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選取國泰安數據庫中2017—2021年62家滬深A股上市的醫藥制造公司做實證分析,研究該行業資本結構對經營績效的影響,最后提出我國醫藥制造行業上市公司應合理運用財務杠桿、保持適度的資產負債率、保持股權相對集中并建立完善的股權制衡機制的建議。
關鍵詞:醫藥制造行業;經營績效;資本結構
一、緒論
我國歷來重視醫藥產業,近幾年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制藥行業有了很大的發展。特別是在新冠疫情發生后,國家和社會對醫藥、醫療、衛生等領域高度重視,使醫藥行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多年來,各國學者就對資本結構與經營績效的關系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但二者之間的關系依舊沒有形成一致的觀點。本文基于此背景,研究我國醫藥制造業的資本結構與經營績效的相關性,以期提高企業經營績效,找出企業資本結構存在的問題,促進企業健康、有序發展。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1.資本結構和經營績效之間影響關系的研究
(1) 觀點一:資本結構與企業經營績效呈正相關關系
Harc和Martina(2017)通過對家具產業的資本結構與年度業績進行實證研究,發現兩者存在一定的正相關關系。沈望奇(2021)選取2018年醫藥制造業155家上市公司的數據,實證分析公司的資本結構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得出醫藥制造上市公司流動資產比率對提升經營績效有正向影響。
(2) 觀點二:資本結構與經營績效之間呈負向關系
Chadha和Sharma(2016)以印度制造業的股權結構為例,選取400余家公司進行實證分析,發現公司的股本結構對杠桿水平有明顯的負向作用。李夢茹和李登明(2020)對百家物流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進行了實證分析,運用主成分分析法,發現資本結構與公司業績呈負相關。
(3) 觀點三:資本結構與經營績效之間關系比較復雜
Md.Bokhtiar Hasan(2017)研究結果顯示,在影響資本結構的諸多要素中,代理成本與市場環境對公司經營業績的影響不明顯。王靜靜和范林榜(2021)采取實證分析的方法,得出物流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非流動負債率與公司綜合經營績效呈顯著負相關關系,前五大股東持股比例和與公司綜合經營績效呈顯著正相關關系。
2.文獻綜述
通過上述文獻可得出資本結構與經營績效呈正相關、負相關或復雜關聯的關系。我國對制藥企業的研究相對較少,因此本文結合其他研究成果和外部環境的改變,利用最近的資料對其進行相關分析,旨在為企業健康發展提供一些幫助。
三、實證研究設計
1.研究假設
假設H1:資產負債率與經營績效負相關;
假設H2:長期資本負債率與經營績效負相關;
假設H3:前五大股東持股比例和與經營績效正相關;
假設H4:Z指數與經營績效負相關。
2.變量選取及模型構建
(1) 被解釋變量
本文從償債、盈利、發展和營運能力四個方面選取了10個指標作為被解釋變量(見表1)。
(2) 解釋變量
本文將資產負債率、長期資本負債率、前五大股東持股比例和與Z指數作為解釋變量。具體如表2所示。
(3) 控制變量
本文引入兩個控制變量分別為公司規模和公司成長性,如表3所示。
(4) 模型構建
①經營績效模型構建
通過因子分析的降維處理,計算出綜合經營績效G:
GN=A1X1+A2X2+A3X3……+A9X9+A10X10式(1)
G=B1G1+B2G2+B3G3+B4G4式(2)
其中,G為綜合經營績效,A1—A10為各個公因子的得分,X1—X10為各個指標的數值,B1—B4為各個權重值。
②回歸模型的構建
G=β1DAR+β2DLCR+β3CR5+β4Z+β5SIZE+β6GROW+ε式(3)
其中,綜合經營績效為G,β為常數項,解釋變量為DAR、DLCR、CR5和Z,控制變量為SIZE和GROW,ε為隨機干擾項。
四、實證研究過程及結果分析
1.因子分析法確定綜合經營績效
(1) KMO檢驗和Bartlett檢驗
本文采用STATA17.0進行 KMO和Bartlett球形檢驗,結果如表4所示。
