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形勢下,新質生產力的培育與發展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議題。在教育領域,新質生產力的影響尤為顯著。作為文化傳播和知識創新的重要力量,編輯在推動新質生產力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其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直接影響文化產品的質量和市場競爭力?;诖?,文章通過分析新質生產力的定義、特征,探索新質生產力視角下初中語文教輔編輯面臨的問題,分析新質生產力對初中語文教輔編輯的要求,進而從出版社和編輯兩個角度出發,重點論述新質生產力視角下初中語文教輔編輯培養路徑:出版社要建立選拔機制,拓展銷售渠道和創新營銷策略;編輯要強化專業知識與技能培養,提高語文學科素養,夯實編輯業務技能,提升信息化素養與技術應用能力,掌握數字化出版技術,能夠利用信息技術優化教輔內容與形式,同時,要轉變思維模式,培養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建立團隊協作機制,增強溝通能力,有效應對新質生產力的時代要求。文章旨在完善和拓展新形勢下教輔編輯的培養體系,為編輯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質生產力;初中語文;教輔編輯;教輔圖書;培養
中圖分類號:G23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4-8883(2024)20-0259-05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質生產力“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1]。初中語文教輔編輯作為連接教學與學習的重要橋梁,其專業素養與創新能力直接影響著教輔圖書的質量和教學效果。在新質生產力視角下,培養具有高水平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的語文教輔編輯,對提升教輔圖書的核心競爭力,推動出版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新質生產力的定義
新質生產力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當代先進生產力。它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質變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為核心標志[2]。新質生產力不僅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更是引領經濟增長新潮流、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力量。
(二)新質生產力的特征
1.創新驅動。當前,在全球經濟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科技創新呈井噴式發展態勢。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塑全球經濟結構,而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力的新質生產力,正通過技術突破和要素創新配置,實現生產力的又一次躍遷。
2.高效能和高質量。新質生產力注重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注重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環境的和諧共生,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技術水平和改善管理手段,使生產過程更高效、產品服務更優質[3],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3.可持續發展。新質生產力關注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注重生態平衡和資源節約,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的發展方式。因此,可持續發展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4.跨界融合性。新質生產力強調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交叉融合,通過打破傳統界限,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教育出版是出版行業的支柱產業,也是其主要收入來源。《中小學生購書行為研究報告》顯示,教輔類圖書在中小學生圖書市場占比高達55.59%,市場規模保守估計達500億元。這充分說明教輔產品在出版行業的重要地位,其是出版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輔圖書是指專門為語文教學和學習而設計和編寫的輔助性書籍,旨在幫助學生理解語文知識,提高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從而更好地提升語文素養。而新質生產力強調利用先進技術和創新理念優化生產過程,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在這一趨勢下,初中語文教輔編輯面臨多重挑戰。
