個性化以及人性化的護理措施,使得護理工作的整體開展效能能真正得到較大幅度的保證。
綜上所述,在助產護理方面,基于Swanson關懷理論構建畸形引產孕婦人文關懷模式的效果良好,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高麗建.呼吸減痛法在孕中期引產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23,38(12):186-188.
[2] 陶蕾,張鳳英,周利華,等.接納承諾療法在胎兒異常引產婦女中的應用[J].中華全科醫學,2023,21(11):1912-1915.
[3] 姚建娥.縮宮素引產中應用心理護理干預對產程的影響[J].名醫,2023(19):129-131.
[4] 孔飛燕,周金娣.產程陪伴聯合心理護理在催產素引產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 2023,10(26):133-135.
[5] 張恬恬,羅文雅,鐘榮鐘.循證護理在瘢痕子宮藥物引產過程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藥物濫用防治雜志,2023,29(8):1475-1477.
[6] 周小莉,錢嘉璐,吳孟瑋,等.基于認知行為療法的護理干預在胎兒異常引產產婦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23,58(14):1676-1682.
[7] 吳慧玲,李衛濤,吳麗萍.胎兒異常婦女引產期間家庭支持內容的質性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23,20(6):716-720.
[8] 蔡碧籃,陳藝玲,張燕紅.分析胎兒異常引產產婦應用理性情緒療法結合個體化心理疏導對其睡眠質量的影響[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23,10(5):1051-1053,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