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導報訊 記者王俊麗 11月7日,記者從太原理工大學智能光學成像實驗室獲悉,該實驗室與國家天文臺強強聯合,憑借“AI賦能天文‘探索’與‘教育’融合的數字化服務項目”,在2024年中國信息協會數據要素應用創新大賽中榮獲全國二等獎。此項目針對天文觀測領域的海量數據和稀有天體發現難題,開創性地提出了一種“人工智能+公眾科學”的全新科研范式,標志著我國在天文圖像處理與分析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為探索宇宙奧秘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據了解,此次合作雙方憑借其豐富的天文觀測數據與專業研究團隊,研發了我國首個天文圖像大模型,并融合基礎模型和貝葉斯推斷技術,開發出高效識別已知天體和篩選未知天體候選體的技術。更值得一提的是,項目團隊將公眾科學融入科研流程,開發了基于“連連看”的未知天體識別游戲,讓包括中小學生在內的廣大天文愛好者也能參與到科學探索中來。此外,團隊還自主研發了推薦系統和語言大模型,實現了識別結果和用戶識別能力的快速分析,并且搭建起天文學家與天文愛好者之間直接溝通的橋梁,能夠有針對性地提供相關天文知識,開辟了科學普及的新模式。
實驗室負責人賈鵬介紹,該模型已初步應用于銀河系結構分析、星系演化研究等多個領域,顯著提高了科研效率。初步測試數據顯示,與傳統方法相比,新模型在圖像分類準確率上提升了20%,處理時間縮短了30%。這一進步不僅加速了天文學研究的步伐,也在國際天文領域樹立了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