(一)知識點設置與教材內容問題
1.知識點單一,缺乏多元性。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教輔”的定義為“對教學起輔導或輔助作用的”。從當前教輔產品的定位來看,這里的“教輔”不單單指對教學起輔助作用,更指對學生的學習起指導作用[4]。學生作為學習者,其主動學習是學習活動的核心,教學活動本身就是對學習活動的一種指引和輔助[5]。初中語文教輔編輯在處理教輔圖書時,對知識點的設置過于單一,缺乏多元性,這導致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材內容,容易對學習產生抵觸心理,影響學習效果。還有的編輯對新教材、新課標理解不到位,對知識點的掌握不夠全面,對自己責編的教輔產品理念定位不準確等,導致圖書質量受到影響。
2.與學生實際生活脫節。初中語文教輔編輯往往過于關注文學鑒賞、寫作技巧等單一元素的知識點,與學生實際生活相結合的場景還不多,直觀性還不夠。這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將所學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合,影響了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輔圖書質量問題
1.文本質量參差不齊。部分初中語文教輔圖書存在錯別字、語序不當、語言表達不清晰等問題。這些質量問題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諸多不便,甚至可能誤導學生。還有些圖書同質化現象嚴重,抑或一本書中不同章節的風格大相徑庭,致使圖書使用率不高,同時給學生甄別帶來了不便。
2.編校錯誤頻出。編校過程中出現的文字差錯、標點符號錯誤、語法錯誤等,使圖書存在不少問題和漏洞,不僅影響了圖書的整體質量,給出版社帶來了不好的輿論影響,而且會對學生的語文學習產生負面影響。
(三)時效性與更新速度問題
1.時效性不足。2024年秋季學期起,新修訂的義務教育階段統編語文教材正式投入使用,教輔圖書需緊跟步伐,及時體現新課標、新教材的教育理念和教學內容。然而,當前部分初中語文教輔圖書在時效性方面存在不足,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
2.更新速度慢。由于教材修訂等因素的影響,教輔圖書的更新速度往往較慢,編輯編寫周期緊張,這導致部分教輔圖書與新課標、新教材匹配度不夠,再加上一些不可控因素,“課前到書”進度可能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技術與資源利用問題
1.技術手段落后。隨著數字化技術的快速發展,教輔編輯需要掌握更多的數字化工具和智能化技術。然而,當前部分初中語文教輔編輯掌握的技術手段相對落后,無法充分利用數字化技術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6]。
2.資源利用不足。跨界融合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特性,教輔編輯在編寫教輔圖書時,需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包括教材、網絡資源、多媒體等。在實際工作中,很多教輔編輯忙于應付案頭工作,無暇整合資源,故而導致教輔圖書的內容單一、創新度不夠。
(五)市場競爭與壓力問題
1.市場競爭激烈。當前教育硬件正加速駛入發展快車道,人工智能的進化毫無疑問是教育行業濃墨重彩的一筆,大模型和教育的結合,正給教育行業帶來極大革新……初中語文教輔市場競爭激烈,各種教輔圖書琳瑯滿目[7]。因此教輔編輯在編寫教輔圖書時不能做井底之蛙,要學會整合資源,用技術賦能,從而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2.壓力增大。教輔圖書需要緊跟教學進度和考試要求,因此編輯需要時刻關注教學動態,確保教輔內容的時效性和針對性。然而,由于出版流程的限制,編輯往往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稿件的策劃、審稿、編輯和出版工作,再加上近年社會公眾對圖書產品高度關注,教輔編輯的工作壓力不斷增大。其需要在保證質量的同時,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以應對市場的變化和挑戰。
(一)信息化素養與技術應用能力
1.掌握數字化編輯工具。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數字化教輔資源成為教學的重要輔助工具。初中語文教輔編輯要盡快熟悉并掌握數字化編輯工具,如電子書制作軟件、多媒體資源開發工具等,以適應數字化教育的需求[8]。這些工具能夠幫助編輯更高效地處理文本、圖像、音頻和視頻等多媒體素材,提升教輔產品的質量和互動性。
2.利用數據分析優化內容。新質生產力強調數據驅動,初中語文教輔編輯需要具備一定的數據分析能力,能夠利用學生使用教輔資料的數據來優化內容。例如,通過大數據分析學生的學習習慣、興趣點和學習難點,從而更有針對性地調整教輔產品的內容和形式,增強教輔產品的實用性,更好地發揮教輔產品的指導作用,促進教學目標落地[9]。
(二)創新思維與策劃能力
