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新生兒早期保健護理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產后并發癥及新生兒預后的影響。方法:選擇7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以不同干預方案為分組依據,每組35例。對照組與研究組患者分別行常規保健與新生兒早期保健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研究組新生兒低血糖、巨大兒與窒息發生率略低于對照組,但兩組相比無差異性(P>0.05);研究組新生兒出生后不同時刻血糖水平均較對照組高(P<0.05);研究組新生兒出生后2及6h的體溫均較對照組高(P<0.05)。結論: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實施新生兒早期保健護理可有效降低新生兒低血糖發生率,維持新生兒體溫恒定。
【關鍵詞】新生兒早期保健護理;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兒低血糖
Influence of early neonatal health care on postpartum complications and neonatal prognosis of pregnant women with diabetes
GU Jinli
Affiliated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Jiangsu 226018,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early neonatal health nursing on postpartum complications and neonatal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Methods:70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intervention schemes,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patients received routine health nursing and early neonatal health nursing,respectively.The nursing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incidence of neonatal hypoglycemia,macrosomia and asphyxia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bu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The blood sugar levels of newborn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different times after birth (P<0.05);The body temperature of newbor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2 and 6 hours after birth (P<0.05).Conclusion:Early neonatal health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eonatal hypoglycemia and maintain a constant neonatal temperature.
【Key?Words】Early neonatal health nursing; Gestational diabetes; Neonatal hypoglycemia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期的特有疾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效果直接關系著妊娠結局,盡管臨床上常通過用藥、飲食及運動療法等盡可能將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圍以減少母嬰并發癥,改善妊娠結局,但GDM患者產后并發癥及新生兒不良預后的發生風險仍高于正常產婦[1]。以往臨床上在GDM產婦分娩后常通過快速地對新生兒進行口鼻吸引以恢復其通氣功能,之后將其置于輻射臺進行保暖,但易出現低體溫、感染等不良事件。為改善新生兒預后、促進其更好地生長發育,WHO制定并發布了新生兒早期基本保健(EENC)指南,其目的在于降低新生兒不良事件發生率,建立自我保護屏障以促進其健康生長,但該種干預模式在GDM產婦分娩中應用報道相對較少[2-3]。為此,本研究選擇7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新生兒早期保健護理的實施效果,現進行如下報道。
1.1一般資料
選擇7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受試者納入時間為2023年1月—2023年9月,所有患者經糖耐量試驗檢查均符合妊娠期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孕24~28周時空腹血糖水平在5.1mmol/L以上,孕前血糖水平處于正常值,單胎妊娠,定期產檢,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及完整臨床資料,知曉干預方案后表示自愿配合;且排除孕前糖尿病、合并其他妊娠期并發癥、分娩后住院時間不足24h、新生兒出生后需立即進行相應治療、母乳喂養禁忌癥、精神心理疾病、乳腺手術史、新生兒出生后未能定時監測體溫及血糖水平、臨床資料不全者。分組方式以不同干預方案為依據,各35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2~37歲,均值(29.24±3.65)歲;孕周35~40周,均值(37.86±2.32)周;新生兒中男19例,女16例;新生兒出生體重2.2~4.3kg,均值(3.02±0.58)kg。研究組患者年齡23~39歲,均值(29.53±3.48)歲;孕周35~39周,均值(37.54±2.26)周;新生兒中男18例,女17例;新生兒出生體重2.1~4.4kg,均值(3.05±0.61)kg。兩組患者及新生兒在上述基本資料方面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新生兒僅行常規保健,待新生兒娩出后將其迅速擦干身體,清除口鼻腔分泌物,臍帶停止搏動后斷臍處理,記錄新生兒體重、性別、身高,為新生兒穿好衣服,系好腕帶后放置于輻射臺保暖。待產婦胎盤娩出、會陰傷口縫合后,協助母嬰皮膚接觸,并指導產婦進行母乳喂養30min。
研究組患者則聯合開展新生兒早期保健護理,具體為:分娩前向產婦及家屬詳解新生兒早期保健相關內容、好處及注意事項,確保產婦完全知情理解,分娩時室溫保持在25℃~26℃。按照《中國新生兒早期基本保健技術專家共識(2020年)》,新生兒娩出后,助產士將新生兒仰臥于產婦腹部并在20~30s內擦干羊水,助手將新生兒俯臥于產婦裸露的胸前,頭偏向一側,并用干凈預熱毛巾覆蓋保暖,戴帽子,指導母親雙手環抱新生兒。在皮膚接觸期間察覺新生兒出現泌乳信號指導產婦將乳頭靠近新生兒嘴邊引導其吮吸乳頭進行首次母乳喂養,皮膚接觸時間90min。同時,助產士采集臍動脈血氣,等待臍帶搏動停止后斷臍,完成測量身高、體重等操作并進行詳細記錄,方法同對照組。