(2) 公因子的確定
如表5所示,提取出4個公因子。按照表6所示,經過旋轉的公因子能夠解釋84.05%的方差,因子的比例分別為29.26%、23.62%、15.70%、15.46%;這84.05%的信息均來源于10項經營績效指標,可以用它作為衡量企業績效的指標。
如表7所示,各個指標對應的可提取值都限定在因子載荷值較大的公因子上,分別將其確定為:G1、G2、G3、G4,則:
G1在X4、X5、X6上具有較大的因子載荷值,視其為償債能力因子。
G2在X1、X2、X3上的因子載荷值最大,視為盈利能力因子。
G3在X7、X8上擁有的因子載荷值大,可將其視為營運能力因子。
G4在X9、X10上擁有較大的因子載荷值,定義為發展能力因子。
(3) 綜合經營績效的衡量
在確定了主因子后,計算出每個因子的得分,如表8所示。
根據加權綜合方法,得到綜合經營績效G。
G=(29.26%G1+23.62%G2+15.70%G3+15.46%G4)/
84.05% 式(4)
G=0.3481G1+0.2810G2+0.1868G3+0.1939G4式(5)
2.回歸分析
(1) 回歸分析
在表9中,G與DAR及DLCR均在0.01的置信水平下呈現負相關;G與CR5在置信水平為0.1時存在顯著正相關,這表明,H1、H2和H3得到初步驗證。Z與G相關性不顯著,假設H4還需進一步驗證。
通過多重共線性檢驗,驗證了相關性分析的正確性(見表10)。
如表11列(1) 所示:在1%顯著水平上,DAR、DLCR和CR5對G有明顯的影響,回歸系數為-0.832、-0.979和0.006;Z與G存在負相關關系,與假設H4一致,但未通過相關性檢驗,所以假設H4不成立。
由列(2) 可知,在無控制變量的情況下,除了Z在5%顯著水平下顯著變為不顯著外,其他各變量的顯著性都沒有太大的變化,這表明Z指標不穩定,而其他變量不受控制變量的影響,其結論是有參考價值的。具體建模公式為:
G=-0.832DAR-0.979DLCR+0.006CR5+0.408GROW+ε 式(6)
五、研究結論及建議
首先,資產負債率與經營績效為負相關關系,說明企業負債增加將導致企業經營績效降低。因此,醫藥制造上市公司要把負債水平保持在合理的范圍內,構建防范財務風險的機制。
其次,長期資本負債率與經營績效為負相關關系,表明公司長期負債水平的增加將使其績效降低,醫藥制造上市公司可以通過增加股權融資和短期債務等方式來實現對公司資本的控制,從而改善公司的經營績效。
再次,前五大股東持股比例和與經營績效正相關,醫藥制造企業已具備完全控股的條件,具有較高的股權集中度,因而對醫藥制造企業的經營績效更有利。
最后,Z指數和與經營績效無顯著相關關系,我國醫藥制造上市公司的Z指數與經營績效無顯著相關關系,這一結果可能是受到Z指數最大值116.8的影響,樣本數據波動較大。
參考文獻:
[1]HARC M,MARTINA BRIS ALIC.The capital structure of enterprises in the furniture industry cluster[J].objavljeno,2017:1045-1060.
[2]CHADHA S,SHARMA A K.Capital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empirical evidence from India[J].Vision,2015(4):295-302.
[3]Md,Bokhtiar Hasan.The Capital Structure Conundrum:Revisited in the Literature[J].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Management,2017(2):29-42.
[4]沈望奇.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研究——基于醫藥制造業的分析[J].財會學習,2021(6):18-19+46.
[5]李夢茹,李登明.物流企業盈利能力與資本結構的實證分析——基于主成分分析法[J].物流科技,2020(6):7-9+20.
[6]王靜靜,范林榜.物流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對經營績效的影響研究[J].物流科技,2021(4):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