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術現已成為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重要技術,“人工智能+行業場景”一度成為技術發展的主流趨勢,人工智能應用于臨床醫學教育的場景也在不斷延伸。在實際臨床教學中,該技術正逐步滲透至醫學教育的各個環節,成為教師們的得力輔助工具,為醫學教育提供更加精準、多元、高效的學習服務和體驗。
在醫學教育迅速發展的今天,教育工作者時刻面臨著新的挑戰。一方面,教學資源的更新滯后,在一定程度上現有的教育方式和資源已跟不上現代醫學知識和技術的快速發展,許多醫學生在步入臨床工作后,需要額外尋找相關教學資料,不斷自主學習新興知識技術,才能跟上自己臨床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隨著各種新興的科學技術的應用和開展,對于個人實踐操作和應用能力的要求也不斷提高,這就需要學生保持持續學習和終身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技術,并積極開展實踐,提升自己的醫學水平。與此同時,臨床工作對學生的跨學科合作和綜合能力的要求不斷提升,因此培養學生跨學科思維和臨床思維能力日益重要。此時如何合理利用人工智能工具,為現代臨床醫學教育助力,促進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人工智能技術在臨床醫學教育中應用過程中,不僅為教育模式賦能,構建許多新的教學方式,更與以往的教育方式結合,并催生了一系列的新優勢:首先,人工智能技術擴展了教學資源的邊界,數字化地整合跨學科資源,構建出了豐富而完整的醫學知識體系框架,且能持續更新與擴充。該技術打破了傳統課時的時空局限,為學生提供了基于個人進度與需求的自主學習平臺。幫助學生科學地根據自身條件設置學習計劃,合理利用自己的時間進行碎片化學習。人工智能教學有望重新定義“學時”的概念,將固定時長的授課轉變為以掌握知識為目標,有彈性的碎片學習單元。其次,人工智能技術豐富了教學手段和方法,以互聯網共享學習資源為基礎,依托大數據分析規劃,創建智能學習空間。該空間能夠提供多元化的學習資源,包括但不限于構建數字化的資源庫,囊括文本、視頻、音頻、動畫和互動實驗等多種學習材料。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和易于理解,也幫助教師設計出更加豐富和有趣的教學內容,安排更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以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然后,基于人工智能構建的數字資源庫,也能夠縮短教與學雙方的空間距離,基于網絡構建的在線虛擬教學平臺,打破了教學空間的限制,能夠讓學生無論身處何地,都可以提供實時的反饋互動。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幫助教師減輕基礎教學負擔,使他們能夠更加專注于學生的個性化輔導和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時能夠讓高質量教學輻射的范圍,并不受限于傳統課堂教室中的數十個人,而是惠及這個共建學習系統中的所有人。最后,在這個多元化構建的智能學習平臺中,人工智能技術有助于構建跨學科的融合學習體系,幫助學生構建復雜的知識網絡,整合多學科資源,打破傳統的學科壁壘,將原本獨立的學科知識串聯起來,并不斷深化,建立起學習資源互聯互通的超鏈接,充分幫助學生培養跨學科、多維度、有層次的臨床思維。
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技術在迅速發展,應用到臨床醫療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數據安全,采取嚴格的數據保密措施,建立嚴格的訪問申請和監督機制,以保證患者信息的不被泄露和濫用。同時要充分保護患者隱私,將敏感信息匿名化處理,完善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推進人工智能技術的落地和運行維護。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在醫學教育領域的應用將更加廣泛和深入,并成為連接理論學習與臨床實踐的一道嶄新橋梁,促進我國臨床醫學人才教育培養,為我國健康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貢獻一份新的力量。
(作者單位:紹興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