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尚榮的名字我早有所聞,他從事小學教育二十多年,擔任過南通師范第二附小校長,有豐富的教育經驗。他任江蘇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時,對江蘇省教育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未見其面,先聞其言。教育界流傳著他的許多名言語錄。例如,他說:“態度決定一切?!彼J為教師的工作態度很重要,作為教師,要善于調節自己的情緒,保持開朗的工作態度,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引導學生。又如,他說:“對待兒童的心靈要像對待玫瑰花上的露珠一樣?!睈垡獜淖鹬貙W生開始,尊重是教育學生的第一道陽光,如此等等。雖未謀面,心已有戚戚焉。
我與成尚榮先生的近距離接觸是在21世紀之初,他被教育部調來北京參加新一輪課程改革工作。當年教育部成立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家委員會,許嘉璐任主任,王湛和我任副主任。又成立了課程改革工作委員會,王湛任主任,成尚榮任專家委員會委員和工作委員會成員。此后我們的聯系就多了起來。與成尚榮先生見面,談的都是教育問題,我們有共同語言。成尚榮先生對基礎教育有豐富的經驗,為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制定付出了辛勤勞動。
成尚榮先生學識淵博,工作嚴謹,對基礎教育有深入的研究、縝密的思考,對當前我國基礎教育的現狀和發展有清晰的認識。他把“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作為最高的教育理念,把素質教育落實到每個學生身上。他認為學校應有三張課表,一是國家課程課表,二是地方課程課表,還應有校本課程,即學生課表。三張課表統籌起來培養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他在《成尚榮教育文叢》一書中深刻地論述了“核心素養的中國表述”,他指出,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是國際教育的共同主題。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應有中國根、中國魂、世界眼,它植根于中華優秀文化土壤,使中國學生核心素養的表述有中國風格。教育要發展學生的智慧。他說,智慧是一種整體品質,它在情境中誕生和表現,以美德和創造力為方向,以能力為核心,以敏感和頓悟為特征,以機智為主要表現形式。講得多么精辟!
2021年,成先生的大作《做中國立德樹人好教師》出版。其中有一篇論文叫《種子的理想與現實主義》。文章開頭講了種子的小故事,然后對種子的力量作了詳細闡釋。他說:“每一個人都需要一顆種子?!苯處熜枰N子,兒童需要種子。種子就是人的價值,教育就是價值教育。這顆種子的名字叫“中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教師播種著民族精神、時代精神。教師本身就是一顆種子,教師是個終身學習者、自我教育者,在專業發展中更為重要的是自己的價值觀。這篇文章對教育的本質以及師生的發展講得多么透徹!
見過成先生的人都會對他堂堂的儀表、挺拔的身板印象深刻。聽過他講座和主持的人無不贊嘆他記憶力超群,才華橫溢。無論講座的時間多長,他從不念稿,無論嘉賓的論點有多少,他都總結得一條不漏。而且他的語言文采灼灼,語調抑揚頓挫,引經據典,一氣呵成,并無半點廢言病句,令在場聽眾折服。他的講座和主持從來不會讓聽眾覺得枯燥,而是深入淺出地用藝術的語言傳播先進教育理念和學校的鮮活經驗,受到廣大一線教師的熱烈歡迎。記得2022年我到無錫錫山高級中學參加“我為良師”大講堂啟動儀式,成先生和唐江澎校長的現場互動風趣幽默,又飽含教育哲理,聽眾在開懷大笑時充分領略到兩位教育大家的智慧和風采。周圍很多人都用“男神”來稱呼成先生。
成先生虛懷若谷,謙和有加,不遺余力地扶植年輕教師和教育后輩,從不鄙視他們不成熟的思想,而是熱情鼓勵,循循善誘。他為數不清的成長中的教師、校長寫序、寫推薦文章、輔導他們做課題,將他們扶上馬,送一程。有一大批現在的名師名校長提起成先生都感激不盡。
北京明遠教育書院成立以后,聘請成尚榮先生為專家委員會委員,后來更是擔任明遠未來教育研究院專家委員會主任。書院和研究院的各項活動、論壇講演等他都有求必應地參與,并每每給這些活動增添光彩。在2022年的明遠教育論壇上,他深入地分析了深度學習的概念和內涵。他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有五條基本原則,涵蓋了方向、對象、內容、關鍵、方式,形成一個結構化的理論維度。深度學習要服從于基本原則,處理好學習與學生個體性的關系、與思維的關系、與實踐的關系。也就是說,深入學習不是讓學生埋頭于書本,而是要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要發展學生的思維;要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在2023年的明遠教育論壇上,他論述了弘揚教育家精神。他認為,弘揚教育家精神要把優秀教師的經驗思想總結出來,提煉出來發揚光大。
近幾年,已是耄耋之年的成先生仍然獨自拉著行李,不知疲倦地奔走在全國各地的學校,參加學校的發展研討會,指導學校的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日程之滿,工作量之大,令很多年輕人汗顏。
成尚榮先生熱愛教育,熱愛兒童,一輩子耕耘于基礎教育。雖已高齡,但仍懷著一顆童心,思想敏銳如初,身健確似青年,待人和藹可親,大氣學者風范,真是《詩經》 中說的“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2024年9月16日初稿,24日修改
成尚榮,江蘇南通人,研究員,曾任南通師范學校第二附屬小學校長、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江蘇省教育管理研究會副理事長,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家委員會委員。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
責任編輯:胡玉敏
成尚榮,江蘇南通人,研究員,曾任南通師范學校第二附屬小學校長、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江蘇省教育管理研究會副理事長,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家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