1.創新教輔內容與形式。在新質生產力的推動下,初中語文教輔編輯需要具備創新思維,能夠開發出新穎、獨特且符合教學需求的教輔內容與形式[10]。例如,引入游戲化學習元素、互動式問答等新型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2.策劃綜合性學習活動。教輔編輯需要結合語文教學的特點,策劃綜合性的學習活動。這里的綜合性活動既包括綜合運用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活動,如演講比賽、文化講座、課本劇表演等,又包括綜合運用多種學科知識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三)持續學習與自我提升
1.關注教育前沿新理念。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和發展,初中語文教輔編輯需要持續關注并學習義務教育乃至教育行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掌握教育改革相關信息,熟悉課程標準,全面把握新教材。例如,通過參加學術沙龍、與專家交流對話等方式,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提升專業素養。
2.提升跨學科素養。基于新質生產力的跨界融合性,以及《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的“跨學科學習”,初中語文教輔編輯還需要具備一定的跨學科素養,能夠跨學科整合知識,為學生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學習體驗。例如,結合歷史、地理等學科的知識,開發綜合性的教輔產品,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
(一)從出版社角度出發
1.建立選拔機制。第一,創建多元化評估標準。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離不開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出版業“十四五”時期發展規劃》指出,要加強“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11],因此,出版社除了要注重教輔編輯的業務能力、專業背景外,還要注重培養其創新思維、團隊協作能力,豐富其實踐經驗,可引進一些精通人工智能技術的專業人員,組建高質量的復合型出版人才隊伍。第二,構建多元化培養體系。針對不同層級和學科的教輔編輯,制定多元化的培訓計劃,如新編輯入職培訓、核心編輯提升培訓等。通過分層分類的培養,確保不同編輯在不同階段都能獲得適合自己的培訓和發展機會。另外,要加強編輯人才與科研人才、產業人才的交流與合作,推動編輯人才國際化培養等。通過這些措施,構建多元化、開放性的編輯人才培養體系,為出版社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12]。
2.拓展銷售渠道與創新營銷策略。第一,拓展銷售渠道。新質生產力背景下,出版行業對教輔編輯提出了更高要求,編輯不能只顧案頭工作,還要通過多種渠道了解作者、讀者的需求和意見,樹立品牌意識與全流程營銷意識。出版社要為編輯開辟更多的銷售渠道,幫助教輔編輯快速了解受眾的呼聲,做好產品的后續服務工作,不斷提高教輔圖書的市場覆蓋率。第二,創新營銷策略?!兜诙淮稳珖鴩耖喿x調查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成為主要增長點[13]。為了在日益激烈的圖書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提高教輔圖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出版社必須創新營銷策略,如利用社交媒體進行推廣、開展線上互動活動等。
(二)從編輯角度出發
1.強化專業知識與技能培養。第一,提高語文學科素養。初中語文教輔編輯需要深入學習語文學科知識,持續關注行業動態,掌握語文教學的最新理念和方法,特別是新課標新教材推出后,教輔編輯一定要吃透教材,準確把握教材的結構、重難點,要有以教材、課標為基礎的意識,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14]。例如,可以通過參加學術研討會、閱讀專業書籍、參與教學實踐等方式,了解國家發布的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最新動態,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提高專業敏銳度。第二,夯實編輯業務技能。編輯的業務技能是提高出版物質量的關鍵,而教輔圖書的質量不僅關系到出版社的生存,更關乎人才的培養。初中語文教輔編輯可以通過參加編輯出版專業培訓,學習相關法規和標準,把好圖書的意識形態關,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出版導向,不斷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加強對編校知識的學習,包括文字校對、版面設計、印刷工藝等,保證教輔圖書的科學性和準確性[15]。
