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流動相檸檬酸濃度、pH、流速等分離條件進行優化,構建HPLC-ICPMS聯用技術平臺,用于精確分析大米樣品中的硒代胱氨酸、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硒代蛋氨酸、亞硒酸根及硒酸根等五種硒形態,實現硒形態的高效識別與定量,為食品安全與營養研究提供科學依據。結果表明,樣品通過HamiltonPRP-X100陰離色譜柱,在流動相為10mmol/L
檸檬酸、pH=4.5,流速為1.0mL/min條件下,5種硒形態在10min內有效分離,在線性范圍內相關系數均gt;0.999,線性良好,經過準確度與精密度驗證,該方法適用大米中硒代胱氨酸、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硒代蛋氨酸、亞硒酸根和硒酸的分析測定。大米中的硒形態主要為SeMet,同時含有少量的SeCys2。
關鍵詞:大米;高效液相色譜-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HPLC-ICPMS)法;硒形態
硒為生物體必需微量元素,享有“抗癌衛士”
“心臟保護者”“生命元素”“延年益壽因子”及“自然解毒劑”等學術美譽[1-2]。大量研究表明,硒只有在特定的形態和特定的濃度下才能對人體發揮作用,其利用價值由硒的形態和含量共同來決定的。硒,生物體關鍵微量元素,被譽為抗癌、護心、促進生命活動、延長壽命及自然解毒的學術瑰寶。
文獻報道SeMet[3]生物利用率較高是補硒的最佳形式,SeCys在清除自由基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4],具有抵抗細胞膜脂質氧化等功能;MeSeCys在植物體內具有抗腫瘤作用[5]。因此為了更好地評估食品中硒對人健康的影響,對食品中硒含量及硒形態同時進行分析研究非常必要。硒形態檢測主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譜-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HPLC-ICP/MS),確保學術嚴謹與精準分析[6]、液相色譜-原子熒光光譜法(LC-AFS)[7]。HPLC-ICPMS聯用技術在多種元素形態分析上具有高分離、高靈敏度等優點,因此本文選擇優化流動相的濃度,pH,流速等,建立HPLC-ICPMS對大米中5種硒形態進行分析研究。
1材料與方法
1.1主要儀器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采用鉑金埃爾默350X系列,高效液相色譜為沃特世科技2695型,純水儀為美國Milliporemlili-QA10型,分析天平選用北京賽多利斯BSA224S,pH計則為雷磁PHS-25型,均為實驗室高精度分析設備。
1.2試劑
檸檬酸:分析純AR,廣州化學試劑廠;鏈霉蛋白酶E:(CAS#9036-06-0),≥7000U/g,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硒酸根溶液標準物質,41.5μg/g,編號為GBW10033;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提供的標準物質包括:亞硒酸根溶液(GBW10032,濃度42.9μg/g)、
硒代蛋氨酸溶液(GBW10034,濃度39.4μg/g)、硒代胱氨酸溶液(GBW10087,濃度44.2μg/g)及甲基硒代半胱氨酸溶液(GBW10088,濃度34.8μg/g),均具備精確濃度標定。
1.3實驗方法
1.3.1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
ICP/MS儀器調諧優化參數設定:射頻功率1350W,等離子體、載氣、輔助氣均選用氬氣,流量分別調至16.0、0.92、1.2L/min。選用Seml/z78為定量離子,采用標準模式檢測。采樣錐、截取錐及超級截取錐均配置鎳材質錐體。
1.3.2高效液相色譜儀條件
色譜柱:HamiltonPRPX-100型陰離子交換柱
(250mm×4.1mm,10μm,美國漢密爾頓公司);柱溫:30℃;洗脫方式:等度洗脫;進樣體積:50μL。
1.3.3樣品制備及前處理
實驗樣品為市場采購的普通大米和富硒大米共7份。
將大米用中藥粉碎機粉碎后過40目尼龍篩后,裝入潔凈的樣品袋內,密封后放入4℃低溫保存。稱取1.0g樣品于15mL離心管中,加入40mg鏈酶蛋白酶E,超純水定容至10mL,渦旋混勻后于37℃水浴超聲提取30min,靜置24h,再于4000r/min離心10min,吸取上清液經0.45μm濾膜過濾,HPLC-ICPMS上機測定。
1.4數據處理
利用Chromera系統鑒定圖譜,結合Excel與GraphPad8.0進行數據分析與圖表繪制,確保學術嚴謹與數據可視化。
2結果分析
2.1不同pH檸檬酸對不同硒形態分離的影響
影響硒形態分離和保留時間的主要因素是流動相的pH。設定檸檬酸濃度為10mmol/L,流速為1.0,考察不同pH對硒形態分離效果的影響。pH在3.8~5.0的五種硒形態的分離效果如圖1所示。隨著pH的升高,硒形態的保留時間和分離效果隨之改變。當流動相pH=3.8
與4.0時,5種硒形態能完全分離,但SeVI的保留時間分別為23.53min和15.58min;當pH增至4.5時,5種硒形態分離度gt;2,完全分離,同時保留時間縮短到
9.29min,峰型及分離度均較佳;當pH超過5.0時,保留時間縮短到8.43min,但SeMeCys和SeIV分離度降低,不能達到基線分離。從分離時間和分離度兩個指標綜合考慮,流動相的pH為4.5時,分離效果最好。
2.2不同濃度檸檬酸對不同硒形態分離的影響
