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隨訪教育在宮頸癌三級預防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2022年3月—2023年8月我院38例宮頸癌高危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均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19例。其中,對照組給予三級預防措施,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隨訪教育,對比兩組護理情況。結果:研究組宮頸癌相關知識總掌握率為89.47%(17/1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8.42%(13/19)(P<0.05);干預后,研究組生活習慣、自我管理能力、治療依從性及復診積極性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隨訪教育與三級預防利于提高患者對宮頸癌知識的掌握程度,養成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對預防宮頸癌極為有效,值得推廣。
【關鍵詞】隨訪教育;三級預防;宮頸癌高危患者;預防保健
Application study of follow-up education in tertiary prevention of cervical cancer
YANG Yuqin
Lanzhou Qilihe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Lanzhou, Gansu 73005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follow-up education in tertiary prevention of cervical cancer.Methods:38 high risk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22 to August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with 19 patients in each group.Among them,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ree-level preventive measures,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follow-up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nursing situation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The total mastery rate of cervical cancer related knowledg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89.47% (17/19),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68.42% (13/19)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scores of lifestyle habits,selfmanagement ability,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follow-up motivation in the stud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Follow-up education and three-level prevention are beneficial for improving patients’ mastery of cervical cancer knowledge,cultivating healthy and good lifestyle habits,and are extremely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cervical cancer,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Key?Words】Follow-up education; Third level prevention; High risk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Preventive health care
宮頸癌是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其病因較為復雜。目前,認為人乳頭瘤病毒(HPV)的致癌性亞型感染與宮頸癌的發病有很大關系[1]。其主要發病病因為免疫功能低下、性生活不潔者、吸煙、多孕多產等,患病時常出現陰道接觸性出血、異常陰道排液等[2]。宮頸癌高危患者隨訪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保健措施,對預防宮頸癌具有極為重要的積極作用。因此,本研究以2022年3月—2023年8月我院38例宮頸癌高危患者為研究對象,給予隨訪教育措施,效果良好,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22年3月—2023年8月我院38例宮頸癌高危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均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19例。其中,對照組年齡33~55歲,平均年齡(44.54±5.67)歲,病程2~6年,平均病程(4.21±1.01)年;研究組年齡35~55歲,平均年齡(45.67±5.71)歲,病程2~6年,平均病程(4.14±1.13)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研究。
1.2納入及排除標準[3]
納入標準:經HC-2檢測存在HPV-DNA感染且為高危型,病理明確診斷為CIN I~Ⅲ級;成年且已有性生活經歷的非妊娠期婦女;無宮頸手術史;認知、言語功能正常且擁有智能手機和微信賬號;患者及家屬均知情且自愿參與。
排除標準:合并有滴蟲、衣原體、淋病奈瑟菌、霉菌等的感染者;認知障礙者;合并有其他內臟疾病者。