2.提高信息化素養與技術應用能力。第一,掌握數字化出版技術。近年來,AI技術已成為驅動教育行業創新發展的新引擎。為助力教輔產品更好地服務學生,順應當前數字出版化趨勢,初中語文教輔編輯要不斷增強對新技術的理解和運用能力,通過制作電子書、開發多媒體資源、使用在線教育平臺、開發互動式教輔材料等,適應數字化教學需求。第二,利用信息技術優化教輔內容。信息化技術可以解決紙質圖書空間有限、時效性不足等問題,教輔編輯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如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優化教輔內容,提高教輔圖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例如,通過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制定個性化的教輔方案,為學生提供定制化的學習資源和指導;或者將游戲化學習元素融入教輔內容,如設計學習關卡、積分獎勵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3.培養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第一,轉變思維模式。初中語文教輔編輯需要轉變思維模式,從傳統的編輯加工向創新策劃轉變,注重市場調研和用戶需求分析,積極開發具有創新性和競爭力的教輔產品。第二,創新教輔內容與形式。教輔編輯可以通過參加創意工作坊、學習優秀案例等方式,激發創新思維,不斷創新教輔內容與形式,如開發互動式教輔材料、提供個性化學習路徑等,以滿足師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4.建立團隊協作機制與增強溝通能力。第一,建立團隊協作機制。優秀的教輔圖書離不開優秀的創作團隊,既包括作者團隊,也包括編校團隊。初中語文教輔編輯在組建作者團隊時,要考慮作者的政治立場、教育背景、一線教學經驗、對教材的掌握程度、文字功底以及學術水平等,除尋找行業內的“領頭羊”之外,還要培養有潛力的教學骨干,不斷為作者團隊輸送新鮮血液,同時避免教輔產品同質化[16]。另外,優質的教輔圖書還離不開團隊的密切配合,初中語文教輔編輯需要加強與團隊成員的協作,深度參與、協調把控市場調研、選題策劃、作者團隊組建、圖書版式設計、“三審三校”,乃至營銷宣傳、產品維護等環節。例如,通過組建項目管理團隊、定期召開會議、分享工作經驗等方式,提升團隊協作能力。第二,增強溝通能力。教輔編輯通常發揮著橋梁作用,良好的溝通能力有助于其了解作者、教師、學生等各方需求和意見,及時掌握市場動向,從而提升圖書質量、提高出版效率。編輯要樹立服務意識,掌握良好的溝通技巧,學會換位思考,能夠用情用力用心地處理好編輯與作者、編輯與讀者的關系。特別是在輿情發酵前期,及時溝通能化解誤會,避免事態擴大,維護出版社形象,不斷提高教輔圖書質量。
在新質生產力視角下,初中語文教輔編輯培養對教輔圖書的質量,甚至出版社未來的發展走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出版社要建立選拔機制,拓展銷售渠道與創新營銷策略。初中語文教輔編輯要順應出版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變化,重塑自我,注重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培養、信息化素養與技術應用能力的提高、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團隊協作機制的建立與溝通能力的增強,以編輯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教輔圖書為使命,確保教輔圖書向新階段邁進。
參考文獻:
[1]新華社.《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N].人民日報,2024-06-01(1).
[2]新華社.中央財辦有關負責同志詳解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N].光明日報,2023-12-18(1).
[3]李永超.新質生產力對白酒產業結構重構與升級的作用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4(5):161-163.
[4]王娟.教輔圖書編輯的工作要求及能力提升路徑[J].學園,2021(14):77-78.
[5]董文.語文教輔“智媒化”編輯出版的前景和理路[J].中國報業,2024(5):124-127.
[6]李澤慧.數字化時代背景下教輔編輯的轉型發展路徑[J].傳播與版權,2024(10):11-14.
[7]吳艷玲.新時代教輔圖書編輯如何面對新未來[J].新聞研究導刊,2018(23):192-193.
[8]孫祥耀.新時代中小學教輔圖書編輯培養實踐路徑[J].傳播與版權,2024(12):25-28.
[9]熊珍珍.融合出版中教輔編輯的現存問題與能力提升探究[J].傳播與版權,2024(14):23-25.
[10]方卿,李佰玨.新質生產力視角下編輯數智素養的內涵、價值和培育[J].出版與印刷,2024(2):2-13.
[11]國家新聞出版署.國家新聞出版署關于印發《出版業“十四五”時期發展規劃》的通知[EB/OL].國家新聞出版署,(2021-12-20)[2024-09-30].https://www.nppa.gov.cn/xxfb/tzgs/202112/t20211230_666304.html.
[12]方卿,張新新.出版業高質量發展目標之創新發展:以新質生產力推動出版業高質量發展[J].編輯之友,2024(2):29-35.
[13]朱思雄,張賀,智春麗,等.錦繡山河書香致遠[N].人民日報,2024-04-24(6).
[14]羅黎.中小學教輔圖書編輯培養模式[J].中國報業,2024(5):227-229.
[15]李春蕾.人工智能時代圖書編輯培養策略研究[J].傳播與版權,2024(17):12-15.
[16]李淑娟.新時代中小學教輔編輯應具備的意識[J].新聞傳播,2023(12):55-57.
作者簡介王媛,編輯,研究方向:教育出版。