設定檸檬酸pH為4.5,流速為1.0,考察檸檬酸濃度為5、10、15、20mmol/L檸檬酸對5種硒形態的分離效果。經過對比,發現不同濃度的檸檬酸均可實現5種硒形態的完全分離,結果與文獻報道一致[8-10]。隨著檸檬酸濃度的增加,5種硒形態分離所需要的時間有所縮短,但對SeCys2、SeMeCys和SeMet的影響不大,而對硒酸根SeⅥ的保留時間逐漸變短。當檸檬酸濃度為
10mmol/L時,保留時間為10.03min,與15mmol/L檸檬酸的9.58min相差不大,但分離度更好;檸檬酸濃度達20mmol/L時,SeMeCys與SeIV分離度下降。比較各硒形態峰面積隨檸檬酸濃度變化,除硒代蛋氨酸外,SeCys2、SeMeCys、SeVI及SeIV峰面積均隨濃度升高而增大,表明檸檬酸濃度對硒形態分布有顯著影響,見圖2。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分離效果,降低了檢出限,提高靈敏度。檸檬酸是一種鹽,會在錐孔附近沉積,降低使用壽命。在保留時間、分離效果的條件下,減少進入ICP/MS的鹽分,選用10mmol/L的檸檬酸作為流動相。
2.3不同流動相流速對不同硒形態分離的影響
在檸檬酸濃度10mmol/L、pH=4.5條件下,探究流速變化(0.8、1.0、1.2mL/min)對硒形態分離效果的影響,記錄并分析五種硒形態在不同流速下的出峰時間。結果顯示,隨著流速的增加,5種硒形態的出峰都逐漸向前移動,硒代胱氨酸、甲基硒代半胱氨酸、亞硒酸根和硒代蛋氨酸的保留時間變化不大,但硒酸根的保留時間逐步縮短。流速為1.0mL/min時,保留時間為10.2min。綜合色譜柱的柱效和保留時間,選用1.0mL/min流速進行分析。
2.4方法線性范圍及檢出限
優化色譜條件后,對方法進行了系統驗證。在10~160μg/L濃度范圍內,五種硒形態的相關系數均高于0.999,顯示良好的線性關系。基于3倍基線噪聲定義檢出限,SeCys2、MeSeCys、SeⅣ、SeMet、SeⅥ的檢出限分別為0.100.07、0.25、0.63、0.37μg/L,驗證了方法的靈敏度和準確性。結果見表1。
2.5回收率與精密度
對樣品添加3個不同水平的硒形態混合標準溶液進行加標回收,加標回收率在85%~100%,相對標準偏差在1%~10%,說明本方法準確度好,且重復性較好,滿足要求。
2.6實際樣品測定
利用優化條件后所建的HPLC-ICPMS方法對大米機富硒大米的硒形態進行分析,測定結果見表2。由此可知,富硒大米中的硒形態主要是SeMet;同時含有少量SeCys2,還有部分可能還有SeIV。
3結論
通過優化流動相檸檬酸的pH、濃度和流速,建立了HPLC-ICPMS聯用技術分析大米中5種硒形態的方法,其方法的分離時間短,檢出限低,相關系數在0.999以上,回收率在85%~100%,RSD均不超過10%,結果表明,該方法準確可靠,適用范圍廣,可以較好地實現大米中5種硒形態的定性定量分析。采用該方法分析大米中的5種硒形態,發現富硒大米以SeMet為主,該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富硒大米中硒形態的分布規律,為膳食營養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SCHRAUZERGN,WHITEDA.Elementalseleniuminorganicseleniumcompoundstheirchemistryandbiology[J].BioinorgChem,1983,8(3):303-305.
[2]彭偉錄,吳水欣,郭碧云.梅州市發展富硒農業產業對策與建議[J].安徽農學通報,2015,21(8):9+23.
[3]RAYMANPml,INFANTEGHSARGENTml.Food-chainseleniumandhumanhealth:spotlightonspeciation[J].BritishJournalofNutrition,2008,100(2):238-253.
[4]HUANGZ,ROSEAH,HOFFMANPR.Theroleof
seleniumininflammationandimmunity:frommlolecularmlechanismstotherapeuticopportunities[J].Antioxidantsredoxsignaling,2012,16(7):705-743.
[5]STABNIKOVAO,IVANOVV,LARIONOVALI,etal.Ukrainiandietarybakeryproductwithselenium-enrichedyeast[J].LWT-FoodScienceandTechnology,2007,41(5):890-895.
[6]李乾玉,劉麗萍,陳紹占,等.應用高效液相色譜-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聯用技術分析研究畜肉中硒形態[J].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24,36(3):284-291.
[7]周曉華,王鐵良,魏亮亮,等.高效液相色譜-原子熒光光譜聯用技術測定富硒雞蛋中的硒形態[J].中國無機分析化學,2023,13(12):1451-1458.
[8]王丙濤,謝麗琪,林燕奎,等.高效液相色譜-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聯用檢測食品中的五種硒形態[J].色譜,2011,29(3):223-227.
[9]陳貴宇,潘煜辰,李清清,等.高效液相色譜-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法分析富硒茶葉中硒的形態[J].食品科學,2018,39(8):155-159.
[10]曹玉嬪,閆麗珍,黃紅麗,等.超聲輔助提取結合高效液相色譜-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聯用技術測定牛蒡和三七中硒形態[J].分析化學,2015,43(9):1329-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