1.3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三級預防措施,具體如下:(1)一級預防是基礎,HPV疫苗在于減少其相關性疾病,通過疫苗激發身體生成抗體,從而防止身體不受病毒的侵染。(2)二級預防是關鍵,運用第二代雜交捕獲法(HC2)HPV檢測法,通過對女性宮頸上皮中HPV病毒的核酸進行檢測,不僅可檢測宮頸癌病灶,還可檢測到正常或輕微異常的細胞,且可以同時檢出13種HPV-DNA,靈敏度為88%~100%,陰性率可達99%。(3)三級預防很重要,其目的主要是防止復發及并發癥的出現、減輕疼痛、提高生活質量。宮頸癌手術和放化療后仍然存在著復發的危險,術后下肢靜脈血栓存在較高的危險性,應早期下床活動。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隨訪教育,具體如下:(1)創建微信群。患者將疾病疑問發至微信群提問,醫護人員進行答疑解惑。講解內容包括:①HPV感染的相關知識;②HPV防治的注意事項;③CIN的發展原因以及與宮頸癌的密切關系;④復診的時間、復診的重要性;⑤日常生活習慣的養成和健康合理性生活的指導;⑥積極健康的心理教育,使患者放松心態,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教會患者放松心情的基本方法。(2)創建微信公眾號。嚴格保密患者病情及家庭信息情況,公眾號對患者可能存在疑問進行羅列式內容更新,讓患者有據可查;更新患者每日運動內容及運動時長,讓患者自行選擇感興趣的運動項目;更新患者健康心理疏導專欄,教會患者通過什么方式、方法去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促使患者對自己心理的把控。(3)制定微信群打卡。患者每天在群里分享一條健康教育心得體會,患者之間互相監督督促,并對每日的運動鍛煉情況在微信群進行打卡,以督促其他病友鍛煉,共同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1.4觀察指標[4]
宮頸癌知識掌握程度:對比兩組干預后宮頸癌知識掌握情況。包括:HPV的感染途徑、感染原因、基礎知識、護理知識、注意事項、HPV感染與宮頸癌的聯系、預防保健措施。根據我院自制評分量表,滿分100分,評分>80分為掌握良好,評分60~80分基本掌握,評分<60分為未掌握。
對比兩組干預前后生活習慣與自我管理能力。根據我院自制問卷調查由患者進行填寫,滿分100分,評分越高代表患者生活習慣、自我管理能力越強。
對比兩組治療依從性與復診積極性。
1.5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對比兩組宮頸癌知識掌握情況
研究組宮頸癌相關知識總掌握率為89.47%(17/1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8.42%(13/19),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對比兩組干預前后生活習慣與自我管理能力
干預前,兩組生活習慣與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研究組生活習慣與自我管理能力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對比兩組干預前后治療依從性及復診積極性
干預前,兩組治療依從性及復診積極性評分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研究組治療依從性及復診積極性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相關研究表明[5],宮頸癌在女性生殖系統癌癥中發病率占首位[1],是女性最為常見的腫瘤疾病。其誘導病因的因素有多種[6]:免疫力低下,因患者自身抵抗力抗感染能力較差,特別是器官移植后服用抗排異藥物的人群;性生活過早,女性18歲以前存在活躍性生活,其宮頸癌患病概率要高于普通女性,特別是性伴侶數量越多的情況其患病概率也就越高;吸煙,長期吸煙患者在HPV感染后患宮頸癌可能性越高;長期生殖器官感染,導致陰道菌群失調,其中,HPV感染是最主要的因素。
由于宮頸位置的特殊性,宮頸癌患病后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具體表現在[7-8]:(1)異樣陰道排液RlAK7qadJmeYvg4PY0hq8g==。大部分宮頸癌患者主訴白帶、血性白帶增多且伴有腥臭味,隨著病情延伸排液量逐漸增加,味道也越來越重;(2)陰道流血。容易出現接觸性出血,隨著病情延伸侵犯間質內,血管越豐富出血量越大,出血量也會增加,嚴重時可能出現大出血。(3)里急后重、大便秘結等癥狀。隨著病情進展患者出現肛門墜脹、里急后重、大便秘結、尿頻、下肢腫痛,易引起尿毒癥等。
本研究中,研究組宮頸癌相關知識總掌握率為89.47%(17/1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8.42%(13/19),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兩組生活習慣與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研究組生活習慣與自我管理能力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兩組治療依從性及復診積極性評分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研究組治療依從性及復診積極性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隨訪教育在提升患者宮頸癌相關知識掌握程度的同時,患者對疾病的治療了解越多、服從性也就越高,進而提升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及復診積極性。同時,隨訪教育通過網絡微信、微信群及微信公眾號的形式進一步進行健康教育,促進患者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提升患者自身管理水平的效果良好,這與王彩芳,譚桂香,陳北秀等研究[7]結果類似。
綜上所述,隨訪教育應用于宮頸癌預防,可最大限度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及自我管理能力,促進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及對疾病正確的認知態度,進而提升患者復診積極性對預防宮頸癌效果極佳,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 張紅云,顧玲,王悅,等.5E教學模式遠程護理隨訪服務在子宮頸癌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2,28(6):11-13.
[2] 王藝如.宮頸癌預防研究現狀與HPV疫苗的研究進展[J].中國處方藥,2021,19(8):17-18.
[3] 雷翠蓉,黃一琴,顧榮花,等.“互聯網+”微信隨訪模式在宮頸癌放化療患者營養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重慶醫學,2023,52(3):388-392.
[4] 呂曉欣,譚陳蓉,劉微華.目的導向健康教育在宮頸癌化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23,29(2):20-23.
[5] 張靜,馬靚,范秀麗,等.移動信息技術聯合行動導向教育在宮頸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研究,2022,35(10):1472-1475.
[6] 李丹丹,董蘭俠.微視頻聯合回饋健康教育在宮頸癌手術病人中的應用[J].循證護理,2021,7(15):2105-2108.
[7] 王彩芳,譚桂香,陳北秀,等.信息化三級隨訪管理模式對宮頸癌患者院外自我管理能力及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J].當代醫藥論叢,2022,20(23):193-196.
[8] 潘鋒.推進三級預防策略,推動《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J].中國當代醫藥,2021,28(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