1.3 觀察指標
1.3.1兩組新生兒并發癥比較,統計兩組新生兒低血糖、巨大兒(出生體重在4000g以上[4])及窒息(新生兒出生后1min內無呼吸或呼吸微弱,Apgar評分在7分以內)發生情況[5]。
1.3.2 兩組新生兒出生后血糖水平比較,分別在新生兒出生后0.5及2h時采集其足底末梢血測定血糖水平,當血糖水平<2.2mmol/L時即判定為低血糖[6]。
1.3.3 兩組新生兒體溫比較,在新生兒出生時、出生后2及6h時均測量體溫。
1.3.4兩組產婦滿意度比較,采用產科自擬的滿意度調查問卷表進行評價,α為0.907,信度0.81~0.92,效度0.83~0.92,信效度及一致性良好。該調查問卷滿分100分,>90分記為非常滿意,70~90分記為滿意,<70分記為不滿意,除不滿意之外均記為總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比較兩組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
研究組新生兒低血糖、巨大兒及窒息發生率略低于對照組,但兩組相比無差異性(P>0.05)。見表1。

2.2兩組新生兒出生后血糖水平比較
研究組新生兒出生后不同時刻血糖水平均較對照組高,組間相比差異明顯(P<0.05)。見表2。

2.3 兩組新生兒體溫比較
研究組新生兒出生后2與6h的體溫均較對照組高(P<0.05);兩組新生兒出生時體溫相比無差異性(P>0.05)。見表3。
2.4兩組產婦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產婦總滿意度較對照組高,組間相比差異明顯(P<0.05)。見表4。
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是因胰島素功能異常及胰島素抵抗使得機體出現代謝紊亂所致,血糖水平過高常會威脅到母嬰健康[7]。目前已有諸多研究表明,產婦血糖水平與新生兒預后有密切關系,GDM產婦分娩后新生兒出現低血糖的概率高達40%,可見強化新生兒早期保健尤為重要[8]。新生兒早期保健護理的核心內容為:新生兒分娩后快速擦干、延遲斷臍、母嬰皮膚結束、母乳喂養等,在降低新生兒窒息與感染發生風險方面具有獨特優勢[9-10]。該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新生兒低血糖、巨大兒與窒息的發生率略低于對照組,但兩組相比無差異性(P>0.05);研究組新生兒出生后不同時刻血糖水平均較對照組高,組間相比差異明顯(P<0.05)。究其原因,在新生兒早期保健護理中早期進行皮膚接觸及母乳喂養,從而降低低血糖發生風險[11]。結果還顯示,研究組新生兒出生后2與6h的體溫均較對照組高(P<0.05);兩組新生兒出生時體溫相比無差異性(P>0.05)。究其原因,新生兒早期保健護理在新生兒出生快速擦干身體皮膚上的羊水、血跡可有效減少熱量散失,同時早期進行母嬰皮膚接觸可將產婦身上的體溫傳遞給新生兒,促使其溫度恢復正常水平[12-14]。研究組產婦總滿意度較對照組高,組間相比差異明顯(P<0.05)。究其原因,新生兒早期保健護理指導母嬰早期接觸促進了母子感情培養,同時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升母嬰健康水平,從而提升了產婦滿意度[15]。
綜上所述,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實施新生兒早期保健護理可有效降低新生兒低血糖發生率,維持新生兒體溫恒定,提高產婦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黃杭珍,陸金.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現狀調查及對母嬰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21,36(3):647-649.
[2] 莫小慧,羅琳雪.PRECEDE模式培訓方案對助產士實施新生兒早期基本保健技術的效果研究[J].右江醫學,2023,51(8):712-718.
[3] 羅凌青.新生兒早期基本保健在足月陰道分娩新生兒母乳喂養中的臨床應用[J].當代護士(上旬刊), 2022,29(12):67-70.
[4] 陳黎慧,徐超英,吳婷婷,等.妊娠期糖尿病母親所娩新生兒低血糖的危險因素分析及風險模型構建[J].蚌埠醫學院學報,2023,48(10):1441-1444,1450.
[5] 邊文輝,余淑芳.個體化飲食與運動指導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依從性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23,38(20):3851-3854.
[6] 李彩琴.早期護理干預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23,38(6):209-211.
[7] 喬娟,王永紅,曾小春,等.飲食管理指導聯合等長抗阻力運動用于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效果[J]. 中國醫藥導報,2022,19(16):187-190.
[8] 周燕,陳姝婷.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分娩新生兒的血糖水平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22,37(9):1670-1673.
[9] 賈賢芬,李小燕.早期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兒出生24h內血糖水平的影響[J].安徽醫學,2021, 42(12):1428-1431.
[10] 劉貴,唐乾坤,鄭歆蕾.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與妊娠結局、新生兒血糖[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21,29(10):2166-2169.
[11] 燕美琴,王嬌,劉亦娜,等.群組孕期保健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分娩結局中的效果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21,56(9):1305-1311.
[12] 賀榮榮,樊陽陽,張莉莉,等.飲食運動干預聯合格列本脲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新生兒結局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21,21(10):1878-1882,1805.
[13] 袁玲,周臨,袁莉,等.新生兒早期基本保健對初產婦泌乳啟動時間新生兒體溫和體質量變化及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22,37(16):2973-2976.
[14] 梅岳,李夏蕓,廖鳴慧,等.新生兒早期基本保健技術對陰道分娩產婦分娩質量的影響[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22,33(10):45-48.
[15] 賈藝敏,張茜,劉娟.新生兒早期基本保健理念在新生兒臍帶護理中的應用及對臍帶脫落的影響[J].全科護理,2022,20(22):3099-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